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8800000043

第43章

〔一六〕苏时学云:「此与论语子夏言同,盖古有此语。」

〔一七〕王念孙云:「案『不计之义』,初学记文部引作『不法之礼』,上有『反(句),命门弟子曰』六字,然则『不计之义』二句,乃孔子命门弟子之语,今脱去上六字,则不知为何人语矣。外上篇曰『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再拜其辱,反,命门弟子曰』云云,文义正与此同。韩诗外传载此事亦云:「『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则虞案:指海本已增此六字,「不计」作「不法」。

〔一八〕则虞案:初学记作「唯晏子能为之」。外传作「孔子曰:『善,礼中有礼。赐,寡使也,何足以识礼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与此异。指海本已据初学记校改。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晏子之鲁,朝食进馈膳,有豚焉。晏子曰:「去其二肩〔一〕。」昼者进膳〔二〕,则豚肩不具。侍者曰:「膳豚肩亡。」晏子曰:「释之矣。」侍者曰:「我能得其人。」晏子曰:「止。吾闻之,量功而不量力,则民尽;藏余不分,则民盗。子教我所以改之,无教我求其人也。」

〔一〕 卢文弨云:「『去』,藏也。下所以云『藏余不分』。」黄以周云:「『去』,古『弆』字,藏也,『弆』本后作,古人『藏去』字祇用『去』。汉书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去以为荣』,注:『去,藏也。』晏子藏其二肩,故下曰『藏余不分』。」长孙元龄云:『左昭十九年传『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及老,托于纪鄣,纺焉。以度而去之』,杜注:『因纺纑,连所纺以度城而藏之。』疏云:『去,即藏也。字书「去」作「弆」。』又左传杜解补正云:『释文引裴松之注魏志云:「古人谓藏为去,亦作『弆』。」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陈遵传「皆藏去以为荣」,师古曰:「去,亦藏也。」魏志华佗传「去药以待不祥」,臣松之案:「古语以藏为去。」』」

〔二〕 刘师培补释云:「『者』系衍文,涉下『侍者』而衍。」长孙元龄云:「『者』,助词,如『日者』之『者』。」则虞案:「者」疑「食」字之讹,此与「朝食进馈膳」相对。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

曾子将行〔一〕,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二〕,不若以言〔三〕。吾请以言之,以轩乎〔四〕?」曾子曰:「请以言〔五〕。」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六〕,良匠揉之〔七〕,其圆中规〔八〕,虽有槁暴〔九〕,不复嬴矣〔一十〕,故君子慎隐揉〔一一〕。和氏之璧〔一二〕,井里之困也〔一三〕,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一四〕,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一五〕,湛之苦酒〔一六〕,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一七〕;湛之縻醢,〔一八〕而贾匹马矣〔一九〕。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二十〕。愿子之必求所湛〔二一〕。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二二〕,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二三〕,求士所以辟患也〔二四〕。婴闻汩常移质〔二五〕,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二六〕。」

〔一〕 孙星衍云:「说苑:『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礼记亦有晏子曾子之言。而杨倞注荀子,谓:『晏子先于曾子,曾子之父犹为孔子弟子,此云「送曾子」,岂好事者为之与。』其言谬甚。」刘师培校补云:「家语六本篇作『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与说苑杂言篇同。『固辞』以上各语,本书故本疑亦与同,今挩。」

〔二〕 孙星衍云:「说苑作『财』,非。『轩』与『言』为韵。」黄以周云:「说苑杂言篇、家语六本篇、文选赠蔡子笃诗注,并作『以财』。」则虞案:荀子大略「庶人赠人以财」,与「君子赠人以言」对。潜夫论遏利篇:「贻之以言,弗若以财。」史记孔子世家:「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亦以「言」「财」并举。意林一、御览九百八十三、诸子琼林二十四,并作「财」。作「轩」者恐沿庄子而讹。杨本亦作「轩」。

〔三〕 孙星衍云:「意林作『赠人以财,不以言』。御览作『不若赠人以言』。」卢文弨云:「『若』本或作『者』。」则虞案:艺文类聚三十一引作「不如赠人以言」。

〔四〕 苏舆云:「拾补『之』作『乎』,旁注『之』字。作『乎』是也,『之』乃误字。」刘师培校补云:「『之』字当从卢文弨校作『乎』。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注作『请以言乎』,御览九百八十三引作『吾谓以言乎』,并其证。」则虞案:绵眇阁本、绎史「之」正作「乎」。

〔五〕 孙星衍云:「荀子作『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

〔六〕 则虞案:荀子大略篇杨注引无「也」字。

〔七〕 孙星衍云:「『煣』今本作『揉』,据杨倞荀子注所引订正。说文:『煣,屈申木也。』玉篇:『而九切,以火屈木曲。』考工记『揉辐必齐』,郑氏注:『揉谓以火槁之。』荀子劝学篇作『輮』。按『揉』俗字,『輮』借字。」黄以周云:「『揉』,音义作『煣』,据荀子注文,此仍未改正,下『隐揉』同。」则虞案:指海本改作「煣」。

〔八〕 孙星衍云:「『圆』,杨倞注作『员』。」则虞案:见大略篇。

〔九〕 孙星衍云:「考工记『毂虽敝不藃』,郑氏注:『谓藃,藃暴,阴柔后必桡灭,帱革暴起。』陆德明音义:『暴,步角切。刘步木反。一音蒲报反。』杨倞注:『槁,枯;暴,干。』」

〔一十〕孙星衍云:「杨倞注:『嬴。』荀子劝学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按『嬴』、『挺』声相近。」则虞案:荀子劝学、大略篇两注引皆作「赢」。「不复赢者」指革毂而言,考工记轮人「毂虽敝不藃」,郑玄云:「藃,藃暴,即槁暴也。」疏:「革不着木必有暴起。」又「帱必负干」,注:「革毂相应,无赢不足。」「槁暴」者,木不足而革有赢也;「赢」者,革有赢而木不足也。槁暴为其因,赢不足为其果,独言「赢」者,省词耳。作「嬴」者,借字。

〔一一〕孙星衍云:「荀子大略篇:『君子之檃括,不可不谨也,慎之。』『隐』与『檃』通,谓檃括。荀子性恶篇:『枸木必将待檃括蒸矫然后直。』」

〔一二〕孙星衍云:「艺文类聚引琴操(蔡邕作):『卞和者,楚野民,得玉璞(初学记有此字),献怀王,怀王使乐正子占之,言玉石,以为欺谩,斩其一足;怀王死,子平王立,和复献之』云云。按晏子已称和氏之璧,则非怀王时事,平王之前有灵王,亦非怀王子,蔡邕错误,不可反以疑此书。」

〔一三〕孙星衍云:「意林作『井里璞耳』,荀子大略篇『和之璧,井里之厥也』,杨倞注:『井里,里名。厥也,未详。或曰:厥,石也。』晏子春秋作『井里之困也』。谢侍郎案:说文:『橜,门捆也。捆,门橜也。』意林不解,乃改为『璞』。星衍案:宋人刻石称门限为石阃根,『厥』与『困』,盖言石块耳。」卢文弨钟山札记云:「案『厥』同『橜』,说文:『橜,门捆也。捆,门橜也。』荀子以『厥』为『橜』,晏子以『困』为『捆』,皆谓门限。」刘师培校补云:「御览八百六、希麟续音义六并引『困』作『朴』,法苑珠林二十八引同。(自注曰:『孔丛子云「井里之厥」,又云「玉人琢之,为天下宝」。』)荀子大略篇杨注则云:『本书作「困」,据三国志魏文帝传裴注引魏略郑称拜官令曰「和氏之璧,由井里之困」(或本误「田」),自以作「困」为古。』」

〔一四〕孙星衍云:「意林作『则成宝』。」苏舆云:「荀子大略篇作『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则虞案:御览八百二引作「为天下宝」,诸子琼林作「则为国宝」。

〔一五〕孙星衍云:「兰与藁本,二草名也。神农本草经:『兰草,一名水香;藁本,一名鬼卿,一名地新。』陶宏景云:『今东闲有煎泽草名兰香。』名医云:『藁本可作沐药面脂。』荀子大略篇作『兰茞』、『藁本』,故定以为二草。而劝学篇作『兰槐之根是为芷』(当是『茞』误),则『本』又疑『根』也。」

〔一六〕孙星衍云:「高诱注吕氏春秋:『湛,渍也。』『湛』读『渖釜』之『渖』。荀子大略篇作『渐于蜜醴』,劝学篇作『其渐之滫』。」则虞案:此句似原作「今夫兰本,而或湛之以滫」。「滫」者,礼记内则注:「秦人〈氵{灾又}〉曰滫。」士虞礼注:「〈氵{灾又}〉,今文作〈酉{灾又}〉,白酒也。」后人误〈氵{灾又}〉溺之「〈氵{灾又}〉」为白酒之「〈氵{灾又}〉」,因易为「酒」,又疑酒无恶臭义,复增「苦」字。文选赠蔡子笃诗注引犹作「湛之以酒」,作「以」不作「苦」。「而或」者,假有其事,犹荀子作「其渐之滫」之「其」字也。「而或」讹为「而成」,因改从上句读,似云兰本必待三年而后成矣。「兰本」,荀子劝学篇作「兰槐」。兰者,每岁着花;本者,藁本,亦草本;槐者,兰香,即杜衡,皆不待三年而成。说苑杂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鹿醢」,此言湛之三年,言其湛之久,非三年而始成兰本也。后人据说苑误入「三年」二字,「而或」又误为「而成」,致讹为「兰本三年而成」矣。

〔一七〕孙星衍云:「荀子劝学篇作『服』,『佩』与『服』声义皆相近。」则虞案:淮南子人间训:「申菽杜茞,美人之所怀服也。」补史记三王世家云:「传兰根与白芷,渐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者,所以渐然也。」字亦作「服」,「服」亦「佩」也。杨本「庶人」作「小人」。

〔一八〕孙星衍云:「说苑作『鹿醢』,疑当为『漉酒』之『漉』,当是兰本或湛以醢,乃发其香。」王念孙云:「案『縻醢』当为『麋醢』,字之误也。周官醢人『麋臡鹿臡』,郑注曰『臡,亦醢也』,郑司农云『有骨为臡,无骨为醢』,内则有『鹿腥醢酱』,说苑杂言篇、家语六本篇并作『湛之以鹿醢』,则『縻』为『麋』之误明矣。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注、御览香部三引此并作『麋醢。』」则虞案:指海本改作「麋」。

〔一九〕孙星衍云:「说苑作『既成则易以匹马』。」刘师培校补云:「『贾』疑『贸』误。文选注引作『货以匹马』(御览九百八十三引作『而驾征马矣』,误),家语作『则易之匹马』,『贸』与『易』同。」

〔二十〕孙星衍云:「『湛』一本作『荡』,非。」则虞案:元本、活字本作「湛」,嘉靖本作「荡」,吴怀保、吴勉学本、黄本俱作「荡」。御览九百八十三引无「所湛然也」四字,说苑亦无,惟家语有「其所湛者善矣」一句。

〔二一〕孙星衍云:「一本脱『必』字。」则虞案:说苑、家语俱作「愿子详其所湛」,文选注引作「克求所湛。」御览九百八十三引与此同,惟无「之」字,黄本、吴勉学本均脱「必」字。

〔二二〕孙星衍云:「今本作『居』,据艺文类聚、御览订正。说苑作『处』,荀子劝学篇作『乡』。」则虞案:孙氏所改未当,此句大戴礼作「处必择乡」,荀子作「居必择乡」,杜恕体论作「居必选乡」。「邻」字盖「乡」字之讹,下文云「择居所以求士」,即承此句而来,此既改「择邻」,下句亦当从之而改。

〔二三〕则虞案:杨本「士」误「生」。

〔二四〕孙星衍云:「『辟』读如『避』。」黄以周云:「说苑『辟患』作『修道』。」则虞案:类聚二十三引「所」作「可」,「辟」作「避」。御览四百五十七作「可以避祸也」,四百五十九作「避患」,合璧事类别集十二亦作「避患」。

〔二五〕孙星衍云:「『汩常』,说苑作『反常』。说文:『(图) ,浊也。』玉篇:『「淈」亦「汩」字。汩,古没切。』汩没,按『汩』字从『(图) 』,与『汨罗』字异。」

〔二六〕孙星衍云:「意林作『可不慎乎』。」则虞案:家语亦作「可不慎乎」。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贵族学校】Angel的微笑

    【贵族学校】Angel的微笑

    伊晴,圣芒果高级贵族学校的校花,双重性格,时而温柔时而冷酷。郑子炎,圣芒果高级贵族学校的校草,一个像冰一样的男子,只是在面对伊晴时,他所有的冰冷都会转化成爱。有些事情如果没人说出来,谁也不知道;有些人如果忘记了,那就不会再记起。那个被遗忘了8年的男子,那个曾经陪伴在伊晴身边8年的男子,谁还会记得?
  • 妖月白狼

    妖月白狼

    最敬爱的父亲遇刺,独自一人被驱赶出狼族,实力,只有拥有自己的实力才可以扳回一切,校园,社会,黑帮,国家,辛酸与汗水,这一切的背后......小狼的处女座,所以写的不是很好,请大家见谅
  •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小说虚实结合,采取串珠复合式的篇章结构,以平实低调的语言,呈现当代中国社会的迅疾变迁,观察历史时空中的价值碰撞与流转,全书充满了对厚朴情感、欲望形状和生存悲欢的一唱三叹。作品中,两代人的感情纠葛和思想矛盾,武警英雄韩林、王牌公安厅长穆天云、公安战线小字辈穆小云、韩雪、海鸥,和谐社会中的海妈妈、白莲、春兰,以及人性蜕变了的韩跃、自大鸭、陈廉清、老海怪等人物形象,都被展示得生动鲜活,使人过日难忘。
  •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因为有你之偏执小姐冷医生

    她是从小自闭的富家千金,他是家境一般的天才小孩因缘际会,他们相遇,从此,有他的地方,身后,总有个她她喜欢跟在他身后,牵着他的手也好,抓着他的衣角也罢,只要他而他,从幼时的宠溺无奈到长大后的介意疏离他的生活,从来没有缺过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失去她直到,他与另一个女孩在街头拥吻直到,她消失在他的世界直到三年后……心中的侥幸轰然倒塌他明白,有些人,回来了,却也回不来了……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尸域迷踪

    尸域迷踪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地球,苏尘扑朔迷离的身世怀有种种谜团。活着,便是现在人们唯一的信念,危机四伏的末世中可怕的半尸人强势崛起。这场灾难一切的源头在哪?能否在神秘无比的尸域中寻求答案?命运如大山一般砸来,现实无法抗拒。我,不信命!
  • 水云大传

    水云大传

    明朝将覆,恭王爷将爱女朱宛托付给江南老友,朱宛身携柔嘉宝剑却引来魔教觊觎。魔教天狼座一路追随朱宛到武夷山。遇江湖各派齐聚武夷山胁迫武夷山交出其开派师祖所创的“璧人剑”中的君子剑,却不想发现柔嘉剑也出现在武夷大会上。魔教在武夷大会上夺取了朱宛的柔嘉剑。朱宛欲入云南魔教追回柔嘉剑。徐白风也奉师命同去魔教追回璧人剑。徐白风等同入魔教要回璧人剑,却发现了魔宫中深层机密。钟离殷殷在魔宫被夺去所有权力,打入地宫。徐白风等人在追寻璧人剑过程中助少主登上魔教首座,封女主为后,是为帝后赋。多年后,亦敌亦友,人事变迁,与外人何足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创始器魂

    创始器魂

    傲立山尖,看淡世间繁华,如今已然成王,又如何?孤家寡人,羁绊明月照空,当时身旁之人,在何方?独见高山,遥望飞流直下,怀想当年恩怨,美人伤!王的陨落,奇妙的重生到了帝国少帅之子。暧昧不会少,打斗不会少,恩怨情仇不会少!一切的一切尽在《创始器魂》。。。。。器魂品阶:三类九品,钒铁(下中上),紫极(下中上),仙绝(下中上)魂力品级:凡物(1~10),奇魂(1~10),王器(1~10),天灵(上中下),神虚(上中下)
  • 女娲心石

    女娲心石

    女娲石是上古神遗留下来,修仙问道这皆为之疯狂,相传,得女娲石可免受劫难,飞升九重天,直列仙班。可人类世代寻找,始终未曾寻到。明末,有道家者云,世有女娲石,亦有神兽相护,寻神兽,继得石。兽有二者,一为五彩朝凤,一为巨兽白泽。
  • 一指惊天

    一指惊天

    我若为魔,一指惊天……一切的一切,从东海边上的这片群岛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