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中,殷小姐几次都自杀未遂,直到事情全办完了,殷丞相退兵,陈光蕊升官,玄奘报答了法明长老,又被送进了洪福寺之后,她才“从容自尽”,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陈光蕊,因为在龙宫里用了“定颜珠”,容貌和十八年前应该是一般无二,而殷小姐现在等于是嫁给了一个和自己的儿子一般大小,比自己小十八岁的男孩儿,这个心理落差或许是她自杀的直接原因,不然的话就是作者的安排了。
这个曲折的故事,多处令人费解,不敢多想,毕竟是神话,其中的费解之处或许另有解释,现权且把它放在一边,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玄奘的降生吧。
公元600年,即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在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堰师)东南游仙乡中的一个村庄里,一户陈姓官宦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的玄奘。
玄奘所在的陈氏家族,是一个官宦家庭,他的高祖和曾祖父,分别做过北魏的太守,他的祖父陈也在北齐做官,而且官至礼部侍郎,可以说已经是很大的官了。他的父亲陈慧,身高八尺,一表人才,年轻时就已熟读儒家经典,还被推举为孝廉,是个远近闻名的贤士,后被推举出来做官,担任过县令的职务。可他生不逢时,当时正处于动乱不堪的隋末,战争频仍,政治败坏,官场一片混乱。于是,陈慧毅然辞官返回乡里,过起了边耕边读,养女教子的田园生活。玄奘的母亲宋氏,也是官宦之后,生有三男一女,玄奘是最小的一个。
因为后来的玄奘寄身佛门,关于他的记述都是佛门中的弟子所写,当时的人们认为出了家就和自己的家庭没有什么联系了,所以他的大哥和三姐的名字都没有被人记下来,只有他的二哥长捷因为也是出家人,才留了个名。其实,玄奘的家庭观念还是很强的,他后来名声大噪后,还为他的祖上移了坟,作为一代名僧,如果没有家庭的观念,没有中国文化中孝的精神,他是名不副实的。
玄奘本姓陈,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的弟子一般尊称他为三藏,日本的研究者有人称之为玄奘三藏,自从《西游记》问世后,老百姓开始称之为“唐僧”了,但在说唐僧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孙猴子的师父,而不是这个旅行家和翻译家。
玄奘原名陈袆,自幼聪颖过人,酷爱读书,而且所读之书很快就能记诵,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他在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是巨大的,他长大后那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超乎常人的自立和顽强的意志力,可以说与这时候家庭的变故不无关系。
从七岁开始,他的父亲陈慧开始教他学习经书,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记诵了,许多内容他已经能领会其中的含义,遇有不懂的地方,他会提出疑问,一天天的,他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在他八岁的一天,父亲给他讲解《孝经》,当讲到“曾子避席”一节时,只见小陈袆猛然站起来,父亲问他要干什么,他说:“曾子闻师命避席,我现在听父亲教诲,怎么能在这里安坐呢?”陈慧听了非常高兴。
在慧立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少年玄奘有一个概括的描述:
“自后备通经典,爱古尚贤,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贤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无涉阛阓音环惠之门。虽钟鼓嘈囋于通衢。百戏叫歌于闾巷。士女云萃其未尝出也。”
这可能是玄奘的弟子们对他童年的推测,一个成长中的七八岁的孩子,不找其他的孩子玩,天天闲门静坐,对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毫无兴趣,对外面的热闹亦无动于衷;并且知道什么书能读什么书不能读,什么行为能学什么行为不能学。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老成得可怕了。对照他后来的行为,有一点肯定是真的,那就是他孤傲的性格和一旦下定决心就会义无反顾地付诸行动的行为习惯。
离玄奘家的不远处,有一座名为缑山的小山,陈慧经常给玄奘讲那个关于缑山的传说。
缑山原名叫缑氏山,传说西王母曾在此地修道,因西王母姓缑,因而得名,后人简称缑山。别看这个山小,相传在远古时候,缑山四野古木参天,风景迷人,珍禽异兽时时出没于丛林之中。一天,周灵王的太子晋来到缑山狩猎。鹿群受惊四散,太子张弓便射,一鹿中箭奔逃,太子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黑龙潭附近,白鹿忽然消失。蓦然间,前面出现一个山洞,洞口肃立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太子晋下马向老人施礼并询问逃鹿去向。只见老人解下腰间的葫芦,拔去塞子,将一小鹿倒在手掌心上,略微翻掌,小鹿飘然落地,迅速复原,身上还插着太子晋射中的箭。老人从小鹿身上取下那只箭,伤口即时愈合。目睹此情此景,太子晋知道遇上了世外高人,便请求仙翁收自己为徒。老人遂授太子一柄宝剑,嘱咐他回到宫中去,先杀掉自己的妃子,以断绝尘念,然后将剑悬于午门之上,再来缑山修炼。
太子晋回到宫中,按老人所讲杀掉了自己的妃子,悬剑于午门后回到缑山,经过多年修炼,果然得道驾鹤升仙而去。
周灵王以为太子自缢于午门,万分悲痛。念太子生前酷爱缑山,便将那柄宝剑作为他的遗体葬在缑山。
有一年,周灵王驾临缑山,夜晚空中金光灿烂,笙乐齐鸣,太子晋驾鹤自空中徐徐降落。父子相见,始知原委,于是命人将缑山的太子冢重加修缮,并更名为“葬剑冢”。这座古冢在风雨中屹立了千百年。那位当年给太子宝剑的老人,就是仙人浮丘公。
每当陈慧说起这个故事,玄奘都会叹息不已,他是为公子晋的妃子而叹息,你得道也好,升仙也罢,干吗非要杀掉自己的妃子呢?
离玄奘的家乡不远,就是洛阳,那里有中国最早的寺院——白马寺,还有北魏以来留下的龙门石窟,皆为佛门圣地。当时的中原人非常信奉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中,人们更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于是佛教逐渐发展、流行起来,并且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到隋唐时期,不论是贵族官宦,还是平民大众,对佛教的崇信达到极盛,僧尼的人数剧增,有时甚至达到数十万人,壮丽的寺院建筑遍于全国各地,大小寺院达到上万座。虽然佛教在北朝曾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北周武帝宇文邕两度禁止,但并未对佛教的发展构成毁灭性的打击,相反,每一次禁佛灭佛的运动都为随后的崇佛声浪所淹没。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兴复佛法,各地的佛寺纷纷恢复和建造,对于佛教的理论研究也很活跃,逐渐形成许多宗派。
陈慧夫妇都虔心向佛,他们的二儿子陈素,就是玄奘的二哥,受父母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在洛阳净土寺当了沙弥,法名长捷,因为小时候陈慧的教育为他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所以他入佛门不久,就在当时的佛学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他除精通佛经外,还对儒家的《尚书》、《左传》和道家的《老子》、《庄子》等经典了如指掌。在这样一个理佛气息浓重的家庭中,少年时代的玄奘便很早就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为什么称玄奘出家的二哥为沙弥呢,因为他这时还不是和尚。在佛教初创时,教团组织有了一定的规模,先是有了“四众弟子”的说法,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指出家修行的成年男性,来到中国后称为和尚,比丘尼是出家修行的成年女性,即我们俗称的尼姑,优婆塞是指男居士、优婆夷则指女居士,所谓的居士就是不住在寺庙里,而住在家中,戴发修行的人。后来,随着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影响越来越大,教团僧众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就出现了“七众”的说法,是在“四众”之上加上了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三类人。沙弥指未成年的出家男性,一般指七岁之上,二十岁之下的男性,沙弥尼指未成年的出家女性,式叉摩那则指已结过婚的出家妇女。已婚妇女出家,两年内称作式叉摩那,目的是检验其是否怀孕,如无身孕,两年期满自然转为比丘尼。玄奘的二哥陈素出家的时候还是个少年,自然不能称为和尚,而只能称之为沙弥。
二哥的出家,对玄奘影响非常大,他多次提出也要出家,但都没有被应允,当他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变故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出了家,也是不得不出家,愿望实现了,可他没有半点高兴,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