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9400000030

第30章 热湿暑三气门(7)

若病起于秋而伤其燥,金受火刑,化刚为柔,方圆且随型埴,欲仍清肃之旧,其可得耶?《经》谓咳不止而出白血者死,白血谓色浅红,而似肉似肺者,非肺金自削。何以有此?试观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气,忽焉改容,焦其上首,而燥气先伤上焦华盖,岂不明耶。详此则病机之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言矣。生气通天论谓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与病机二条适相吻合。只以误传伤燥为伤湿,解者竞指燥病为湿病,遂至经旨不明。今一论之,而燥病之机,了无余义矣。其左 胁痛,不能转侧,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腰痛惊骇筋挛,丈夫 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皆疮,则燥病之本于肝,而散见不一者也。《内经》燥淫所胜,其主治必以苦温者,用火之气味而制其胜也。其佐以或酸或辛者,临病制宜,宜补则佐酸,宜泻则佐辛也。其下之亦以苦温者,如清甚生寒,留而不去,则不当用寒下,宜以苦温下之。即气有余,亦但以辛泻之,不以寒也。要知金性畏热,燥复畏寒,有宜用平寒而佐以苦甘者,必以冷热和平为方,制乃尽善也。又六气凡见下承之气,方制即宜少变。如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则苦温之属宜减,恐其以火济火也。即用下,亦当变苦温而从寒下也。此《内经》治燥淫之旨,可赞一辞者也。至于肺气 郁,痿喘呕咳,皆伤燥之剧病,又非制胜一法所能理也。兹并入燥门,细商良治,学人精心求之,罔不获矣。若但以润治燥,不求病情,不适病所,犹未免涉于粗疏耳。

《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下文但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曾不及于肺也。其所以致燥而令阴气消亡之故,引而未发也。至《灵枢》云∶形寒饮冷则伤肺,始知伤肺关于寒冷矣。可见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形寒则外寒从皮毛内入,饮冷则水冷从肺中上溢,遏抑肺气,不令外扬下达。其治节不行,周身之气,无所禀仰,而肺病矣。

究竟肺为娇脏,寒冷所伤者,十之二三。火热所伤者,十之七八。寒冷所伤,不过裹束其外。火热所伤,则更消烁其中,所以为害倍烈也。然火热伤肺,以致诸气 郁,诸痿喘呕而成燥病,百道方中,率皆依样葫芦。如乌药、香附、紫苏、半夏、茯苓、浓朴、丁、沉、诃、蔻、姜、桂、蓬、棱、槟榔、益智之属,方方取足。只因《内经》脱遗燥证,后之无识者,竞皆以燥治燥,恬于操刃,曾罔顾阴气之消亡耳。

虽以东垣之大贤,其治燥诸方,但养荣血,及补肝肾亏损,二便闭结而已,初不论及于肺也。是非谓中下二焦有燥病,而上焦独无也。不过阙经旨伤湿之疑,遂因仍不察耳。夫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非属于肺之湿也。苟肺气不燥,则诸气禀清肃之令,而周身四达,亦胡致 郁耶。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上亦指肺,不指心也。若统上焦心肺并言,则心病不主痿喘及呕也,惟肺燥甚,则肺叶痿而不用,肺气逆而喘鸣,食难过膈而呕出,三者皆燥证之极者也。

经文原有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之文,其可称为湿病乎。更考东垣治肺消方中,引用白豆蔻、荜澄茄,及治诸气方中,杂用辛香行气之药,觉于伤燥一途,有未悉耳。又如丹溪折衷杂证,为后代所宗,亦无一方一论及于肺燥。但于热郁汤下云∶有阴虚而得之者;有胃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中而得之者;其治法皆见发热条中,此治非阴虚非阳陷,亦不发热,而常自蒸蒸不解者。夫蒸蒸不解,非肺气为热所内蒸,而不能外达耶。方用连翘、薄荷叶、黄芩、山栀仁、麦门冬、甘草、郁金、栝蒌皮穣八味,竹叶为引。方后复设为问答云∶何不用苍术、香附、抚芎?曰∶火就燥,燥药皆能助火,故不用也。似此一方,示不欲以燥助火之意,于热郁之条,其不敢以燥益燥,重伤肺金,隐然可会。何为不立燥病一门,畅发其义耶?又如缪仲醇治病,所用者,无非四君、四物、二冬、二母、沙参、玄参、黄 、山药、苏子、橘红、桑叶、枇杷叶、杏仁、枣仁、扁豆、莲心、栝蒌、五味、升、葛、柴、前、芩、莲、栀、柏、滑石、石膏、菊花、枸杞、牛膝、续断、薏苡、木瓜、胡麻、首乌、豆豉、霜梅、胶饴之属,千方一律,不过选择于此。增入对证一二味,自成一家。识者称其不尽用方书所载,投之辄效,盖独开门户者也。又有称其精于本草,择用五六十种无过之药,屡获奇验,无以多为者。昌谓不然,世之患燥病者多,仲醇喜用润剂,于治燥似乎独开门户,然亦聪明偶合,未有发明,可以治内伤之燥,不可以治外感之燥。何况风寒暑湿哉,节取其长可矣!《内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燥之繇来者远矣。苟其人肾水足以上升而交于心,则心火下降而交于肾,不传于肺矣。心火不传于肺,曾何伤燥之虞哉?即肾水或见不足,其肠胃津血足以协济上供,肺亦不致过伤也。若夫中下之泽尽竭,而高源之水,犹得措于不倾,则必无之事矣。所以经文又云∶二阳结,谓之消。手阳明大肠,热结而津不润。足阳明胃,热结而血不荣,证成消渴。舌上赤裂,大渴引饮,与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文虽异而义则一也。治膈消者,用白虎加人参汤颛救其肺,以施于诸气 郁,诸痿喘呕,罔不合矣。学人可不知引伸触类,以求坐进此道耶。

《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男子少精,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死不治。此亦肺燥所繇来,而未经揭出者,夫燥而令男子精液衰少,女子津血枯闭,亦云极矣。然其始,但不利于隐曲之事耳。其继则胃之燥传入于脾而为风消,风消者,风热炽而肌肉消削也。大肠之燥,传入于肺而为息贲,息贲者,息有音而上奔不下也。是则胃肠合心脾以共成肺金之燥,三藏二府,阴气消亡殆尽,尚可救疗者乎?夫由心之肺,已为死阴之属。然脾气散二阳之精,上输于肺,犹得少苏涸鲋。今以燥之为害,令生我者尽转而浚我之生,故直断为死不治也。从前愦愦,特绎明之。

病机十九条内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金虽为秋令,虽属阴经,然异于寒湿,同于火热。火热胜则金衰,火热胜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风火热之气,胜于水土而为燥也。

肝主于筋,风气自甚;燥热加之,则液聚于胸膈,不荣于筋脉而筋燥。故劲强紧急而口噤,或螈 昏冒僵仆也。

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若风热燥并郁甚于里,则必为烦满,必为闷结,故燥有表里气血之分也。

至于筋缓不收,痿痹不仁,因其风热胜湿,为燥日久,乃燥病之甚者也。至于诸气 郁,诸痿喘呕,皆属于肺。金从燥化,金且自病,而肺气日见消亡,又何论痿痹乎?五脏五志之火,皆有真液以养之,故凝聚不动,而真液尤赖肾之阴精,胃之津液,交灌于不竭。若肾胃之水不继,则五脏之真阴随耗,五志之火,翕然内动,而下上中三消之病作矣。河间云∶燥太甚而脾胃干涸,则成消渴,亦其一也。

燥病必渴,而渴之所属各不同,有心肺气厥而渴;有肝痹而渴;有脾热而渴;有肾热而渴;有胃与大肠结热而渴;有小肠痹热而渴;有因病疟而渴;有原素食肥甘而渴;有因醉饮入房而渴;有因远行劳倦,遇大热而渴;有因伤害胃,干而渴;有因风而渴。五脏部分不同,病之所遇各异,其为燥热亡液则一也。另详消渴门。

治燥病者,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中燥热之甚,济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

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肾主五液,津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逸,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仲景云∶小便利,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戒轻下而重伤津液也。然藏结复有阳结阴结之不同,阳结者以辛凉润之,阴结者以辛温润之,其辨又在微芒之间矣。

【律五条】凡秋月燥病,误以为湿治者,操刃之事也。从前未明,咎犹可诿。今明知故犯,伤人必多,孽镜当前,悔之无及。

凡治燥病,燥在气而治血,燥在血而治气,燥在表而治里,燥在里而治表,药不适病,医之过也。

凡治杂病,有兼带燥证者,误用燥药,转成其燥,因致危困者,医之罪也。

凡治燥病,须分肝肺二藏见证。肝藏见证,治其肺燥可也。若肺藏见证,反治其肝,则坐误矣!医之罪也。肝藏见燥证,固当急救肝叶,勿令焦损。然清其肺金,除其燥本,尤为先务。若肺金自病,不及于肝,即颛力救肺。焦枯且恐立至,尚可分功缓图乎?凡治燥病,不深达治燥之旨,但用润剂润燥,虽不重伤,亦误时日,只名粗工,所当戒也。

秋燥门方

滋燥养荣汤 治皮肤皴揭,筋燥,爪干。 当归(酒洗二钱)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药 秦艽 黄芩(各一钱半) 防风(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大补地黄丸 治精血枯涸,燥热。 黄柏(盐水炒二钱) 熟地黄(酒蒸四两) 当归(酒洗) 山药 枸杞子(甘州佳各三两) 知母(盐水炒) 山茱肉 白芍药(各二两) 生地黄(二两五钱) 肉苁蓉(酒浸) 元参(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东垣润肠丸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秘,皆令闭塞也。以润燥和血疏风,自然通矣。 麻子仁(另研) 桃仁(另研)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各半两) 皂角仁 秦艽(各五钱) 上除另研外,为细末,五上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三五十丸,食前白汤下。又有润燥丸一方,本方加郁李仁、防风。

东垣导滞通幽汤 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秘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当归 升麻 桃仁(另研各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各五分) 红花 甘草(炙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调槟榔末五分服,加大黄名当归润燥汤。

清凉饮子(一名生液甘露饮。) 治上焦积热,口舌咽鼻干燥。 黄芩 黄连(各二钱) 薄荷 元参 当归 芍药(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大便秘结,加大黄二钱。

大秦艽汤 治血弱,阴虚不能养筋,筋燥而手足不能运动,指爪干燥,属风热甚者。方见三卷中风门。

元戎四物汤 治脏结秘涩者。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大黄(煨) 桃仁(各等分) 水煎,或丸。

丹溪大补丸 降阴火,补肾水,治阴虚燥热。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 熟地黄(酒蒸) 败龟板(酥炙黄各六两) 上为末,猪脊髓和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六味地黄丸 治下焦燥热,小便涩而数。又治肾气虚,身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下血,自汗盗汗,水泛为痰,咽燥口渴,眼花耳聋等证。功效不能尽述。 怀熟地(八两杵膏) 山茱萸肉 干山药(各四两)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各另为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

自制清燥救肺汤 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 桑叶(经霜者得金气而柔润不凋取之为君去枝梗净叶三钱) 石膏( 禀清肃之气极清肺热二钱五分) 甘草(和胃生金一钱) 人参(生胃之津养肺之气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钱)真阿胶(八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痰多加贝母、栝蒌。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昌按∶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之上矣。所以千百方中,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泻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旨矣。总之《内经》六气,脱误秋伤于燥一气,指长夏之湿,为秋之燥。后人不敢更端其说,置此一气于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药夹杂。如弋获飞虫,茫无定法示人也。今拟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汤,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反伤胃阻痰,故不用也。其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诚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如沃焦救焚,不厌其频,庶克有济耳。

同类推荐
  • 三皇内文遗秘

    三皇内文遗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音辞

    音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答问

    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方广师子吼经

    佛说大方广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假如我们再相遇

    假如我们再相遇

    大一,苏式薇暗恋陈晓智,陈晓智却没有丝毫表示;大二,陈晓智终于有所表示,却是对她避而远之;大三,兽医站的朝夕相处让两个人感情升温,但是谁都没有开口捅破;大四,陈晓智请全班同学吃饭,苏式薇没去,机场送行,苏式薇也没去。两年后,苏式薇到陈晓智的家乡开会,重新相遇的两个人能否穿越千山万水,只为对彼此的一往情深。
  • 不灭谷神

    不灭谷神

    混沌有清浊二气,清者生盘古,重开天地;浊者育女娲,捏土造人。盘古身死,身化灵力;女娲造人,万千魂念寄付人身,心生念力。灵力可再造宇宙,念力则能重生万灵。从古至今,但凡修者莫不希求有朝一日,脚踏九天,一手造世界,一手衍万物,成为力量之主宰。王端,一个从小只知道读书的文弱少年,误入秦始皇陵接受始皇帝传承,从此踏上了腥风血雨的修真之路。一切精彩,尽在《不死谷神》!
  • 逗比一家的奇遇

    逗比一家的奇遇

    冷雪鸢在两年前,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组合,可是由于成员的背叛。迫不得已的退了。这使得原本冷酷的他变得更加冷酷,之后他便和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夏千陌夏千落一起生活一起读书。他们的逗逼生活就开始了。在新的学校里交了很多的朋友。有一次,他们创了一个5人组合,分别是冷雪鸢,夏千陌,夏千落,冷紫陌,月儿。在这个假期间,公司决定让她们拜访3个组合,接下来会发生更多有趣的事。
  •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他姓孙名权,本该是东吴最有权势的第一人,但就因为哥哥临终前的那句‘汝年幼,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当问公瑾’,让他的权力陷入空前的架空,周瑜把持三军,张昭手握财政,江东子弟只知文有张子布,武有周公瑾,何曾听说江东是孙氏的天下?公元200年,对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来说都进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着在刚刚接手江东的孙权身上,一声惊天怒吼从建邺城发出,“我姓孙名权,自当权倾天下,权倾亚非欧,权倾整个世界!”
  • 重生之弃妇傲世

    重生之弃妇傲世

    再次睁开眼睛,她还是那个叱咤商界的传奇女子,只是前世的历历在目……原来是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么她不要再做那一个受人摆布的傻女子……带着儿子改头换面和那一个清浅绝世的男子行走天下,远离原本的世界……天下归心,四海升平她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走失,再次醒来她却发现这两生两世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 神魔录之神魔缘

    神魔录之神魔缘

    神魔人的混体血临风历经磨难,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揭穿了神界霸主天帝与魔界魔君的阴谋,一步步解开真相。
  • 嘲讽王

    嘲讽王

    冯超穿越异界,脑海里多了一个嘲讽系统。别人需要刻苦修炼,而他只需嘲讽就能提升修为。天才?天才在冯超面前就是个笑话!喷得了流氓,骂得了天尊,斗得了妹子,亵渎得了神女,暴走招黑体质,他就是终极无敌嘲讽王!!!
  • 望君不负相思忆

    望君不负相思忆

    老实说凤离真的很后悔,在朝渊雪域里救了一个臭小子,其实看起来臭小子的卖相也是挺乖的啊。为何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大恶魔?为了纪念救回来的臭小子,他以自己的姓给他取名为:凤渊。他倾全身的解数,将所有的武功教给了凤渊,到头来,凤渊却是用他所教的武功来对付他。的确,没有他的日子身边的确是苦闷无比,但总是好过一批人带着斧头和棍子,怒火冲冲的闯进他的大门大嚷着把凤渊交出来。但总好过自己的床上不会出现第二个人。但是,他承认,没有了臭小子的生活。会很寂寞、会很空虚。“师傅,告诉我。你喜不喜欢我?”“不喜欢!”“呜呜呜。师傅,你……你怎么能这么残忍的对待我呢……”“额……渊儿别哭,师傅错了,师傅错了-_-|||”
  • 神王领域

    神王领域

    在世界的另一个空间,里面生活着一群实力超群的主神、神王和战神。在其他的空间世界的人们,只是听说过有这些人物的存在,却从来没有人能够见过他们。魔界与天和之地的大战莫名平息。很多年过后,魔界和天和之地慢慢有了交易关系,甚至有些还有了友情是谁平息了大战,让魔界和天和之地的神们的关系渐渐亲近起来了呢?!下神-主神-神王-战神
  • 何故落凡尘真我

    何故落凡尘真我

    资质平庸但仍能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一切的阻力,为情。为亲,为兄,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