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见汉书。凡史记。两汉书有列传者,云“见某书”。
〔三〕汉书:“京房,字君明。”贤难篇。考绩篇并称京房。景。京古通用。急就篇有景君明。铎按:贤难篇称“先师京君”。汉人称师为君。
〔四〕方言后刘子骏与扬雄书云:“经年锐精以成此书。”
〔五〕汉书董仲舒传云:“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吕氏春秋博志篇云:“盖闻孔子。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高诱注:“精,微密也。”铎按:淮南子修务训高注:“精,专也。”
〔六〕文十八年左传云:“有才子八人。”“才”与“材”通。
〔七〕“巷”当作“养”。汉书云:“倪宽诣博士受业,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颜师古注:“都,凡众也。养,主给烹炊者也。”一切经音义六引蔡邕劝学注云:“佣,卖力也。”铎按:宣十二年公羊传:“厮役扈养。”何休注:“炊烹者曰养。”释文:“养,余亮反。”
〔八〕汉书云:“匡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按栾布传云:“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孟康注:“保,庸也。可保信,故谓之保。”铎按:孟子万章下篇:“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说苑善说篇作“百里奚自卖”。鬻。囗古字通。广雅释诂三:“囗,卖也。”
〔九〕礼记王制云:“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
〔一0〕汉书董仲舒传云:“学士皆师尊之。”
〔一一〕尔雅释言云:“究,穷也。”究涂,言非半涂而废也。
〔一二〕“期”疑“稽”之误。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曰:“稽废时日。”’俞樾云:'“期”与“綦”通。荀子王霸篇:“目欲綦色,耳欲綦声。”杨倞注曰:“綦,极也。”字亦通作“期”。议兵篇:“已期三年,然后民可信也。”宥坐篇:“綦三年而百姓往矣。”两篇文义正同,是“期”与“期”通也。或以丧乱期其年岁,言穷极其年岁也。’铎按:或曰:期。期字同。庄子寓言篇郭注:“期,待也。”以丧乱期其年岁,言因丧乱而待其就学之岁月也。汪改“綦”为“稽”,意尚不隔。如俞说,则是其人不复有究涂之时矣。殊未允。又按韩愈与冯宿论文书:“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此所谓“以乏易计”也。
〔一三〕“及”疑“反”之误。荀子不苟篇云:“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杨倞注:“既济则材性自尽。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中道不废也。”王先生云:'“逮”疑“违”。’铎按:或谓“逮”疑“肄”之误。然肄习于初不得省言“肄初”。王疑当作“违初”,盖谓违其欲学之初衷,其说差近。“及”疑当作“终”。终,古文作“囗”,因误为“及”。大戴礼记本命篇:“女终日乎闺门之内。”今本“终”讹“及”。(俞樾群经平议说)是其例矣。或“及”本为“既”,俗音讹。既,终也。
〔一四〕盐铁论相刺篇云:“七十子之徒,去父母,捐室家,负荷而随孔子。”汉书酷吏传:'郅都曰:“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韩信传云:“旷日持久。”后汉书桓荣传:'显宗报书云:“去家慕乡,求谢师门。”’铎按:原文“家”。“身”二字互易,而注不误,今改正。凡正文显误者,径改之,不复注明。
〔一五〕“几”读为“冀”。韩非子奸劫弒臣篇云:“负千钧之重,陷于不测之渊,而求生也,必不几矣。”铎按:尔雅释诂:“几,近也。”潜叹篇:“亦必不几矣。”义同。本书“无”与“不”多互文。又程本“必”上有“是”字。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云:'是,则也。见尔雅。晋语:“若更君而周训之,是易取也。”经传释词训“是”为“则”。’
〔一六〕尔雅释诂云:“仇,匹也。”“俦”为“仇”之假借。铎按:“俦”有二音二义。说文:“俦,翳也。”读大到切。玉篇。广韵并云:“俦,侣也。”读直流切或直由切。此文用“俦侣”之义,则不必定为“仇”借。然唐以前,“俦侣”字皆作“畴”,无作“俦”者。(段玉裁说文注说)疑此本作“畴”,后人以“侣”义通行而改之。
〔一七〕韩非子功名篇云:“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尔雅释诂云:“绩,功也。”
〔一八〕诗南山有台云:“德音不已。”文王云:“令闻不已。”释文:“闻,音问。”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作“令问不已”。铎按:此书多以“问”为“闻”,详遏利篇注。
〔一九〕汉书贾谊传云:“谊具道所以然之故。”
〔二0〕礼记文王世子云:“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汉书蔡义传云:“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后汉书胡广传云:“稽之典经。”
〔二一〕礼记祭义云:“结诸心。”周语云:“必闻于遗训。”
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自〔一〕托乘舆〔二〕,坐致千里;水师泛轴〔三〕,解维则溺〔四〕,自托舟楫,坐济江河。是故君子者,性非绝世,善自托于物也〔五〕。人之情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万也。此非其真性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六〕。君子之性,未必尽照〔七〕,及学也,骢明无蔽,心智无滞,前纪帝王,顾定百世〔八〕。此则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尔。
〔一〕“自”旧作“而”,何本改作”使”,并误。
〔二〕孟子云:“今乘舆已驾矣。”
〔三〕周语云:“水师监濯”,韦昭注:“水师,掌水。”“轴”当作“舳”,谓舳舻也。说文云:“汉律名船方长为舳舻。”王先生云:“轴,车轴,所以持轮者也。”愈樾云:'如此则舳即舟楫矣。“轴”仍当读“车轴”之本字。盖车轴不可以济水,故一解其维,即沈溺也。’
〔四〕方言云:“维之谓之鼎。”郭注:“系船为维。”
〔五〕荀子劝学篇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大戴礼劝学篇“生”作“性”。韩非子奸劫弒臣篇云:“托于犀车良马之上,则可以陆犯阪阻之患。乘舟之安,持楫之利,则可以水绝江河之难。”此“托”字所本。
〔六〕韩诗外传四云:“人同材钧,而贵贱相万者,尽心致志也。”说苑建本篇云:“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
〔七〕史记李斯传云:“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徐广曰:'“通”或宜作“照”。’
〔八〕荀子儒效篇云:“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岂不愚而智矣哉!”不苟篇云:“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
夫是故〔一〕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人目也〔二〕。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三〕。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己明矣〔四〕。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五〕,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六〕,则皆来睹矣。此则道之材也,〔七〕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则为己知矣。
〔一〕铎按:御览六百七引无“是故”二字。
〔二〕墨子经说下篇云:“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
〔三〕礼记仲尼燕居云:“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
〔四〕旧脱“己”字,依下文例补。
〔五〕易系辞下传云:“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六〕荀子哀公篇:'孔子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礼记乡饮酒义云:“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郑注:“术”犹“艺”也。’
〔七〕铎按:御览脱“道之材也”四字。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一〕;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二〕。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三〕,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四〕。
〔一〕管子君臣上篇云:“犹夜有求而得火也。”
〔二〕太平御览六百八引释名云:“经,径也;常典也。”
〔三〕汉书翼奉传云:“臣闻之于师曰:天地设位,悬日月,布星辰,分阴阳,定四时,列五行,以视圣人,名之曰道。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贤者见经,然后知人道之务,则诗。书。易。春秋。礼。乐是也。”
〔四〕事物纪原七引尸子云:“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效焉。”
昔倕之巧,目茂圆方〔一〕,心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试使奚仲。公班之徒〔二〕,释此四度,而效倕自制,必不能也;〔三〕凡工妄匠〔四〕,囗规秉矩〔五〕,错准引绳〔六〕,则巧同于倕也〔七〕。是故倕以其心来制规矩〔八〕后工以规矩〔九〕往合倕心也,故度之工〔一0〕,几于倕矣〔一一〕。
〔一〕“茂”当作“成”。礼记仲尼燕居云“目巧之室”,郑注:“目巧,谓但用巧目善意作室,不由法度。”韩非子有度篇云:“巧匠目意中绳。”皆“目成圆方”之意。铎按:作“成”是也。”成“亦”定”也。吕氏春秋仲冬纪:“以待阴阳之所定”,淮南子天文训:“秋分而禾蔈定”,高诱注并曰:“定,成也。”周语下:“听无耸,成也”,晋语二:“谋既成矣”,四:“民无成君”,吴语:“吴。晋争长未成”,韦昭注并曰:“成,定也。”皆成。定二字同义之证。本书明忠篇:“治势一成”,叙录作“一定”,则此为互文明矣。
〔二〕定元年左传云:“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公班即礼记檀弓公输般。铎按:世本作篇:“奚仲作车。”
〔三〕淮南子修务训云:“无规矩,虽奚仲不能以定方圆;无准绳,虽鲁般不能以定曲直。”
〔四〕铎按:“妄”亦“凡”也。汉书李广传张晏注:'“妄”犹“凡”也。’
〔五〕空格程本作“执”,盖以意补之。他皆仿此。
〔六〕说文云:“措,置也。”经典多假借用“错”。
〔七〕韩非子用人篇云:“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
〔八〕旧脱“故”字。“其”字,依下文例补。
〔九〕以上五字旧脱,卢学士补。
〔一0〕“度”上脱一字。王先生云:'疑脱“信”字。孟子云:“工不信度。”’铎按:邵孟遴校本臆补“循”字。
〔一一〕王先生云:'“几”上疑脱“巧”字。’
先圣之智,心达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经典〔一〕以遗后人。试使贤人君子,释于学问,抱质而行〔二〕,必弗具也;及使从师就学,按经而行〔三〕,聪达之明,德义之理,亦庶矣。是故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四〕,后人以经典〔五〕往合圣心也〔六〕,故修经之贤〔七〕,德近于圣矣。
〔一〕汉书孙宝传云:“着于经典。”
〔二〕淮南子缪称训云:“怀清抱质。”
〔三〕后汉书班彪后固传东都赋云:“案六经而校德。”李固传云:“俯案经典。”“按”与“案”通,依也。
〔四〕“造”程本作“就”。
〔五〕以上五字卢补。
〔六〕旧脱“也”字,依上文例补。
〔七〕汉书儒林传序云:“诸儒始得修其经学。”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二〕。”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三〕,莫良于学矣。
〔一〕车舝。
〔二〕敬之。铎按:淮南子修务训云:“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此诗高诱注:“诗颂敬之篇。言日有所成就,月有所奉行,当学之是行。此勉学之谓也。”
〔三〕书立政云:“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汉书外戚传班婕妤赋云:“扬光烈之翕赫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