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乡门前流淌着一条河,有个响亮的名字,淮河。
在中国版图上,秦岭淮河一线将中国分为南北。如此说来,家住淮河北边的人到河对岸的凤阳就等于到了南方。小时候,每天傍晚我都可以看见河对岸的炊烟,在高高树梢缭绕;清晨,公鸡啼鸣声伴着阵阵涛声,搅醒我的残梦。年少的我就会傻傻地生气,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坐船过河,去把那早起的公鸡脖子拧下来。这样,我就可以不必在寒冷冬天早起上学,而是蜷曲温暖被窝续着美梦。
童年时光几乎不觉意就过去。我在生活的路上,向北,向北,越走越远。南方是什么,成了一个缺憾。那个叫凤阳的地方,与我生活似乎只是遥远的张望。
真正知道凤阳,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村里来讨饭的,手里拿着竹子做的“钱杆”,叮叮咚咚唱起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长辈们听了三两句,就忍不住从屋里拿剩馍头或是山芋干,将讨饭者打发走。叮叮咚咚声音走远了,长辈们的叹息却沉重响起。
“朱皇帝死了几百年,怎么还拿他来说事?”我那时刚读小学,讨饭的见多了,就忍不住好奇地问三爹。
三爹是村上阅历最丰富,文化也最高的人,他翘着山羊胡子,沧桑的目光透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凄凉。听我发问,三爹长叹一声,缓缓道来,“朱皇帝自小家穷,十几岁就成了孤儿,没法子做了游方和尚,其实还是讨饭的差事”。
“朱皇帝还讨过饭?”我更加惊奇了。
三爹不满地瞪了我一眼:“毛主席不也是穷苦出身。”
我不敢说话了,害怕三爹讲古的兴致被打断。
“朱皇帝,那时还不是皇帝,四处奔波乞讨,可惨了。”三爹有私塾底子,说话文绉绉的,“讨饭时,挨骂,遭白眼,是常事,也就不说了。可恨的,有那富家顽少竟放恶狗咬人。唉,有钱人宁愿把白面馒头喂狗,也不愿给穷人吃一口。”
“有钱人真坏!”我恨恨地说。
三爹不理会我的愤怒,顺着思路往下说:“四十岁那年,朱元璋当皇帝了。这个皇帝啥都好,就是报复心强。听上辈人说,朱皇帝派兵到山东临沂去报复杀人,专杀讨饭时放狗咬他的大户。士兵哪管这些,把一个村都血洗了。朱皇帝不乐意,怕有报应,不再发旨了。他还是恨有钱人。”
“那咋办呢?”我觉得真解恨,放狗咬人的就该惩罚。
三爹摇摇头,轻轻叹口气!“淮河边的人硬气,打仗不怕死,就是不能受窝囊气。祖辈都这样。”
“讨饭人咋唱着骂他呀?”我觉得三爹说了半晌,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三爹语气舒缓,说:“天下钱财在苏杭,苏州富人多呀。
朱皇帝就下狠心,将那苏州富人全部迁到凤阳,还下旨不许他们回家,不听话就杀头。这些富人傻眼了,人在屋檐下也就不得不低头了,没法子呀。谁叫苏州富人帮了朱皇帝死对头张士诚的忙,朱皇帝没杀他们,也就算有雅量了。这些江南富人举家迁来,只许带金银,其他家产充公。朱皇帝也要让他们过过穷人日子。”
“好!”我禁不住笑起来,心想当了皇帝真威风。
“这些人可真惨呀,逢年过节,能不想念家乡嘛,要给祖辈坟头添个土什么的。这可难办了。幸好江南人脑子来得快,晓得朱皇帝讨饭出身,同情穷人,他们就衣裳褴褛灰头土脸,装做可怜兮兮的叫花子模样,一路乞讨回去。”三爹摇头晃脑,比划着乞讨人的可怜状。
我想笑,却忍住。村里其实也有在外讨饭的,只是没人议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谁家没个天灾人祸头疼发烧的。
“有些人回去就不愿再回到淮河边上,苏州又回不去,只好四海为家,到处流浪。这些人能不恨朱皇帝嘛,当然恨。朱皇帝死了,人们就编词骂朱皇帝,也不敢狠骂,就唱着骂,带着淮河边的拉魂调儿哭着说。几百年都是这样。”三爹说到这里,见我听得津津有味,说:“混小子,老爹肚里一点陈货被你掏去了,长大了,可别忘了买包糖。”
我点点头。
二
其实,那些讨饭的,并不全是河对岸凤阳的,多是周遭十里八乡的。村里人们不愿说破而已!凤阳讨饭名气大,几百年的品牌了,打着凤阳旗号,遮脸藏羞而已。
我为朱皇帝鸣不平,怎么说淮河边上出这么个大明皇帝,也是件挺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么多人几百年来反复地骂他,他到底做了什么?
三爹的病重了起来。躺在村头那间孤独草屋里,痛苦地挨过人生最后时光。我没能参加他的葬礼,高考前的紧张已经让我与乡村暂时失去联系。暑假时,我专门到三爹墓地焚烧了草纸,托城里同学弄了半斤白糖,抛洒在新坟上。
三爹讲述的皇帝与叫花子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那就是中国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只不过更满足生活底层小人物的终极理想。我对河对岸那块地产生浓厚兴趣。终于,我下决定心邀上两位同学,坐着小木船过了淮河,踏上寻找朱皇帝传奇之旅,希冀触摸历史遗落的哪怕星星点点的踪影。
描述这段青年人的冲动之举,似是另篇文章的活计。简言之,我和同伴们一路奔波辛苦,看到夕阳下空旷的凤阳皇陵,冰冷的石人石马,自然会联想到当年巍峨雄姿。县城一角的龙兴寺,也是破败不堪,不忍卒睹。被革命热潮鼓胀得近于痴狂的人们,似乎坚定地与朱元璋划清界限,竭力消灭历史痕迹。这个讨饭出身成为皇帝的人,家乡人似乎并不感念,当然也就无所谓怀念。
我怏怏而返,心中留下苦涩。便疯狂地找寻有关朱元璋的文字,幸好村里有本掉皮少页的《朱元璋传》,我几乎花费了整个暑假,试图去解读从乞丐到皇帝的不可思议的传奇人生。朱元璋的苦难和奋斗,光荣与梦想,雄雄才与暴戾,一个复杂传奇的形象渐渐矗立起来。
三
在我的家乡五河县与毗邻的明光市交界处,104国道西侧,走上三五分钟路程,可见一处丘陵墓地。这里埋葬的主人姓严,人称严小姐。从风水学观点看这处墓地,果然好地势,头枕微微隆起的山坡,四周地高,向中间缓缓慢坡而下,接近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平地,矗立文臣武官的石像,还有石兽石马。与凤阳皇陵如此相似,只是规模略略小了些。
说起严小姐墓地的故事,民间传说非常生动。也算是朱元璋不被家乡人喜欢的一个名人逸事的注脚吧。
朱元璋16岁出家做和尚,托钵乞讨,云游四方。24岁时,投靠郭子兴队伍,当了一名兵士。朱元璋苦大仇深,算是造反最坚定的分子,加上淮河岸边男儿的勇敢,很快被郭子兴所赏识重用,领一支队伍打仗。某日,朱元璋的队伍被打散,元朝骑兵挥兵追杀。落荒而逃的朱元璋,在经过小严庄时,见一村姑坐在门前缝制衣裳。朱元璋情急之中,扑通跪下,哀求村姑救命,村姑自然吓了一跳。眼前这位浓眉大汉,虽是面带惊慌,却是气宇轩昂。村姑急中生智,移开座下的柳条筐,将朱元璋藏进去。待村姑重新坐定,元兵马队已到。村姑好生了得,依旧不慌不忙地纳线缝衣,眼里全没有满身杀气的元兵。马队到了村姑近前,小头目挥舞马鞭,问村姑可曾见到一个秃头汉子经过。好个淮河边长大的村姑,轻抬粉眉,目光淡然,神闲气定,纤手朝前方轻轻一指,又低头专心纳线缝衣。元兵并未看出破绽,马队绝尘远去。过了半晌,确信元兵走远,村姑掀开装猪草的柳条筐,朱元璋这才出来。村姑见朱元璋受伤,忙引进房里为他包扎,并悉心照料,无微不至。
这段如同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救胡传魁式的故事,结局却是悲剧。
朱元璋惊魂未定地在村姑绣房养伤。傍晚,村姑父母回家,一看女儿虽说救了一条人命,却差点儿把自己命搭进去。黄花闺女藏汉子,又是元兵追杀的造反分子,风声传出去,这如何是好?朱元璋那时未想到以后会当皇帝,也不管男儿膝下有黄金的古训,扑通跪倒,表明自己坏了姑娘名声,并许下诺言,等到自己有了出头之日的那一天,亲自登门五台花轿来迎娶救命恩人。父母见女儿已有属意,也就顺水推舟也了。
史书记载,朱元璋24岁当兵,16年后在南京登基做了洪武大帝。类似小严村的险事,不知遇到多少。朱元璋做了皇帝,军国大事多,严小姐自然早忘到脑后。一天,有人来报说严小姐来了。朱元璋大惊,连忙找来刘伯温商量。朱元璋说,这个人当年救过我的命,我曾答应日后娶其为妻,现在女子寻上门来,我不能失信与她。刘伯温说,皇上,你不能娶她。朱元璋恼问何故,刘伯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道,皇帝你姓朱,她姓严,严(盐)腌朱(猪)。你们命中相克!为江山社稷,你断不可答应。要说朱元璋一辈子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事,只一样是不能有半点闪失的,朱家江山。朱元璋沉吟半晌,喃喃道,如何是好?怎么面见痴情严小姐?刘伯温又出一计,天下女子都爱财,除去江山,她要什么都满足她。朱元璋依了刘伯温,传话严小姐金银财宝任她要,面还是不见了。严小姐二话没说,折身回家,一条绳吊死。
朱元璋闻讯后悔不迭,悲伤不已,遂比照凤阳皇陵的规模和礼仪厚葬这位奇女子。
自然是野史,《明太祖实录》查不到,明史也不可能有半点记录。
600年的风风雨雨,多少恩怨湮灭,多少鼓角铮鸣遁去。在这远村僻野之地,遗落的石人石马,仍然倔强地矗立,诉说淮河边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四
在淮河边上,蚌埠龙子湖畔,汤和安详地沉睡了六百年。一个周末,我拜谒汤和墓地。
汤和墓面对龙子湖,背靠曹山峰,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建筑。墓南神道约有半里,神道碑,石雕马、羊、狮子、武士,可见主人死后之哀荣。
汤和是朱元璋的孩提伙伴,又是一起出生人死的战友,更是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勋。与汤和一样背景及经历的还有徐达,以及同是淮河边的常遇春。
与朱元璋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们,似汤和有善终的仅仅属于特例。话题稍稍沉重了些,如同淮河的呜咽。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他的思想与共患难的战友就有了差距。差距也就是分歧,分歧便是政敌。对政敌朱元璋可以容忍,但是大明皇帝是不可以容忍的。于是,与历朝建国开始相似,血雨腥风飘摇于一片太平景象中。史书记录了时间地点和过程。汤和的幸运在于最早交掉兵权,淡化了皇帝的疑虑;后来中风瘫痪卧床,口不能言,几近废人。朱元璋才让汤和落叶归根,安息在淮河边上。其他人则没有这么幸运,包括半神半妖能掐会算的军师刘伯温,据说也是染病吃了皇帝赐品身亡。
为什么朱元璋要无情地向战友兼功臣们下此狠手?我自然不会再如少年之求助村中长者,而是透过历史表象去解读朱元璋的人生密码。
朱元璋在南征北战中,早已将自己羽化成为一个杰出的领袖人物,不仅在军事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水平也突飞猛进。登基之后,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朱家江山万代传递,颜色不。
朱元璋也懂得历史,尤其汉史。想当年,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才有楚汉相争,刘邦称雄。可是,西汉末,东汉末,都曾发生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短命的隋朝,强大的唐朝,以及宋、元都是在暴动声浪中走向灭亡。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历史往往被一些不经意的事情左右并改变其发展轨迹。朱姓王朝如何小心避免历史覆辙重演,关键在于构建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帝国制度。在强大的制度面前,一切力量无法阻挡,触及者必遭滔天大祸。
将帅们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时,声色犬马,荣华富贵,则不可避免进入俗家生活。关系在明王朝建立时就已确定,只是包括朱元璋在内,谁也没有料想事情发展的结果竟是令人目瞪口呆。
首先表现的就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这也是历代规律。一部中国封建政治史,贯穿其中的就是皇权相权之争。其次,就是朱元璋的建国理想,懂得个中三昧,实在没有几人。再次,朱元璋的反腐风暴之残酷,超过历代,也超出同代人的想象。描述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和举措,是一件相当费力并惊心动魄的事情。总之,朱元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清洗,屠刀首先瞄准几乎所有的功臣。杀胡惟庸,杀蓝玉,杀李善长,杀……血腥溅满了明朝开国几十年历史。
只有聪明的汤和,算得上功成名就,有了善终!
史学家指出,在起义的创业阶段,朱元璋征服将士们的江湖义气,表现为“有肉大家吃,出事一人当”。恰恰是这种所谓义气,实际上包含着反人性的悲剧基因。这种基因与我国帝制文化传统中的天性凶残的基因结合后,其果实通常都很难赏心悦目。这或许勉强算得上附会的解释。真正的原因,或许只有淮河能够听见,因为功臣们的说法与隔代学者解读总是大相径庭的。
五
真正的历史并不完全是文人躲进小楼深院苦思冥想写就的,口口相传大约最为鲜活动人。
家乡人民对朱元璋还是颇有好感的,传说的间断和简约,加上史书佐证,眼前仿佛出现一位民亲官畏的好皇帝。
朱元璋出身农家,深知农民是生活底层最艰难的群体。他决计要保护农民!如果要饭花子当了皇帝,农民再没有盼头,农民就活该祖祖辈辈受苦受穷了。
轻徭薄赋,历来是中兴之举。朱元璋开国就做出决定,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农村休养生息。这自然是皇帝的权力,朱元璋做到了。
农民在政治上受压迫,则是历朝难解之题。朱元璋以前所未有的气魄,推出改朝换代之举。举凡贪官鱼肉乡里,农民举报并可扭送朝廷严处。朱元璋绝不是只泛泛哗众取宠,而是动用国家利器,将数千年压迫农民的恶势力斩草除根。果然,有河北、苏州等地农民将那些贪官污吏举报,朱元璋格杀勿论。具有鲜明个性的朱元璋还专门下旨保护这些勇敢的乡民。
或许受孔子大同理念的影响,对老有所养问题,朱元璋专门做出部署,举凡农村的鳏寡孤独弱势群体,各知府知县都要建立类似今天的养老院。……
洪武时代,农民出身的皇帝构建乌托邦式理想社会的实验时期。至今,河对岸的人民依稀还能口播朱皇帝的时代的恩泽。
民间歇后语,朱洪武过生日——扯淡!皇帝过生日,本来是件寻常之事,朱元璋却严令属下不准为其过生日。理由是每到生日他就悲伤不已,因为容易想到生身父母的悲惨遭遇。
朱元璋的节俭是出了名的。每日他总会在自己家庭院的菜地盘桓,感念一番。对下属的廉洁要求也就十分苛刻。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处死的官员数以万计,以至于官员稀缺,只得让知府知县们戴着脚镣去衙门办公。还有一批官员办公桌边上,是前任的人皮草人,那是前任犯事被处死的警示。
朱元璋的治国方式纵然严酷之至,却给后代留下一个传统或模式。两千多年来,只有为数不多王朝超过两百年,明朝是其中之一。不管怎么说,朱元璋都是淮河边千年来的杰出人物,有许多可资研究学习的地方,因为朱元璋的明王朝对今天的生活仍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
河对岸的皇帝,那么遥远,又如此亲近。听,淮水扬波,仿佛在唱着千年不变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