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1600000017

第17章

疏。數名等者。謂慧數是盡惑業之緣。所顯生空之理名為滅諦。無漏下。見道已去名為無漏淨慧。擇滅者。擇謂揀擇。體亦是慧。無為生空之理方是涅槃。通有餘。無餘。但身智存名有餘。身智灰名無餘耳。疏。論語文。即季氏篇。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疏。超越也者。以前云不出有無。今云超出有無。

疏。問以等者。兩對中皆上句問。下句屬。以證涅槃是真。有無是俗。仁王經者。初卷云。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疏。不待皆非者。若有無互不相待。亦互不生起。

疏。皆是緣有者。無雖無體。以有求之必有此無。故無亦緣有之法。豈足下謂有唯有邊。無但無邊。各偏互違。奚比乎非有非無之中哉。

疏。初句等者。謂色聲等法是識所緣。故名為境。坌汙淨心。故名為塵。皆緣生下。但俗諦所收。

疏。彷彿等者。謂比擬其理法象之也。相絕者。釋託情絕域。言亡者。釋得意亡言也。但可下。意云謂涅槃是有是無。情計分別。非有非無令人亡情會理。是立言之本意。若云非有非無是涅槃。亦認指是月。服藥成病。俱未免其知覺之妄。

疏。紛繞等者。謂紛紛繞繞。煩亂之貌。惑業皆然也。三有者。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引出者。法華第一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但假下。意謂無為。亦權指無實。故彼經第三說化城譬喻。但導師方便爾。廣示如玄談。故論云。借無以示虗。設令非其有者。令非斥棄逐三有生死而入無餘。非謂非有是斷滅虗無。恐儒老下。以二家談有無似內宗有為無為之名。恐彼引內經為例。謂涅槃為無。故此簡別以示小乘無餘。假借而出有大涅槃。則兩不在也。一揀者。大涅槃也。二揀者。假借而非無。

疏。初句等者。前論云。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據此。不出有無也。次句下。前論云。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等。據此。不在有無。

疏。二所等者。唯擇後句。前二易。故不釋。

疏。初明等者。釋前三句。以前云。不出不在。求悟無處。又不許是空廓無體。既有其道。幽妙之路可尋。故千聖萬聖同其軌轍而歸涅槃。非虗歸也。

疏。若方等者。謂無其體。言誰不在不出乎。其道既存。不出有無。必在有無。如何不出又不在邪。

疏。初三句等者。名能起於言說。相能生於名字。心能現於有無。諸相若順顯。云由心現相。因相生名字。因名字起一切言說也。涅槃不爾。非有無相。故無有無之名。無名故。亦無不出不在等。種種言說。主既無說。賓亦無聞。疏但略示一隅。

疏理事善惡等下。軌持為法。潛用大疏釋大經法非法亦然之旨。有無為法者。亦各任持自性。軌則於人令生有無之解。無說下。二十一經云。不聞者名大涅槃。乃至非音聲故。不可說故等。

疏。令忘名下。以不出不在互相違故。但寄名顯妙。妙不在名。若執名求理。名違則理乖。何以取悟。故圓覺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予甞至此謬出偈云。照文見心理。心非文所籌。須知鉤外魚。不是魚外鉤。

論。雖然者。縱成前理也。善吉。須菩提也。心不緣相。無心也。耳不循聲。無聽也。此中最要妙識其旨。正思正聽隨聞隨得。

疏。偈答下。華嚴離世間品。六十種境界無碍用第二云。在佛境界而不捨魔境界無碍用。亦如志公云。魔從佛境出。佛從魔境生。二頭不相辨。混雜國王城。

疏。初句等者。謂雖不離煩惱。亦不即煩惱。此實難言。故云在乎妙悟。則即妄而真。非捨於妄爾。齊觀者。即空色無碍。唯一真之境而已。詳論齊有二意。一空有無二。二心境同如。

疏。文似下。齊物篇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等。

疏。同我者下。明唯同唯異皆失。亦同亦異不出不在也。亦應具有四句。此中但明不出不在。故唯約亦同亦異辨也。同我者躡上與我同根等。唯取同義。事理相違者。潛用法界觀理事無碍義中第九第十事理相非門。相非即相違也。不在者。以涅槃是理。理不在於有無事中。今若下。出唯同之過也。過乃有二。一不立有無。二不在不成。由同下。亦彼第七第八事理相即門。由相即故同也。不出者。涅槃之理即于有無。所以不出。今若下。出唯異之過。過亦有二。一乖乎悟同。二不出不成。然古釋皆不如此。予詳下。結文所以不出不在等。理合前後。連貫釋之。斷無餘惑。寶性論初卷法寶品云。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亦非即於彼。亦復不離彼。彼謂有無也。

疏。初二句等者。且權實一槩而論之。由虗冥遍統所以玄也。次二句下。雖云照理。意顯智玄。故但云靈鑒有餘。則恢恢焉猶有餘地矣。

疏。承前者。論之初句。即本智證真。次句。即後智照俗。玄根下。既以根喻理。故以拔喻證。理無始者。絕初際故。非照下。用生公義。意云以相應之慧盡生相時。似有其始。生相既盡。以始同本。本來平等。同一覺故。何始何終。故曰非照今有。起信下。證發心中之文。具云。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餘文次疏。

疏。略至下。理應有至人二字。或簡或失。雙示不住者。謂即住而不住也。大疏釋無住涅槃云。由雙住故能俱不住等。

疏。初二句等者。初即心境對說。後顯其同。同則無相無名。廓然無寄。如無知論以緣求智中廣示。

疏。通敘等者。以前云菩提之道不可圖度。又云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等。語出下。彼說卦中文。彼謂窮其造化之理。然後盡萬物之性。能所以順。至於天命。今借其辭。

疏。初四句等者。謂一則違三。三則又非究竟。意以一為究竟。三則小大差別非究竟。非究竟則屬無常生滅。升降下。升降約人修進之說。高下約法以明。皆差別不一之義。

疏。理無等者。直據理以明之。尚無有二。何況有三。所以究竟。故本經二十二云。聲聞緣覺所得涅槃等無差別。

疏。無有二上者。疑上是正字。即法華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正法華偈云。佛道有一。未曾有二等。疏引化城喻者以對論文可見。火宅者。彼第二略云。有大長者財富無量。其家廣大。唯有一門。有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梁棟傾危。周帀俱時歘然火起。長者諸子在此宅中念言。我雖於此安隱得出。而諸子等無求出意。長者語言。此舍已燒。宜時疾出。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爾時長者更設方便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爭出火宅等。釋曰。三車如其次第即喻三乘。火宅喻於三界。故彼經云。而為三界火宅所燒等。

疏。三乘等者。如諸子差別。所樂各殊。同免火宅之患無差別也。所乘等者。依大鈔釋也。彼說三乘各有教理行果。今略就教行釋之。教者下。法華方便品云。依一佛乘。分別說三。詮示四諦之法名聲聞教。詮示十二因緣之法名緣覺教。詮示六度等法名菩薩教。行者下。略而言之。則聲聞觀四諦之行。緣覺十二因緣之行。菩薩悲智雙施自他等運之行。廣說如彼。統其下。即會三歸一之義。廣釋如玄談。

疏。習結等者。結謂結餘。即習氣纖細爾。三乘下。聲聞能盡煩惱現行。不能盡習氣。緣覺分斷習氣。菩薩位滿種習皆盡。

疏。初句等者。謂一切眾生本有之性唯一無差。夙熏之緣小大誠異。論隨新熏故云不一。謂曾於大乘法中熏習成大乘性。識心樂欲亦唯大乘。餘二例之。雙照下。以大乘雙斷二障。故鑑二空之理為深。二乘唯斷煩惱障。鑑我空理。故為淺也。

疏。由識根等者。亦承前以明差別在乎識根。識根則小大不同。智慮則淺深成異。餘疏易見。為力下。智力有小大爾。

疏。由前等者。即難差中所引放光等。放光三差在三乘智力之淺深。非無為有三。智論則如人趣理升降不同。非涅槃有差也。今引下。約教則法隨人異。分一成三。約行則人自熏殊。會三歸一也。

疏。先定等者。乃先分定人法道理。然後從而難之。

疏。初二句等者。以法從人。人既有三。法亦定三。以相即故。又若下。三乘之智有為也。無為可知。有無超然。豈不滯於冥會哉。

疏。以人等者。釋一亦無三。異則下。如放光云。皆以無為而有差別。今既相即。三乘從何而成差乎。

疏。無為例之者。謂至無為之彼岸。即同無為之樂。文擬下。彼二十三云。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得者得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然通下。尅其能得。唯三乘之智。智依於人。故疏云人。

疏。理雖等者。用玄談分教之詞。彼云。理雖一味。詮有淺深等。亦如三獸渡河。河雖是一。不妨三獸所渡淺深各異。

疏。初四句等者。網喻三界。三鳥雖各出網。然力量有小大。翱翔有遠近。反責下。責前一亦無三等也。

疏。三乘等者。諸蘊不一。名眾和合。兆形名生。三乘在於界內即分段。五蘊在於界外即變易。五蘊雖勝劣有殊。皆有漏生死。未能轉成無漏五蘊。相續心者。即六麤中第二事識心也。和合下。即本識心也。八地已去至地滿足方破此識。如起信論云。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等。等覺已降者。謂等覺菩薩生相未盡故。根本無明未滅故。未能證極一法界心。皆名眾生也。亦前下。成立無為是同。三乘是異。以人下。以人望法。人恒三而法恒一也。以法望人。法自一而人自三。

疏。承前等者。難中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今以喻顯法。但顯三乘。即無為一亦有三者。在幽鑑之淺深。不在於無為。

疏。以未下。以三乘之智勝劣有殊。所斷惑障厚薄不同。所證之理漸而未深。由此階級故成三差。誰云下。有名折之如此。無名之家不云異而不證。有三異也。皆約方便淨涅槃有此淺深。非自性淨也。

論。萬累者。惑業不一故名為萬。滋益者。春秋傳云。無使滋蔓。蔓難圖也。今疏十一智者大品第六云。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實智為十一也。大論二十三甚廣釋之。今略引云。法智者。謂欲界四諦下無漏智。比智者。謂上二界智。他心智者。了知欲界。色界現在他心等智。世智者。諸有漏智。苦智者。觀五蘊無常。苦。空等時所得無漏之智。集。滅。道三。各觀本諦所得無漏之智。盡智者。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無生智者。謂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見明覺。如實智者。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有罣碍等。準論前之十智。三乘共有。如實一智。唯佛獨有。今論云爾者。以大品十地中。始自乾慧至辟支佛地。則三乘共履。而二乘至此為極。故以盡智在二乘無學位。第九超出三乘。名菩薩地。故說無生智在菩薩位。不爾何故辟支佛外又立菩薩地乎。如實一智果位圓現。故論不說。請詳疏中。皆依智論釋之。今云下。然菩薩有二類。一直學法空者。二先小後大者。據經中十地施設多約先小後大。故論主以盡智為二乘。無生為菩薩也。盡智則盡見盡斷盡證盡修。無生則印後不起。此則二智非太異也。故大鈔或說小乘十智除如實智。又云盡。無生智二乘車體等。據此二乘亦有無生智。但望菩薩淺深有異。此中問意即大品通教中意。以此通被三乘。故菩薩亦藏教中傍化之大。如玄談引天台智者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緣生滅四真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等。二者通教。即無生四諦。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此教菩薩斷證行相多同二乘。故大鈔第四云。丈六權智是牛車體。又辨三乘同修而有八同。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也。三者別教。即無量四諦。四者圓教。即無作四諦。廣釋如彼。問曰。若爾。何異二乘。答。四弘六度自利利他。乃至登見五門合斷三十四心一座成正覺等。所以別也。

疏。放光等者。三乘之智許有淺深。究竟智體一而無殊。如華嚴說。十地證智即佛智故。況智因惑起。惑謝智亡。空亦平等。故經云爾。因邊下。釋智體無生。顯空也。

疏。是唯等者。釋不體則已。以三乘能證之智不相違背。所證之理平等無二。不證則置之而勿論。證則惑可以頓盡。理可以頓得(云云)。在疏。

同类推荐
  • The Absentee

    The Absent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群牛譬经

    佛说群牛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贝经

    相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写像秘诀

    写像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酆都妖魅:邪帝无双

    酆都妖魅:邪帝无双

    她,本是一国公主,但却生逢乱世,亲见国破家亡。四年后再见,她早已褪去青涩,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她一步步靠着自己的双手往上爬,修真炼药,专研数术,她一步步变强,一路与群雄争锋!鬼方、洪荒世界、苍茫大海……都是她的战场!她发誓,她要做到至强,她要做天地间第一尊女帝!
  • 特工在古代

    特工在古代

    那抹梦幻下,你留下的深深印记仿若在证明你的存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开始相信开始打开心扉,曾经的冷酷只为现在的升华。
  •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王俊凯之花季花语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tfboys队长王俊凯的故事,写的不好请小螃蟹们多多包涵,也希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星河剑尊

    星河剑尊

    一个身世成谜的杂役少年,一柄来历神秘的青铜小剑,少年霍剑云一飞冲天,走上一条轰杀一切强者的皇者霸途!无论是绝世天才,还是万古妖孽,只要敢挡他的路,统统一剑斩杀!星河璀璨,剑气冲霄!诸天万界,唯我独尊!
  • DNF之你我约定

    DNF之你我约定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的完成了他的梦想,当他登上强者的巅峰,战胜这世界的最强者死神德莱弗斯时,突然才明白,这世界上对于他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已经无力改变他的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改变异世界的他,希望他不要再重蹈覆辙!可是,命运,有那么容易改变吗?另一个他,是悲哀的走上自己曾经的路,还是,展现新的光芒?就在于他的抉择!附言:一直感觉dnf的小说太少,所以,我也希望为了这个我曾经玩过六年的游戏,献上我自己的一份心意。
  • 谦虚礼让

    谦虚礼让

    张海君主编的《谦虚礼让》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青少年。这些故事所展示的人物,既有古代的仁人志士,又有英雄、科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青少年读者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相识相知

    相识相知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遇上你,在最美的年华。吵吵闹闹,各种分手各种无理,我们还会在一起。开始的毫不在意,中间的刻骨铭心。
  • 沉沦爱

    沉沦爱

    孩提时因阴谋而聚,七年里他对她的宠溺多到无以复加,七年后他因父亲的威胁不辞而别。之后分离五年,当他们再次相聚时,他是否还爱着她,而她会再次接受沉沦他们的爱吗?一场场阴谋,一次次沉沦,虐与宠的交会,夜与昼的交缠,爱与恨的交织,他们的爱会让你也沉沦至此……
  • 天才中医生

    天才中医生

    大医精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把中医文化向世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