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不快乐、不满足,皆因自己的虚荣而起。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他努力地学习,还用一句话时刻激励自己:“一个人能够摒弃虚荣心,就是拥有平常心的开始。”直至后来,杰瑞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他依然没有忘记这句话。他总是对人讲:“就是这句话,让我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卖弄的嫌疑,爱慕虚荣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由于人人都有,所以卖弄和虚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克服它,而是任由它发展。
要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就要随时摒弃虚荣,因为虚荣是肤浅,它会阻碍你进步。更不要卖弄,因为卖弄是无知,它会影响你发展!倘若一个人总是标榜自己,总是对他人摆出博学多识的派头,就未免太庸俗了。甚至还有一些人,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强而处处寻找他人的“失误”,然后再利用他人的“失误”来表现自己的博学。这样的人总是拿他人的失误来做文章,甚至不惜夸大这种失误的程度或后果,这显然是在哗众取宠。而这样的后果是,这种人不仅不会被别人称赞,反而会因此受到他人的嘲笑,甚至被他人厌恶。假如在你的眼里,自己永远都是最高的,那你还会追求上进吗?
爱好虚荣的人,用一件富丽的外衣遮掩着一件丑陋的内衣。
——莎士比亚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赞美是人际交往中最好的润滑剂。它不同于奉承,不必虚伪,只要你愿意承认别人的长处。赞美既激励了别人,又方便了自己,真诚的称赞会让你发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约翰·洛克菲勒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善于真诚地赞美他人,从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洛克菲勒的一个合伙人爱德华·贝德福特在一次生意中给公司造成了100万美元的损失,当贝德福特垂头丧气地回来见洛克菲勒,准备迎接“暴风雨的袭击”时,却发现风平浪静。其实洛克菲勒完全可以对贝德福特进行一番指责,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了,事情已经发生而无法挽回,不应该因一时的失误而抹杀他全部的功劳,所以,洛克菲勒非但没有批评贝德福特,还另外寻找一些话题来称赞贝德福特,他把贝德福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这样很好,你不仅节省了60%的投资,同时还为我们敲了警钟: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且取得了几乎所有的成功,还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这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从而向更大的胜利进军。再说了,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总是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
寥寥几句,使贝德福特的心迅速升温,让他决心东山再起。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总想着自己的成就,而恣意地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要尽量从他的行为中找到可以称赞的地方,真诚地去赞美他,因为在你真诚地赞美他时,他也会从心底对你感激不尽。
平心而论,谁都不喜欢听别人的指责,受到指责说明没有被认可,这不仅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同时还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如果家长或老师常常指责孩子或学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使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很容易形成自卑或悲观的性格。
另外,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指责他人也会影响友谊的建立。
大多数人是渴望被赞美和被欣赏的,这是对他们的肯定,也只有被肯定,人才会觉得自己生存得有价值。当然,赞美不同于恭维,赞美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才会给他人送去自信和乐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干吗要吝啬赞美之词呢?
人性深处,无不渴望被赞美。
——威廉·詹姆士
收起你的嫉妒心
嫉妒心是赶走友谊的罪魁祸首,也是将自己带入痛苦深渊的魔鬼。因为嫉妒心重的人常自寻烦恼,嫉妒心是幸运和幸福的敌人。
佛经上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摩伽陀国的国王饲养了一群大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非常特殊,它全身雪白,毛柔细光滑。为了使它更加完美,国王把它交给了一位驯象师。这位驯象师不仅照顾它的生活起居,而且还非常用心地教它技艺。这头白象非常聪明,总能很好地领会驯象师的意思,时间不长,他们之间便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一次,摩伽陀国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对白象进行了一番清洗、装扮,最后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然后将其交给了国王。
于是,国王在一批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去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是太漂亮了,引来民众围观,这些人一边赞叹,一边高呼:“象王!象王!”场面甚是壮观。可是这却使得骑在象背上的国王感觉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很生气,嫉妒之意油然而生。他很快地绕行一圈,十分不悦地返回王宫。
一回到王宫,他就把驯象师叫到跟前问:“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说:“不知道陛下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可以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吗?”驯象师说:“应该可以的。”国王就说:“那好!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进行表演吧。”
第二天,驯象师按时把白象带到国王指定的悬崖。国王说:“这头白象可以用3条腿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非常简单。”于是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3条腿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把1条腿缩起来了。
国王又说:“它可以做到两条腿悬空,只用两条腿站立吗?”“当然可以。”于是驯象师就又让白象缩起两条腿,白象一一照做。这时国王又接着说:“它可以3条腿悬空,只用1条腿站立吗?”
驯象师一听,才明白这个国王是存心要将白象置于死地,于是他叮嘱白象说:“你这次千万要小心啊,缩起3条腿,只用1条腿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到后,都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看到这种情形,国王心里更加不平衡了,就对驯象师说:“好样的!那它可以把后腿也缩起来,飞过悬崖去吗?”
驯象师心里一紧,无奈之余他悄悄告诉白象:“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非常危险,你一定要全力以赴,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于是不可思议的一幕就真的发生了,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腿缩起,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到来,齐声欢呼。波罗奈国的国王高兴地问驯象师:“您这是从哪里来?怎么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就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这个国王听。波罗奈国国王听后,叹道:“人的心胸怎么连一头象都无法容纳呢?”
嫉妒是一种病态,是一个人心胸狭小的表现。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幸福我们应以宽广的心胸表示衷心地祝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对别人拥有的耿耿于怀实在没什么必要。
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的铁证,也许这就足以引起一场是非。
——莎士比亚
自私是地狱
自私自利的人不会爱别人,当然也不会爱自己。
关于天堂和地狱,有人曾专门去向上帝请教。
上帝对他说:“来吧!跟我去趟地狱看看吧。”于是,这个人便被上帝带着走进一个房间,只见这个房间里,有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瘦骨嶙峋,满脸菜色,然而,事实上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勺,可是由于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所以没办法把汤送到自己的嘴里。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肉汤却无法喝到嘴里,只有挨饿的份。
“好啦,现在我再带你去天堂看看吧。”上帝便又把这个人领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前一个房间几乎没有差别,同样的一锅肉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可是不同的是这里每个人都面色红润、体态丰盈,健康而富有生机。他们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此情此景让这个人迷惑不解,他问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地狱的人们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能喝到肉汤呢?”上帝微笑着说:“这其实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天堂中的每个人都会喂别人喝汤。”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是因为人们不只是一味想着自己,他们能够相互帮助,每个人都以帮助他人为乐;地狱之所以是地狱,是因为人们只考虑自己,从来不想帮助他人,而事实上,帮助他人往往是帮助自己的最佳途径。因此,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当人们心中都想着“我为人人”的时候,就会达到“人人为我”的美好境界,我们就会身处天堂。
关于天堂和地狱,还有另一则类似的故事:
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站在了天堂的门口,他兴奋地高呼:“我来到天堂了!”
天堂的守门人有些诧异,便问这个人:“这儿就是天堂?”
这个人比守门人更诧异:“难道你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吗?”
守门人很茫然地摇了摇头,反问道:“你怎么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呢?”
“因为我是从地狱来的。”
“原来如此!难怪我一直都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是因为我从未去过地狱。”
按照辩证法,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要想划分出具体的天堂和地狱来,就必须进行一番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困难,而不知道别人其实更困难,“身在福中不知福”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第3则天堂与地狱的故事是有关日本临济宗白隐禅师的。
有一个日本武士不信天堂地狱之说,一天,他正好遇到白隐禅师,便上前问道:“请问禅师,你认为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白隐问:“你是做什么的?”
“武士。”
“真是不知道有哪位主人会雇佣你呢?你看上去简直就是个乞丐!”
武士一听大怒,两手紧握剑柄,看上去随时都会发作。
白隐非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激将他说:“就你那武器,钝得砍不动我的脑袋。”
武士真的被激怒了,在他正要拔剑的时候,白隐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武土恍然大悟,忙收起剑向白隐行礼致歉。
白隐微笑着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按照白隐的观点,天堂与地狱其实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只有一心向善,宽待他人,天堂才会降临。
丰富的天性,如果不被拿来滋养别人,也就要枯萎了。
——罗曼·罗兰
自私是坟墓
自私是“坟墓”,它只能使人更自闭。只有心胸宽广的无私才能助你和他人一起获得双赢。
有两位非常要好的教徒,他们都十分虔诚,一天,两人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在背上行囊上路的时候,他们发誓不到圣山绝不返家。
两个多星期后,他们遇见了一位年长的白发圣者,这位圣者看到两人如此虔诚地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非常感动,他对两位教徒说:“从这里到圣山大概还需要10天的时间,但是遗憾的是,我在这个十字路口就要同你们分开了,走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只要你二人中有一个先许愿,则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听到这里,其中一个教徒非常高兴,他暗自琢磨:这实在是太棒了!虽然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说出来,因为一旦我先许愿,就会吃亏,而他就可以得到双倍的礼物。而另一教徒也暗想:我怎么可以先讲呢,我先讲我的朋友就可以得到两倍于我的礼物。由于两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所以为了不使自己吃亏,这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谦让起来。“你先讲嘛!”“你年长,还是你先许愿吧!”“不不不,应该你先来!”就这样,两人互相推让,在经过一番“客套”后,两人都开始不耐烦了,于是气氛也发生了转变,“你干吗啊?你先讲!”“为什么是我先?我才不呢!你先讲!”
终于,其中一个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可真是不识相、不知好歹!你要是再不许愿,我就打断你的腿,你信不信,我能把你掐死!”
另外那人一听,自己的朋友居然这样恐吓自己,心想:既然你无情,就别怪我无意!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于是,这个教徒就一咬牙,狠心地说道:“那好,我先许就先许!”
话说完不久,恐怖的事情发生了。答应先许愿的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很快就瞎掉了,而他的好朋友——那个与他同行的教徒,也立刻瞎掉了双眼。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两个人的情绪都被狭隘、贪念与嫉妒所左右,于是“祝福”变成了“诅咒”、“好友”变成了“仇敌”,原本可以实现“双赢”的事,竟然变成了两个人都成为瞎眼的残酷结局!
所以说,自私只会让人走进生命的死胡同,无法得到阳光与雨露的滋润。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
多为他人着想
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他需要同各式各样的人交往,在这个工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多为他人着想,惟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