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1800000062

第62章 烛光斧影

“马枢密,你将今天早上的急报对众位说一下。”刘继元向马峰道。还差几天就到十一月底了,距离宋军誓师出兵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今天早上得到军报,定难军李光叡过了黄河,攻破吴保寨,擒了寨主侯遇,已经进入石州了。”

马峰声音低沉地说。这是宋军五路进攻之外的第六路军队。定难军是唐末藩镇,已经奉宋朝正朔。他们这一次主动配合朝廷出兵,实际上是怀有私心。定难军与汉为邻,大汉西北的麟州一直是宋汉和定难军三方拉锯争夺的目标。李家帮助宋国出兵,便是想要在汉国灭亡之际在麟州分到一杯羹。从石州沿黄河向北就是麟州。

刘继元的脸色苍白,望向刘继业:“城防准备得怎样了?”他天天巡视城中,可是仍然放心不下。

“宋军现在陆续到达城下,正在安营扎寨,并等待各路人马会齐。他们夺下了石岭关、白马岭等关隘,准备阻击辽国援军。太原城门已经昼夜关闭,没有特制的关防严禁一切人等出入,防止宋军奸细潜入和离开。城中各项防御准备基本就绪。臣和各军将领这段时间不断检查和堵塞可能出现的防卫漏洞,并全力训练兵马、准备武器、调度粮草。现在城头上四面八方分散架起弓弩,滚木、牙拍,安置了大灶铁锅和柴火。箭矢、枪棒、石头、油料、石灰等等储备充足。一部分放在城头之上,更多的在库房中,已经组织专门的民夫负责搬运。百姓中的青壮都集合起来进行配合城防的训练。柴米油盐等物资全部征为战时军用,实行统一配给。只要合理调配善加使用,城里的兵力武器和物资足够支持这个冬天。”

刘继业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凹陷下去的脸颊更黑,堆满更多皱褶。

刘继元点点头,疲惫的脸上透出赞许的表情。他环视了一下殿中,努力挺起胸脯大声说道:

“朕已经接到代州的报告,辽国十万援军在鸳鸯泊集结完毕,已经向大同进发,不日即可进入雁门关。我们只要坚守城池,就能和援军内外夹击,打败宋军。”

其实刘继文的军报说辽国出动的援军是一万人。刘继元为了鼓舞士气一下夸大了十倍。但一万援军也不少了。太原和辽国中间山峦重重,一万骑兵穿越崇山峻岭已经十分不易。山岭上更多兵马也难以展开。不像河北一马平川,动辄十万兵马瞬间可至。宋军分兵而来,每一路不过两万人左右,一万精锐骑兵完全可以将其各个击破。契丹每一主兵都有最少一名副兵三匹战马。一万骑兵便有一万副兵三万战马,加起来就有五万之众。以此之众奔驰而来就会风尘漫天,地动山摇,光是声势就能将宋军压倒。

“皇上,皇上,紧急情报!”太监总管黄公公慌慌张张闯进殿中。

“混账东西,竟敢擅闯朝议!想要挨杖吗!”

刘继元的话被打断,心里上火,瞪起双眼一声暴喝。要不是黄公公现在正得宠,他就要张口喊人拉下去打一顿板子了。

黄公公却不顾皇帝发怒,连滚带爬地扑到殿中跪下,手里高举一封信,激动得又哭又笑,大声喊道:

“皇上,赵匡胤死了!赵匡胤死了!”

他从送信人的口中已经得知信的内容,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刘继元噌地跳了起来,大步跨下丹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一把抢过黄公公手里的信,抽出信纸一眼扫过。这是来自开封的情报,内容只有简单的两句话。说宋国的皇帝赵匡胤于十月二十日夜,死于开封万岁殿中。二十一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即宣布登基即位。信即是二十一日由开封的侦探发出来的。皇帝的死和新皇登基当时已经公告天下。这个消息确切无疑!从开封到太原一千里路程,中间又有进攻宋军的阻隔,这个情报三天送到太原,速度已经是最快的了。

“哈哈哈,赵匡胤死了!大汉得救了!”刘继元狂笑起来,笑声在高耸的大殿里回荡。五十岁的赵匡胤,毫无征兆地突然死去。他建立宋朝十六年,征讨天下,统一六合,接连吞并大小七国,现在又狂飙一般扑向北汉。何等的野心勃勃壮志豪情,却如流星划过苍穹,骤然中天坠落。

大臣们迅速传看着这份情报,几乎全都愣住了,很多人以为是在做梦。有的人和皇帝一样大笑起来,有的人喃喃自语,有的人喜极而泣。刘继业闭上眼睛,黢黑的脸上滚下两串泪水。

刘继元的笑声中止。他走回龙榻,舒舒服服地坐了上去。这样轻松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从金陵陷落,不,还要更早,从后蜀、南汉等大小国家一个个覆灭,从七年前赵匡胤亲率大军前来征讨,他都不记得有多少年了,他一直生活在垂死挣扎般的心情中。太原合围在即,大汉危若累卵,敌军却突然丧失首脑,这难道不是天佑神助吗!

“陛下,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宋军还没有撤,开封已经有新君继位,那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幼主,而是赵匡胤的弟弟,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左膀右臂。臣以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提醒太原和各州军民严阵以待。”刘继业最先冷静下来说道。

“对,对,快快传诏下去,不能有丝毫松懈。宋军现在应该也得到消息了吧?什么时候才会撤兵呢?”皇帝虽然同意刘继业的话,还是控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说出的话都像小鸟一样轻快。

“臣恭贺陛下福泽天佑,敌酋不伐自灭。宋军一定会撤军,太原已经转危为安。国家大丧,稳定朝局还来不及,哪能让大军在外征伐,难道不怕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吗?赵匡胤乾纲独断,一直牢牢掌控朝局。他这一死,说不定宋国国内就要大乱了。”

枢密使马峰拱手拜贺道。宋国皇帝死了,下一步宋国局势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说不定宋朝会重蹈先前走马灯似的短命王朝旧辙,一代雄主之后,二世而斩。威胁解除,大汉又能稳如泰山了。他前些日子主张投降,给皇帝留下了恶劣印象,便急忙想要弥补,拣皇帝爱听的话说。

“赵匡胤正值盛年,应该是五十岁吧。没听说有病。今年四月还曾巡视洛阳,八月还亲自发兵,正在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怎么会突然死了呢?会不会是被人所杀?如果真的如此,宋国说不定已经起内乱了。”宣徽使范超也附和道。

刘继业皱眉看着这些高兴得忘乎所以的大臣,他讨厌这种无端猜测和奉承拍马。现在难道没有正经事要做吗?他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嗡声奏道:

“陛下,辽国援军不知到了哪里。应该让刘继文尽速阻止他们进军太原。大汉可不能前门驱狼后门进虎。这伙强盗来了,见宋军已撤会做些什么?除了狮子大开口要求犒赏,恐怕百姓又要遭殃了。”

“可宋军还没有撤,万一他们不撤怎么办?难道要再去辽国搬兵求援?”平章事李恽道。

“总不能让这群恶狼白白来捡便宜。”刘继业道。他一直痛恨契丹。七年前契丹大将耶律屋质来救太原,到达时宋军已撤。皇帝要拿银绢犒赏辽军,刘继业当时就主张乘辽军骄兵无备,袭而取之。被刘继元断然拒绝。

“应该让他们在雁门关外稍留待命,等到宋军撤退再撤军回去。”马峰道。

“枢密以为他们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吗?那可是一群畜生!”刘继业狠狠地瞪了说废话的马峰一眼。

刘继元的心一下又揪紧了,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七年前耶律屋质一仗没打,兵不血刃,可是自己却不得不割肉一般拿出大笔的犒赏。当时太原被围三个多月,矢尽粮绝库藏如洗。幸亏宋军狼狈撤退留下大批物资,才勉强打发了他们。这一次要是契丹人又狮子大开口,否则就赖着不走,如何是好。单是供应两万士卒数万军马,一天就要消耗多少粮草!他昨天还恨辽军不能立时就到太原,只要能保住宗庙,拿出再多的金银财宝也心甘情愿。现在却患得患失起来,为要付出的代价而心疼不已。可是要现在就让辽军空手而返,既怕得罪他们,又怕宋军不撤兵。这番左右为难倒把因赵匡胤暴毙而生出的狂喜差不多都冲干净了。

“如今之计,倒是只有枢密说的办法最为妥当。速速传令刘继文,让他在代州想办法,无论如何稳住辽军,让他们暂且不要入境,是进是退静观宋军下一步的动向再说。”刘继元无可奈何,竟然采纳了马峰看似荒唐的主意。

“刘继元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辽军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木偶吗?”

代州刺史刘继文毫不客气地叫着皇帝的名字,把刚刚接到的朝廷命令递给代州通判。命令要他将辽国援军稳住在雁门关外,如果宋军继续围攻太原就请他们入境援救,如果宋军撤兵就请他们打道回府。通判又传给其他府僚。众人都连连摇头,认为朝廷就是在痴人说梦。

“下官以为,遵照朝廷命令只会自取其辱。不如静观其变,什么也不要做。看辽军自己如何决定。他们应该也知道了宋国国中之变,是撤军还是进兵,朝廷管不了,我们更管不了。与其得罪辽军不如得罪朝廷,反正皇上也知道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通判道。

幕僚段全想了一阵说道:“我倒有个主意,不是万全之策,却也好过听天由命。”

“先生有什么办法快快请讲。”刘继文道。

“如果让辽军兴师动众劳而无功,说不定这伙强盗会一怒之下入境劫掠一番。不如索性将他们请入关内。现在宋军正在忻州城下,趁着他们还没有撤兵,和辽军一起来一个内外夹击。宋军必已得知开封的消息,军心已乱,不堪一击,汉辽联手一定能够大获全胜。既可以教训宋军又不令辽军无功而返。至于犒赏,宋军大军深入,有的是军需物资,全部都归辽军好了,应该能够让他们满足。”

刘继元频频点头。

得罪辽人是他此时此刻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不管是去稳住辽军还是阻挡辽兵入境,都有可能让那些桀骜不驯的骑虏感觉不爽,说不定就会翻脸。他在辽国呆了将近二十年,他的青春年华几乎都在钠钵大营中度过,对辽人了解得最为透彻。辽国已经根基稳固,远非大汉可比,甚至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的开封各个朝代都不能与之抗衡。他已经想好退路,万一大汉保不住,他不会殉国更不会投降,只能投奔契丹。刘鋹可以降宋,李煜可以降宋,他们可以像猪一样呆在开封的畜圈里。甚至刘继元也可以降宋,听说开封已经为他准备了一座府邸。他早就看透了太原城勤政殿里那个凶残暴戾的草包,现在虽然叫的响,早晚是会投降的。只有他刘继文不能,他绝不会向杀父灭国的仇敌伏首称臣。他这个大汉嫡孙即使不能保住汉朝天下,却无论如何也要留下刘汉一脉香火。

这一次宋军北伐,任忻、代等州行营马步军都监的北路主帅郭进是北汉的老对手。在刘继文眼里,郭进和许多这时的宋军大将一样,都是三姓家奴。都曾经是大汉高祖刘知远的部将,后来降周又降宋。宋朝开国之后,郭进就一直留在镇州任西山巡检,北汉与宋的历次战争都少不了他的参与。这一次他八月中旬就率兵从真定府出发,出井陉关一路向北攻打忻州、代州。十月初攻下寿阳的也是他的麾下。忻州地势险峻,汉军顽强抵抗,攻守陷入僵持。郭进便劫掠乡村,将来不及撤走的三万多户村民全部掳走。忻州多次派人到代州求援,刘继文想要相救却没有足够的兵力。两个多月来眼睁睁地看着宋军耀武扬威,在大汉境内横冲直闯,烧杀抢掠,心里早就憋足了火。现在能借辽军好好教训一下侵略者,出一口胸中闷气何乐不为。

辽国援军现在已经到了大同府,距离代州雁门关不过三百里。他知道这些异族异心的援军是不想迎宋军锋锐,在等待宋军消耗殆尽的时候才出手。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再等宋军就该跑了。而且宋军士气已丧,虽然兵力薄弱的汉军仍然不敢轻易挑衅它,但是对于凶悍的辽军来说,应该如同枯木朽枝一般了。

“好,是个一箭双雕之策。”刘继文一拍桌案道。

同类推荐
  • 黄巢传

    黄巢传

    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英雄……
  • 胡杨悲啸

    胡杨悲啸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群雄争霸,西北胡杨台成为各方势力角逐之地,李自成,张献忠,满清,明王朝,当地豪强等势力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尔虞我诈,智胜谋赢,诡计百出,好一幕江湖血斗。
  • 仁富

    仁富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清末红顶商人中,胡雪岩是二品,王炽是一品;英国《世纪大典》把王炽评为上世纪10名世界首富中的第四,此排名没有胡;说下场,胡财尽人亡,王炽则得善终,李鸿章称其为清廷之国库。清廷诰封其“三代一品”封典,成为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王炽的第一桶金很干净……中法战争,中方需饷甚巨,独有王炽借垫白银六十万两做饷银。晋、陕、甘数省大旱,王炽捐银数百万两赈济灾民、兴修水利。王炽花巨资从法国人手里买回了滇越铁路的路权,使云南路权不受法国人支配。为保护地方工业,王炽垫付数十万两白银筹办云南铜、锡矿业。兴办昆明第一家电灯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引进西门子公司发电机,建成我国第一个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力发电站等。讲急公好义,当时无人能出其右。
  • 流落三国的星际母舰

    流落三国的星际母舰

    公元183年,黄巾起义前夜,一个往来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伊拉克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敦煌集团董事长,原陆军步战团退役团长刘域,在最后一次前往西亚的路上,被一颗袭击巴塔的导弹不幸误伤,一缕幽魂就此飘向苍穹。恰在这时,一艘来自公元3995年的星际母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将他挽救下来,并一路带到了天下大乱、饿殍满地的三国时代。于是,一段奇妙的三国岁月就此拉开。温馨提示:本书试图展示一个全景化三国,如果仅仅只想看单纯的骑马砍杀和武将对攻,请慎入。参照上条,所以本书设定后半段还有大惊喜。本书尊重历史主线,但因剧情需要个别人物和事件将有错位。小说不是历史教材,还请较真的书友理解。
  • 史记全鉴

    史记全鉴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一句高度评价了《史记》的史学价值,后一句则高度评价了《史记》的文学价值,这是对《史记》相当公允的定位。本书在《史记》原典的基础上,参考史学名家们的研究成果做了注释和解读,以便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
热门推荐
  • 穿超之灵幻大陆

    穿超之灵幻大陆

    一名叫秦炎的青年男子在绝望之中跳崖自杀,可谁曾想居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另一个世界当中以灵源为主。秦炎在灵源觉醒时出现了特异的灵源,在只有灵宗时候就能够与灵灵圣高手对抗,在达到之后灵圣后,第二灵源出现了特异的变化,就因为这个变化而遭到了追杀。不过,追杀秦炎的人全部被秦炎给反杀了。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成为了灭世斗神,最终成为了,大陆上唯一的一个无上之祖。从了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蜜恋成婚:溺宠娇妻百分百

    蜜恋成婚:溺宠娇妻百分百

    “老公,隔壁老宋说要当我的经纪人。”“马蛋,你又不姓马,要什么经纪人?”“可是,我……””行了,你的经纪人是我,躺好,我现在就给你。”“……”王曼曼一生最悲惨的事情不是一朝从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变成人人可欺的模特,而是再相遇,原本司机儿子的晟微扬却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从此以后,王曼曼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晟微扬,你不是说我是你杀父仇人的女儿?”“所以你要用一生来弥补我。”"
  • 惊蛰

    惊蛰

    一本文字和声音完美结合的作品,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你在声音和文字中感受极度惊恐。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天都大学的恐怖故事。坐落在海边的天都大学,本是一座美丽的象牙塔,可一切都困一个女生的出现而改变。她拥有着年轻漂亮的面孔,却暗藏着一颗饱经沧桑的心,她到底是谁?校园中疑云重重,杀戮接二连三,是谁对他们有如此的仇恨?教授终日惶惶不安,他心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魔影”始终对他纠缠不放,并举起了锋利的尖刀?
  • 经伦论

    经伦论

    重点探索人性的本质,探讨自然科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研讨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说明事物发展经纬万端,道道通达,但需伦理规范的道理。经,《疏》说:“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伦,人之辈序即为伦。《逸周书》说:“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上乃不崩”。故经不择道,伦不寻常,是为道理不分,顺序不明。《经伦论》的意义就是,经哲法理,顺序人伦;明确禁止,清晰(开放)常存;择道德观,寻常做人;爱心永在,坚定灵魂;为家守经,为国义伦,天凊地祇,忠心不泯。
  • 一世繁华终抵不过你笑颦如花

    一世繁华终抵不过你笑颦如花

    你说:希望我在没有你的日子里能开心快乐的活着,可是,如果我未来的日子没有你,我又如何能开心快乐的起来。如果有一天我想你了,你却不在我身边,如果每天我醒来,看不到你,我该怎么办?
  • 妃本无心,寒玉倾城

    妃本无心,寒玉倾城

    空桐有女,阴狠毒辣;辰耀有女,倾国倾城。她是天煞孤星,满脸的地狱之花,诠释了她注定不会平凡的一生,江湖,她是人见人怕的魔鬼,皇宫,她是身份最贵的清冷公主。他是病秧子王爷,清雅如尘,是辰耀国人人敬仰的存在,整日与药为伴,却不知心下也是个霸道腹黑的主。某天,他神情郑重的允她十里红妆,她却梨涡一现,当场逃婚?!第二天,京城大街小巷贴满了她的寻人启事:净栾王妃北堂无心,因嫉妒本王天人之姿逃婚,望见到的人打包送回净王府!片段:某男虚弱倚靠卧榻:“娘子……为……为夫怕是等不到你嫁给为夫了,不然现在就把事办了吧。”“……”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大婚之夜,某男蜷缩角落:“为夫体弱,娘子可悠着点!”
  • 逆天前行

    逆天前行

    踏着尸堆,越过血海,不信神佛,不拜仙魔,以我之躯盖天威,以我之魂平天道,睁眼一抖天要呛抖,闭眼一座地要让座。
  • 异能者时代

    异能者时代

    人前,她是冷氏家族完美的继承人!人后,她是戴着面具的异能执法者,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异能者基地的镰刀死神!初见戴着面具的她时,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无情的女人;见到人前的她时,冷淡美丽的她却让他怦然心动!到后来才知道,无情的她和让他一见钟情的她居然是同一个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狐欢妃爱:捡个暴君来宠我

    狐欢妃爱:捡个暴君来宠我

    “你们……别过来……”五六个猥琐的男人色迷迷的看着她,她紧紧地抱着怀里刚刚拣来的小‘狗狗’,绝望道:“谁来救我,我以身相许!”额,绝世帅哥是来了,可救她的却不只一个,她该许给谁?是英俊多金,权势滔天的夫君王爷,还是那个温柔深情的暗夜帅哥?喂,小狗狗,你是不是虚火太旺了?干嘛动不动的就流鼻血啊!难道本小姐的魔鬼身材,连你也懂得欣赏?还有还有,臭大夫,你说谁怀孕了?人家都还没和帅哥那个那个呢,怎么可能会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