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朱慈炯终于回到了南京,虽然在扬州只是被围了半年多,但却有种在牢里关了几十年的感觉,回到南京有种阔别已久的感觉,半年不在,南京倒是令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错觉。
朱慈炯回了宫,首先就去拜见太后张嫣。
去了坤宁宫,朱慈炯见了张嫣,已是说不出话来了,只是行礼道:“儿臣回来了”,一句话说完已是满眼泪花。
张嫣用丝巾撇了撇眼角,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又虚扶了一把,“皇帝快快起来”。
见此情景,几位伺候的宫女在角落也暗暗擦着眼泪。
回京的第一件事,朱慈炯便是召集内阁、部分勤王将帅,举行了弘光朝最大的一次军事会议,经过讨论,会议定下来今后几年的军事战略,即“固守江淮、严守长江、徐图中原、暂缓北伐”。
眼下,清军八旗北还去草原平叛去了,即便是从扬州跑到蒙古,一个来回没有一年半载也是来不了的,剩余的大股兵力都在湖广一带与顺军对撕。
左梦庚去年年底曾上奏南京,报告“闯逆伪高太后携伪帝李明清率贼军与清虏战于郧荆(指湖广郧阳府、荆州府)”。
朱慈炯对此呵呵一笑,对着群臣道:“李逆真是死了也不甘心,给儿子起名也要把李姓放在明、清的前面”。心中不由暗爽,李自成应该是有不孕症,不然不会娶了三个老婆都没有孩子。这李明清是由西毒组织“运作”出来的,如果李自成知道自己唯一的儿子竟然是隔壁老王的,不知道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眼下,明朝应该借此能争取到一到两年的修养期,这段时间应该好好巩固下江淮的防御。
二月初,马世奇上“请招流民屯垦筑堡疏”,由于江淮一带因为半年来的大战,已是一片白地,尤其是徐州一带,几乎已是渺无人烟。郑鸿逵收复徐州后,修复了徐州部分城墙。马世奇奏请在自己的江淮巡抚辖区内,招募流民屯田耕种,并修筑堡垒群。
奏疏被史可法等人赞为“中肯稳妥之策”,因为眼下马上就要春耕,奏疏很快就被批复,并下发扬州。马世奇一收到行文,便立即动手招募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流民,分散到江淮各地安置。
以十户为一队、百户为一旗,实行“抽丁保甲法”,即由官府给农民田地耕种,每户出一丁,忙时农耕,闲时则筑堡练兵。以一村一小堡、二十里一大堡为基准,建立起江淮的堡垒群。
二月初六朝会,朱慈炯询问朝臣:“朕决定将此次扬州大战殉国的将士们的骨灰带回来葬于南京,不知道诸位爱卿觉得葬在哪座山上比较好?”
由于尸骨太多,无法将尸骸运回南京,便只能将一名名战死的士兵烧成灰,装在坛子里,封号,贴上有姓名、籍贯的纸,装车运回南京,朱慈炯计划将他们葬在南京附近的山上,以表彰他们为国做出的牺牲。
朱慈炯又问道:“诸位觉得紫金山如何?”
礼部侍郎黄道周急忙出列道:“皇上,万万不可,紫金山速来有乃我大明龙脉一说,西有孝陵,北有中山王、开平王陵,将将士们葬于紫金山则于礼有所僭越了”。
朱慈炯心道,难怪后世的中山陵建在紫金山,原来还有龙脉这么一说,紫金山对于大明看来非同一般。
便又问道:“依黄爱卿看,什么山合适呢?”
“牛首山!”
朱慈炯对南京不熟,是第一次听说,便追问道:“哦?愿闻其详。”
黄道周便娓娓道来:“牛首山,古称天阙山,因有两座山峰形似天阙而得名。山上有宏觉寺,香火兴盛,若将殉国将士们葬于此山北麓,一则有朝天阙之意,象征其是为国殉难。二则此处乃是佛教胜地,也有超度亡魂之意”。
“妙极”,朱慈炯击掌微笑,起身朝珠帘后的张嫣行礼道:“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张嫣轻启朱唇:“便依黄爱卿所言”。
于是此议便得通过,竟是没什么人反对,便着工部有司营建一应墓穴、神道等。
唐王朱聿键自镇江来朝,自从他被朱慈炯赦免后,便寓居在镇江,等候区封地的旨意,后来江北战事一起,唐王又四处奔走,招募义军,很是出了一把力。
朱慈炯便特意将他招来南京,命其朝见。
“臣唐藩聿键叩见太后娘娘、皇上万岁”,朱聿键山呼万岁,行了五拜三叩的大礼。
朱慈炯虚扶一把,命其平身道:“朕听闻唐王在镇江招募义勇,很是出力”。
朱聿键早在崇祯年间因为组织王府卫队勤王被朱由检削了王爵,被朱慈炯赦免后,又“故态复萌”,再次冒着风险组建义军,渡江勤王,是以朱慈炯对他印象极好。
“臣私自兴兵,有违祖制,实在有罪”,朱聿键有些惶恐。
朱慈炯笑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唐王无罪,反而有功,朕应该赏你才是”,朱聿键忙连道不敢。
朱慈炯又询问唐王军国策略,因为他印象中唐王朱聿键还是有点本事的,只是历史上,清军势大,无力回天而已。
唐王答道:“如今之势,唯有联贼平虏,方为上策,臣请招抚闯贼,共击东虏”。
这话一出,朝堂就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