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女孩隐隐有些不安,紧紧“就算这些人有古怪,但是咱们势单力薄……”
店小二环抱双手站在一旁,无奈地看着这对全然不顾他已打了好多呵欠的父女。
这份执拗倒是如出一辙。店小二心里暗想。
“傻孩子,别任性了!再不走,一会儿他们就出来了!”老捕头调整好马头,说道,“你爹我既然穿上了这身官家的皮,这些事就是份内的事,怎能懈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乖乖在通远镖局等我回来。”
说罢他轻轻扬起马鞭拍在马臀上,那马一声嘶鸣,载着女孩沿着官道绝尘而去,女孩骑在马背上,看着远处父亲的身影离自己越来越远,很快便堙没于黑夜中,不禁有些担心的握紧了手中的信。
当时的女孩没有意识到,这一次,是她和父亲的最后一面了……
京城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明清至民国时期皆称为正阳门大街,是正东坊与正西坊的分界线,明朝中叶之后,由于商业的发展,此地两侧逐渐出现了鲜鱼口,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后随着进京应试举子住宿消费等问题,促使前门大街逐渐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
这些天,本就酒楼林立,商贾云集的前门大街愈发的热闹了,因为赫赫有名的通远镖局正在筹办喜事。
早在半个月之前,通远镖局便已经对外声明,一个月内暂停接活,尚未交接完成的货物将会在半个月内全部结清。前来结清钱货的客商们一进门就发现,院落里每日用来打打杀杀的刀枪剑戟和镖车镖箱都已被收了起来,往日威严深肃的宅邸如今披红挂彩,硕大的双喜字从大门口到走廊,贴的到处都是,一帮子大老爷们儿拎着扫帚水桶进进出出洗洗扫扫,看这架势,似是要给这座有些老旧的宅子褪掉一层皮……
“哎哎哎,小伙计你先等等,你们通远究竟是谁要娶媳妇啊,搞这么大排场?我记得常老镖头好像六十多了吧?”一位前来接货的客商拦下一个小伙计,开玩笑似的说道。
“您看您说的。”小伙计解释道,“要娶媳妇的当然不是常镖头,是我们的黑牛镖师!”
“小彬子你跟那扯什么淡呢!快过来帮老子扶着点梯子!”正在往屋檐上挂红灯笼的一个黑壮汉子笑骂道。
这汉子看起来很是壮实,身穿一件背后印着一个拳头图案的大号淄衣,身材魁梧,约莫有八尺多,长得虎背熊腰。虽然浓眉大眼胡子拉碴,虽然看起来挺不凶恶,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实这个人憨厚老实的很。
要介绍这汉子,首先这就要先介绍一下这拳头图案,这图案是在明朝正德年间,民间出现的一种名为“打行”的组织的标示,制成三角锦旗,悬于门首,人称“铁拳头”。“打行”普遍纠结了一批武夫,专为行旅客商和富豪人家提供“保镖”服务,眼下江湖上最负盛名的,便是这通远镖局。
黑牛不姓黑,也不姓牛,只是因为长得傻大黑粗的,脾气又很倔,所以大家这么称呼他。黑牛是蓟州人,只有三十岁,但却是通远镖局四个有名的镖师之一,早年曾在军中做过把总,参与过平定刘六刘七之战,战后听闻全家二十余口都被时任大同游击的江彬当做起义军杀了个一干二净拿去充功,当时就气得吐了血,从马上摔了下来。
而后江彬得武宗召见,一路青云直上,武宗下令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士与京军互调操练,号称“外四家军”,由江彬统辖,黑牛不愿给仇人做下属,便弃了官职,投靠常镖头,做了镖师。
“哎呦,黑牛兄弟,辛苦了辛苦了,来来来,喝碗茶。”天渐渐黑了下来,屋内出来一位白胡子老头,笑嘻嘻的,一手拿着个烟袋锅一手端着一碗茶走了过来。这老头一脸的皱纹看上去像是已经六十多岁了,胡子也是白花花的一把,一身粗布短衣,满头银发用灰色葛巾随意地一扎,装束朴实颇有些乡间老农的意味。嘴角一直上扬着,一脸和善的笑容看上去与周围浑身都透着蛮气的莽夫伙计们显得格格不入。
这小老头个头只有五尺左右,背部又弓着,直不起来了,一伸手,茶碗正好端到正在给黑牛扶梯子的小伙计鼻子底下,小伙计道了声谢,一饮而尽。
“俺说老唐头啊,婚帖都发出去了吗?”黑牛从梯子上一下子跳了下来,接过茶水,一只手扇着风,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发出去了,发出去了。”
“那什么,花轿啊,媒婆啊,敲锣鼓的,吹唢呐的,舞狮子的都定好了吗?”黑牛一脸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