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要想做到谦虚,就得学会不与人争强斗胜。这可能是他提供给我们的一个方法,正所谓谦虚也是有方法的。如果实在不知道也不懂得谦虚,那就不要与人争强好胜。按道家的理论来讲就是,不争才能得之。争不仅是失去的开始,也是祸害的源头。这样的说法放在当下再准确不过,而官场尤甚。随着思想的普及与多元化,大家都在追求不同的价值观,而“争”的观念就显得太过单一而锋芒毕露,在官场就容易使人反感,反感之余,便要下绊子给你。
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荃,他曾经弹劾过官文。官文是满洲贵族,又是湖广总督,清政府很器重他。朝中大臣,即便是曾国藩,也得有所恭敬。而胡林翼任湖北巡抚的时候,更是想方设法拉拢他。所以,曾国藩对弟弟的莽撞行为很担心。
官文与湘军关系表面上很和气,但心里极不喜欢曾氏兄弟,尤其是曾国藩,觉得他是个“老油条”,在朝廷日益得宠。之后,与他弟弟同在湖北任职,为了公事也经常会面。看着弟弟不免就想到了哥哥,每到这时,气就不打一处来,最后想了个办法,因湖北按察史唐际盛与曾国荃有仇,于是就常常怂恿他,奏请曾国荃帮忙办理军务,目的是为了让他离开武昌,免得在此指手画脚。曾国荃得知后便极为气愤,准备伺机报复。但一直找不到机会,于是就直接弹劾官文。但是,文笔不好,说理不透彻,被认为是仗着哥哥的气势在欺负朝廷贵族。曾国藩知道后写信给他:
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干。如果你成功了,会招来众人的嫉恨与报复,失败了又会被人落井下石,到了那时,只有我能为你“收尸”,但是,又有什么意义,你已经做了,我能做的就是尽力挽回了。事后,曾国藩令弟弟去官文家请罪,但他不听。于是只能请求朝廷宽大处理,但军机处已进行了核实,认为曾国荃指责官文一事纯属陷害,要治曾国荃诬陷罪。只因慈禧还用得着曾国藩的湘军来剿灭捻军,才不得已革去了官文的湖广总督的职务,回京后又让他掌管刑部,兼正白旗都统。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有点出人意料了,一大批湘军官员被开除。曾国藩开始紧张起来,他很清楚这是参劾事件导致的。同时他也感到朝廷对自己的冷淡和疏远。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料,9月13日,曾国藩接到上谕:
“着调补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着马新贻调补。”他明白,朝廷之所以让他由两江调往直隶,并非是为了重用他,而是为了便于监视他。无奈之下,他只好辞去了两江总督的职务。
可见,尽管曾国藩因为弟弟的不谦虚而受了连累,但是,他用自己的谦虚保全了弟弟与整个湘军,得以日后东山再起。可见谦虚的重要。而只有不争强斗胜,才能做到真正的谦虚。正如古语所言:“枪打出头鸟。”过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是死得最快的。
曾国藩常常将自己的谦虚说成是“守拙”,他说:“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意思是说真诚能战胜虚伪;脚踏实地,不显摆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我们都知道,官位越高就越是招人嫉妒,从而也容易被人扳倒,但曾国藩混迹官场,从不做出头之鸟,所以才红了一辈子。
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听得四弟曾国潢在乡间杀人太多,招致众怒,想教训一下他。于是趁他在床上睡午觉时,找来一个锥子,对着曾国潢的大腿狠狠地刺了下去,曾国潢一时醒来气地高呼:“残暴!残暴!痛死我了!”曾国藩却不为所动,冷冷地问他:“我只用锥子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说完,又冲着他身上刺了一锥子,说道:“从今往后,低调做人,等你腿好后,先到田里看看那饱满的稻穗是怎么个样子!”一席话说得曾国潢无言以对,羞愧难当,只好往田里走了一遭。
曾国藩一生天不怕、地不怕,怕的就是一个人不谦虚,低不下头来。他常对家人与朋友说:成大事者,单有志还不行,还要修练自己,最重要的是戒躁戒傲,少言实干,不强出头。
其实,懂得谦虚的伟人并不在少数。相信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他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自己的成功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受一位老前辈之请,到茅草屋一聚,然而他个子太高,进门时又瞧不起草屋,不愿弯腰低头,于是重重地磕了一下,肿起一个血包。老人看了大笑,说道:“你走吧,既然嫌弃这陋室,还不快走。但我并不认为这次来访浪费了你的时间,我想你至少学会了低着头走路!”富兰克林当下惭愧之极,出来后重又低着头走了进去。事后,他记住了这个教训,践行于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于是,他成功了。
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富兰克林轶事。有时候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你的一生,且是在不经意间的。在你看来微不足道,意义却往往非凡。
中国文化先驱兼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
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中。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
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是意识到了自己在班门弄斧。所以,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这件事情时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也是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能够体会到谦虚的力量?
所以,谦虚并不是胆小,也不是害怕犯错,而是真正有自信的表现,是种无声的力量。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深有同感,比如很多人自恃很有学问,在人前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却不知已被视为狂妄自大之徒,人家表面上在“洗耳恭听”,好像很崇拜你的样子,但心里早已看扁了你。所以说,在官场上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时时谦虚,事事谨慎,才能获得人脉与人缘。这也正如卢梭说过的一句名言: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就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一个人的骄傲多半是基于他的无知!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很多时候表现得不够谦虚。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闲坐,孔子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1000辆兵车,夹在大国之间,受敌侵犯,甚至还赶上荒年的国家,如果让我治理,只需三年的工夫,我会让他们勇敢善战,且懂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