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1980年12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6页)这里,邓小平提出了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并开始把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分开,小康社会成为“更高程度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1981年9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更明确指出:“实现四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末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02页)
这样。小康社会作为一个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富裕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比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特征,即:第一,我国的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先进性和落后的方面并存的特征。
第二,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程度上都具有不平衡性。第三,我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落后,要消除同发达国家两三个世纪至少是一个多世纪形成的差距,决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办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吏过程。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是人民生活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发展水平,即“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162页)实现了小康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3/4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社会表明,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2.小康社会包含了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内涵。
1983年2月,邓小平南下江苏、浙江、上海进行考察。回京之后,邓小平约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兴奋地介绍一路所见所闻,并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水平后的社会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
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5页)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颐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到了苏州之行,详细描绘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他说:“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增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页)
这两次谈话,是反映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文献。从这些讲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小康目标,都不是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内,是一个综合概念,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页)同时,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上的繁荣富强,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文明。实现这三大日标,决非一朝之功,而必须分阶段逐步实现。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社会历史阶段。
3.小康社会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的特征。
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但这种特色,只是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一下。”(《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0页)
他提出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拿国际水平的尺子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反复衡量的结果。
在战略目标的总体设定上,邓小平先后有过两种设想。第一种设想是1984年5月29日的谈话中提出的“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种设想就是从1986年12月14日的谈话开始的、也是最终确定的“中等发达国家”这个国际参照标准。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的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4000美元是当时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领先水平,这也是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
所以,按照邓小平最终确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小康社会将使我国历经由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进程。
在战略目标的具体表达上,邓小平采用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通行的以美元衡量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以便于同世界各国进行比较。同时,他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历史阶段的划分,和国际社会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来区分世界各国发展程度的标准保持了一致。这一比较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到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可以认真学习外国很多好的经验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地向现代化的标准接近。
邓小平还把小康社会置于国际开放的环境中来考察,赋予小康社会以开放的时代特征。他一再强调,“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所以,对外开放将贯穿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
4.小康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现阶段的雄心壮志。
小康社会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但这种理想追求从未得到过实现。
所以,在当代中国,情系祖国和人民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把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令人神往而又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目标。
他首先强调,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以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他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要消除同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差距,决不是短时期所能办到的,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争取到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可以过上小康生活,这个数字确实不高,目标有限,同发达国家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真正达到也并不容易。
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不一样,同样的人均收入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大不相同。邓小平说,800美元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财富不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没有大的贫富差别,所以一般老百姓的日子好过。
从国家实力看,邓小平也指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以使国力大大增强。我国人均收入低,原因在于人口太多。但是,反过来看,由于人口多,人口收入数加起来,总值就很可观。邓小平曾分析说,他过去也没有注意这一点,后来看了一份材料,说一个搞霸权主义的邻国认为,中国人均收入虽然少,但总值高,国力并不弱,所以不可小看。他强调,我们是大国,又是个小国,所以经济上落后。如果我们达到人均800~1000美元,12亿多人口,总值就是一万多亿美元,这“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8页)
邓小平强调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
更重要的是因为,进入小康社会,我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中华民族将对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在历经长期沉疴之后的伟大复兴。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目标时就指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他强调,实现小康目标,“国家的力量真正是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
“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中国就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多一点贡献。如果再花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对人类的贡献就更大一些。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13页)
四、阐述了建设小康社会一系列方针、原则
围绕小康社会问题,邓小平还阐述了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他强调,要建立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侯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讲,小康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好日子,而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现象。他还指出:“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政策。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改革也不行。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因此它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只有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20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21世纪更好地前进。改革开放将贯穿于中国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
为了保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现,邓小平十分强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他曾明确指出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希望至少有70年的和平时间。为此,我们“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们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0页)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完成原定的战略任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
邓小平强调,要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必须保持我国的方针政策长期不变。如“一国两制”的方针、改革开放政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策,等等。“如果这些都变了,我们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没有希望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
他还指出,进入小康社会时,有可能也有必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大事,包括适应世界形势进行产业调整、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国防力量、解决地区差距等这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