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2300000008

第8章 印度形象(4)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动员与组织工作上,从来没有专心致志地写出或道出他的全部革命人生观与世界观。可是,每当他谈到中国革命事业时,总喜欢宏观地联系国际形势。下面所引在中国发行的英文《中国论坛》对1911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加拿大温哥华与日本记者谈话的报道就可以看出:

在这次晤谈中,孙中山详尽地阐述了对中国形势的看法……他对记者说,“吾人唯一担心者,乃列强之干涉也”……他强烈谴责移居加拿大的英国人与法国人对当地居民的歧视,强烈谴责加拿大政府歧视亚洲各国侨民的政策,并且号召亚洲各国人民实行自治。他积极支持日本某些政治家提出的召开亚洲各国会议,以建立亚洲各国同盟的计划,并且呼吁日本率领亚洲各国反对英、美、德和沙俄,强调要“唤醒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像孙中山这样把“中国和印度”紧密结合,把这一结合看成是亚洲共同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中国领导人中,可谓绝无仅有。孙中山算得上是百年以来对印度最同情与最重视的中国政治家。

顺便想起了一位当代美国学者的评论:“即使中国的利益与活动很大一部分立足于亚洲,中国领袖们在外交政策的观念上却极少从(亚洲)地区来考虑。”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因为“亚洲”这一概念是欧洲人创造的,中国政治传统继承了孔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概念,没有在世界(“天下”)与中国之间摆上“亚洲”,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思想是内向的,国际观念相对薄弱,更谈不上陌生的“亚洲”观念了。

孙中山却是例外。他从小受西方教育,接受了欧洲学术思想中的“亚洲”概念。他一方面深感中国受欧洲白种民族压迫,另一方面又看到亚洲其他民族想从欧洲白种压迫下解放出来。他从亚洲人民的角度提倡反对欧洲压迫,使得他把自己作为政治思想家的爱国自豪感扩大到亚洲的领域。1924年,孙中山取道日本去北京和由军阀控制的民国政府谈判统一中国的问题,他在11月28日在神户出席神户商业会议所、神户高等女子学校、大阪朝日新闻社、大阪每日新闻社以及神户《又新日报》社五个团体的联合欢迎会上,以“大亚洲主义”为题作了讲演。他说:

我想我们亚洲就是最古文化的发祥地,在几千年以前,我们亚洲人便已得到很高的文化。就是最古的国家,像希腊、罗马那些古国的文化,都是从亚洲传过去的。我们亚洲从前有哲学的文化、宗教的文化、伦理的文化和工业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亘古以来,在世界上很有名的。推到近代世界上最新的种种文化,都是由于我们这种老文化发生出来的。让我们来仔细咀嚼这番话。他说的作为“最古文化的发祥地”的亚洲,指的当然是印度和中国。他说的“亘古以来”世界有名的亚洲“哲学的文化、宗教的文化、伦理的文化和工业的文化”,不言而喻,指的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宗教的文化”是印度的强项,中国没有(中国的佛教文化是印度传来的);“伦理的文化”是中国的强项,印度也有;哲学与工业的文化,中印两国都是出名的。最值得寻味的是:他说“希腊、罗马那些古国的文化,都是亚洲传过去的”。这“亚洲”是不是也指中国呢?还是借花献佛,用古印度文明对欧洲文化发展的贡献来增加亚洲人的自豪感呢?我们从近代与现代中国政治家表现出的民族自豪中,根本没有人说过希腊、罗马的古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而且也不是事实)。孙中山自己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与此相反,他却说过:“中国古来未与世界交通。”如果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证明孙中山从来不认为中国文化在古代传到希腊、罗马的话,那他上面说的“从亚洲传去”到古国希腊、罗马的,指的就是印度文化了。这样看来,孙中山的亚洲文化自豪感正是他认同了印度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这一点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亚洲和印度在孙中山心目中可谓相辅相成。孙中山由于心存亚洲,所以对印度相当重视,认为印度是和中国、日本一样的亚洲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强调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优越的革命领袖。他在同一讲演中说:

我们现在讲大亚洲主义……究竟是什么问题呢?简而言之,就是文化问题,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冲突问题。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受了感化的人,就是上国衰了几百年,还是不能忘记,像尼泊尔国至今是甘心情愿要拜中国为上邦。受了压迫的人,就是上国当时很强盛,还是时时想脱离,像英国征服了埃及,灭了印度,就是英国强盛,埃及、印度还是时时刻刻要脱离英国,时时刻刻做独立的运动……假若英国一时衰弱,埃及、印度不要等到五年,他们马上就要推翻英国政府,来恢复自己的独立地位。诸君听到这里,当然可知东西文化的优劣了。

孙中山认为印度被沦为殖民地与争取独立主要是一个“东西文化冲突问题”,而印度必然脱离英国、取得独立又主要是“东西文化的优劣”所致,这番话不但深入在理,而且是独家之言,也反映出他把印度看成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还有一个独到的观点,也是在这次讲演中说出的。他说:中国有四万万人,印度有二万万五千万……我们亚洲人数占全世界的人数要过四分之二。欧洲人数不过是四万万,我们亚洲全部人数有九万万。用四万万人的少数来压迫九万万人的多数,这是和正义人道大不相容的!反乎正义人道的行为,终久是要失败的!

人多势众、众志成城,孙中山在20世纪初就有这样的观点,是很了不起的。他虽没有明说,但实际上是以中印两国人口的数量来衡量两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长期以来在中国受到忽略,一直到半个多世纪后,1988年欢迎印度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时才出现了邓小平的“中印人口加在一起超过18亿,占世界人口1/3还多,我们两国对人类负有共同责任……真正的‘亚太世纪’要等中国、印度和这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后才能到来”的名言。从这点来看,孙中山的确伟大呀!

中国和印度几千年来,不但有文化的交流,在经济上也起过共同致富、相辅相成的关系。仅举主要的来说,2000年前中国蚕丝技术就传给了印度;印度把它的上好棉布输出到中国,也有1000多年历史,印度人称“棉”为“karpasa”,中国因此有了“古贝”和“吉贝”这样的名称。其后中国人也掌握了棉纺织技术,是印度文明给予的重大礼物。这些事实,一般中国政治家都不知道,更没有听见他们提及过。唯一的例外是孙中山。他在“民生主义”第四讲中说:“中国本来没有棉,此种吉贝是由印度传进来的。中国得了印度棉花种子,各处种植起来,便晓得纺纱织布……”“中国自输入印度棉种之后,各处都是种得很多;每年棉花的出产,也是很多。世界产棉的国家:第一个是美国,其次是印度,中国产棉花是算世界上的第三等国。”我们不能不佩服孙中山对中印交往历史有这样丰富的知识,这也足见他是一贯重视印度的。

由于孙中山重视印度、了解印度,他自然而然地把印度的独立运动看成与自己的事业息息相关。1923年,他在广州宴请豫、滇、桂、粤各军将领时,以“打破旧思想要用三民主义”为题讲话说:“古人说到忠君爱国,便以为很好。近来人类思想改革,对于这种伦理观念,还不甚以为然,必要人类得到极端的平等,才算是正当。如果不然,像满清征服中国,英国征服印度,法国征服安南,日本征服高丽,发生本族和异族政权上的不平等。那种不平等的民族,要求平等,便用武力来反抗异族,那种对于异族的反抗,便是民族革命。”这虽然是很平凡的话,却反映出孙中山视印度为中国的同受民族压迫、共同反抗民族压迫的兄弟民族的基本观念。正是这种基本观念,每当孙中山谈起“民族主义”时,少不了要提到印度。

当代中国研究印度的泰斗、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认为,孙中山是象征着“20世纪前半期中印友谊的表现”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说:

孙中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关心的首先是中国的独立与解放。他也关心亚洲其他被剥削被压迫的民族。在他的《民族主义?第一讲》中,他多次提到印度,比如“又像英国造成近日的印度,经过的情形,也是同香港一样。”“像英国这样大的领土,没有一处不是用霸道造成的。”“其他信仰佛教极深的民族像印度,国家虽然亡到英国,种族还是永远不能消灭”等等。

其实,孙中山1924年1月在“民族主义”的六讲中,有五讲都提到印度。他在第一讲中,除了季老上面引的话以外,还有“(印度)现在也是英国的领土,说到英国国族起来,当中便有三万万五千万印度人;如果说印度的英国国族,就是民族,也是不适当。”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二讲中说:“中国受欧美政治力的压迫,将近百年。百年以前,满人据有我们的国家,仍是很强盛的。当时英国灭了印度,不敢来灭中国,还恐中国去干涉印度。”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在没有亡国以前,已渐由民族主义,而进于世界主义……好像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理‘卡来呼’(Robert Clive),把印度的几十个国都收复了一样。中国几千年以来总是实行平天下的主义,把亚洲的各小国完全征服了;但是中国征服别国,不是像现在的欧洲人,专用野蛮手段去压迫人,而多是用和平手段去感化人……”他又在讨论“中国民族主义消灭”时说:“中国和犹太、印度、波兰比较,都是一样的亡国。

何以外国亡国,民族主义不至于亡,为什么中国经过了两度亡国,民族思想就灭亡了呢?”他又说:“印度也是亡国,但是他们的民族思想就不像中国的民族思想一样,一被外国的武力压服了,民族思想就随之消灭。”在这段话中,孙中山认为印度民族主义传统比中国要根深蒂固,这种说法十分新鲜,也符合实际。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四讲中说:“印度虽然是被英国灭了,普通人民是反对英国的……”“世界上十五万万人之中,顶强盛的是欧洲和美洲的四万万白种人。白种人以此为本位,去吞灭别色人种。如美洲的红番已经消灭,非洲的黑人,不久就要消灭,印度的棕色人正在消灭之中,亚洲黄色人现在受白人的压迫,不久或要消灭。”印度旁边的尼泊尔国,尼泊尔民族叫做‘廓尔喀’,这种民族是很勇敢善战的,英国虽然征服了印度,但至今还是怕廓尔喀人……”“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的科学之偏。”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五讲中,主要是批评中国“一片散沙”,缺乏“国家观念”,没有“民族团体”。他希望中国能够“把各姓的宗族团体,先联合起来,更由宗族团体,结合成一个民族的大团体”。在这一点上,他认为印度是最好的效法榜样。他说:“印度现在受英国人的压迫,被英国人所统治,印度人对于政治的压迫,没有办法,对于经济的压迫,便有甘地主张‘不合作’。什么是不合作呢?就是英国人所需要的,印度人不供给;英国人所供给的,印度人不需要。好比英国人需要工人,印度人便不去和他们工作,英国人供给印度许多洋货,印度人不用他们的洋货,专用自制的土货。甘地这种主张,在最初发表的时候,英国人以为不要紧,可以不大理他。但是久而久之,印度便有许多不合作的团体出现,英国经济便受极大的影响,故英国政府捕甘地下狱。推究印度所以能够收不合作效果的原因,是由于全国国民能够实行。但是印度是已经亡了的国家,尚且能够实行不合作,我们中国此刻还没有亡……实行经济绝交,是很可以做到的。”孙中山更强调说:“假如全体国民,都能够和印度人一样的不合作又用宗族团体做基础,联合成一个大民族团体,无论外国用什么兵力、经济和人口来压迫我们都不怕他。”在这段话中,孙中山简直把印度人的民族精神摆到令人神往的高度,这是近代与现代中国政治家普遍忽略了的。

不但是“民族主义”的讲演,在孙中山1924年4月讲“民权主义”时,也在第四讲中谈到:“我们现在东亚,处于此时的潮流,要把‘联邦’二字用得是恰当,便应该说中国和日本要联合起来,或者中国和安南、缅甸、印度、波斯、阿富汗,都联合起来。”孙中山是历史上少有的公开号召中印联合革命的政治家。

孙中山号召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受殖民主义压迫的人民联合起来革命对世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已退休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承节认为,孙中山在广州联合共产党发起“大革命”时,印度独立运动“尚未走出低谷”,当消息传到印度以后,“国大党左翼热烈欢迎和支持中国大革命”,印度共产党也“尽力之所及给予支持” 。林承节写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印度国内外主张武装斗争的印度革命组织不断派人来远东寻购武器。他们常请求孙中山帮助。例如,孟加拉秘密组织成员纳伦德拉?巴塔查尔亚(Narendra Bhattacharyya,即后来的M.N.Roy),在美国的卡德尔党专使萨廷德拉?森(Satindra Sen)、维什努?平格里(VishnuPingle)都曾在中国会见孙中山,后者给予了他们尽可能的帮助。孙中山在上海和日本时,帮助拉希?比哈里?鲍斯(Rash Bihari Bose)(他1912年谋刺总督哈定遭通缉,1915年2月在旁遮普策划发动旁遮普、北印度反英起义,未遂又遭通缉)两次脱离险境。孙中山也和1909年来到日本的印度著名革命家巴卡拉图拉保持密切接触与合作关系。

除了,上述的孙中山以言论与行动把中国和印度结成近代反对殖民主义的难兄难弟以外,他对印度的全球重要性也有深刻而独特的认识,在中国知识精英中有着启蒙的作用。在他1917年写的《中国存亡问题》文章中,孙中山写道:

除去印度,大英国不过世界之三等国,此英人所自认者也……其所领土地周绕地球,自诩国旗不逢日没,其操纵之。操纵何术也?非巴力门(国会)政治之力也,非二强国海军标准政策之力也,非条顿种绅士精神之力也。所恃者印度而已。唯有印度,始能控御此周绕地球之殖民地;唯有印度,伦敦市场始得为世界中心,亦唯有印度,英国始得至今执欧洲之牛耳,横行于世界……英之所以为帝国者,在印度不在英伦也。

孙中山继续说:“英国全国人口,不过四万万内外,其中三万万五千万为印度人……足以证明英国若无印度即不能成为帝国矣。”他接着说:“英国所以能保有英国旗不遇日落之殖民地,以印度也。”“除去印度,则英国之商业已去大半,其根本既伤,自无吸引之力,而雄制世界市场之资格,从此失矣!印度之存亡,即英之存亡也。无印度即(英国)无殖民地、无商业、无航业,内不能自给,外不能取足于他人,虽欲苟存,安可得乎?”有趣的是,孙中山在文章中强调了中国和印度在当时英国侵略亚洲的大形势中,有着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他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向来保印度之法,恒有压抑欧洲最强之国,使居己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势不能不改其策,非联俄即联德,而必以中国为牺牲,始可以保全印度”。

他又说:“中国今为世界所同享利乐之市场,未尝于一国有所偏袒。故从经济上言,即不占中国,未尝不可以享中国之大利……从此一点而论,中国即依然独立,占有印度者已可握有中国利益之大部分。虽然,若反之而占有中国,毫不能因是于印度占何种之便益,此即中国向来所以幸得自存者也。”他这样在同一篇文章中,一方面说,因为要保全印度,英国就会牺牲中国;另一方面又说,因为有了印度,中国就可以幸存。虽然两者似乎矛盾,却对国际的险恶形势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孙中山的这一论点又为中印之间的相互关系增添了新因素,好像说是印度牺牲了自己而保存了中国。在这篇文章中,孙中山谈到“英、俄交好之日,中国必不免为同于印度之牺牲”,也谈到殖民主义想“得殖民地之国”时“中国与印度其首选也”。文章题为“中国存亡问题”,实际上讨论印度与中印关系的部分比中国多。这也表现出在孙中山的思想观点中渗透着中印两个殖民地难兄难弟的同病相怜。

印度知识精英中也有过“泛亚主义”(Pan―Asianism),和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如出一辙。可是,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主要是受日本的影响。他生活的时代,英帝国主义不但吞并了印度,而且把魔爪伸进中国的政治领域,和中国的所有反革命势力勾结,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孙中山根本没有机会去访问印度,也无法与印度的政治家接触。1924年,印度大文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泰戈尔应邀到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参观讲演,途经香港时,孙中山立刻派人请他访问“红都”广州。当时泰戈尔一方面北上心切,另一方面对孙中山的政治活动也不感兴趣,孙中山和泰戈尔就这样错过了会面的机会。可是,那时的日本,虽然暗中怀着侵略中国的野心,表面上却对中国人士友好,差不多所有中国爱国志士,一有机会就去日本,并且通过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潮。孙中山不但经常去日本访问,和许多日本人士结成朋友,而且在思想感情上变得亲日。其结果是:他的“大亚洲主义”向日本一边倒,把印度相对忽略,这是客观环境造成的。比方说,1913年2月23日他在东京对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现今五洲大势,澳非两洲,均受白人之钳制。亚洲大局维持之责任,应在我辈黄人。”前面已经谈到,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四讲中,提到“印度的棕色人正在消灭之中”。现在只提“我辈黄人”,无形中把印度“棕人”的革命作用忽略了。

孙中山在“大亚洲主义”的讲演中说:

从日本战胜俄国之日起,亚洲全部民族便想打破欧洲,便发生独立的运动。所以埃及有独立运动,阿富汗、阿拉伯,有独立的运动,印度人也从此生出独立的运动。所以日本战胜俄国的结果,便生出亚洲民族独立的大希望。这种希望从发生之日起,一直到今日,不过二十年,埃及的独立便成了事实,土耳其的完全独立也是成了事实,波斯、阿富汗、和阿拉伯的独立,也成了事实。就是最近印度的独立运动,也是天天发达。这种独立的事实,便是亚洲民族思想在最近进步的表示。这种进步的思想发达到了极点,然后亚洲全部的民族才可以联络起来,然后亚洲全部民族的独立运动才可以成功。

孙中山说的189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鼓舞了亚洲民族独立,这没有夸大,但他这段话中也把日本的革命进步性捧得太高了。孙中山哪里知道,他死后5年,日本就开始侵略满洲,再不断蚕食中国,最后变成亚洲各国的头号凶恶敌人。

总而言之,孙中山关于印度的言论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言论象征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殖民地难兄难弟同病相怜,并且在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中彼此鼓舞。

作者简介见作者前文。

本书系论文集。它是我国从事印度——南亚研究学者多年的学术成果。本书从中国的视角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外交等做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

印度――伟大的东方文明古国

刘建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道厕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数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印度同中国两文明间更是血脉相连,渊源殊深。不可否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文明既曾繁荣昌盛,也尝衰微低迷,但它却能够历经劫难,踣而复起,四千余年,绵延不绝,并在20世纪中叶再获新生。这充分说明,印度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其文明,亦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印度文明是在怎样的环境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印度文明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本文将探讨和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印度文明所处的自然环境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面积410余万平方公里,远大于古代埃及与巴比伦面积之和。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一个半岛。状如一个不规则的倒三角形。也有的学者将印度形象地比喻成一只硕大无朋的牛的乳房,并顺便将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比做这只乳房流出的一滴乳液。

莽莽苍苍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印度北部,将其与亚洲大陆隔离开来。因此,这一地域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脉拥有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峰,其中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米。世界最高峰埃弗勒斯峰(藏语: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这些伟岸的山峰顶部终年白雪皑皑,位于永久雪线之上。数千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对于南亚民族产生了人格化的深刻的影响。它们的文学、政治和经济,以及它们的神话和宗教都反映了这一点。冰川覆盖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山进香者们的瞩目和遐想。例如,印度神话中司毁灭的大神湿婆与妻子雪山神女就被认为生活在位于西藏的冈底斯山上。印度先民用梵语词hima(雪)和laya(域)将这一雄伟的山系命名为Himalaya(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山脉构成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喜马拉雅山脉的主体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尔巴特峰至中国西藏南迦巴瓦峰之间,从西向东连绵2500公里。两个喜马拉雅山王国尼泊尔和不丹就位于山脉东西两端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在西北与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界,在北面与西藏高原接壤。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至北的宽度,在200~400公里之间。

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6亿年前,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还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开始于6500万年前的环球板块构造活动导致造山运动,使这里的地壳逐渐隆起。大约1.8亿年以前,古老的冈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冈瓦纳的碎块之一,也就是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000万年间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于是形成了西藏高原。在高原的南缘,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分水岭和气候屏障。在过去的60万年间,喜马拉雅山脉成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从印度方向也就是从南面看,喜马拉雅山脉就像是一弯硕大的新月。雪原、高山冰川和雪崩全都向低谷冰川供水,使之成为大多数喜马拉雅山脉河流的源头。古代印度的主要河流如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均发源或流经喜马拉雅山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文明。正是这些水量丰沛的浩荡河流,成为吸引印度先民定居的地方并滋养了印度文明。印度人对这些河流充满感情,例如恒河就被他们视为圣河。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西侧,上游一段称为狮泉河和噶尔河,入印度后先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向西南纵贯今巴基斯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印度河流域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冈戈里冰川,向东流经印度斯坦平原,最后在今孟加拉国境内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合流,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恒河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恒河流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诞生地。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北麓,上游为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流经阿萨姆平原,与恒河合流后水势异常壮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古代印度境内长约1130公里,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这三条大河分别与自己的支流形成三大水系。例如,杰卢姆河、奇纳布河、拉维河、比亚斯河与萨特莱杰河属于印度河水系。亚穆纳河、拉姆甘加河、卡利河、卡尔纳利河、拉普提河、甘达克河、巴格马蒂河属于恒河水系。蒂斯塔河、赖达克河与马纳斯河属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

喜马拉雅山脉还是一个气候大分界线,能够对印度次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使山脉两边形成迥然不同的气候与生态系统。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使之冬无严寒,同时迫使暖湿的西南季风在印度一侧形成巨大的降水量。例如,西姆拉和穆索里的年降水量为1530毫米,大吉岭则达到3060毫米。然而,在大喜马拉雅山脉北侧,位于印度河谷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斯卡都、吉尔吉特和列城等地,年降水量只有70~150毫米。

印度半岛的东面是辽阔的孟加拉湾,西面是浩瀚的阿拉伯海,南端逐渐缩小,伸入印度洋中。喜马拉雅山脉与半岛三面的水域形成古代印度的天然屏障,使印度文明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使之拥有独特的环境和个性。古代印度北部与中国和尼泊尔山水相连,西北部与阿富汗接壤,东面与缅甸相邻,南与斯里兰卡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印度拥有数以百万平方公里计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与其他资源。可以说,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印度地貌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地势从北到南依次降低。印度本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地区,即大山区、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区、沙漠区和南部半岛区。喜马拉雅山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之外,尚有众多的动植物资源。那里至今林木葱茏,风景如画。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长约2400公里,宽约320公里。它们属印度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三大水系流域。它们均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之列。从流经德里的亚穆纳河至孟加拉湾,在1600公里的范围之内,海拔落差仅有200米。因此,恒河平原可谓坦荡如砥。这些平原地区河流纵横,水量丰沛,土地肥沃。因此,印度河流域得以成为印度文明的源头。在五河之邦的旁遮普地区,在距今4000余年就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不过,恒河平原的西部,即从德里至巴特纳这一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印度的腹心地带。印度历史上的一些强大的王朝,统治中心都在这里。印度河与恒河平原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非常适宜农业文明的发展。沙漠地区主要集中在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塔尔沙漠是印度最大的沙漠,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由于风化作用和洪水侵蚀,北部为沙砾沙漠,南部为岩石沙漠。夏季酷热,最高温度可达51℃。半岛高原区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之间横陈着山脉与丘陵。它们的高度在460~1220米之间,与喜马拉雅山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其中最重要的为温德亚山脉和萨特普拉山脉。它们实际上是南北印度之间的屏障或分界线。萨特普拉山脉以南是著名的德干高原。半岛两侧离海岸线不远分列着东高止山与西高止山。东高止山平均海拔高度约为610米,西高止山在915~1220米之间,少数山峰高度在2440米以上。东高止山与孟加拉湾之间,西高止山与阿拉伯海之间,是两条狭长的沿海平原。两山最后在半岛南端合为一体。其实,德干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不过600米。与其说它是高原,毋宁说它是高地或台地。半岛地区也有许多河流,纳巴达河、哥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科佛里河等。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降雨。

印度大部国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基本上属于热带季风类型。主要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东北季风在冬季(1―2月)从陆地吹向海洋,西南季风又名夏季季风,每年6―9月掠过印度洋、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由海面吹向陆地。在经历3―5月的热季之后,西南季风给印度次大陆送来丰沛的雨水。对于印度人民来说,在久旱和酷热之后,雨水开始从天而降犹如盛大的节日来临。雨季可以持续数月。天空乌云翻滚,豪雨滂沱,电闪雷鸣。但是,淫雨间或导致江河暴涨,洪水泛滥,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远古时代的印度,许多地方森林密布。丰沛的雨量和炎热的气候特别宜于林木的生长。在梵文史诗《罗摩衍那》中,就有一篇名为《森林篇》,描绘罗摩一行从宫廷流放到森林之后的生活。印度古代的一些修道仙人就生活在森林之中。另外一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故事《沙恭达罗》也有森林生活的背景。广阔的林海为印度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使其中的智者能够沉湎于精神生活。可以说,森林是印度文明发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现在,印度依然拥有6373万公顷的森林,约占其国土面积的19.39%。雄伟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与茂密的森林表现出强大的自然力量。自然力愈显得强大,人就愈觉得自己渺小。生活在古代独特地理环境下的印度先民,对于自然怀有普遍的敬畏心理。人们在无法理解与解释自然现象时,就容易将之归于超自然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格化。在史前时代,自然神崇拜和巫术在印度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们成为后世印度众多宗教的滥觞。印度成为宗教王国并产生独特的宗教文化与印度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那样的环境特别适于宗教的产生和流传。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度宗教的诞生就远早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众所周知,耆那教中有一个派别被称为天衣派。他们主张过简朴的生活,反对积蓄私财,因此以不穿衣服为他们的鲜明标志。这样的教派只能出现并存在于冬无严寒的印度。

虽然印度在地理上相对与世隔绝,但天然障碍并非全然不可逾越。自古以来,外来的商贾、移民与僧人就知道从喜马拉雅山较低处的山口进入印度。同样,印度商贾与僧人也循这些山口与外界交通。古代印度与阿富汗接壤。横亘在两国西北边境的兴都库什山脉有一些重要的山口,其中在白沙瓦附近的开伯尔山口最为知名。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历史上,这些山口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例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元太祖成吉思汗和突厥人帖木儿等世界的征服者以及莫卧儿开国皇帝巴卑尔,也是通过这些山口进入印度北部平原的。至于在近代,掌握先进航海技术的西方殖民者,则干脆从海路进入印度。因此,印度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不断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中世纪穆斯林的入侵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文明因素,但也使印度的宗教和社会状况趋于复杂。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冲突始终不曾完全中断。1867年,赛义德爵士率先提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是“两个民族”之说。1929年,全印穆斯林联盟主席、诗人和哲学家阿拉马?伊克巴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穆斯林国家”。1933年,法学家拉赫马特?阿里等人将这一尚未问世的国家命名为巴基斯坦。1940年,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系统阐明“两个民族理论”,使之成为建立巴基斯坦的理论基础。两个民族理论实际就是一种两国论。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国成立,使印度东西两翼失去约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12月16日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度在西北部与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接壤,在北部与中国、尼泊尔及不丹相邻,在东部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在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

印度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二、印度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

印度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史前至公元7世纪为远古文明阶段,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为中古文明阶段,17世纪至今为近现代文明阶段。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穆斯林开始入侵印度次大陆,包括佛教在内的印度远古文明开始衰落,但穆斯林在印度的推进也使印度文明呈现了新的面貌。公元7世纪至17世纪基本上是穆斯林在印度称雄的时代,但到17世纪时,盛极一时的莫卧儿王朝由于自身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衰微。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印度基本处于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古老的印度文明受到西方文明的掠夺、欺凌与冲击。印度的有识之士开始自觉学习和了解西方文明,反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弊端。印度人的现代意识和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印度社会开始从保守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艰难跋涉,并最终在20世纪40年代,以非暴力手段战胜殖民主义,赢得民族独立。印度文明的这三个阶段,均有其各自的鲜明特点和成就。

印度文明的远古阶段是其发祥、孕育并臻于成熟与全盛的阶段。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在印度生活,并留下史前文明的种种遗迹。考古学家在北方旁遮普地区索安河谷曾经发现大量用鹅卵石敲制的工具。与此同时,在印度南方马德拉斯地区,原始人类已经能够制造石斧之类的工具。与索安文化相比,马德拉斯文化似乎更为先进一些。大约一万年前,在印度河平原的西缘,已经出现印度最早的村庄。随后,外来移民纷至沓来。他们或携带货物寻求商贸机会,或统辖军队以图占领土地;游牧部落驱赶着牲畜寻找肥美的水草;农耕部落则挈妇将雏寻找宜农土地与栖身之所。他们渡过印度河,不断向东向南推进。到公元前3500年时,农业文明已经遍布整个印度河平原。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期间,许多村落在印度河中下游流域涌现。农业文明的发展虽然以自给自足为动力和特点,但也与外部文明如两河流域文明等建立了联系。

印度河流域农业和原始文化的发展,为随后出现的印度河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叶,在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地域辽阔且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其所占面积大致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当。这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城市街道宽阔,住房设施完备。妇女已经知道使用口红等化妆品和首饰。印章得到广泛使用,青铜雕像也已出现。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结束结绳记事的时代,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大量印章上。虽然世界各地古文字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些文字的意义迄今尚未能够破解。有人认为,这些文字很可能是现在南印度广泛使用的达罗毗荼诸语言的早期形式。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地带,依然有25万人讲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布拉灰语。这或许是印度河文明的孑遗语言。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印度河文明时期的文字可能与彝族语言存在联系。目前看来,这种说法还只能是一种假说。至于在度量衡方面,则已经出现二进法和十进法两种。印度河文明曾经一方面沿着印度西海岸向南印度扩散,另一方面沿陆路往东向恒河流域推进。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起,印度河文明在二三百年之间冰消瓦解。原因何在,众说纷纭。近年来,不少学者似乎更倾向于过度开发说、自然灾害说与生态演变说。印度河文明虽然由盛而亡,但毕竟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印度河文化的一些特点,为接踵而来的人们所继承。

在公元前第二千纪中叶,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北印度进入吠陀时代。印度远古文明的又一辉煌篇章由此展开。雅利安人属于游牧部落。他们加速了印度河流域原本半干旱地带的荒漠化进程。他们于是向东南方向进入恒河流域。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在征服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之后,在数百年间逐渐使自己的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融合起来。印度教的前身吠陀教就在此时问世。公元前1500年前后出现的梵文经典《梨俱吠陀》,是吠陀教产生的标志。它是印度历史上最早也最重要的一部文献。它也被认为是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印度社会特有的种姓制度就形成于这一时期。于是,印度文明的中心从印度河畔转移到恒河之滨,确切地说是恒河与亚穆纳河之间的平原地带。从公元前1500年起,吠陀文明即雅利安文明从这里兴起,为日后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从喜马拉雅山南麓至半岛边缘地带这一辽阔区域处于不同国家的统治之下。史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列国时期。它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大致重合,特点相似。北印度的16个强国彼此对立,互相攻伐,不断争雄。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是摩揭陀,此外还有许多蕞尔小国。梵文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即以这一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与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这一时期是印度社会发生剧变的时期。公元前6世纪时,印度社会出现了类似我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斗争局面,诸家并起,异说纷呈。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形成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一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这场思想文化较量的产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印度与中国同时出现思想巨人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这一事实说明,两国社会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由于政治、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广阔的恒河平原崛起。其中一些一直存留到现在,历经沧桑成了历史名城。公元前4世纪时,印度富庶的名声传到欧洲,引起亚历山大大帝的觊觎。这位世界征服者挥师东征“古老而腐朽”的亚洲,饮马印度河边,但却不敢贸然进犯恒河流域军事实力强大的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亚历山大虽然很快退出了印度,但一些希腊人却留在了旁遮普及西北边境。他们带来的希腊文化对印度西北部十六国之一的犍陀罗的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佛像带有明显的希腊化风格,只是到了后期才印度化。然而,这毕竟是印度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接触与交流。

公元前317年,在亚历山大撤离印度河之后不久,月护王建立孔雀王朝,统一了北印度。到阿育王时代,孔雀帝国国力强盛,领土几乎囊括整个次大陆,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阿育王在征服位于今奥里萨邦的羯陵迦国后,面对众多涂炭的生灵油然而萌恻隐之心,于是幡然悔悟,放下屠刀,皈依佛法,施行仁政,成为一代开明君主。他对于佛教在印度本土和国外的传播功勋卓著。他又在全国各地以摩崖或石柱刊布诏书,其铭文为研究当时印度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这些铭文大多是用俗语写成的,以使当时百姓能够明白王命,在印度西北边境发现的铭文则是用希腊文写成的。阿育王石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其柱头则是石雕艺术精品。阿育王死后不到半个世纪,孔雀帝国土崩瓦解。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将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归结于“仁义不施”,印度有的学者将阿育王的仁政当作孔雀帝国的覆亡的根源。印度著名历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则认为,孔雀王朝所以覆亡,原因在于阿育王的后继者无力供养帝国庞大的官僚体系与军队。

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里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一个相当于我国唐朝的盛世,但在时间上早了几百年。笈多帝国的疆域与孔雀王朝大体相同,仍然以北印度恒河流域为政治中心。在位近40年的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间,为笈多王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印度与阿拉伯、东南亚以及我国的贸易规模相当可观。国王本人主张宗教宽容,同时热衷赞助文学艺术。印度古代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生活在这一时代。举世闻名的文化瑰宝阿旃陀石窟中的一些最精美的壁画创作于这一时期。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期,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时亲睹了这一时代,称当时的印度“民人富盛,竞行仁义”云。然而,这一强大的王朝却由于匈奴等外来民族的频繁入犯而最终倾覆,印度再度分裂为许多大小不等的王国。其中一些王朝,如南印度的朱罗王朝等,促进了印度教宗教艺术的发展。

印度中古文明阶段的前期,是以阿拉伯与中亚的穆斯林侵入印度并建立政权为标志的。印度内部的分裂、战乱和财富吸引了入侵者。从总体上说,印度古典文明由此开始衰落。阿拉伯人在712年到达信德。中亚穆斯林如伽色尼王朝的第三代苏丹马茂德从公元1000年至1206年几乎年年进犯旁遮普地区,掠夺粮食与寺庙财产,以支撑其在中亚的战事。他为随后入侵印度的穆斯林铺平了道路,但他也劫掠丝绸之路上的商贾。虽然遭遇到各种英勇的抵抗,穆斯林入侵者却一直在节节胜利。他们给予印度教和佛教以沉重打击。例如,义净与玄奘曾经留学的印度佛教中心那兰陀寺就在12世纪被入侵的穆斯林焚毁。他们又以反对偶像崇拜的名义凿毁一些印度教神庙的人物雕刻。他们还以暴力和经济手段迫使印度人改宗伊斯兰教。直到今天,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依然不断因为历史上的寺庙之争而发生恶性冲突。

穆斯林不但在印度定居下来,而且带来了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在穆斯林建立政权后,虽然印度还有印度教以及佛教地方政权的存在,但穆斯林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先后以德里为首都建立了5个伊斯兰教王朝,并最终建立了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堪与我国康乾盛世媲美,其版图则囊括除半岛南端之外的整个次大陆。到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趋于消亡。梵语及其文学也逐渐被新兴的地方俗语所取代。

莫卧儿王朝的几代帝王都醉心于建筑。他们在印度建造了大量宏伟的城堡、清真寺和陵墓。阿格拉城堡、德里红堡、德里大清真寺、胡马雍陵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建筑物。蜚声世界的泰姬陵则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也最为瑰奇的建筑。所有这些建筑物都是石建筑。它们经历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它们是这一王朝永恒的纪念碑,向人们述说着当时印度雄厚的国力和人民的创造精神。莫卧儿皇帝还在克什米尔修建了一批精美的花园,以供自己避暑之用。莫卧儿时期的细密画也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印度近现代文明时期虽然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人着手建立殖民政权之时,但西方殖民者其实早就在15世纪末期就开始叩击印度的门户。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船队经好望角抵达印度西海岸。当时正在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纷纷把贪婪的目光转向印度。17世纪时,荷兰阿姆斯特丹股市的波动,已经与从印度返航的货船是否平安到港息息相关。英国人最初到印度的主要目的是开展贸易。他们在印度建立的三大海港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新的中心。到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使之完全沦为自己的殖民地。英国在奴役与剥削印度人民的同时,也将西方文明传入印度。印度教的一些陋俗如让寡妇殉夫的萨蒂制被明令废除。从19世纪中叶起,铁路与工业使印度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特别是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推行英语教育对印度社会进步产生了明显而长远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印度传统文化开始发生变易。印度学者P.C.甘古利认为,“印度19世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中世纪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迅速转变”。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最终导致英国殖民统治的崩溃。

独立以来,印度文明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今天,在印度加速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之时,印度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明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印度社会和印度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美国高盛公司最近的预测,在今后的半个世纪中,印度经济将一直保持5%~6%的增长率。到2050年时,印度的人均收入将是目前的35倍。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显然,作为一个整体,远古印度文明的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同时,它也是后来印度文明的根基。印度中古文明发展时期相对较短,印度近现代文明是其古代文明的继续。这一时期是印度文明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时期。了解这一阶段印度文明的演变,对于我们了解今日的印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印度文明的特点

印度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它的宗教性。印度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印度教是印度最古老最主要也最正统的宗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最为久远、广泛和深刻。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造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宗教文化。印度教丰赡的典籍和神话令人赞叹,印度教的巍峨神庙和精美雕刻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卷帙浩繁的佛教三藏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光彩四射的思想文化宝库。印度佛教雕刻、绘画和建筑蔚为壮观,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穆斯林建筑达到了建筑艺术的顶峰。举凡印度文化所涉及的文学、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民俗等方方面面无不具有极为强烈的宗教性。

印度文明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它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先后来到印度的不同种族与民族造成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印度还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这些语言可以划分为4个语系,占世界语系总数的1/4。印度目前使用的主要语言有18种之多。其中13种属于印欧语系,4种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虽然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联邦的官方语言,但后者才是印度实际通用的语言。一言以蔽之,操不同语言并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使印度文明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印度文明从来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印度文明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每次外来民族的入侵,都给印度文明带来新的成分。它们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使之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外来民族也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为印度民族所同化。此外,印度文明虽然呈现出引人注目的多样性,但也具有明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体现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体现为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代以来,印度文明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重要的特点。

首先,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这一历史进程始于19世纪中叶。在文学创作中,泰戈尔早就认识到宗教题材的局限性和与现实世界的脱节。他的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就不再具有宗教特色。他的部分诗歌虽然在形式上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实质上已全然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宗教诗歌。印度独立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把世俗主义作为建国方针之一,旨在遏制教派冲突和国家政治宗教化。这一方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印度文明的走向。今日,现实主义以及各种现代流派已经成为印度文学艺术的主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昌明,印度文明表现出来的现代性和世俗性已经十分明显。与那些政教合一或政治宗教化的国家相比,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珍视民族传统。印度社会没有经历过带有激进色彩的新文化运动,更不曾发生过像我国“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浩劫,因此,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相当平稳,传统文化没有遭到人为的禁锢和破坏。印度人十分珍重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例如,为了保护遍地文物古迹的历史名城德里,印度人将它整体保留下来。当年的决策者在德里之南择荒地另建新都(即新德里)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他们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完整地保留了历史。印度现代文明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源头和基础,因此就有十分丰厚的底蕴。在印度民族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无数的奇珍和智慧,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

第三,奉行拿来主义。印度文明从来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如果说印度在殖民地时代曾经被迫接受西方文化,那么现在的印度可以说是在积极地吸收世界上的所有先进文化,用以丰富并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本来,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联系就十分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又向世界敞开了自己的大门。可以说,当代印度人的心态是相当开放的,也是善于学习的。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都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著并用英语工作。在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方面,印度人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印度软件业的崛起,既得益于印度人的数理逻辑能力,也得益于他们的英语能力。印度文明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印度文明在近代的衰落不过是一时的历史现象。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印度文明终将大放异彩。尽管印度人在种族和语言等方面与西方存在亲缘关系,尽管印度文明会继续大量吸收西方文明的营养,但印度文明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体系。印度文明的变化只能是自身的一种嬗变。它既不会抛弃传统,也不会因循守旧。它植根历史,面向现实,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中,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再经过50年到100年的发展,印度文明将呈现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现代特征、既繁荣富强又生机勃勃的面貌。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邻邦,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的交流,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所有外来文化中,只有印度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最为持久和广泛。印度文明的许多成果,已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可以说,不了解印度文明,就难以了解中国文明;要完全厘清中国文明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学习和研究印度文化,作为我们建设现代文化的借鉴。

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也有人说,21世纪将是印度世纪。这些说法都未免偏颇。应当说,21世纪将是中国与印度共同的世纪。至少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和印度都将在21世纪崛起。这样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全面复兴,将极大地改变世界格局,改变世界的面貌,这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本文为作者与同仁合著:《印度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序论。

作者简介: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与文明研究室主任、中国南亚学会《南亚研究》常务副主编。专著:《印度文明》(合著)。译著:《孟加拉掠影》、《人的宗教》(均为泰戈尔著)、《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D.D.高善必著)(合译)。另有论文多篇。

同类推荐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绿叶对根的怀念

    绿叶对根的怀念

    “失去家园的人,将在何处安身?”这积于岁月,发于无端的感慨,与荷尔德林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意中构成了精神意义上的一问一答。尽管一个是文学界公认的大师,一个是身边的普通朋友,但有条秘密通道,似乎一直在中间沟通着这些共同漂泊的灵魂。或许,正是这种不懈的求索,唤醒了我们血液里骨髓里的故乡情结。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 1898:百年忧患

    1898:百年忧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热门推荐
  • 神兵图录记

    神兵图录记

    主角注定要历经磨难,才能在芸芸从生中脱颖而出,成就一方英杰,本书虽是不是什么YY爽文,但绝不缺少激情与热血,值得一看!
  • 梦生记忆井

    梦生记忆井

    数千年前,他与她私定终身!三千年前,他曾是六界战帝,名扬天下的“天启神领”!数千年后,他还魂于现代!如今,时辰已到,一颗神石,一卷古书!三世记忆,三世轮回,交杂不清……一步称帝一朝成神只为化解梦境中的千年宿源!
  • 猎捕游戏:腹黑圣王的血妃

    猎捕游戏:腹黑圣王的血妃

    (新书《隔壁有竹马:错吻大野狼》发布,欢迎入坑)她是狩猎家族的狩猎者,以猎杀吸血鬼为己任。他是血族冷魅残酷的王,高高在上,无人可攀。床榻之上,他捏起她的下巴:“记住我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王,你的皇。”神圣教堂,他邪肆一笑,步步紧逼,“你杀我一次,我毁你终身,冷子夕,这一生,我们注定纠缠,你跑不掉的。”***传说,血族本性凉薄,绝不轻易爱上人类,若是爱上,便是永生永世,万劫不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不灭苍穹录

    不灭苍穹录

    武者,逆天证道也。苍穹之下,莫非蝼蚁,唯习武一途,逆天而行,若不破天则心志不成,若不碎地则神躯不得。破碎虚空,踏平天道,万古不灭。天若不破,我即不破,苍穹不灭,我即不灭!
  • 我的生活带着平凡

    我的生活带着平凡

    单身狗的悲伤,或者高傲,或者迎合,或者一味地忍让。牛吹大了容易被顶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为爱一眠

    为爱一眠

    本文所讲的皆是tfboys的小说,唯爱三只,奶昔店的相遇,十年后的逆袭,精彩不断....
  • 古堡历险记

    古堡历险记

    杨光,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无意中参加了一次免费旅游,却被卷入了一场死亡游戏,吸血鬼、僵尸、机关陷阱各种各样的危险层出不穷,为了生存杨光不得不与同伴一起努力,最终又能有几人存活下来?
  • 阳光汹涌

    阳光汹涌

    那一年,阳光汹涌,正是每个人最美最好的季节。几个落寞的少年偶然相遇。他们在课堂上看小说、下跳棋,放学后在楼梯打架、闲谈、抽烟、追女孩。他们逃课,讨厌课堂上的东西,跑到大河边的草地上说着无聊的理想和各自的故事。他们跟老师和家长作对,却又屈服在他们制定的规条之下。中考在即,初中生涯进入倒数。忽尔之间,面对即将的分离,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心事,有着各自喜欢的人。猜疑、妒忌、背叛、性与暴力之间,纯真的友情与初萌的爱情,那把在阳光下闪着亮光的刀子,是否会把这一切都瓦解。青春的他们找不到答案。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