自从爸妈走后,熊晓西没少往纪云的小店里跑,目的简单纯粹,只有一个——蹭饭。纪云虽然头疼的不行,但也不好张口下逐客令,一是熊晓西现在无业在家,身边又没爸妈,自己不好太跟她计较;二是自己小时候也没少去晓西家蹭饭,现在被反蹭也算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纪云长得白白净净,这种长相放在男人堆里起码算是端正。笑起来,下巴尖尖翘翘的,给人很温暖很亲切的感觉。不近视,但清瘦的脸上总是带幅方框细边平光眼镜,据说是因为他的所有同学,同好,同宿舍、包括亲爹妈还有叔叔婶婶,无论男女老幼都带眼镜,在这方面,他不想与众不同。
以好吃懒做为荣的熊晓西在纪云那里得到的代号是“小饭桶”,听起来似乎可爱,其实内藏损人暗器。纪云认为美女贪吃才有资格被称为“吃货”,而熊小西这样的气质,只能被叫做“饭桶”。可毕竟晓西个头中等,身量纤细,吃的量也不算太大,所以加个“小”字粉饰一下太平。
熊晓西常跟人说纪云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哥们,超越了性别和种族的纯友情。纪云对这种热辣辣地表达亲近的叫法特别不以为然:这声‘好朋友’可不是白叫的,顶着这样的称号,无非方便了熊晓西这个饭桶可以光明正大、长年累月、厚颜无耻地在自己惨淡经营的小饭馆里混免费的早、午、晚餐吃。现在小饭馆的首席营运官是较真的傅蜚华,他虽然看在玛赛和自己的面子上,允许熊晓西这个老大难记账,但最后如果有欠款一定会找我这个名义上的老板要账!
傅蜚华知道熊晓西是个毕业既失业的待业穷鬼,听说她为了养活土豆那只胖狗,自己只好可怜兮兮地节衣缩食,每天饿纸片人似的飘来飘去,近一段时间来店里吃饭基本都是扶墙进扶墙出的。傅蜚华虽然是位有事业心又铁石心肠的运营官,但还没狠到打算逼出个人命,那样会显得自己太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况且他也不希望自己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熊晓西在自己的“赛女神”那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以他的个性,与其留下坏印象不如不留下印象为好。
傅蜚华对晓西的好朋友玛赛那是相当的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已经在心里默默唤之为“女神”,暗暗盘算着熊晓西来得勤,自己见到赛女神的机会自然也会成几何数增长。于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的傅营运官却能对熊晓西混吃混喝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起码不会当面催款,反正私下里已经清清楚楚地记好账,月终岁末管纪云要钱补窟窿就是了。
话说起来,纪云算是熊晓西认识的第一个姓纪的人,当时这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走到自己面前,慢条斯理说了句:“小妹妹好,我叫纪云,纪律的纪,白云的云。”晓西就一下子记住了他。
纪云的表叔是晓西爹妈的同事,纪云的亲生父母由于工作关系长期外派,还总去那些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生存的地方做研究工作,根本不可能把儿子带在身边。纪云老爸是独子,爷爷奶奶去世的又早,姥姥姥爷住的特别远而且年纪也大了,总之都没法接收纪云。一来二去,只好把儿子拜托给远方表弟纪明律和赵燕锦夫妇照顾。用晓西的话说:算是过继给他们了。纪云从小异常独立,自理能力超强,干什么都不用大人操心,离开堪称工作狂魔的父母,反而觉得自由轻松。纪明律和赵燕锦夫妇崇尚丁克家庭,商量好终身不要孩子,享受两人世界,后来留纪云在身边倒是格外悉心照顾,只是并不把少年老成的纪云当小孩,对于他的私事和学习、生活上的决定一般都很尊重,所以熊晓西特别羡慕纪云能有地方享受家的温暖,却不用承受爸妈无休无止的唠叨。
从晓西第一次见到他,纪云就比她高多半个头,一晃快20年过去了,还是高多半个头。纪云虽然只有25岁,已经拥有了博士头衔,堪称天才,现在作为博士后正跟导师关天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跟进一个叫做“摇篮计划”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结合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量子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多方面的高科技知识,涵盖范围极广,参与人数却不多,非常具有挑战性。纪云很少跟身边的人聊自己的专业,大概觉得跟一群如熊晓西般智商平庸之辈聊这种高深的知识,简直是对牛弹琴。其实熊晓西作为好不容易才混毕业的文学士一枚,压根对纪云的学术成果不感兴趣。她甚至搞不清楚“博士”和“博士后”的区别,坚定地认为纪云一直能在学校里出没,是因为赖着不毕业的缘故。又因为时常看到纪云来店里帮忙,认定纪云是个混在课题组的闲人。后来得知一代学术泰斗关天明先生竟然坚定地认为如此不务正业的人很有潜质,给他单独弄了个小实验室不说,还肯在科研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每月拨出千把百块给他当工资。这让晓西在羡慕纪云运气好以外,更感叹关先生怕是岁数太大,有点识人不清,只怕有老年痴呆的发展趋势。
不管熊晓西如何误解,如何心里阴暗又无知地揣测纪云的校园生活,他依然在老师那里很受重视,在师兄弟里人员极好。人随和、好相处、不争功,还经常做菜请大家吃吃喝喝。不仅如此,那个小实验室还可以无偿出借,有的师兄老婆来度周末,他就自己潜回店里和傅蜚华一起搭帮过夜。
天才一般都有怪癖,纪云也不例外,他的人生志向就是永远混在学校里,当一辈子的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坚决不在社会上就业。一般强势的父母容易带出懦弱的孩子,所以喜好冒险刺激的父母生出格外谨慎成熟、持重保守的孩子也不奇怪。西爸西妈和纪云的父母虽然素未谋面,却是一样的喜好冒险、四处游走,所以晓西最乐意宅在家里逗狗玩,纪云顶喜欢呆在象牙塔里,不问世事。
纪云做菜的时候思维异常活跃,有助于他在学术上的精进,所以开了间小饭馆当爱好。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小店只有几道简单的菜色可供选择,只要熟练掌握各种纪云发明定制的便利工具,调配得当各样配方化、集约化管理的原材料,即便店里只一个人当值,也完全可以应付自如。现在小店交给傅蜚华全全主理,为了表示自己专业背景过硬,傅蜚华曾经郑重地展示过自己的厨师证,据说是当年为了生计正经上课考出来的。可他依照程序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做出来的菜就是不如纪云亲自做的美味。只要学校不忙,纪云就会回来亲自掌勺主理,店里的生意也难得地显出红火的样子。就好像快要燃灭的烛火被拨得又亮起来一样,所以熊晓西封纪云为“拨蜡烛小能手”!
小店从来没有门庭若市过,地段一般、店面不大、菜色也较为单一,生意好的时候自然不会太多。但好在房子是纪云自己家的,又只雇了傅蜚华一个尽心尽力、以店为家的卖身长工,综合成本比较低,才能坚持开业至今,还培养了几位不离不弃的常客。
除了那几位常客,熊晓西的好朋友玛赛也常过来,她是个好主顾,从来都亲兄弟明算账,该多少就多少,不叫傅蜚华为一点难;纪云的好基友钟北海只有纪云在店里的时候过来,每次都带不同的姑娘喝咖啡吃甜点,当着姑娘的面,北海总是积极又大方地买单;熊晓西从来都不看账单,自己有多少付多少,偶尔穷人乍富,拿出百元大钞,也不用找钱,可多数时候口袋里只有几个钢蹦毛票,居然也敢点店里最贵的水果拼盘。
傅蜚华每次都仔仔细细的记好账,用他自己的话说:多退少补,不能让任何一方吃亏。不过店里偶尔需要人手,只要一个电话,晓西一般都会抽时间过去帮忙,当然产生的绩效工资也是由傅蜚华记录好,用来抵部分以往的餐费。
总之,虽然有个熊晓西时不时来吃霸王餐,整体上说这个饭馆,养活傅蜚华外带贴补纪云一些小钱还是足够的。
虽然谈不上多帅,但纪云给人的感觉总是暖暖的,无害的,所以人缘不错,尤其对中老年妇女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总能勾起她们天然的慈母情怀。可惜这种平静如水、波澜不惊的性格在30岁以下的青春女性面前完全没有市场,这也客观地影响了他在交往同龄异性朋友方面的开窍程度,至今单身,没有机会谈一场风花雪月至死不渝的恋爱,简单五个字:“单身狗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