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諸佛如來隨順群機。說種種法。然不出四門。謂一者有門。二者空門。三者亦有亦空門。四者非有非空門。為化有者說空門。乃至為化著亦有亦空者。說非有非空門也。是以佛無定說。法亦無定。但逐機宜說示耳。嗚呼。今者去聖既遠。時當闘諍牢固。眾生執心膠固。竟爭人我。不本如來方便大義。於一源法。分派互諍。以至相殘。痛哉痛哉。今不肖也。依祖說出一譬。統論諸教。以息眾諍。譬如大海潛流四洲天下。無所不至。故於平地或高原上。乃至山頂。鑿之得水。或遇石縫。迸出為泉。眾泉合成一川。眾川合成一河。眾河流入大海。同為一味。是謂還源反本。彼諸水等各有其名。曰某泉。曰某川。曰某河。然其源則祇一海也。如是眾水。一歸於海。豈有大小深淺之別名乎。法門亦爾。如來始成正覺。初說華嚴。而有小機。如聾無益。於是興悲。為引此類。且設方便。示說阿含。次說方等。次說般若。次說法華涅槃。如是等法。其名雖異。義則是一。何者。最後靈山開權顯實。令一切法融為一味。平等無差。故經云。諸法實相。世間相常。是知千差萬別。無非妙法。是則據華嚴。則一切無非華嚴。據法華。則一切無非法華。據般若方等。悉亦咸然。噫。或人未了如斯之義。假華嚴者曰。是為根本。餘皆枝末。翫法華者云。此則為王。餘是臣民。執餘經論者皆云。如是是己非他。自惑惑人。惑之甚矣。若准大乘宗旨。則應離局執。融通無礙。若存此執。焉為大乘行人乎。且如古往諸大宗師。如斯之義非不知也。在弘法邊。強搆是非。抑揚彼此。此乃大權菩薩化他之方便也。況如來大聖。一大藏中。處處皆云此經第一。但為流通故爾。又有尚禪者曰。禪是教外別傳。以為勝法。非毀經教。此等不知教中專示心要。故有是惑焉。蓋早不看經之過也。何所怪哉。且夫我佛如來廣說諸教非他。但是為顯真理故也。如經云。毗盧妙體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是以非離文字別有真理。若離文求理。如雜器求金。若言理絕文字。是名三藏學者。若觀文理不二。方曰大乘行人。故我天台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釋經之一字。皆用六塵為經。如一黑墨色。詮無量教無量行無量理。若知字非字非字非非字。無二邊倒名淨。淨則無業名我。我則無苦名樂。無苦則無生死名常。何以故。字是俗諦。非字是真諦。非字非非字是一實諦。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如此解字。手不執卷。常讀是經。口無言音。遍誦眾典。佛不出世。恒開梵音。心不思惟。普照法界。當知黑字是諸法本。青黃赤白亦如是也。此則以色為經。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又觀心誦經法云。何者是經。為經卷是。為標軸是。誦者為當心念是。口念是。為齦齶和合而出。為有我身。為無我身。誰是念者。推尋畢竟無有我能念者。雖無所念之經。而有經卷紙墨文字。雖無能念之人。而有我身。雖非內外。不離內外。雖非經卷。不離經卷。雖非心口。不出心口。從始至終。必無差謬。是名不思議微妙三觀。三世諸佛。莫不皆從此觀而生。苟能了達文文句句皆三德祕藏。讀誦熏心。則心性所具圓融三諦中熏而發。豈得離文而悟理哉(已上祖說)。以此觀之。則心之與教。應無有二。教外別傳那箇心乎。若以世尊拈華示之。為別傳者。此亦不出於教。至如達摩謂可師曰將心來與爾安。又以血脉觀心等論示之。此非教耶。況第六祖能禪師聞金剛經而悟道。大振宗風。那云教外別傳乎。且依教而證理者。具載傳記。其書山積。於中或有看一偈而復性者。或讀誦而妙悟者。或書寫而發慧者。或尋行數字而通透者。或但頂戴而達真者。如是獲益者。罔知其數。若非心純是教。教純是心。惡能如是哉。夫耆婆執毒。皆成妙藥。摩男所執。無非珍寶。有目之人雖為麤行狂言。皆不違理。是以先德雖有非教之言。祇是遣著之方。非究竟義。不得如我生盲。妄信先哲方便之辭。反毀本師真實之教。冀諸有此惑者。改之可也。如或不改者。吾末如之何。
佛說是經已 一期能事畢 法付妙吉祥 背東右脇臥 安詳入涅槃 如薪盡火滅 住世七十九 設會三百餘 應身雖示滅 真身本常住 如月墮清晝 孤光留古躔 爾時大地震 諸天雨香華 一切四部眾 失心皆躃地
涅槃經云。諸善男子自脩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痛。如常患者。汝等文殊為眾說法。今以大法付囑於汝。乃至迦葉阿難。說法既畢。背東面西。右脇而臥。入般涅槃。于時大地震動。川流盡涸。草木摧折。幽冥大明。天雨香華。散大眾上。於其眾中。或有隨佛入滅者。或有失心者。或有悶絕躃地者。於是依輪王法。即以佛身用安棺槨。周書異記曰。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暴風忽起。撥屋折木。山川覆震。天陰雲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至夜不滅。王問大史扈多曰。是何徵耶。對曰。西方有大聖人。滅衰相現耳。
摩耶下天來 唯見金棺泣 佛自棺中起 說偈以慰之
佛滅之時。摩耶夫人五衰相現。阿那律升天告之。下見佛棺及衣鉢杖。執之悲泣。佛從棺起。告言勿哭。說偈慰之。
拘尸城中人 移棺欲入城 力士十六人 [掜-儿+丌]而無少動 棺自舉昇空 出入城四門 遶城七帀下 大眾交悲喜
拘尸城人僉議。力士十六人請舉佛棺入城供養。盡其神力。[掜-儿+丌]無少動。阿尼樓豆告言。縱傾城人亦莫能舉。世尊平等福利人天。棺乃自舉。昇虗空中。高七多羅樹。從拘尸城西門而入。東門而出。復南門入。從北門出。遶城七帀。還下本處。經于七日。渡熈連河。天冠寺中。大眾即扶佛身出棺。置於牀上。香水灌洗。內以兜羅綿裹。外以妙氎如法纏之。仍舊入棺。滿注香油。置栴檀樓上。將欲茶毗。火悉殄滅。大眾疑云。如來何緣未畢乃爾乎帝釋云。待迦葉故。
迦葉在他國 晚知急急來 欲見懇三請 乍現雙趺示
是時迦葉在波波國。見尼乾執天華。知佛入滅。急詣天冠寺。欲見佛身。三請不許。乃為撥棺。現其雙足。須臾即隱。
將欲闍維時 三加火輒滅 如來三昧火 從胸出自焚 所有設利羅 其數不可計 天龍及人王 爭分各起塔
於是力士持炬闍維火即殄滅。如是再三。終不能燒。迦葉告言。大聖寶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燒。何況汝力而能燒耶。於是如來胸中三昧之火。隨聲而發。迸出棺外。漸漸茶毗。經于七日。言設利羅者。亦云舍利。此云身骨。茶毗既了。靈骨分碎。大小如粒。具有五色。其數無量。帝釋得右邊一牙及舍利。天上起塔。八大國王均分得之。各還本國。立塔供養。尚餘灰炭。亦謂灰塔炭塔。以永供養。
後有阿育王 分布成金塔 數八萬四千 遍安一天下
八大國王。共分舍利。阿闍世王得八萬四千。以金函盛。作百歲燈。藏恒河中。阿育王經云。世尊入城乞食。見二童子弄土為戲。見佛歡喜。以土名麨。奉佛發願。使我將來蓋於天地廣設供養。以是因緣。至佛滅後一百年後。作轉輪王。名曰阿育。統閻浮提。因於嫉妬。殺八萬四千宮人。後於城外。造立地獄。治諸罪人。於是消散。比丘化王。王即信悟。問比丘言。殺八萬四千宮人。罪可得贖不。道人言。各為人起一塔。下著舍利。當得脫罪耳。王即尋覓舍利。見燈尚明。舍利既出。燈亦盡滅。王怪而問。蓮華比丘答云。阿闍世王裁量燈油。至取舍利乃滅。又問道人何處起塔。道人即以神力。左手掩日光。作八萬四千道。散照閻浮提。所照之處。皆可起塔。王即依言。作八萬四千金銀琉璃頗黎篋。盛佛舍利。又作八萬四千寶瓶。復盛此篋。又備無量百千供養之具。勑諸鬼神。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滿一億家者。起塔一座。今此東土洛陽彭城扶風蜀郡臨淄。及高麗地定安金剛山。皆有塔焉。並有神異。又阿育王敬重三寶。以閻浮提地並屬三寶。是以閻浮提地如芥子許。無非三寶地分也。
尊者大飲光 受佛僧伽棃 今入雞足山 以待彌勒尊
飲光梵云迦葉也。傳燈錄云。佛告迦葉。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於汝。汝可流布。無令斷絕。仍授金縷僧伽棃衣。入雞足山。其山乃合藏身。候彌勒佛下生傳付也。彌勒正云梅怛麗。此云慈氏。以世世修慈故。
侍者慶喜尊 受佛法寶藏 與一千羅漢 結集流於世
慶喜梵云阿難也。佛既入滅。欲色諸天共詣大迦葉所。作禮白言。佛日既沒。法燈欲滅。當以大慈建立佛法。福利眾生。時大迦葉受諸天請。欲集法藏。掄選無學千人。就七葉巖。而阿難結未盡故。不聽預會。又迦葉以六罪責之。一聽女人出家。使佛正法減五百歲。二佛示脊痛。須水不給。三佛告以修其神足。默然不應。四踐佛僧伽棃。五示諸女人佛陰藏相。六前結未盡。爾時阿難聞是語已。入金剛定。破一切煩惱。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乃於是夜。由門鑰孔入。迦葉手摩其頂曰。我故為汝令速得道。汝無恨耳。阿難昇座。眾有三疑。一疑佛還起坐。二疑他方佛至。三疑阿難成佛。爾時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於是從初至末。四十餘年所說法藏。皆悉結集。無孑遺者。
繼有三七聖 及餘諸應真 造論釋其義 轉次廣宣揚
飲光慶喜。結藏流世。既入滅已。商那和修等二十一聖。相繼弘通。利樂群品。諸聖事實。文煩不錄。略標其名及傳燈年數耳。一迦葉傳燈四十五年。二阿難傳燈三十七年。三商那和修傳燈六十二年。四優波鞠多傳燈六十五年。五提多迦傳燈四十九年。六彌遮迦傳燈五十五年。七佛馱難提傳燈五十五年。八佛馱蜜多傳燈四十八年。九脇尊者傳燈四十五年。作大毗婆娑論。摧破邪計。扶樹正宗。更振玄風。十富那夜奢傳燈六十年。十一馬鳴大士傳燈五十六年。造起信論。重興正法。十二迦毗摩羅傳燈五十八年。十三龍樹大士傳燈五十七年。初為梵志。後信佛教。得鼻根淨。入大海中。齅華嚴經。出來流布。又說大智度論。以釋般若經。十四迦那提婆傳燈五十一年。十五羅睺羅多傳燈四十八年。十六僧伽難提傳燈三十九年。十七僧伽耶舍傳燈六十一年。十八鳩摩羅馱傳燈三十四年。十九闍夜多傳燈五十二年。二十婆須槃頭傳燈四十三年。二十一摩那羅傳燈四十八年。二十二鶴勒那傳燈四十四年。二十三師子尊者傳燈五十年。已上諸聖。皆受佛勑。相繼為祖。弘法利生。逮乎勒那。謂師子預讖曰。吾滅五十年後。當有難起。嬰在汝身。至時罽賓國王果滅佛法。至尊者前曰。師得蘊空不。答已得蘊空。曰離生死不。曰已離生死。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曰身非我有。何吝於頭。王即揮劒斷尊者首。白乳涌高數尺。王臂亦墮。七日而終。此乃佛滅後一千二百八年也。此後繼有四聖。一名婆舍斯多。二名不如蜜多。三名般若多羅。四名菩提達摩。如是四聖雖非佛之所記。而相承傳明。續佛慧命。福利無窮。俱是非常人也。何以知然。昔達摩始至此方。梁武帝問志公法師云。是何人耶。對曰。斯乃觀音大士傳佛心印故。自西而來。又有處云。般若多羅尊者。大勢至菩薩幻有也(云云)。餘之二聖例可知爾。噫達摩九年面壁。神光一謁而傳心。自此承而續燄者。不可勝數。若非極聖之示迹。焉能至於此也。如欲委詳歷代諸聖本末。及正脉傍傳諸師宗派者。請尋傳燈錄。
釋氏會要云。至如來滅後四百年時。健馱羅國迦尼色迦王。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諸師部執不同。王用深疑。問脇尊者曰。何故爾耶。應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師資異論。各據聞見。王聞斯語。甚自感傷。乃謂尊者曰。願師具釋三藏。以決群疑。尊者曰然。王即宣令廣集聖賢。白諸僧曰。具三明。備六通。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不在此位者退。自餘各還住者五百。於是諸聖先造鄔波弟鑰論。釋素怛覽藏。次造毗奈耶毗婆娑論。釋毗奈耶藏。後造阿毗達摩毗婆娑論。釋阿毗達摩藏。凡三百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莫不窮其枝葉。究其淺深。大義重明。微言再顯。廣演流布。後進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