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鼓舞人心,在于它贴近百姓实际,将人们最美好、最善良的愿望都寄托在这个奋斗目标上了。“小康”一词,给人以敦厚、朴实、和善、安定、吉祥的形象。因此,亿万人民响应十六大的号召,努力塑造中国的小康形象。可是有人担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以实现,有的还认为带有空想之嫌。其实,这个命题在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上同传统中国社会的“小康”、“大同”思想之间虽然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有着根本不同,这是因为它既以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又以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科学理论为指导。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预测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6世纪以来,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提出了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其中包含了与传统中国社会“小康”、“大同”相同的“共同富裕”等思想,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但是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正义、善良等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是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尤其是经济形态来描绘未来社会的一般面貌,并且这种预测、描绘也只是指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发展趋势、基本特征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共产主义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成熟程度的不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区分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一阶段也就是列宁后来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是这样描绘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94页)在这个社会,消除了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充分发展,实现了共同富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是这样一个致力于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水平共同提高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预测,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理论的依据什么是东方社会?主要指的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在马克思看来,东方社会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既具有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向,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诸如生产方式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以自然经济为主;政治上实行专制制度;组织形式以与国家相抗衡的村社或家族形式出现,社会处于隔绝孤立的状态;文化上则分别以印度教、儒教、东正教为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是内外矛盾夹击的社会,存在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外来入侵与抵抗入侵的双重矛盾。
因此,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两种矛盾斗争而展并,一是民族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矛盾;二是民族自主发展与吸取西方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东方社会有可能会摆脱以前的西欧社会发展模式,以一种减少痛苦或缩短痛苦过程的方式进行。
尤其是俄国社会,有可能利用传统的公社制度来吸收西方社会先进的生产力,跨越“卡夫丁峡谷”以实现社会形式的质变。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公社如何能够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和社会工具而掌握起来,因为未来的新社会不能建立在落后的小生产基础上。东方落后国家只有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这些落后国家才能走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道路。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本质上是一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特殊发展道路的设想。这些基本设想及其所坚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和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理论的指导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就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运用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及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的途径或道路。一开始,列宁计划在俄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工业国有化、商业国有化、余粮征集制、劳动义务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等“直接过渡”的方法建成社会主义,但是实践证明这一政策违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列宁得出结论认为,“为了做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为此,列宁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具体分析了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张“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同上,第623页)从1921年3月开始,列宁领导俄国实行了以征收粮食税、支持和鼓励私人经营企业与中小型商业、允许并支持小农经济发展、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利用资本主义等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开展了农业合作化、工业化和电气化的伟大工程,并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列宁还领导俄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在俄国实行了党代表人民进行管理的间接民主制,并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强化了人民的监督权,要求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改造以彻底根除官僚主义,要求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使党内生活逐步走向民主化。在这同时,列宁领导俄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以扫除文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和造就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国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革命,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上述做法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和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它们相互之间是一脉相承、密切联系的。
四、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毛泽东深刻领悟了这种精神,在民主革命阶段结合中国的国情,第一个突破,是从议会式合法民主运动到武装的暴力革命;第二个突破,是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中心论的转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毛泽东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也是与曲折经历相同步。1953年12月,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初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会凝固不变的,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个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极为丰富和人们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国情的认识不深,加之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作用,使得以高指标、浮夸“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毛泽东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修改了赶美超英的时间表,认为要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他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政治上提出了完善和推进民主化的方案,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的原则;在经济上提出了要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的方针,改革和调整中国过于单一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制定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步骤;在科学技术上,充分肯定了知识和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文化上,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对待世界文明的问题上,提出要全面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从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所不曾取得的重大进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思想,则直接地构成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和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滋润。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科学沦述,它的理论渊源是直接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原则。实践证明;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来自当代中国实际,针对目前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十五大提出的两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展开为六个“更加”,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理论之树是常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一定会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