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30

第30章 先秦学术概论(2)

先秦诸子之思想,有与后世异者。后世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分,先秦之世,则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合。盖在后世,疆域广大,人民众多,一切问题,皆极复杂。国家设制之机关,既已疏阔;人民愚智之程度,又甚不齐。所谓治天下者,则与天下安而已。欲悬一至善之鹄,而悉力以赴之,必求造乎其极,而后可为无憾,虽极弘毅之政治家,不敢作是想也。先秦诸子则不然。去小国寡民之世未远,即大国地兼数圻,亦不过今一两省,而其菁华之地,犹不及此。秦之取巴蜀,虽有益于富厚,其政治恐尚仅羁縻。(读《后汉书·板楯蛮传》可见)楚之有湖南、江西,则如中国今日之有蒙、新、海、藏耳。而其民风之淳朴,又远非后世之比。夫国小民寡,则情形易于周知,而定改革之方较易。风气淳朴,则民皆听从其上,国是既定,举而措之不难。但患无临朝愿治之主,相助为理之臣。苟其有之,而目的终不得达;且因此转滋他弊,如后世王安石之所遭者,古人不患此也。职是故,先秦诸子之言治者,大抵欲举社会而彻底改造之,使如吾意之所期。“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等思想,乃古人所无有也。

然则先秦诸子之所欲至者,果何等境界邪?孔慕大同,老称郅治,似近子虚之论,乌托之邦。然诸子百家,抗怀皇古,多同以为黄金世界,岂不谋而同辞诞谩耶?孔子之告子游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郑注曰:“志,谓识,古文。”(“谓识”一读。此以识字诂志字;次乃更明其物,谓孔子所谓志者,乃指古文言之也。古文,犹言古书,东汉人语如此)此即《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之志。孔子论小康,举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六君子,皆实有其人,其治迹,亦皆布在方策;其论大同之世,安得悉为理想之谈。然则孔慕大同,老称郅治,以及许行论治,欲并仓廪府库而去之,殆皆有所根据,而后悬以为鹄;不徒非诞谩之辞,并非理想之谈也。

孔、老大同郅治之说,以及许行并耕而食之言,自今日观之,似皆万无可致之理。然在当日,则固不然。此非略知社会之变迁者不能明,请得而略陈之。盖人类之初,制驭天然之力极弱。生活所需,则成群结队,到处寻觅,见可供食用之物,则拾取之而已矣。此为社会学家所称搜集之世。稍进,乃能渔于水,猎于山。制驭天然之力稍强,而其生活犹极贫窘。必也进于农牧,乃无饥饿之忧。农牧之兴,大抵视乎其地,草原之民,多事畜牧;林麓川泽之地,则多事农耕。吾国开化之迹,稍有可征者,盖在巢、燧、羲、农。巢、燧事迹,略见《韩非》。(见《五蠹》)其为渔猎时代之酋长,不待言而可明。伏羲,昔多以为游牧之主,盖因伏又作庖,羲又作牺,乃有此望文生义之误解。其实伏羲乃“下伏而化之”之意,明见《尚书大传》。其事迹,则《易·系辞传》明言其为网罟而事畋渔,其为渔猎时代之大酋,尤显而易见。《传》又言:“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吾族盖于此时进于农耕。而黄帝,《史记》言其“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五帝本纪》),似为游牧之族。凡农耕之族,多好和平;游牧之群,则乐战伐。以此,阪泉、涿鹿之师,炎族遂为黄族所弱。(《史记·五帝本纪》,既言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弗能征,又言炎帝欲侵陵诸侯,未免自相矛盾。颇疑《史记》此节,系采自两书,兼存异说。蚩尤、炎帝,即系一人;涿鹿、阪泉,亦系一事。即谓不然,而蚩尤、炎帝,同系姜姓,其为同族,则无疑矣)农耕之民,性多重滞。《老子》言“郅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盖在此时。此等社会,大抵自给自足。只有协力以对物,更无因物以相争。故其内部极为安和,对外亦能讲信修睦。孔子所谓大同之世,亦指此时代言之也。黄帝之族,虽以武力击而臣之,于其社会之组织,盖未尝加以改变,且能修而明之。所异者,多一征服之族,踞于其上,役人以自养;而其对外,亦不复能如前此之平和。又前此荡荡平平之伦理,一变而为君臣上下,等级分明之伦理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者也。然社会之组织,尚未大变,列国之竞争,亦未至甚烈;在上者亦不十分淫虐,则其民固尚可小安。是则所谓小康之世也。其后治人者荒淫日甚;社会之组织,亦因交通之便利,贸易之兴盛,而大起变化。于是前此良善之规制,荡焉无存。变为一无秩序,无公理,无制裁,人人竞图自利之世界,遂自小康降为乱世矣。当此之时,老子、许行等,欲径挽后世之颓波,而还诸皇古。孔子则欲先修小康之治,以期驯致于大同。如墨子者,则又殚心当务之急,欲且去目前之弊,而徐议其他。宗旨虽各不同,而于社会及政治,皆欲大加改革,则无不同也。固非后世弥缝补苴,苟求一时之安者所可同年而语矣。(古今社会组织之异,体段既大,头绪甚繁。略言之则不能明;太详,则本书为篇幅所限,未免喧宾夺主。予别有《大同释义》一书,论古代社会组织之变迁,可供参考)

第四章 先秦学术之源流及其派别

先秦诸子之学,《太史公自序》载其父谈之说,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益以纵横、杂、农、小说,是为诸子十家。其中去小说家,谓之九流。(《汉志》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汉书·张衡传》:上疏曰:“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注:“九流,谓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刘子《九流》篇所举亦同)《艺文志》本于《七略》。《七略》始六艺,实即儒家。所以别为一略者,以是时儒学专行。汉代古文学家,又谓儒家之学,为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相传之道,而非孔子所独有故耳,不足凭也。(参看第七章第二节)诸子略外,又有兵书、数术、方技三略。(《辑略》为诸书总要)兵书与诸子,实堪并列。数术亦与阴阳家相出入,所以别为一略,盖以校书者异其人。至方技,则一医家之学耳。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先秦学术派别,散见古书中者尚多。其言之较详者,则《庄子》之《天下》篇,《荀子》之《非十二子》篇是也。近人或据此等,以疑《史》《汉》之说,似非。案《天下》篇所列举者,凡得六派:(一)墨翟、禽滑蕉,(二)宋研、尹文,(三)彭蒙、田骈、慎到,(四)关尹、老聃,(五)庄周,(六)惠施、桓团、公孙龙是也。《非十二子》篇,亦分六派:(一)它嚣、魏牟,(二)陈仲、史鳝,(三)墨翟、宋钘,(四)慎到、田骈,(五)惠施、邓析,(六)子思、孟轲是也。同一墨翟、宋钘也,荀子合为一派,庄子析为两派,果何所折衷邪?儒墨并为当时显学,荀子仅举思孟,已非其朔;《韩诗外传》载此文,则止十子,并无思孟;《天下》篇亦不及儒,能无遗漏之讥邪?盖此等或就一时议论所及,或则但举当时著名人物言之,初非通观前后,综论学派之说也)

诸家之学,《汉志》谓皆出王官;《淮南要略》则以为起于救时之弊,盖一言其因,一言其缘也。近人胡适之,著《诸子不出王官论》,力诋《汉志》之诬。殊不知先秦诸子之学,极为精深,果其起自东周,数百年间,何能发达至此?且诸子书之思想文义,皆显分古近,决非一时间物,夫固开卷可见也。章太炎谓“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弗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其说实最持平。《荀子》云:“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荣辱》篇。儒家通三统之说。所以欲封二王之后以大国,以此。参看第七章第二节。观此,可知胡君谓古代王官,定无学术可言之误。胡君又谓诸子之学,果与王官并世,亦必不为所容。而为所焚坑。引欧洲中世教会,焚杀哲人,焚毁科学哲学之书为证。不知中西史事,异者多矣。欧洲中世教会之昏暴,安见我国古代,必与相符。况欧洲摧残异学者为教会,班志所称为王官,其事渺不相涉邪?古代明堂辟雍,合居一处。所谓大学,实为宗教之府。读第七章的附录一可见。故以古代学校,拟欧洲中世之教会,犹有相似之处,若他官则渺不相涉矣。然古代学校,固亦无焚杀哲人,焚毁异学之事。史事非刻板者,虽大致可相印证,固不能事事相符也)此即所谓守要。究宣其义者,遭直世变,本其所学,以求其病原,拟立方剂。见闻既较前人为恢廓,心思自较前人为发皇。故其所据之原理虽同,而其旁通发挥,则非前人所能望见也。此犹今日言社会主义者,盛极一时。谓其原于欧洲之圣西门、马克思,固可;谓由中国今日,机械之用益弘,劳资之分稍显,国人因而注意及此,亦无不可也。由前则《汉志》之说,由后则《淮南》之说也。不惟本不相背,亦且相得益彰矣。

抑诸子之学,所以必出于王官者,尚有其一因焉。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平民胼手胝足,以给公上,谋口实之不暇,安有余闲,从事学问?即有天才特出者,不假传授,自有发明。然既乏师友之切磋,复鲜旧闻为凭藉;穴隙之明,所得亦仅,安足语于学术?即谓足厕学术之林而无愧,然伏处陇亩之中,莫或为之传播;一再传后,流风余韵,亦渐即消沉矣。(古小说家言,出于平民,平民之所成就者,盖止于是。参看第十六章)贵族则四体不勤,行有余力。身居当路,经验饶多。父祖相传,守之以世。子产有言:“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所发明,非仅恃一时一人之思虑者所能逮,固无足怪。春秋以降,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乡之父子相传,以持王公取禄秩者,至此盖多降为平民,而在官之学,遂一变而为私家之学矣。世变既亟,贤君良相,竞求才智以自辅;仁人君子,思行道术以救世;下焉者,亦思说人主,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社会之组织既变,平民之能从事于学问者亦日多,而诸子百家,遂如云蒸霞蔚矣。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杨朱、墨翟之言,亦盈天下。教育学术,皆白宫守移于私家。世运之迁流,虽有大力,莫之能逆。秦皇乃燔诗书,禁私学;令民欲学法令,以吏为师;欲尽复西周以前,政教合一之旧,无怪其卒不能行也。

《汉志》谓九流之学,“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譬犹火,相灭亦相生也”。此说最通。学术思想,恒由浑而之画。古代哲学,囗侗而不分家,盖由研究尚未精密之故。东周以降,社会情形,日益复杂;人类之思想,遂随之而日益发皇。各方面皆有研究之人,其所发明,自非前人所逮矣。然崇其所善,遂忘他方面之重要,则亦有弊。而苟非高瞻远瞩之士,往往不免囿于一偏。诸子之学,后来所以互相攻击者以此。此殆不甚弘通之士为之;始创一说之大师,或不如是。何者?智足创立一学,自能知其学之所安立。既自知其学之所安立,则亦知他家之学所安立。各有其安立之处所,自各有其所适用之范围。正犹夏葛冬裘,渴饮饥食,事虽殊而理则一,当相为用,不当互相排也。《庄子·天下》篇曰:“古之人其备乎?……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句绝),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不该不偏,一曲之士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句绝),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即慨叹于诸子百家之各有所明,而亦各有所蔽也。学问之事,其当分工合力,一与他事同。惟分之而致其精,乃能合之而见其大。古代学术,正在分道扬镳之时,其不能不有所蔽,势也。后世则诸说并陈,正可交相为用。乃或犹不免自安于一曲,甚至于入主而出奴,则殊非学问之士所宜出矣。(参看第十七章)

第五章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先秦诸子之学,近数十年来,研究者大盛。盖以民气发舒,统于一尊之见渐破,而瀛海大通,远西学术输入,诸子之书,又多足互相印证也。诸子之书,皆去今久远,非经校勘注释不能明。昔时留意于此者少。清代考证学盛,始焉借子以证经,继乃离经而治子。校勘训释,日益明备。自得西学相印证,义理之焕然复明者尤多。(如《墨子》之《经》《经说》《大小取》诸篇,昔几无人能读,今则可解者十七八,即由得欧西论理之学,以相参证也)治此学于今日,盖远非昔时之比矣。然今治诸子之学者,亦有所蔽,不可不知。予昔有《论读子之法》一篇,今特节录其文如下。

同类推荐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热门推荐
  • 出世集

    出世集

    这本书收集近几年所写的杂文与小说,当是一份青春纪念册
  • 人生第一堂课

    人生第一堂课

    本书内容旨在教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各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便为孩子点亮指引人生航向的导航灯,并给他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内容共涉及自信、勇敢、宽容、诚信、坚强、沟通合作、善良、创新、责任感、感恩等十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品质都是成功者必备的、最重要的人格素质,也是奠定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石,是他能够在社会竞争中“优胜”而出的最重要、最丰厚的资本。
  • 农夫传奇

    农夫传奇

    全村最穷的他喜获土地爷遗留在凡间的神壶,从此种种田,养养鱼,开开农庄,泡泡村花和美女。抱歉,一不小心就混个了一代农夫的传奇了。
  • exo十三人之命运之轮

    exo十三人之命运之轮

    不喜欢苏的直接跳过前三十章,前三十章都是废话,也是我不适合的文风(小白文风不是我的feel)上一世十三个人团结一心共抗强魔,这一世神灵依旧在心,但那份纯净却被慢慢的俗情而代替,只是命运之轮依旧在旋转,该轮到的还是要轮到,这一次的强魔会掀起怎样的人间波澜和感情狂暴。。。。。。{此文是NP不喜勿喷,简介不靠谱,请戳正文,康赛蜜达!!【此书多是都市文,到中后篇会加异能开头略苏,后文正常】
  • 宝宝联盟:魔尊请过门

    宝宝联盟:魔尊请过门

    她,21世纪的终极杀手,却被同父异母的妹妹设计了一场车祸而死。她,方府不会斗气的废柴大小姐,未婚先孕,被逐出家门。当她变成她的时候,凤眼一睁,锋芒毕露,惊才艳绝,世间万物皆为她臣服!他,神秘莫测的魔君,身份无数,行踪诡异,却独宠她入骨。“乖女儿,快叫爹。”某男主耐着性子,哄着面前的小女孩。“娘亲说叫一声爹要五千金,请问要叫几声?”萌女娃淡定地看着身前的男人,从衣兜里拿出个小算盘。“叫一辈子。”某男主毫不犹豫,指着不远处的某女人,“你娘欠了我一辈子的钱,你只管找她要。”
  • 猎神协会

    猎神协会

    神蛰伏在现代都市,等待着亚斐斯的降临;他们拥有无上伟力,给人间带来死亡;猎神协会顺势而生,这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人类对战神灵。一个平凡的高中毕业生,叩开了猎神协会的大门,他将给这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带来希望?还是绝望……况且,敌人,不仅仅只是神……
  • 神级少主

    神级少主

    洞房花烛前夕,程宇却逃婚了!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听说,与他成婚的公主长的‘太要人命’了!直到有一天,当他发现那位未曾谋面的公主竟然是华容婀娜美娇娘之时,程宇傻眼了………………武平大陆,一个强者辈出,战乱不断的世界!携带一座真武宝库穿越而来,少主程宇以强横的绝世之姿,登上了波澜壮阔的世界舞台。练体练气,无所不能!炼符练器,堪称全能!拳打高富帅,脚踢各种二代,彪悍霸道的他一步步迈上逆天无敌的武道巅峰。至于那位未婚妻公主,当然不能就这么错过了……追,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再追回来!
  • 新婚第1天:冷情老公放肆宠

    新婚第1天:冷情老公放肆宠

    她被男朋友背叛,被家人设计绑架,她尝尽这世间的苦乐。她从不相信爱情,直到……遇见他。一夜情后,唐锦衣就像生长在御戌心里的倒刺,一点点扩大,变成荆棘。他的温柔与无情,她看得一清二楚,有时她也会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可当一切谎言被揭开,呈现在她面前的,是无法粉饰的痛苦。“御戌,我怀上孩子了。”男人冷然,打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绝不纨绔

    重生绝不纨绔

    前世他是沪海第一纨绔,只会吃喝玩乐,除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好事没干过一件。家道中落,心爱的人受伤才想起要承担责任,可是事与愿违,昔日的好友却让他走上了黄泉路,临死时许下来世再也不当纨绔的誓言。可能是上天听到了他的祈求,不过重生后的他身份更加高贵,身边美女如云他能否把持的住,他的公司,他的势力会如愿以偿的发现起来吗?前世的大仇能否得报?昔日的爱人还会接受他吗?
  • 你曾是我的确幸

    你曾是我的确幸

    我曾以为,只要一直傻傻地爱你,你就会在我身边。我把年华给你,你却还我无数次对不起。我曾那么努力地爱你,直到有一天,我悄然离去。那天,你终于决定要回来了,而我消失了。我们还是成为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