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4400000032

第32章 述赦(2)

〔五〕易系辞下传云:“不威不惩。”后汉书陈宠传云:“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管子明法解云:“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六〕汉书谷永传云:“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亦见成帝纪建始三年诏及王莽传。

〔七〕“共”读为“恭”。书甘誓云:“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八〕书皋陶谟。“罚”今作“讨”。铎按:本传亦作“讨”,遍考群书,若史记夏本纪。汉书刑法志。说文。后汉书梁统传。应劭传所引无作“罚”者。惟后汉书申屠刚传刚对策云:“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私其亲。”“天罚”与此同,盖以说经而易字耳。

〔九〕诗瞻卬。“反脱”今作“覆说”。铎按:郑笺:“覆,反也。”释文云:“说,一音他活反。”

〔一0〕书微子云:“小民方兴,相为敌雠。”

〔一一〕书吕刑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王先生云:'

“消”即“鸱”之误。’孙星衍曰:'或今文“鸱义”为“消义”。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云:'尚书疏引郑注云:“鸱义,盗贼状如鸱枭,抄略良善,劫夺人物。”疑“消义”乃“枭义”之讹,以声同致误也。’铎按:陈说近是。

〔一二〕易革彖云:“汤。武革命。”

〔一三〕书洪范云:“天子作民父母。”

〔一四〕“违”当作“遵”。崔实政论云:“大赦之造,乃圣王受命而兴,讨乱除残,诛其鲸鲵,赦其臣民,渐染囗化者耳。及战国之时,犯罪者辄亡奔邻国,遂赦之,以诱还其逋逃之民。汉承秦制。遵而不越。”荀悦汉纪云:“夫赦者,权时之直,非常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过之世,比屋可刑,故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时势然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失时宜矣。”“大过”二字,今本汉纪缺,据初学记廿补。

〔一五〕旧无“物”字,据本传补。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云:“仁之善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又云:“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

〔一六〕汉书宣帝纪黄龙元年诏曰:“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苛;或以酷恶为贤,皆失其中。”“天贼”即忠贵篇所云“天以为贼”。或云:当作“大贼”,非。

今夫性恶之人〔一〕,居家不孝悌,出入不恭敬,轻薄慢傲,凶悍无辨〔二〕,明以威侮侵利为行〔三〕,以贼残酷虐为贤〔四〕,故数陷王法者〔五〕,此乃民之贼〔六〕,下愚极恶之人也〔七〕。虽脱桎梏而出囹圄〔八〕,终无改悔之心,自诗以羸敖头〔九〕,出狱踧踖〔一0〕,复犯法者何不然〔一一〕。

〔一〕论衡本性篇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二〕淮南子时则训云:“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吕氏春秋处方篇云:“少不悍辟,而长不简慢”,高诱注:“悍,凶也。”文选范蔚宗宦者传论李善注引桓谭新论云:“居家循理,乡里和顺,出入恭敬,言语谨逊,谓之善士。”铎按“辨”读为“变”,“无辨”犹言“不变”。下文云:“虽脱桎梏而出囹圄,终无改悔之心”,又云:“大恶之资,终不可化”,又云:“未尝见奸人冗吏,有肯变心悔服称诏者也”,皆所谓“凶悍无辨”也。

〔三〕书甘誓云:“威侮五行。”史记匈奴传:'中行说曰:“匈奴明以战攻为事。”’此用其文。

〔四〕“贼残'疑倒。汉书哀帝纪诏曰:“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李寻传:“诸阘茸佞,抱虚求进,及用残贼酷虐闻者,宜以时废退。”翟方进传劾奏朱博等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苛刻惨毒,以立威。”

〔五〕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云:“多陷法禁。”

〔六〕孟子云:“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七〕汉书古今人表序云:“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王莽传赞云:“穷凶极恶。”

〔八〕礼记月令云:“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九〕当云“自恃以数赦赎”,字形相近而误。铎按:“羸”与“数”形不相近,疑“赢”之误。襄三十一年左传注:“赢,受也。”

〔一0〕论语云:“踧踖如也。”

〔一一〕何不然,言何所不然也。汉书韩信传“何不诛”。”何不服”。”何不散”,颜注如此。匡衡传云:“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

洛阳至有主谐合杀人者〔一〕,谓之会任之家〔二〕,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吏与通奸〔三〕,利入深重,幡党盘牙,〔四〕请至贵戚宠臣,说听于上,谒行于下〔五〕。是故虽严令。尹〔六〕,终不能破攘断绝〔七〕。何者?凡敢为大奸者〔八〕,材必有过于众,而能自媚于上者也〔九〕。多散苟得之财〔一0〕,奉以谄谀之辞,以转相驱,非有第五公之廉直〔一一〕,孰能不为顾〔一二〕?今案洛阳主杀人者,高至数十,下至四五,身不死则杀不止,皆以数赦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大恶之资,终不可化,虽岁赦之,适劝奸耳〔一三〕。

〔一〕说文云:“谐,也。,谐也。“”合“乃”“之省。续汉书五行志载桓帝末童谣曰:“河闲来合谐。”王先生云:'谐合杀人,若今律云“私和顶凶”矣。’铎按:谐合杀人,即浮侈篇所谓“以谋奸合任为业”者,史记货殖传称“借交报仇”亦指此。主其事者,受人厚赂,遣客为之刺杀仇家。旧时沪上犹有之,今始永绝。王以为“私和顶凶”,非也。

〔二〕“会任”浮侈篇作“合任”。按史记货殖传:“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汉书作“侩”,颜师古注:“侩者,会合二家交易者也。”一切经音义六引声类云:“侩,合市人也。”“会”与“侩”同。铎按:此“会任”盖与“驵侩”无涉。

〔三〕汉书宣帝子东平思王传云:“通奸犯法。”

〔四〕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翩幡互经”,郭璞曰:“互经,互相经过也。”“牙”即“互”字。谷永传云:“百官盘互”,颜师古注:'盘互,盘结而交互也。字或作“牙”,言如豕牙之盘曲,犬牙之相入也。’楚元王传:'刘向云:“宗族盘互。”’师古亦云:'字或作“牙”。’后汉书滕抚传云:“盗贼群起,盘牙连岁”,章怀注:“盘牙,谓相连结。”党锢传序注引谢承后汉书云:“中官黄门,盘牙境界。”魏志曹真后爽传:“根据盘牙。”吴志陆瑁传:“九域盘牙。”按“牙”并当作“互”,字形相近而误。师古谓如豕犬之牙,非是。盘。盘。盘古字通。铎按:隶书“互”字作“囗”,故与“牙”字恒相乱。

〔五〕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注:'如淳曰:“律,诸为人请求于吏以枉法,而事已行,为听行者,皆为司寇。”’

〔六〕“令。尹”,谓洛阳令。河南尹也。

〔七〕王先生云:'“攘”是“坏”字之误。’继培按:“破坏”见救边篇。铎按:淮南子本经训:“坏险以为平”,钱本文子下德篇“坏”作“攘”,误正类此。

〔八〕一切经音义十六引三苍云:“敢,必行也。不畏为之。”史记酷吏张汤传云:“赵王上书告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

〔九〕淮南子泰族训云:“智伯有五过人之材。”史记卫将军传云:“以和柔自媚于上。”

〔一0〕礼记曲礼云:“临财毋苟得。”

〔一一〕第五伦也。见后汉书。

〔一二〕诗正月郑笺云:'“顾”犹“视”也,“念”也。’按为顾,谓曲法瞻囗。论衡逢遇篇云:“节高志妙,不为利动;性定质成,不为主顾,“顾”亦谓委曲承意也。铎按:惠栋云:'顾其财与辞也。史记曰:“招权顾金钱”,又曰:“掉臂而不顾。”顾者,商贾人之语也。’

〔一三〕旧脱“赦之”二字。按匡衡传云:“虽岁赦之,刑犹难使措而不用也。”此文多本衡语,今据补。崔实政论亦云:“虽日赦之,乱甫繁耳。”

或云:“三辰有候〔一〕,天气当赦〔二〕,故人主顺之而施德焉。”未必然也〔三〕。王者至贵,与天通精〔四〕,心有所想,意有所虑,未发声色,天为变移〔五〕。或若休咎庶征,月之从星〔六〕,此乃宜有是事。故见瑞异,或戒人主〔七〕。若忽不察,是乃己所感致,而反以为天意欲然,非直也〔八〕。

〔一〕“云”旧作“之”。初学记廿引“或三辰有候”。周礼:“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囗”,郑注:“日。月。星辰。”铎按:本训篇用易“变化云为”,今作“之为”,误正类此。

〔二〕开元占经六十五引黄帝占云:“天牢中常有系星三,以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暮视之,其一星去,有喜事;其二星去,有赐令爵禄之事;三星尽去,人君德令赦天下。甲子期八十一日,丙子期七十二日,戊子期六十日,庚子期八十日,壬子期六十二日而赦。”御览六百五十二引风角书云:“春甲寅日,风高去地三四丈,鸣条,从申上来,为大赦,期六十日。”又云:“候赦法,冬至后尽丁巳之日,南风从巳上来,满三日以上,必有大赦。”又引望气经云:“黄气四出,注期五十日赦。”

〔三〕“然”旧作“杀”,“然”误为“煞”,又转作“杀”也。“未必然也”见史记自序。

〔四〕御览七十六引春秋保干图云:“天子至尊也,神精与天地通。”淮南子天文训云:“人主之情,上通于天。”御览九。八百七十六引“情”并作“精”。览冥训亦云:“遭急迫难,精通于天。”

〔五〕易纬是类谋云:“主有所贵,王侯元德,天下归邮。心有所维,意有所虑,未发颜色,莫之渐射出天地灾捉,挺患无形之外,准萌纤微之初,先见吉凶,为帝演谋,忽之可也,勿之无也。”此文本于彼。彼文有脱误。后汉书杨震后赐传云:“王者心有所惟,意有所想,虽未形颜色,而五星以之推移,阴阳为其变度。”亦本易纬。

〔六〕书洪范。

〔七〕“或”字误。王先生云:'疑“感”之误。’

〔八〕“直”当作“真”。汉书息夫躬传:'王嘉曰:“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孔光传云:“臣闻师曰,天右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若不畏惧,有以塞除,而轻忽简诬,则凶罚加焉。”谷永传云:“窃闻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序于下,日月理于上。如人君淫溺后宫,般乐游田,五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又云:“臣闻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不除。”

俗人又曰〔一〕:“先世欲赦,常先遣马分行市里,听于路隅,咸云当赦,以知天之教也,乃因施德。”若使此言也而信,则殆过矣。夫民之性,固好意度者也〔二〕,见久阴则称将水,见久阳则称将旱,见小贵则言将饥,见小贱则言将穰〔三〕,然或信或否。由此观之,民之所言,未必天下〔四〕。前世赎赦稀疏,民无觊觎〔五〕。近时以来,赦赎稠数〔六〕,故每春夏,辄望复赦〔七〕;或抱罪之家,侥幸蒙恩〔八〕,故宣此言,以自悦喜。诚令仁君闻此,以为天教而辄从之,误莫甚焉。

〔一〕风俗通云:“止系风俗,见善不徙,故谓之俗人。”见意林。

〔二〕韩非子解老篇云:“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者也。”

〔三〕两“小”字当作“米”。铎按:天之阴阳不言天,则物之贵贱亦可不言物。史记货殖传云:“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又云:'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是贵贱包民生食用百物言之,不独米也。且“小”与“久”对,皆状语,若作“米”,则文法参差矣。

〔四〕“下”,读如“下雨”之“下”。铎按:笺意以“下”为“降”,然“天降”言“天下”,所未闻。今按“下”疑当作“示”。”示“字古文作“囗”,与“下”相似,故讹而为“下”。说文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此天言示之证。

〔五〕桓二年左传:'师服曰:“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六〕说文云:“稠,多也。”

〔七〕崔实政论云:“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乃赦,示不废旧章而已。近永平。建初之际,亦六七年乃一赦,亡命之子,皆老于草野,穷困惩艾,比之于死。顷闲以来,岁且一赦,百姓忸忕,轻为奸非,每迫春节徼幸之会,犯恶尤多。”

〔八〕说文云:“憿,幸也。”“侥幸”即“憿幸”之别。经典通作“徼幸”,昭六年左传云:“徼幸以成之。”

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奸宄炽,而吏不制〔一〕,故赦赎以解之。”此乃招乱之本原〔二〕,不察祸福之所生者之言也〔三〕。凡民之〔四〕所以轻为盗贼,吏之所以易作奸匿者〔五〕,以赦赎数而有侥望也。若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六〕,得而必刑,则计奸之谋破,而虑恶之心绝矣。

〔一〕汉书刑法志云:“酷吏击断,奸轨不胜。”

〔二〕本传作“此未昭政乱之本源”。“政”当是“治”,唐人避讳改之。本书断讼篇云:“必未昭乱之本原”,语意亦未足,按文义当作“此乃未昭治乱之本原”。昭九年左传云:“木水之有本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英雄之座

    英雄之座

    黑白两棋,各执两人之手,两人一老一少,执棋之时相视而笑。当安心与爷爷布好棋局,准备冲锋斩敌首时,不可思议的事情降临在安心身上。安心无从逃避,他感觉在从一名操盘手变成了一颗棋子,无力挣脱,任由摆布。迷茫,无助,恐惧接憧而来,在那个陌生的世界,安心经历了些什么...
  • 七生浮华:茶香愿

    七生浮华:茶香愿

    三好学生对绿茶的痛恨,尊师遭到迫害,记忆?交换吗?梦想与现实的残酷,缠绕着的风之歌声,声音?交换吗?……古朴的小店,每天,都有一个个徘徊于绝望的人,愿望,求救。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交易成功,你将会忘记这所发生的一切。”“交易成功……”“交易成功……”
  • 欧阳修仙录

    欧阳修仙录

    欧阳宇锋的生活一直很平静,十几年来都是跟着洪伯在北龙镇生活,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一个人,改变他本来的生活轨迹。
  • 天竟之路

    天竟之路

    修炼之道,乃天、地、人争斗也,与天争命,与地争缘,与人争利。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笑饮三坛酒

    笑饮三坛酒

    烈士离不开三坛酒。炎日闪云鹏。风。风却不平。他曾经年轻。
  • 韩娱再次重逢的世界

    韩娱再次重逢的世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意外的记忆,宿命的重逢。一切都会有的,不是么?
  • 客江南

    客江南

    这是本人逆流创作的一部传统武侠作品。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明朝英宗在位时期。整个故事主要是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武林斗争来讲述人们对正义、平等的追求。故事中牵涉着人与人的矛盾、门派与门派的矛盾还有国家同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整体性与联系性。小说的主人公,是本人通过对“侠义”的理解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代表。小说的故事情节里,还蕴涵着本人对人生意义的简单思考。最后解释一下这本书为什么取名叫《客江南》。原因其实有两点,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要突出江南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有太多事情都发生在这里。至于另外一个答案,请恕在下在这先卖个关子,等到大家看了小说后,自然就会明白了。
  • 现代工商管理

    现代工商管理

    本书从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资源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还记得曾经的喧哗与骚动

    还记得曾经的喧哗与骚动

    一只来自大海的贝壳,经过海水的冲刷纯净无比,却被海浪冲上岸来,被风尘所污染。她本性纯良,却被狠狠地伤害,在爱情面前她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相信爱情。当他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本能地想躲开,却又无法克制地被他吸引。一个花心大少,一个受伤的贝壳,他们的的结局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