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对于在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要有自己的规划,并提出了许多具体指示。他提出。要抓紧时间,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同时,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狠抓落实,尤其要抓紧能源、交通等骨干建设项目。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的着眼点都是围绕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而实现现代化而提出的。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思想的种种论述,自始至终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为基本出发点,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根本发展方向,鲜明地体现了分阶段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展开。
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设想。这个历史过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邓小平提出了到20世纪末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江泽民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
根据时代发展的新实践,在1990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进一步拓展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江泽民指出:“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这里已明确地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福利、劳动环境作为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到1990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又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这样,奔小康就成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曲,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推进。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绘制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九五”计划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强调21世纪前10年,我国“还是处于小康社会阶段”。
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表明,小康不只是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终点,而且是以此为起点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又提前3年实现翻两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根据这种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一年召开的十五大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新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在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有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
十五大还根据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及其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第一次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报告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的具体化,这是对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总体规划,可以说是江泽民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此后,党中央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中都继续发展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1999年,江泽民在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指出,我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建立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又郑重地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这一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9页)
2001年,是新世纪的头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再次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21页、523页)并提出了要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要求和任务。这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起来。
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再次重申: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并且要求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论述鲜明地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的重大命题:一是进入21世纪后,我们新的奋斗目标不仅要建设小康社会,而且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作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着眼于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首先,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国进入小康水平做了重要评价,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次,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再次,江泽民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更加发展,主要是指我国国民生产总值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江泽民强调:“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还指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条件或实现途径,他说:“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意义。
第一,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大都显示出了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以后逐渐暴露出了体制的弊端。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官僚主义的低效率以及计划对资源分配的劣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也主要是这方面出了问题,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中国进入小康阶段,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并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道路、实现方式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第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社会人们的伟大理想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共产党人是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阶段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发展阶段的统一论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找到了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历史任务与共同理想的结合点。共产主义理想是美好的,但需要经过许多代人、完成许多阶段的艰巨任务才能实现。实现远大理想,一定要从现阶段任务做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我们当前的目标,它有助于引导人们一步步地奔向新的未来。
第三,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展现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抓住了机遇,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丧失了机遇,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缓慢,甚至遭受挫折。能否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系到发展的快慢问题,关系到稳定问题,关系到我们在世界上是主动还是被动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
江泽民提出,能否抓住机遇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兴衰成败。在我们这样一个12亿多人口的国度里建设小康社会,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鼓舞人民的斗志。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但距第三步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特别是新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面临很多不可回避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在过去的13年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自然灾害,来自国际国内突发事件重大挑战的考验,保持了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们阔步前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坚定的信心。面对新世纪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念。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能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