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800000004

第4章

草与木异种。故邵尧夫以飞走草木为四物。晋五行志以桃李华非其时。梨根血出。大树自折。桑生东宫。桑树有声。茱萸相樛。枯树复生。木如人面。杨柳生松。木仆反立。皆为草妖。不知何谓。此桃李华非其时。正为华孽。余皆木妖耳。若草木之妖可以互称。则交址之稗化而为稻。鬼目、苦藚生于江东。宫墙驰道悉生蒺藜之类。亦得指以为木妖也。而又可乎。是知草当云草。木当云木。为宜矣。然则所谓木妖者。又非木不曲直。惟金沴木之谓。木不曲直。惟金沴木者。乃城门自坏。屋梁跃出。牙竿不正之类是也。

近世御史大夫张文正公。讳行兰。字敬夫。文集十卷。杂论有云。孔毅夫杂说。言今之与夷狄。最多者纔百万。不若汉所遗之多。汉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七千四百八十万。余谓汉以文计。今以贯计。十贯乃一万也。七千四百八十万。即七万四千八百贯耳。一亿九十万。亦纔十万九百贯也。而宋岁与契丹五十万两。匹直一百万贯。视汉孰为多哉。足明孔说之误。集中又有蜡梅诗云。池边乍想渐台帽。堂下遥惊虢国衫。用事亦新奇。又乐章有教坊腔子三十五首。内道调近一中五远六。中吕近十二中三远八。考诸词曲中。正见名近者。不知所谓中与远者何等声也。异日当求知音者问之。

史记尉佗传。太史公曰。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李子曰。此误也。当云。东闽兴兵。南越动摇。按传云。初。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又佗为书谢汉曰。南方卑湿。蛮夷中闲。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又云。建元四年佗卒。其孙胡为南越王。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胡上书曰。两越俱为藩臣。毋得擅兴兵相攻击。今闽越兴兵侵臣。臣不敢兴兵。惟天子诏之。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守职约。为兴师。遣两将军往讨闽越。兵未踰岭。闽越王弟余善杀郢以降。于是罢兵。天子使庄助往谕意。南越王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死无以报德。因遣太子婴齐入宿卫。据此则其相攻者、闽越与南越。非瓯骆也。其后吕嘉败。越桂林监居翁始谕瓯骆属汉。迹瓯骆始终未尝与诸国相攻击。何得云瓯骆相攻也。又闽越未攻南越时。尝发兵围东瓯。则是瓯闽相攻。亦不得为瓯骆相攻也。瓯骆相攻乃在数年之前。了无与于南越。而婴齐何为而入朝乎。或曰。南越也、东瓯也、西瓯也。皆瓯骆之属。故云瓯骆相攻耳。审如此说。义亦未宏。东闽乃大禹之后也。南越乃赵佗之孙也。各自割据。何得并为瓯骆之属乎。或者又曰。东闽、南越皆瓯骆之地。二国虽殊。亦可谓之瓯骆相攻也。此亦未为通论。借使壤地相接。得以通称。而相攻之说。亦无从发。若东越先攻南越。南越亦复报伐。谓之相攻可矣。今东越举兵擅击南越。南越束手。禀命天子。谓之相攻。不亦悖乎。

庄子齐物论。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旧说兹十有二者。皆情性之异。其理甚乖。盖虑叹则怒哀之类。或以变其常。姚佚则喜乐之类。或以作其态。故其下继之曰。乐出虚。蒸成菌。谓声响出于虚寂。菌蕈出于熏蒸。亦犹喜怒哀乐。一出天机之自然尔。故其下又继之曰。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慹字。成玄英谓为屈伏不伸。陆德明音释云。之涉反。且曰司马云不动貌。按玉篇。此字凡五音二解。其之涉切者。引司马彪庄子注云不动貌。其奴协切者。义亦同上。其之入泰入涉立三切者。怖也。彪解之为不动者。亦对变而言之。盖与成玄英所谓屈伏不伸为性情十二之一者。正同非也。若依玉篇作怖。谓虑叹之甚。则必变而为忧怖。其说虽通。其意甚狭。今亦不用。窃以为此字从执从心。当读如执音。盖人心之所主。谓其常情焉耳。以虑叹而变其常。岂止怖畏而已哉。将为狂为痴。而无所不至矣。又德充符云。肫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已焉尔。不得类焉尔。食字。或音嗣。或音饮。邑锦反。皆非也。食本如字读。食于其死母。犹言就食于其死母。就食则就乳也。不烦更发他音。又智北游云。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毫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也。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郭注云。玷捶钩之轻重。而无毫芒之差。故捶字数音。郭则音丁果反。徐则音棰。李则音坠。其玷捶之玷。陆德明音丁恬反。然详上下文意。正当从随音为胜。捶即锻也。犹今世俗所谓打也。今人凡有修治者。悉谓之打。此其理甚易晓。而郭注以为玷锤之轻重。缪矣。

东坡先生。神仙中人也。其篇什歌咏。冲融浩瀚。庸何敢议为。然其才大气壮。语太峻快。故中闲时时有少陧杌者。如牏厕厕牏之倒。滹沱河芜蒌亭之误。皆是也。今聊疏其一二。可以为峻健者之戒。和刘贡父云。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按晋语优施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菀。己独集于枯。东坡此诗意。全用晋语事。而押韵处便加梧字。岂非太峻快耶。次韵秦少章云。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此则全用刘禹锡石头城诗。但改其下三五字耳。亦是太峻快也。桓魋墓云。纵令司马能镵石。奈有中郎解摸金。按陈琳为袁绍檄曹操云。曹又特置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则摸金乃校尉。非中郎也。病起云。何妨一笑千痾散。绝胜仓公饮上池。按史记。长桑君出药与扁鹊。饮以上池之水。曰。三十日当知物矣。坡则以为仓公。仓公、淳于意也。送陈六云。去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按王制。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此用茧栗。不得便为牛。次韵张秉道云。怜君嗜好更迂阔。得我新诗喜折屐。按晋书。折者屐齿。而非屐也。若云得我新诗齿折屐。则其为喜。不言可知。石鼓歌云。上蔡公子牵黄狗。本誉李斯善作篆。而复引黄犬事。殆似勉强。次韵周长官见寄云。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丧家之狗。而止用两字。似不甚妥。又送客云。锺乳金钗十二行。乐天诗云。锺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今便配合为一句。恐非后辈楷式。观欧阳钤辖刀剑战袍云。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叫呼击鼓催上竿。猛士应怜小儿黠。此语虽有激而出。然使不知道者观之。能无失伦之嫌乎。

宇文叔通济阳杂记云。徐凝为庐山瀑布诗云。千古长如白练垂。一条界破青山色。东坡笑之。谓之恶诗。及坡自题。则曰。擘开苍玉峡。飞出两白龙。予谓东坡之擘开。与徐凝之界破。其恶一也。治近读坡集。其游灊山诗又云。擘开翠峡出云雷。裁破奔崖作潭洞。然则坡之峡。凡两度擘开矣。

养生家有胎息之说。息、气也。息之为义大矣哉。脉诀以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者。出入之义也。俗以音问相通谓之消息者。往来之义也。以称贷取赢谓之利息者。增羡之义也。以舍劳从逸谓之止息者。停憩之义也。人有嗣续谓之子息者。生滋之义也。人而物故谓之休息者。了绝之义也。息既得谓之生。而又得谓之死。则息之为义。不既大矣乎。濂溪通书称无极而太极。晦庵云。无极而太极。祇是艮卦而已。晦庵以艮卦当太极者。政以终万物。始万物。莫盈乎艮者也。艮、止也。止、息也。止息之地。万物之所终也。谁知色色而形形者。尽于止息中来乎。且艮之为卦也。位则处丑寅之闲。时则当十二月正月之交。此非万物终始而何。晦庵因之复论云。息便是百谷之实。初闻此语。睯不能省。徐徐以思。乃大朗彻。实既为种。种复成实。种实相仍。种种无穷。则云乎息者。非百谷之种而何。观谷实之新新。究万物之芸芸。吾然后知胎息之不妄也。夫息之为文。从鼻从心。说者又谓自心为息。胎息之验。观文又可见矣。自昔老子发谷神之机。庄周启踵息之钥。玉匮则敷陈上假。黄庭则演说琴心。是皆夺造化之权。而抉天地之秘者也。道大事重。悠悠莫知。世之高亮之士。虽有能言之者。或隐之太深。或衍之太漫。夸张诡怪。无从致诘。惟晁承旨明远、强太保安道、苏端明子瞻、黄太史鲁直。此四君子。遂能曲尽要妙。明着其说。晁则立合和之论。张则出清微之语。苏则谈随住之诀。黄则述莲烛之颂。晁公之言曰。心息相依。息调心静。静调久久。可成胜定。神气相合。气和神清。清和久久。可致长生。张公之言曰。身如莲华及虚空。中有习习清微风。若存道乃通。一来一往终无穷。来无辙迹去无踪。散入八万四千毛窍中。苏公之言曰。数息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又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入。随之不已。一息自往。或觉此息。从毛窍中。云蒸雾散。病除瘴灭。自然明悟。黄公之言曰。莲华合里烛一寸。牝马海中烧百川。粪扫堆头亲拾得。道人云是玄中玄。此四君子之言。亦可谓知言之选者也。予少小多疾。故常求所以摄养之方。虽不得升堂哜胾。亦麤得近其藩篱。向寓崞山之同川。尝与李鼎之和论及于此。之和邃于性命者也。似有印可意。予因赠之以诗云。立牝机关不死根。自消自息自氤氤。暖于焰焰九微火。轻似飘飘三素云。白玉池心流晓润。紫金炉口褭余熏。未知与道相应否。试作新诗一问君。之和拊掌大笑曰。子得之矣。不可以语非其人。

晁迥明远说。心息相依。神气相合。张方平安道说。身如莲华及虚空。中有习习清微风。此达摩胎息法也。近世万松和尚。着从容录。以为达摩无胎息法。人谓达摩行胎息者。是其说出于曲学小智。予谓万松之说非也。佛乘虽深密。要不出性命二字。故知胎息法。祇是以性命为一致。若谓胎息等皆妄。则凡镫史所载机缘语句。独非系驴橛耶。胎息虽不足以尽至理。亦至理之所依也。今一切去之。则正所谓性外求命。命外求性耳。性外求命。命外求性。便是不识性命。

庄子天地篇汉阴丈人章下。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闲者。汝将固惊耶。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旧解及吕解。皆以汉阴丈人。背今向古。不知因时任物之易。为非真修浑沌氏之术者。故孔子有假修之语。而且有不知其二、不治其外之机。以予观之。理或不然。顾前后问答。皆深与汉阴之意。初无夺之之辞。盖浑沌氏之术。无得而修。汉阴丈人特假之耳。亦犹直寄焉。与夫寓诸庸之谓也。识其一。抱一之谓。不知其二。无所于杂之谓。治其内。立乎本原之谓。不治其外。无所事事之谓。岂以不知其二便谓不通。不治其外便谓偏枯耶。古人之文。不必以势拘。所贵以情得。语似相戾。而意实相贯。诗书中类此者。不可以概举也。读者承上假修之语。遂并其下文而误认之。甚无谓也。夫所谓明白入素。(至)以游世俗之闲者。正所谓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也。夫所谓汝将固惊者。正所谓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也。若别以明白入素。(至)以游于世俗之闲者。以为真修。则前所谓全德之人。果谓谁哉。治尝谓世之读书者。往往用意太过。而治庄老者为犹甚。何者。为其说说而无穷也。使说说而有穷。夫又何足以谓之道。惟说说而无穷。故终日言而未尝言。终日不言而有若雷霆之虩虩也。其知者由是而之。其不知者亦由是而之。此道之所以难明也。彼以汉阴为假而非真者。必以为一与二俱举。内与外并行。天人无际。动静两遂。始可谓之真修也。汉阴丈人仅能得其一而尽迷其二。仅能得其内而尽忘其外。是乌足以为浑沌氏之术乎。曰。乃若所论。益以知汉阴之为至人矣。夫天人之无际。动静之两遂。谓之混同无闲。以并包内外圣王之道。固也。亦盍以此章前后之旨明之。此章本旨。大率不过以机械、机事、机心为非道。以德全、形全、神全为至道。条条井井。无他蹊径之难睹也。今而强为夸大之说。无可为而为不可为之为。无可言而言不可言之言。凿之又凿。钻之又钻。劳筋苦骨。必待胸喘肤汗。四体不能运掉。而后谓之得也。不亦狂惑哉。又况天人之无际。非以其机械、机事、机心属之人也。曰人者。直对天而命之人耳。动静之两遂。非以其机械、机事、机心属之动也。曰动者。直对静而命之动耳。乃今混而一之。谓之为天者。必参以机械、机事、机心之人。谓之为静者。必参以机械、机事、机心之动。始名真修。则亦异夫混同无闲。以并包内圣外王之道者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自在仙

    自在仙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古往今来无数年,仙人从来是少见。如今迈步朝天笑,世间可有自在仙?少年出自荒域,欲修一条自在仙路,若上天不许,那我便逆了苍天,我的道就是遵循本心,自在无边!
  • 修仙带着空间

    修仙带着空间

    本来就没有依靠,最后疼自己的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抛弃所有熟悉的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席念念被外婆留下的木戒子空间,带到异界,开始了她的新旅程……看念念的异世奋进史……?(?????)?
  • 老残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老残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老残游记》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 家庭教师之重生之炎

    家庭教师之重生之炎

    一名酷爱家庭教师的高中生,李天琦,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彭格列第十一代的首领,突然迎来的一切让他经历蜕变,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找寻自己的守护者,捍卫自己的家族,打造属于自己的彭格列!
  • 浮生未尽:拒做祸国妖姬

    浮生未尽:拒做祸国妖姬

    我一个活了一千多年的女杀手,竟然还搞不定一个杀手?说出去真是丢脸,那怎么办?求不得就不求了呗,反正我天生貌美如花,武功高强,医术通天,就是脾气有点怪异。也许杀手终归不是我的菜,英雄一怒为红颜,我不做红颜祸水,可是你拿下整个天下却还是为了我。
  • 妖魔灭世传

    妖魔灭世传

    一个你所熟悉的世界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妖魔乱世,谁来维护人间秩序?谁来斩尽妖魔?一个平凡又不普通的青年,踏上了一段又一段玄幻冒险之路,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一般的故事。
  • 冕王纪

    冕王纪

    一粒种,化身千万宇宙,一幅图,填作无尽星空。我睁开眼,黑夜也要变白昼,我垂下眸,银河也得落星球。山海界图,江山如故,神秘的青铜天宫,诡异的龙王仙墓。这是一个召唤的世界,一个盗墓少年自群岛走出,通向御妖大道。………………
  • 无天武神

    无天武神

    无意间穿越到异世,却不想后面蕴含着惊天秘密。且看少年吴双如何得到逆天机缘,从此以后一飞冲天,横扫天下无敌手,同辈中无敌。最后成为一世君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每天一更,偶尔小爆发。)
  • 蜜恋99天:大牌校草爱上我

    蜜恋99天:大牌校草爱上我

    “公交色狼!你怎么在这里!?”“呵呵,短腿神经病,你也在这里上学啊?”“色狼我警告你啊!以后少骚扰女生,否则,别怪我见你一次踩你一脚!”呵呵,高中的第一天,在大巴上碰见一个咸猪手,林洛宸好心当成驴肝肺,不但没被表扬,反倒被人冠上“色狼”的称号。好啊,色狼是吧,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谁更色!
  •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

    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