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019

第19章 高平学案(全氏补本)(6)

余隐之曰:不谈王道,樵夫犹能笑之,孰谓学而为士,反不知道乎﹖谓之王道者,即仁义也。君行王道者,以仁义而安天下也。君行霸道者,以诈力而服天下也。孟子说其君以仁义,不犹愈于说其君尚诈力欤﹖且天下不可以诈力得也,尚矣。得民心,斯得天下。假仁义而行,民心且不可得,况能王天下乎﹖仁义之道,万世之所常行,天下之所共由,民生之所日用也。今乃谓「自天子至于庶人皆得以行王道」为非,果何理邪﹖观其应学者之言,皆增损其词,而非议孟子,君子无取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鲁自文公废朝享之礼祭,而孔子不去其羊者,欲使后世见其羊犹能识其礼。羊亡,礼亦亡矣。孟子欲勿毁明堂,其意亦犹是也。明堂在泰山之下,周天子巡狩朝诸侯之所。适在齐也,非齐之建立也。存之不为僭,亦可以见王政之大端。如以为诸侯不用而毁之,则后世之君不惟不知王政,将谓后世不可复行矣,此孟子所以劝齐勿毁之也。而谓孟子劝齐宣居明堂,取王位,抑可烛理不明,而厚诬孟子欤﹖

朱子曰:李氏此段之意,不谓天子庶人不可并行王道,但谓孟子所论文王与纣之事为不然尔。当辩之曰:「孟子之时,有信行王道者,必有天下,其势与文王不同,非谓文王计欲取纣而不能也。」人人可行王道,已辩于前,但孟子时行王道者必有天下,其时措之不同,又不可执一而论。隐之之辩,似未中李氏之失也。

学者又谓:「孟子权以诱诸侯,使进于仁义。仁义达,则尊君亲亲,周室自复矣。」应之曰:「言仁义而不言王道,彼说之而行仁义,固知尊周矣。言仁义可以王,彼说之,则假仁义以图王,唯恐行之之晚也,尚何周室之顾哉!呜呼,今之学者,雷同甚矣,是孟子而非《六经》,乐王道而忘天子。吾以为天下无孟子可也,不可无《六经》;无王道可也,不可无天子。故作《常语》以正君臣之义,以明孔子之道,以防乱患于后世尔。人知之,非我利;人不知,非我害。悼学者之迷惑,聊复有言。」

余隐之曰:泰伯曰:「天下无孟子可也,不可无《六经》;无王道可也,不可无天子。」噫,是果泰伯之说邪﹖使其说行,害理伤教也大矣。余请易之曰:「无《六经》则不可,而孟子尤不可无。无天子则不可,而王道尤不可无。」尝试言之:《易》、《诗》、《书》、《礼》、《乐》、《春秋》之六经,所以载帝王之道,为致治之成法,固不可无也。孟子则辟杨、墨,距诐行,放淫辞,使邪说者不得作,然后异端以息,正道以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业不坠,此孟子所以为尤不可无也。经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史曰天子建中和之极,其可无之乎﹖夫所谓王道者,天子之所行,《六经》之所载,孟子之所说者是也,孰谓其可无哉﹖无王道,则三纲沦,九法斁,人伦废而天理灭矣。世之学者,稍有识见,不为此言。岂好事者假设淫辞,托贤者之名以行于世乎﹖学者宜谨思之!

朱子曰:李氏难学者谓「孟子以权诱诸侯」之说,孟子本无此意,是李氏设问之过,当略明辩之。「天下可无孟子,不可无《六经》;可无王道,不可无天子」,隐之之辩已得之。愚又谓有孟子而后《六经》之用明,有王道而后天子之位定。有《六经》而无孟子,则杨、墨之仁义所以流也;有天子而无王道,则桀、纣之残贼所以祸也。故尝譬之:《六经》如千斛之舟,而孟子如运舟之人;天子犹长民之吏,而王道犹吏师之法。今曰《六经》可以无孟子,天子可以无王道,则是舟无人,吏无法,将焉用之矣﹖李氏自以为悼学者之迷惑而为是言,曾不知己之迷惑也亦甚哉!

运判范长民先生牧(别见《泰山学案》。)

盱江学侣

忠宣范尧夫先生纯仁(见上《高平家学》。)

侍讲吕原明先生希哲(别为《荥阳学案。》)

韩氏家学

仆射韩先生忠彦

韩忠彦,字师朴,安阳人。忠献长子。徽宗时以吏部尚书拜门下侍郎,进左仆射,封仪国公。与曾布不协,累降磁州团练副使。复太中大夫,以宣奉大夫致仕,卒,尝入元佑党籍。(参史传。)

韩氏门人

徽猷赵无愧先生君锡

赵君锡,字无愧,洛阳人。文定公安仁孙。母亡,事父不违左右,夜则寝于傍。凡衾禂薄厚,衣服寒温,药石精粗,饮食旨否,栉发翦爪,整冠结带,如内则所载者,无不亲之。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其父每出,必扶掖上下,至杂立仆御中。尝从谒文潞公,潞公异其容止,问而知之,语诸子,令视以为法。及改宗正丞,时增诸宗院讲书教授官,而逐院自备缗钱为月馈,贫者或不能以时致,宗师辄移文督取。先生言:「国家养天下士于太学,尚不较其费,安有教育宗室,今自行束修之理!」诏悉从官给。拜御史中丞,即上疏劝哲宗亲讲学,广谘问,为躬政之渐。知河南府,徙应天。因清明出郊,具奠杜衍、张升、张方平、赵、王尧臣、蔡抗、蔡挺之茔,邀七家子孙陪祭于侧,时人传其风义。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绍兴六年,赠徽猷阁直学士。(参史传。)

忠宣家学(高平再传。)

县尉范先生正平

范正平,字子夷,忠宣次子也。学行甚高,虽庸言,必援《孝经》、《论语》。忠宣卒,诏特增遗泽,官其子孙,先生推与幼弟。绍圣中,为开封尉,按后戚向氏坟兆,忤蔡京。及京当国,言先生矫撰父遗表,又谓李之仪所述纯仕行状,妄载中使蔡克明传二圣虚伫之意,遂逮先生及之仪、克明同诣御史府。先生将行,其弟正思曰:「议行状时,兄方营窀穸。参预笔削者,正思也。兄何为哉﹖」先生曰:「时相意属我,且我居长。」遂就狱。捶楚甚苦,皆欲诬服。独克明曰:「旧制,凡传圣语,受本于御前,请宝印,出,注籍于内东门。」使从其家得永州传宣圣语本,有御宝;又验内东门籍,皆同。其遗表八事,诸子以朝廷大事,防后患,不敢上之,缴申颍昌府印寄军资库,自颍昌取至,亦实。狱遂解。先生羁管象州,之仪羁管太平州。先生家属死者十数人,会赦,得归颍昌。唐君益为守,表其所居为忠直坊,取所赐「世济忠直」碑额也。先生告之曰:「此朝廷所赐,施于金石,揭于墓隧,假宠于范氏子孙,则可。若于通途广陌中为往来之观,以耸动庸俗,不可也。」君益曰:「此有司之事,君何预焉。」先生曰:「先祖先君功名,人所知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异时不独吾家诒笑,君亦受其责矣。」竟撤去之。先生退闲久,益工诗,尤长五言,着有《荀里退居编》。以寿终。(参史传。)

(梓材谨案:吕紫微《童蒙训》多引先生语。谢山《学案札记》言,北宋宰辅范文正家登《学案》者三世六人。文正、四子外,先生其一也。然先生之弟子默亦以学行着,因并录之。)

范子夷说

仲尼,圣人也,才作陪臣。颜子,大贤也,箪食瓢饮。后之人不逮孔、颜远矣,而常叹仕宦不达,何愚之甚!

为事须由衷。若矫节为之,不免有变。任诚虽时有失,亦不覆藏使人不知,但改之而已。

附录

吕紫微《童蒙训》曰:范子夷能世其家,尝言其家学不卑小官,居一官便思尽心治一官之事,只此便是学圣人也。若以为州县之职徒劳人耳,非所以学圣人也。

又曰:忠宣公当国,子夷是时官当入远,不肯用父恩例求移近,卒授远地。后为祥符尉,当绍圣初,与中贵人争打量地界不屈,待罪去。

范先生正思

范范正思,字子思,忠宣次子正平字子夷之弟也。

(梓材谨案:子思当作子默。考《忠宣文集》、《补编》子夷传云:「弟正思,字子默,学行亦为士林所推。居忠宣忧,哀毁过甚,因感疾,释服不调者十年。」是可知先生之概。作子思者,因陈了斋说而误耳。)

附录

陈右司曰:范子思所知所守,过于其兄,范氏家学便有使处。

忠宣门人

朝请李姑溪先生仪

李之仪,字端叔,沧洲人。登第三十年,乃从苏文忠于定州幕府。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言其尝从苏轼辟,诏勒停。徽宗初,提举河南常平。坐为忠宣遗表、作行状,编管太平,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终朝请大夫。先生能为文,有《姑溪集》若千卷。(云濠案:《姑溪前后集》七十卷。惜其晚年狎一妓以生子,再为郭功父所发,于行有不揜云。)

盱江门人

书记孙介夫先生立节

孙立节,字介夫,宁都人也。师事盱江,而与南丰为友。经术深醇,尝作《春秋传》,泰山先生见而叹曰:「吾力所未及者,尽发之。」皇佑五年进士。王安石行新法,谓曰:「吾条例司官,非得明敏如子者不可。」先生笑曰:「相公过矣。立节非为此官者。」趋而出。后为镇江军掌书记。二子,勰、勴,皆有名。

征君徐先生唐(别见《安定学案》。)

文定曾南丰先生巩(别见《庐陵学案》。)

李氏门人(高平三传。)

征君韦独乐先生许

韦许,字深道,芜湖人,李端叔弟子也。不事科举,筑室湖上,榜曰「独乐」。黄山谷、陈了翁俱重之。元佑诸公之贬,士大夫畏祸,虽素所亲,亦不敢相闻。先生每遇之,则力为之周急。政和中,多荐之者,未及用。绍兴初,宰相荐之,高宗命之以官,且曰:「当今谁知元佑人有韦许者乎!」许虽受命,然以了翁所赠,称为湖阴居士,终身不改云。

孙氏家学

知州孙先生勰

孙勰,字志康,宁都人,立节子。有父风,读书博洽。年未弱冠,受业东坡,终不畔所学,守正不挠。元佑三年擢进士,居官以劲直闻。知湖广岳州,寓于东,未几卒。所著有《文集》四十卷。(参《姓谱》。)

隐君孙先生勴

孙勴,字志举,立节季子。涉猎经史,尤工诗。偕兄勰从东坡游。气节凛然,弗肯从仕,台府举遗逸不应。卜居延春谷,东坡榜其舍曰竹林隐居。年七十,无疾而逝。(同上。)

孙氏门人

教授胡环中先生埜

胡埜,字德林,宁都人也。孙介夫弟子。方雅好古,端凝介特,讲学于长春谷,藏书万卷,自称环中居士。以八行荐,成政和八年进士,累官婺州教授。睦寇至,官吏遁去,先生叹曰:「先世以勇显,吾以八行起。岂可上负朝廷,下惭先世!」城陷不降,举家死之。事闻,官其从子二人。所著有诸经讲义。

韩先生宜卿(并见《清江学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武战星河

    武战星河

    武圣秦毅转世重生,来到了以武为尊的天峰大陆。八方云动挥剑斩破,诸天幻灭唯我独尊。拳震八荒,剑扫六合,伏尸百万,成就无上武神。
  • 家世记

    家世记

    讲述了发生在现代家族受到诅咒,主人公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经历了许多困难险阻终于解开了血咒,是自己的家族免受灾难
  • 最兄弟

    最兄弟

    阳大姬二唐三是一个头叩到地的三个结义兄弟,在灵界号称丹器阵三圣,当姬二在家族争斗中之时,唐三选择了带姬二之子姬松求生,而阳大和姬二双双战死。万幸的是,当阳大自爆之后,竟然夺舍重生了,千差万错,被夺舍的人竟然是姬二之子姬松。曾经的兄弟,一个个离去,身负血海深仇的阳大如何一步步成长,报仇雪恨。
  • 弟弟假装不爱你

    弟弟假装不爱你

    33岁的职场精英陈素妍爱上了比自己小七岁的男下属,超现实主义的她一直不敢承认这段感情,而小她七岁的吴越面对着心怡的上司,不自信的他也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两个人深爱对方却不肯向前,共同经历了职场变动,裁员,潜规则等,他们最后能否走到一起?好故事期待你来读!
  • 替嫁新娘:这个总裁超完美

    替嫁新娘:这个总裁超完美

    姐姐逃婚,她成为了替嫁新娘,一时之间,姐夫变丈夫。她成为了所有人嘲讽的对象,也成为了他心头的一根刺。殊不知,这十年来,与他心意相通的人是她,与他互通邮件的人是她,甚至说着爱他的人也是她。只是,他从来都以为,那个人是她姐姐而已。她深藏秘密,然而他却误会她至深。当得知真相那一刻,他幡然悔悟,才知心中深爱到底是谁,展开了漫漫追妻路。
  • 谁的青春不怒放

    谁的青春不怒放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青春励志小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女记者林怡媛赴震区采访,经历了一系列生死的考验,她将这段历程向自己的人生延伸,自筹资金,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折磨,拍摄出两部高水准、高品质的电影,并因此获得国家级的大奖。她由懵懂到熟稔,从镜头都不会看的菜鸟成长为国内顶尖的电影制作人;她放弃优越的生活和职位,为了心中的信念,抵押房产和车只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这份人间大爱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的人,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在光影之间投射成一朵怒放的花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转世天狐

    转世天狐

    小天本是一名普通职工可是却因一场车祸转世到了异世成了一只“妖狐”这究竟是天运使然?还是有人暗做手脚?千年前,“正义”与“邪恶“的对决,究竟谁对谁错?战争又因谁而起?鸿钧的女儿也会看上自己?身处异世为何能在无意中得到产自地球上的七星宝剑?是真实还是迷失?为何总是感觉有人在误导欺骗着自己?且看小天如何一步步弑神屠魔!揭开一个个早已尘封不为人知的真相!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影子在动

    影子在动

    吕不韦执掌大权,却轻松被嬴政解决。巫蛊之祸竟能祸及储君?玄武门下满地鲜血……暗中隐藏的力量竟默默推动历史千年。影子秦万年,掀开层层迷雾,却发现回头无路。历史阴影下,蝼蚁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