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800000006

第6章

十大方廣佛華嚴經。此經有十種甚深廣大無比法。與諸經別。若有大心眾生。於此法門深生信心。不讀餘經。初發心時。十住之首。位齊佛果。如來出現品中所說云。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名為假名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隨順一切如來境界。猶如大海。大身眾生之所都止。此經亦爾。最上大心眾生之所都止。澤沼之龍不樂其居。猶如大海不宿死屍。若有見聞信樂而能悟入。永離凡夫權學闡提死屍。直同如來法身智海。又如來出現品云。佛子。如來音聲亦復如是。無生無作無有分別。非入非出。但從如來功德法力。出於五種廣大音聲。其五者何。一曰。汝等當知。一切眾生諸行皆悉是苦。地獄苦。畜生苦。餓鬼苦。無福德著我所苦。作諸惡行苦。欲生人天當修善根。生人天中。離諸難處。眾生聞已。捨離顛倒。修諸善行。離諸難處生人天中。二曰。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眾苦熾然。如熱鐵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涅槃是寂靜無為安樂。遠離熾然。消諸熱惱。眾生聞已。勤修善法。於聲聞乘。得隨順音聲忍。此是聲聞乘。三曰。汝等當知聲聞乘者。隨他語解。智慧狹劣。更有上乘。名獨覺乘。悟不由他。汝等應學。樂勝道者聞此音已。捨聲聞道。修獨覺乘。四曰。汝等當知過二乘位。更有勝道。名為大乘。菩薩所行。順六波羅蜜。不斷菩薩行。不捨菩提心。處無量生死而不疲厭。過於二乘。名為大乘。此是菩薩大乘。五曰。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若有眾生信解廣大。諸根猛利。宿種善根。為諸如來神力所加。有勝樂欲。求佛果者。聞此音已。發菩提心。此是佛乘。佛子。如來音聲。不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利益無量眾生。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一相。當知如來音聲。常隨五乘眾生應所聞故。猶如大海潮無失時故。是故。於此法中起信。發大菩提心。十住初首。便即見性。起法身佛智慧。便成正覺。然始即從性起智慧之位。行諸行相。教化眾生。即覺行圓滿佛。不同權教。先行菩薩行。學假真如等觀。地前伏忍。十地已來。猶有十真如障故。為觀當情。真如成障。所行之行並是有為。所發菩提心。並未離生滅。所有能斷分別無明。由觀折伏。十地之位方能見性。經三祇劫方始成佛。仍須百劫別修相好。若將此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所本乘。同彼化身。引彼權學上中下流。全非信解。去佛懸遠。未解經意。久大曠劫。終無成佛之期。若上上根人。信解此經。明知不謬。即當乘如來乘直至道場。當所乘時。即是道場。更無可至。如法華經。亦是佛乘。即是化佛引彼三乘令知實法。即三界火宅門前三乘。羊車鹿車。大牛之事。即是上中下根三乘。為上根之人。有一分慈悲。勝餘二乘故。為觀假故。未有實見。名為不真菩薩。此三種上中下根之人。俱有惡三界苦。中下根人聲聞緣覺。惡而求出。上根菩薩厭而不離。為慈悲勝彼二乘。故有饒益之心。此三種人。俱不知三界體相一真佛境。如出現品中廣明。佛對此故。說佛所有功德報相皆是修生。令諸權學修治作意。經多祇劫終無成佛之期。是故門前之駕是佛權施。露地白牛方明法界。法界性相本唯真智。所有分別皆是智為。是故法華經云。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聲聞及緣覺。不退諸菩薩。皆悉不能知。此等即是門前三乘也。為未明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為三乘同有厭苦集樂修滅道之心。未明苦集本唯智起。不了滅道本自無修。無造無作。化諸羣品。如幻住世。性絕無明。即是佛故。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何須苦死要三僧祇。但自了三界業。能空業處。任運接生。即是佛也。蓋佛者覺也。覺業性真。業無生滅。無得無證。不出不沒。性無變化。本來如是。即是佛故。隨緣六道行菩薩行。變化神通接引迷流。佛非變化。淨名經云。雖成正覺轉於法輪。不捨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故。以此善財十住初心。於妙峯山上德雲比丘所。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即便成正覺。然後始詣諸友。求菩薩道行菩薩行。當知正覺體用之時。即心無作處即是佛故。不須修行。設當行滿。亦不移今故。如化佛示成化相之時。苦行麻麥。剃髮持衣。捨諸飾好藉草等事。為化外道樂苦行者及三乘之根有放逸者。經中佛已和會。非佛自須。如是等行。無增上慢者。豈須如是。一念任無作性佛。智慧現前。無得無證。即是佛也。如善財證覺之後。方求菩薩道。行菩薩行。何以然者。為覺道之後。方堪入纏。處纏無縛。始能為眾生說法解縛。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說時前後。法是一時。是故當知。若欲行菩薩行。先成正覺。問曰。法華經為佛乘。門前三乘大牛車。興露地白牛之車。一種是牛。有何異也。答曰。門前三乘。對三界苦。且令離火宅所燒。權免火難。大乘權教菩薩。樂行悲心有饒益志。自離火難不離三界。有一分度眾生心。勝二乘自求解脫。且得一分運載之心。故名為大牛。望二乘處大故。十地見性方成佛。猶經多劫始能真。故望彼二乘。但名菩薩大乘。非名佛乘。法華經云。佛乘唯有一。無二亦無三。即引彼三乘。總歸一乘。小乘雖有信許成佛。迴習稍難。故標遠劫。龍女剎那之頃。便至佛乘。即明真證。達苦即真。無所厭故。是故。門前之乘對三乘設。露地白牛。方明至無依之處。露地者即佛地也。為佛智無依止故。故云露地白牛者即法身也悲智也。以法身無相。名之為白。智能觀機悲心濟物。名之為牛。為取牛能運載故。為以無作法身。悲智濟物故。喻同牛也。門前之牛。觀空增勝。三祇未滿。未見佛性。不證法身根本智。不言白色。不言露地。為假真如及空觀當情猶有所依故。不言白色。有所依故不言露地也。雖復迴心信此一乘。至於佛地猶將未及。但隨佛語而隨信之。心未成堅信故。還索三乘。未敢欣大故。佛便誘引。令成信力。等與大車。故言非己所望今皆與之。此明即三乘迴心。如門前牛車。不云白色。不云裝飾。為有漏故。不同露地白牛之乘。具言高廣裝飾等事。此乃門前與露地之乘。全別不同也。

第二明依宗教別

夫大覺出興。稱真智而自在。法身無際。等羣品以同軀。任器現形。應根施教。如空谷響。應擊成音。谷響無心。亦無處所。如來設教亦復如是。且如毗盧遮那之教。無始無終。稱性無方。無斷無絕。隨其根類。自見入胎出家說法始終教行入寂涅槃。其實如來本不如是。但隨一期同而且異。約立先德十家教行。第一後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第二陳朝真諦三藏立二教同時。第三後魏光統律師立三種教。第四齊朝大衍法師立四種教。第五護身法師立五種教。第六陳朝南嶽思禪師智者等立四教同時。第七唐朝海東新羅國元曉法師。造此經疏亦立四教。第八唐朝吉藏法師立三種教。第九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教。第十唐朝江南印法師立二教。已上十家所釋。並依今唐朝吉藏法師所集。同異各是一家。並是當世英才。智超羣品。皆為統賢靈之法將。開佛日之明燈。不可是非加其名也。只如佛說內外中間之言。遂即入定。後有五百阿羅漢。各解此言。佛出定後。同問世尊。誰當佛意。佛言並非我意。諸人問佛。既不當佛意。將無得罪。佛言雖非我意。各順正理。堪為聖教。有福無罪。況此諸德所說。各有典據。仰惟高旨。未可僉量。但通玄自參聖教。隨己管窺。以述意懷。用呈後哲。准其教旨。略立十種。何者為十。

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第三時說解深密經。和會空有。明不空不有教。第四時說楞伽經。明契假即真教。第五時說維摩經。明即俗恒真教。第六時說法華經。明引權歸實教。第七時說涅槃經。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第八時說華嚴經。於剎那之際通攝十世圓融無始終前後通該教。第九共不共教。第十不共共教。第一時說小乘純有教者。為諸凡夫繫著世法以為實有。隨於色塵。作諸不善。以不善故墮於苦趣。還將有法轡勒彼心。以戒防護制諸不善。故名純有教。於小乘中。還說無表性戒等。通其大體。但隨根性。用事不同。如菩薩戒亦爾。經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亦以性戒論之。又云。如是千百億。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者。所謂初以化身化報引接。後以令歸法身實報。若上根者。法身事理一時為依本故。

第二時說般若破有明空教者。既設小乘實有。令成軌範。制共身語意得住善法。即說生空等觀。方說法空教。破彼繫著。漸向法身。

第三時說解深密經。為和會空有教者。為於前空有二教和會。令邊見者不滯空有二門。為不空不有教。為二乘人滅識證寂住寂無知。為迴彼故。寄說第九阿陀那識為純淨識。五六七八等識。常依彼九識以為依止。凡愚不了。妄執為我。如水瀑流不離水體。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識。常以淨識為依故。漸迴二乘之心達識成智。何故安立九識為淨識者。為二乘人久於生死業種六七八識有怖畏故。恐彼難信。方便於生死種外。別立淨識。漸漸引之。意欲使令留惑不滅。使令悲智漸漸得生。深密經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位。以智為依止。漸令空見達識成智。

第四時說楞伽經。云說假即真教者。如楞伽經。直為大乘根。頓說第八業種之識。名為如來藏識。又云。得相者曰識。不得相曰智。起信論亦同此說。此教雖說無明業種成智。猶希出俗未現同纏也。

第五時說維摩經。明即俗恒真教者。為維摩經中。不以聲聞二乘。及三乘菩薩為知法者故。是以十大弟子杜口於毗耶。彌勒光嚴息芳言於法席。此經破前四種教中菩薩聲聞染淨未融常欣出俗。即以淨名身居俗士。明即俗常真。壞彼淨相常懷染淨。故說有身為如來種。無明有愛為種等。使令三乘之眾。淨相心亡。出俗入纏。平等無礙。方明實德也。

第六時說法華經。引權歸實教者。為羅漢隨空會寂。緣覺會十二緣生法。皆無體性。以明六根識及名色心境三事自性無生。如是二人。皆心識滅。三界業滅。智慈不生。又為析法明空。以空破惑。樂生淨土。及留惑潤生菩薩。並不了一切眾生無明諸惑。皆從一切如來根本性清淨普光明無中邊智之所生。皆有淨土穢土自佛他佛欣厭等諸邪見。不稱真理。引此三根。令歸本智故。即以妙法蓮華。令知無明生死性。本唯智體性自無染。但迷悟不同。無有二性。以蓮華像之。引彼三根令歸本故。是故法華經明世間相常住。

第七說涅槃經時。令諸三乘捨權向實教者。此經中。明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如佛無異。但為無明覆故不見。涅槃經是三乘中捨權就實相。法華即是捨權就實智。二部經俱是三乘中第六時教。但為化相門中說時前後。故分涅槃為第七時教。然其智境。無有次第古今時也。

第八說華嚴經時。於剎那際。通攝三世及十世圓融教者。如經說云。入剎那際三昧。降神受生。八相成道。入涅槃總不移時。為依本性理智。本無時故。非權依本也。故名為入。非是本法性中而有出入三昧。以化儀軌則。施方便言。是故。諸明人莫隨其言。言佛世尊一人入剎那際三昧。此經教門。無始無終。是佛實報果德。性相圓周。若求其頭尾長短。始終路絕。出此法外。別生情量。總是權門。非究竟說。如此法門。佛不出世。亦無涅槃。諸性一性。諸智一智。諸相一相。諸行一行。三世一念。一念三世。乃至十世。如是等法無始無終。名為常轉法輪。如圓珠無方。如明鏡頓照。如虗空無隔。如響無依。如影不礙。如化人所生。若人了得此法門者。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之所現前。為此法無出沒故。還以自然無出沒智而自能得之。非情計思量之所能得也。一切權教法門。總在其中一時而說。為諸權教不出法界。無三世故。各依自見無量差殊。

第九共不共教者。為說諸大乘經。人天三乘同聞。得益各別。經云菩薩在一小眾生身中。成等正覺。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其此小眾生不知不覺。此乃常與眾生共。及以大小乘共在佛海中。身之與心本無差別。然見佛不見佛。聞法不聞法。解脫知見大小。及苦樂各各不同。是故。名為共不共教。又經云。入剎那際三昧。示現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出現轉法輪入涅槃。此乃於無時之中。諸眾生等。自得時分。見初中後。於一音法內。自得天人小乘大乘佛乘。自得道果。各各不同。見佛住劫壽命長短。各自差別。而實如來性無造作無生無滅。然以無作法性無垢白淨之智。自體清淨。能稱彼念。令無失時。如是與佛。共法共智共時共身共心共乘。以知見解脫。各各不共。故言共不共教。亦如五百聲聞。共在華嚴會。而如聾如盲。是其事也。

第十不共共教者。如華嚴經中。十方雲集諸來菩薩。及佛國土。所從來方不同各別。所共同聲說法。總同聞法。獲益能同能別。又於會中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各各差殊。同得毗盧遮那果德法門。具同具別自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凶舞

    凶舞

    这里没有古老的内力,亦没有眼花缭乱的魔法,有的,是能吞吐天地,创造日月的创之力,创武,创将,创王,创皇,创仙,创神,创机,且看罗魁穿越时空,来到表面宁静,其实逆乱的21世纪,如何,创,世,纪
  • EXO梦燃

    EXO梦燃

    一个神秘的空间,神、狼、鬼、灵、人五族,一个幼婴,将一切恩恩怨怨紧密联系,仇恨、爱恋,纠结……他是我的狼王,我只臣服于他!——阳佟夏曦不论谁,敢碰你一下,那他就只有死路一条!——吴亦凡我想得到的没有什么得不到,更何况一个女人?——边伯贤你是凡的狼后,我只有守着你的分。——鹿晗乖乖把狼后的位置让出来,不然就等着狼族和神族一样的下场吧!——银灵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我不希望再有那么多杀戮了!——吴世勋我们神族岂能让他们灭族,灭族之仇一定要报!——金俊勉凡是狼鬼灵三族的,我见一个杀一个。——椒美人
  • 重生之过去的游戏

    重生之过去的游戏

    我是一名职校生,我的名字叫沈浩,因为最近不堪一顾的生活,我非常得想回到过去,去好好学习,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初中新生报到的时候,开始了我的重生之旅。
  • 青天问道行

    青天问道行

    这世界有三种人。一种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亡,一种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还有一种人活着就是为了等待。且看年少的你又是为了什么。
  • 模因入侵

    模因入侵

    一夜之间,网络上所有灵异小说全部消失,与之伴随的是,小说中的灵异事件侵入现实。各地灵异现象频发,从最初的不信,到惊恐、绝望、疯狂……直至死亡。人类,在哭泣。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曾有青春,躲进时光

    曾有青春,躲进时光

    夕阳西下,斜阳下的左脸车水马龙的号角,拥挤的公交站台一声急促的鸣笛·······················原来已经过了那么久一群呼啸疾驰而过的单车少年原来,我们早已好久不见··············
  • 鲙残篇

    鲙残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男妃倾天下

    绝世男妃倾天下

    现代神医慕千瑾穿越到不知名的王朝,男扮女装逆袭攻略腹黑小王爷的血泪史。造【bao】福【fu】社【shi】会【jie】,攻得无量,万受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