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9800000100

第100章 上蔡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1)

上蔡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洛学之魁,皆推上蔡,晦翁谓其英特过于杨、游,盖上蔡之才高也。然其堕入葱岭处,决裂亦过于杨、游。或曰:是江民表之书误入《上蔡语录》中。述《上蔡学案》。(梓材案:是卷洲本有作《学案语略》,今移传后。)

二程门人(胡、周再传。)

监场谢上蔡先生良佐

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人。明道知扶沟事,先生往从之。明道谓人曰:「此秀才展拓得开,将来可望!」元丰八年登进士第,历仕州县。宰德安之应城,胡文定以典学使者行部,不敢问以职事,先修后进礼见。入门,见吏卒植立庭中,如土木偶人,肃然起敬,遂问学焉。建中靖国初,上殿召对,徽宗与之语,有意用之。先生退而曰:「上意不诚。」乃求监局,得西京竹木场。或谓建中年号与德宗同,不佳,先生云:「恐亦不免一播迁!」坐口语下狱,废为民。先生记问该赡,称引前史,至不差一字。凡事理会未透,其颡有泚,愤悱如此。与伊川别,一年复见,问其所进,曰:「但去得一『矜』字耳!」伊川曰:「何故﹖」曰:「黠检病痛,尽在此处。」伊川叹曰:「此所谓『切问而近思』者也。」有《论语说》行世。

宗羲案: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为第一,《语录》尝累手录之。语者谓「道南」一派,三传而出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当等龟山于上蔡之上。不知一堂功力,岂因后人为轩轾!且朱子之言曰:「某少时妄志于学,颇藉先生之言以发其趣。则上蔡固朱子之先河也。

祖望谨案:谢、杨二公,谢得气刚,杨得气柔,故谢之言多踔厉风发,杨之言多优柔平缓,朱子已尝言之。而东发谓象山之学原于上蔡,盖陆亦得气之刚者也。洲先生天资最近乎此,故尤心折于谢。

语录

问:「孟子言『尽其心者知其性』,如何是尽其心﹖」曰:「昔有人问明道先生:『何如斯可谓之恕心﹖』先生曰:『充扩得去,则为恕心。』『如何是充扩得去底气象﹖』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充扩不去时如何﹖』曰:『天地闭,贤人隐。』察此,可以见尽不尽矣!」

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见矣。学佛者知此,谓之见性,遂以为了,故终归妄诞。圣门学者见此消息,必加功焉,故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仁,操则存,舍则亡,故曾子曰「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出辞气」者,从此广大心中流出也。以私意发言,岂「出辞气」之谓哉!夫人一日间颜色容貌,试自点检,何尝正,何尝动,怠慢而已!若夫大而化之,出于自然,则「正」「动」「出」不足言矣!

仁者,天之理,非杜撰也。故哭死而哀,非为生也;经德不,非干禄也;言语必信,非正行也;天理当然而已矣。当然而为之,是为天之所为也。圣门学者,大要以克已为本。克己复礼,无私心焉,则天矣。孟子曰:「仁,人心也。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所谓有知识,须是穷物理。只如黄金,天下至宝,先须辨认得他体性,始得。不然,被人将石唤作黄金,辨认不过,便生疑惑,便执不定。故经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格物穷理,须认得天理,始得。所谓天理者,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方乍见时,其心怵惕,即所谓天理也。要誉于乡党朋友,内交于孺子父母兄弟,恶其声而然,即人欲耳。天理与人欲相对,有一分人欲即灭却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即胜得一分人欲。人欲纔肆,天理灭矣。任私用意,杜撰做事,所谓人欲肆矣。故庄子曰:「去智与故,循天之理。」若在圣人分上,即说「循」字不着。勿忘又勿助长,正当恁地时自家看取,天理见矣。所谓天者,理而已。只如视听动作,一切是天。天命有德,便五服五章,天讨有罪,便五刑五用,浑不是杜撰做作来。学者直须明天理为是自然底道理,移易不得。不然,诸子百家便人人自生出一般见解,欺诳众生。识得天理,然后能为天之所为。圣门学者为天之所为,故敢以天自处,佛氏却不敢恁地做大。明道尝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拈出来。」

(梓材谨案:原本此下有一条,并入《吕范诸儒学案》晋伯《附录》。)

今人学时,将章句横在肚里,怎生得脱﹖莫道章句,便将尧、舜横在肚里,也不得。

不迁怒,须是颜子始做得。假使高声一句,便是罪过。又曰:任意喜怒,都是人欲。须察见天理,涵养始得。

(梓材谨案:此下原有四条,移入本卷《曾天隐传》后。)

颜子欲要请事斯语,今资质万倍不如他,却便要一切扫除,怎生得!且如乍见孺子底心生出来,便是有自然底天理,怎生扫除得去﹖佛大概自是为私心。学佛者欲脱离生死,岂不是私!只如要度一切众生,亦是为自己发此心愿。且看那一个不拈香礼佛﹖儒者直是放得下,无许多事。

百家谨案:彼佛氏求心性于父母未生前,故须扫却恻隐等心,何必与他较资质。

(梓材谨案:此下二条,其一移入《附录》,其一移入《廌山学案》。)

问:「色欲想已去多时﹖」曰:「伊川则不绝,某则断此二十来年矣。所以断者,当初有为之心多。欲有为,则当强盛方胜任得,故断之。又用导引吐纳之术,非为长生如道家也,亦以助养吾浩然之气耳。气强,则胜事。然色、欲自别,当作两般理会。登徒子不好色,而有淫行。色出于心,去不得;淫出于气。」又问:「势利何如﹖曰:「打透惘呕fontcolor=red>,十余年矣。当初大段做工夫,拣难舍底弃却,后来渐渐轻。至今日于器物之类置之,只为合要用,却并无健羡底心。」

知命虽浅近,也要信得及,将来做田地,就上面下工夫。余初及第时,岁前梦入内廷,不见神宗,而太子涕泣。及释褐时,神宗晏驾,哲庙嗣位。如此等事,直不把来草草看却,万事真实有命,人力计较不得。吾平生未尝干人,在书局亦不谒执政,或劝之,吾对曰:「他安能陶铸我,自有命在!」若信不及,风吹草动,便生恐惧忧喜,枉做却闲工夫,枉用却闲心力。信得命及,便养得气不挫折。

谢子曰:「道,须是下学而上达,始得。不见古人就洒扫应对上做起﹖」曰:「洒扫应对上学,却是太琐屑,不展拓。」曰:「凡事不必须高远,且从小处看。只如将一金与人,与将天下与人,虽大小不同,其实一也。我若有轻物底心,将天下与人如一金与人相似;我若有吝底心,将一金与人如天下与人相似。又若行千尺台边,心便恐惧;行平地上,心却安稳。我若去得恐惧底心,虽履千仞之险,亦只与行平地上一般。只如洒扫,不着此心,怎洒扫得﹖应对不着此心,怎应对得﹖故曾子欲『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为此。古人须要就洒扫应对上养取诚意出来。」

问:「求仁是如何下工夫﹖」曰:「如颜子视听言动上做亦得,如曾子容貌颜色辞气上做亦得。『出辞气』者,犹佛所谓从此心中流出。今人唱一喏,不从心中流出,便是不识痛痒。古人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见,不闻,不知味,便是不仁,死汉不识痛痒了。又如仲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但存得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底心在,便是识痛痒。」

近道莫如静。斋戒以神明其德,天下之至静也。心之穷物有尽,而天无尽,如之何包之﹖此理有言下悟者,有数年而悟者,有终身不悟者。

祖望谨案:此段语意虽佳,然亦近禅。

或问:「吕与叔向常患思虑纷扰,程夫子答以「心主于敬,则自然不纷扰」。何谓敬﹖」谢子曰:「事至应之,不与之往,非敬乎﹖万变而此常存,奚纷扰之有!夫子曰『事思敬』,正谓此耳。」

(梓材谨案:此下有一条,移入《明道学案》。)

动而不已,其神乎!滞而有,其鬼乎!往来不息,神也;摧仆归根,鬼也。致生之,故其鬼神;致死之,故其鬼不神。何也﹖人以为神则神,以为不神则不神矣。知死而致生之,不智,知死而致死之,不仁,圣人所以神明之也。

礼者,摄心之规矩。循理而天,则动作语默无非天也。内外如一,则视听言动无非我矣。

人不可与不胜己者处,钝滞了人。

问:「太虚无尽,心有止,安得合一﹖」曰:「心有止,只为用他。若不用。则何止。」「吾丈莫已不用否﹖」曰:「未到此地,除是圣人便不用。当初曾发此口,被伊川一句坏了二十年。曾往见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某对曰:『天下何思何虑!』伊川曰:『是则有此理,贤却发得太早在。』」问:「当初发此语时如何﹖」曰:「见得这个事,经时无他念,接物亦应副得去。」问:「如此,却何故被一句转却﹖」曰:「当了终须有不透处。当初若不得他一句救拔,便入禅家去矣。伊川直是会锻炼得人,说了又却道『恰好着工夫也』。」问:「闻此语后如何﹖」曰:「至此未敢道到何思何虑地位。始初进时速,后来迟,十数年过却如梦。」问:「何故迟﹖」曰:「如挽弓,到满时愈难开。然此二十年,闻见知识却杀长。」

(梓材谨案:此下有一条,并入《明道学案》《附录》。)

予尝学射,到一把处难去,半把尤难去。到一把放了的多,半把放了者尤多,少有镞齐放者。人有学射,模得镞与把齐,然后放。因举伯淳语曰:「射法具而不满者,无志者也。」学者纔少有所得,便住。人多易住。伯淳尝有语:「学者如登山,平处孰不阔步。到峻处便住。」佛家有小歇场、大歇场。到孟子处更一住,便是好歇。

祖望谨案:慈溪黄氏曰:「此亦以禅言儒。」

惟颜子善学,故孔子有「见其进,未见其止」之叹。须是百尺竿头,更须进步,始得。

学者且须是穷理。物物皆有理。穷理则能知人之所为,知天之所为,则与天为一。与天为一,无往而非理也。穷理则是寻个是处,有我不能穷理。人谁识真我﹖何者为我﹖理便是我。穷理之至,自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曰:「理必物物而穷之乎﹖」曰:「必穷其大者。理一而已,一处理穷,触处皆通。恕,其穷理之本与!」

释与吾儒,有非同非不同处。盖理之精微处,纔有私意,便支离了。

「学者未能便穷理,莫须先省事否﹖」曰:「非事上,做不得工夫也。须就事上做工夫。如或人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此理。然静而动者多,动而静者少,故多着静不妨。」

(梓材谨案:此下有一条,移入《明道学案》。)

或问:「或曰:『吾初学,问事必不当,人必笑。然我未有所得,须直情言之。若掩藏畏人笑,徒自欺耳!』此言何如﹖」曰:「是也。」谓同坐诸子曰:「亦须切记此语!」

默而识之,与书绅者异矣。

祖望谨案:慈溪黄氏曰:「书绅是学者力行之事,不可以默识为贤而少此。又默识是常在心,亦与禅学废弃言语者不同。」

天,理也,人亦理也。循理则与天为一。与天为一,我非我也,理也;理非理也,天也。唯文王有纯德,故曰「在帝左右」,「帝谓文王」,帝是天之作用处。或曰:「意、必、固、我,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矣。」曰:「然。理上怎安得个字!《易》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相似犹是自语。」

门人有初见请教者,先生曰:「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若无根本,又培养个甚﹖此学不可将以为善,后学为人,自是当为人道。人道不教人做,却教谁做﹖」

问:「一日静坐,见一切事平等,皆在我和气中,此是仁否﹖」曰:「此只是静中之工夫,只是心虚气平也。须于应事时有此气象,方好。」

佛之论性,如儒之论心;佛之论心,如儒之论意。循天之理,便是性,不可容些私意。才有意,便不能与天为一。

诚是实理,不是专一。寻常人谓「至诚」,至是为专一。如恶恶臭,好好色,不是安排来。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无些私意。「上下察」,以明道体无所不在,非指鸢鱼而言也。若指鸢鱼而言,则上面更有天,下面更有地在。知「勿忘,勿助长」,则知此。知此,则知夫子与点之意。

季路、冉求之言,不得人才做不得。然常怀此意在胸中,在曾点看着正可笑耳。学者不可着一事在胸中。纔着些事,便不得其正。且道曾点有甚事﹖列子御风事近之,然易做,只是无心,近于忘。

敬是常惺惺法,斋是事事放下,其理不同。

问:「更有一病,称好则溢美,称不好则溢恶,此犹是好恶使然。且如今日泥泞只是五寸,须说一尺。有利害犹且得,无利害须要如此,此病在甚处﹖」曰:「欲以意气加人,亦是夸心。有人做作,说话张筋弩脉,皆为有己。立己于胸,几时到得与天为一处﹖须是克己。纔觉时便克将去,从偏胜处克。克者,胜之之谓也。」

(梓材谨案:此下有一条,移为《附录》。)

为学,必以圣人为之则。志在天下,必在以宰相事业自期。降此,宁足道乎!

心本一。支离而去者,乃意耳。

(梓材谨案:此下有一条,移入《刘李诸儒学案》。)

「听其言也厉」,须是有力。某寻常才觉心不在时,语便无力。

气能动其心。和其气,所以和其心也。喜怒哀乐失其节,皆是病。

或问:「天下多少事,如何见得是处﹖」曰:「穷理便见得。事不胜穷,理则一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法虚幻大陆

    魔法虚幻大陆

    一个意外,让主角误入到了这个奇幻的世界,一个每个人都拥有魔法的世界。
  • 于宙世代

    于宙世代

    “雷战,我们这是要一起死了吗?”说着这话的颜如玉神情有了些许变化,她的相貌也开始了新的变化!不愿意在至死之际都是她人之面貌!
  • 念符破道

    念符破道

    万年劫一开天地之轮再转究竟是舍生取义换取那一丝希望还是留着性命守护那心中至爱不言爱不代表不爱不说情不代表无情无法舍弃的使命也无法忘怀的情儿
  • 姜瑞

    姜瑞

    一把吉他,一首詩,懵懂的愛情。誰沒在青春茫茫歲月裡愛上一個人過,有的人很幸運,花開了,又有的人守望的是一顆永遠不會發芽的種子。
  • 雪冥魂帝

    雪冥魂帝

    血剑笼罩下的阴影带走了他身边的人,也拉开了一切的序幕。埋葬无数修士的战场,行走在黑暗深处的骸骨,残破骨书里的诡异神纹。当泗水天关的灵藏打开,当渭城被无数妖族大军围困,命运的轮盘推动着一切往前行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缠绵入骨:狼性总裁要不够

    缠绵入骨:狼性总裁要不够

    她最好的青春岁月都用来爱他了,而当他再一次见到她之时,他眼里流露出来的是恨意。“女人,你对这种事情很熟悉?”“昨晚没喂饱你?”“女人,你非得自甘堕落,自甘下贱?”他夺走了她的第一次,还出言侮辱她。而她,爱他多年,终于心死情灭。五年后,她带着萌宝归来。已经失忆的他,霸道大总裁,却偏偏缠上了她。
  • 情深不悔:帝少的念念情人

    情深不悔:帝少的念念情人

    被戏弄,结果活不过一个月的她强上了帝都最有钱的男人。“不是胃癌吗?”怎么是身体健康啊!白未纱一脸悲催的看着手里的单子。“这下可以和我上床了吧?”华亦天一把撕开她衣不蔽体的遮挡,嘴角笑得魅惑。啊!她不要活了,说好的活不过一个月,怎么变成身体健康了,她不要和这个男人上床啊……
  • 第一纪元晨曦

    第一纪元晨曦

    这是一片仍未被神明舍弃的大地,神灵创世,创造生灵,创造人类,虽未现世但却深入人心。本应无名的少年与堕落的神明相遇,通往未来的故事。这是个强者与弱者的故事,理想与现实的故事,谎言与真实的故事。
  •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前尘恩怨劫:莫忘红尘

    她是正面临高考的十七岁普通学生是受利益诱惑参加本届女子剑道比赛的主将却在阴谋牵扯之下,意外地穿越,来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古代此时命运的齿轮开时转动了…………母亲十多年来不肯多说父亲的事情,而她也一直认父亲已经不在人世,来到这里,她却巧遇到了画中之人,母亲临死前所喊的这个名字,这是命运的安排吗?十多年前的恩怨因她的出现越发激烈,一场潜在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一场爱的战争因她而起,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是开始,是结束,全由她的决定,那她是为了自己心中所爱而不顾一切,还是为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而背弃自己心中所爱,在现实面前妥协呢?一个是高高在上,温柔体贴的萧毅,她不想伤害一个是冷酷无情,内心孤独的苍凌皓,她不想放弃一个沉默寡言但永远在她身边守护她的夜,她依赖着他一个皇,为了得到她,用上千万百姓的性命作为威胁她又能用什么方法来化确这一切呢,她究竟是红颜祸水还是和平天使在这不属于她的世界里,她真的能得到永远的爱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