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3200000007

第7章 岁月印痕

青铜古镇

青铜古镇是新建的,仿佛一段崭新的历史。而这个古镇的历史,却在岁月的长河中被冲刷的斑驳迷离。

青铜峡市历史悠久。传说上古时代,滔滔黄河水被峰峦叠嶂的牛首山阻隔,横流四溢,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为解除人们的苦难,挥动神斧,劈山成峡,黄河水顺流而下。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青铜色,“青铜峡”由此得名。据考证,远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青铜峡境内鸽子山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内始有行政建制,属北地郡富平县,至今已历两千多年。西汉初年,中央政府在现邵刚镇西部设灵武县治,唐代为灵武镇,西夏时期为顺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宁朔县,隶属甘肃省宁夏府,县署设在宁夏府城(今银川市兴庆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县署迁至王洪堡(今永宁县望洪镇),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迁至瞿靖堡(今青铜峡市瞿靖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移驻小坝堡(今青铜峡市政府所在地)。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一部进驻小坝,宁朔县和平解放,建立了崭新的人民政权。

青铜峡,成为记录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载体。

1958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这座黄河流域第二座、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也是唯一的闸墩式水电站,开辟了青铜峡乃至宁夏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青铜峡是黄河文明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标记。青铜峡灌区是我国特大型古老灌区之一。宁夏平原得天独厚的水利灌溉条件,自古就吸引了各个朝代的屯垦军民,自秦汉以来,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就和宁夏的移民开发史始终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秦渠、汉渠、唐徕渠渠口都开凿于青铜峡峡谷内,青铜峡也因此成为宁夏两千多年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经过世代延续相传和不断发展,青铜峡灌区又相继开挖了昊王渠、大清渠、惠农渠、汉延渠等渠系。黄河给予宁夏平原的慷慨恩赐,造就了我国北方最早的灌溉农业区,使得青铜峡古渠系与四川成都都江堰、陕西礼泉郑国渠、广西兴安灵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青铜峡也因此赢得了“塞上江南”和“鱼米之乡”的赞誉。青铜峡还是中国西北边防战略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依然驻扎着许多部队。境内现存有“西据贺兰之雄,东据黄河之险”的集壕堑、烽火台、敌台为一体,且较为完整的66千米长的明代长城防御工程。历史上的玉泉营、广武营、大坝营、甘城子营驻以重兵虎踞要冲,还有以守堡军官名字命名的叶升、瞿靖、蒋鼎、邵刚、林皋等堡寨,都是古代驻兵戍边的见证。自秦汉至民国两千多年,这里狼烟四起,史料有记载的较大战事就有数十起。此外,青铜峡还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40年3月,崔景岳等党的高级干部受陕甘宁边区委派到宁夏,在小坝恢复了中共宁夏工委组织,后被捕,于1941年4月壮烈牺牲。1949年9月20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三团解放宁夏时在攻打余家桥战斗中英勇牺牲的47名战士,至今依然长眠于青铜峡余家桥烈士陵园。

青铜古镇,正是依托这些背景,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被堙没的文明,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古镇顽强的生命力。

以“特色旅游小镇”为建设理念,以“文化”为灵魂,依托黄河、秦汉古渠等旅游资源,突出水文化,体现“水镇、古镇、文化镇、生态镇、风水镇、夜生活镇”六大特色的青铜古镇,总体布局分为“一核、两轴、三板块”:一核是以古镇广场和水路码头为中心的交通集散点;两轴指贯穿古镇的水、陆两条交通轴线;三板块指通过水系隔离的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古镇三大板块,分别是河源广场板块、塞上威尼斯板块和渠城板块。古镇划分为入口区、河源广场活动区、水上活动区、渠城项目区、水城项目区五大功能区。

许多次漫步古镇,心中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如黄河水般波浪起伏。穿过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青铜峡渠首,就是著名的一百零八塔;而古镇北侧,静静矗立在黄河上的铁桥则诉说着另一段历史:1959年7月1日,宁夏第一座黄河铁桥建成通车,当天下午1时整,一列从河西段跨过唐徕渠铁桥的火车,在欢呼声中徐徐驶过长达292米的黄河铁桥,奔向青铜峡河东工地,掀开了青铜古镇建设的历史篇章。

至今,我还看不到青铜古镇的新繁荣,但从规划的蓝图和初具规模的建筑来看,古镇应该能有美好的前景。作为青铜峡的子民,我为这个古镇的新生祝福,也为这个古镇的明天祈祷。

黄河鸟岛

比起沙湖的名声在外,黄河青铜峡鸟岛,就仿佛一位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黄河鸟岛的自然之美和灵秀之气,因少了人工的雕琢,才更显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我一直在想,如果黄河坛、金沙湾、黄河大峡谷连成一体,鸟岛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参观和游玩。不!我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一旦大量的游人涌入,鸟岛的自然之美,就可能被糟蹋了。那些鸟儿平静的生活,就可能受到更多的干扰与破坏。这样想的时候,我的心都快揪起来了,还是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吧,我在心里默默祈祷。

人类可以创造美,但也可以破坏美。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而我还是无法按捺住自己激跳的心,因为大自然的美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0世纪60年代,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将黄河拦腰截断,在现今的青铜峡市南部广武镇一带形成了一个20千米长峡,宽阔的水面和茂密的芦苇,为各种飞来此地的鸟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鸟岛由此而生。鸟岛属于青铜峡水库区的一部分,这里景色自然天成,河流、湖泊和天然林区构成了南北长10余千米,东西宽3千米的绿色天堂,总面积近3万亩,其中有5000多亩的天然林,2万多亩的天鹅湖、中心湖、西湖栖息着200多种鸟类,最多时达160多万只,成群的野鸭和成群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天鹅、白鹭等自由自在地生活其中,是仅次于青海湖的西北地区第二大鸟类繁衍栖息地。

划船进入湖中,成群的鸟儿悠然自得地沐浴着阳光,时而仰天高歌,时而交颈私语,时而优雅地踏着水面漫步,时而扑闪着美丽的翅膀在天空滑翔,此情此景,美不胜收。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曾经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

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山环水绕,湿地资源丰富,是宁夏最大的黄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存着宁夏川区最完整的天然森林,是多种珍稀鸟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每年春秋时节,几十万只候鸟南来北往,在这里停留或做窝繁衍后代。栖息的鸟儿最多时达到200多种、120多万只,其中包括黑鹤、大小天鹅、白琶鹭等大量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1986年,“黄河鸟岛”被宁夏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和全区唯一的鸟类保护区。然而,从90年代初开始,由于地界未划定、土地权属不清、管理侧重点不同等问题,导致“黄河鸟岛”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而遍体鳞伤:树少了,湖干了,鸟儿们低旋着、哀鸣着,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那啼声让人流泪,让人心碎。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有4.6万亩被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和毁水开荒,仅存天然次生林面积不足万亩,水域面积由原来的1.7万亩锐减至不足5000亩,55%的湖泊干涸。偷猎鸟的活动也大量出现,野生鸟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有的近200种鸟类只剩下10余种、数万只。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啊!

经过媒体的呼吁和地方政府的努力,2007年9月,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鸟岛的噩运才有了转机。经过几年的努力,管理部门无条件收回非法开垦的湿地8.5万亩,并采取工程措施使2.2万亩耕地恢复为湿地,新架设的30公里围栏,有效阻止了周边群众随意进入保护区,并为打击查处非法偷捕、偷猎、偷牧和其他破坏生态的行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为了让鸟儿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保护者还特意在黄河鸟岛放置了1000多个鸟巢和鸟笼,给鸟儿建造了舒适温暖的家。如今,前来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多,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就有近40种。天鹅、黑鹤、白琵鹭、中华秋沙鸭等珍禽已成这里的常住居民。为改善环境,鸟岛还逐步增加了2500亩人工林,春夏时节,近万亩加拿大紫花苜蓿把鸟岛装饰得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现在的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植物210种,脊椎动物316种,其中鱼类31种,鸟类231种,湿地总面积达16.97万亩,成为宁夏境内最大的黄河生态湿地。

山水相映,芦苇丛丛;风儿轻拂,鸟儿成群。藏在人们视野之外的这一片土地,一定会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走进更多人的梦里。

董府尘烟

陪朋友去董府,门前落满了黄叶。午后暖暖的阳光下,感觉到的却是一派萧凉的气息。真不知道这号称“宁夏第一府”的府邸,什么时候才能从历史的尘埃中抬起头,焕发出其应有的光彩。

董府是清末著名将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府邸,因董福祥官加太子少保衔,又称“宫保府”。如今的董府历经百年风雨,早已风光不在,但通过它的主体建筑,我们依旧可以看出这座建筑当时的辉煌。

董福祥是宁夏固原人,19世纪60年代,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败统治和压迫而倡集团练起事反清,后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1875年,追随左宗棠参加了收复新疆的战役,屡立战功,战后率部戍守西陲十数载。先后任阿克苏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等职,授尚书衔,加封“太子少保”。义和团运动时期,奉调入京,充武卫后军统领,颇受慈禧太后宠爱。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董福祥率甘军抗击八国联军,杀死日本外交官和德国公使,围攻外国使馆,血战正阳门。北京沦陷后,董福祥保驾西太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又被封“随扈大臣”,节制满汉兵权。“辛丑条约”时洋人坚持杀董福祥,西太后力保免其死罪,留太子少保衔,革职还乡。

董福祥带着清朝廷赐银四千两及亲丁三千人,回到吴忠金积堡,买下乡绅郭举人的一片湖塘。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开始了建盖“宫保府”的庞大工程。董府所在地原是一片湖塘,当时用数百峰骆驼由磁窑堡驮来“香砟子”,半年多时间才垫起了1.5~2米厚的地基。修建董府所用的木料来自甘南,沿黄河顺水放下;石料来自陕西,石匠多为陕西人;木匠大都来自四川,做工相当精细;铁匠主要来自包头。此项工程历时三年而成,初建时耗银数十万两,动用人工三百万个,耗粮250万公斤,占地百余亩。整体建筑有内寨、外寨、护府河和主体建筑群落四部分组成,内寨建筑布局为“三宫六院”,是北京宫廷建筑与宁夏地方民族特色的结合物,表现了我国唐代以来传统格局以中院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内寨大门向东,表示主人虽被革职,但心仍向清廷。大门外的下马石和石狮如今已残破不堪。进大门,迎面有高约4米的大照壁,照壁前耸立一座残碑。绕过石碑,即可进入中院,右拐进北院,左拐进南院。南、中、北三院又都采用二进门庭,分别构成前后四合院,各自单成一体。这些各自的单体,又通过走廊和过间,将不同群体组串为整体,构成董府内寨的统一建筑群。如今漫步董府,昔年的护城河和外寨已毁于战火事端,仅存有以中部四合院为中轴的56间宅屋。登上城墙,墙高7米左右,宽3米,可见当年兵卒车辆行走如履平地。四角设有炮楼瞭望角。从城墙上近听牛喧羊哞,夏日蛙声如潮;远观村庄,满目碧色,炊烟袅袅,麦黄稻丰,河渠如龙盘流,公路似蛇延伸,一派江南水乡之色。南有牛首山青牛卧躺,寺庙晨钟暮鼓,西依黄河十里长峡风光无限珠连;西北有贺兰山巍然耸立,山势峻墨。我想,董福祥当年不回固原到吴忠,一定是悉心选择过这块福地的。

一位建筑师曾说过:“人们都把希腊神庙、罗马巴西里卡和中世纪教堂看做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不认为是哪个建筑师个人的创造。”现在来看,人们这种对建筑的认识恰好说明了一个事实:建筑艺术是对时代的集中反映。百年沧桑,历经风雨的董府20世纪30年代以来,迎换过无数主人,由此留下许多现代的痕迹:土厕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墙壁贴上了瓷砖,窗框镶上了玻璃,屋里拉上了电灯……这是一种进步的元素,还是一种愚昧的象征?受岁月的冲击,如今呈现在游人面前的董府如同一位耄耋老人,千疮百孔。整座府宅地基下陷,正大门墙体上的裂缝在一天天扩大,昔日的雕梁画栋已看不出色彩,许多房屋、门窗风蚀剥落,部分墙体大面积塌落,残垣断壁,满目苍凉,孤寂落寞。

在媒体的呼吁和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关照下,2009年5月26日,在这座老宅中举行了盛大的抢险修缮工程开工仪式,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两年内完工。然而后来多次去过董府,工程却没有大的进展。最后一次去,几个看守工地的人说资金不到位,工匠都回家了,活没法干下去了。

凝视这座百年老宅,不由使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历史遗留下的难道仅仅是一座空寂的院落吗?不,那些建筑上,凝聚着古代工匠创造的艰辛、传统文化的积淀和陈旧破败的遗憾,也凝聚着现代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尊重和借鉴,不是吗?

但愿董府能早日修缮完工,让更多的人能通过董府,了解岁月风尘中那一页鲜活的历史。

牛首情结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去过很多次牛首山,我以为真的是这样。又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全面地了解了牛首山,我才觉得,我们错过了身边太多的风景。

第一次上牛首山,是在1994年的初夏。当时,我是所在单位的机关团支部书记,因为工作关系,和另外一个团支部举办联谊活动,地点就是驻扎在牛首山脚下的一个部队。那是我记忆中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因为那种独特的经历是永远不可能再有的。

到了营地,被安排在靶场打靶。先是自动步枪,然后是手枪,最后是冲锋枪,尽兴后,我们乘坐装甲车,在大山里冲了一圈又一圈,年轻的心随着装甲车的轰响声和尖叫声、欢呼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中午我们是和部队的战士一起做的饭,吃得简单,但玩得开心。想想那些子弟兵也挺苦的,长年驻扎在牛首山下,守疆卫国,日复一日地训练,偶尔放松一下,也是难得的机遇啊!

休息的时候,一位副连长主动请缨,要带我们上牛首山。我们也没想太多,加之喝了酒,兴致都很高,就非常乐意地上了装甲车。轰隆隆几声巨响,那个庞然大物载着我们冲了出去,一路狂奔,尘土飞扬地上到了牛首山山顶。那种狂野和刺激,现在想想都后怕。

再后来上牛首山,就都是看景了。

或许是因为就生活在牛首山脚下吧。比起那些名山大川,牛首山无论从名气还是景致,都要逊色得多,但在我心中,这座山的分量却并不比那些大山轻。一个地方,倾注了感情,可能就格外地偏爱一些吧?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山。山上的一草一木,一庙一宇,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和我们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吸吮着一样的黄河水。也只有这样的山,才能代表我们北方人的气质,自然、硬朗、大气、豪迈,率真、温柔、大度、热情,干而不旱,柔而不软,有神灵相伴、有黄河环绕,远离尘世的喧嚣而又香火旺盛,独处于岁月的风尘之外而又香客不绝,这不就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吗?

而牛首山,就在这样的境界里与苍生为伴,拥黄河而眠。

当我们带着热情和文联的朋友在山顶上沐风而歌,当我们和影友翻山越岭从不同的角度捕捉着牛首山的豪放与博大时,心中都会升起一种安详、豪迈的情愫。牛首山不仅景色秀丽,而且人文底蕴厚重。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大山深处转累了,和清凉寺的一个出家人攀谈了起来。听他介绍,才知道“牛首慈云”指的是登上牛首山的峰巅——大小西天顶峰才可以看到的美景:“仁风清而纤尘不到,月上石而雕砌玉明;慈云出而峰峦增翠,法雨过而岗埠重青。”清朝诗人蔚堂诗“触石凌空布锦文,侧峰横岭共氤氲;欲知法雨频敷处,试看苍山一段云”,赞美的就是“牛首慈云”。而莲花埂的得名是因为站在小西天向西南俯视,群山环抱中拔地而起的几十座秀丽山峰就像莲花的花瓣一样向四周张开,中间交汇处如花心的山峰就是莲花埂所在;因为东寺庙群古佛台四周群山环抱,突兀峥嵘,错落有致,细数起来,正好有十八座,就被演绎成了“十八罗汉”的美丽传说;东寺庙群还有两座山,形如二龙蟠卧,中间有一圆形山包,远望就如二龙盘珠一般,十分奇特。更奇特的是,在西寺庙群的万佛阁旁边有一条山沟,叫龙泉沟,沟内长满了椿树,这就是著名的椿树沟;在北龙泉沟滴水寺旁边的沟垴上,有一眼泉井,井水常年温热,滴水寺及周边寺庙中的和尚、道士、尼姑和香客们常常在此饮水,据说千人饮用,水也不会绝流。因了水的滋润,盛夏时节,附近的满山沟都长满了香椿树和沙枣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微风吹过,馥郁葱茏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惊叹叫绝!

在万佛阁的大门两边,有一幅楹联:山径绿香椿,五百夭桃新种得;慈云滴深翠,万丈佛光照西夏。思之让人感叹、回味。穿阁而过,后面的悬崖夹缝间,有一条通向顶峰的捷径,险峻异常,“扳岩从缓步,野径锁寒烟”,钻出这条“缝”,回头看,寺庙群仍在脚下;向上看,一面像刀一样的石壁直插云天,“刀山岭”带给人的又是另一种感觉。翻越这道“刀刃”,钻出云雾,到达顶峰,一对牛角似的尖峰,会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语:“古峡有个牛首山,揸起胳膊够着天。”可见牛首山的高峻与险要了。

自然美景、人文底蕴,也正因为牛首山承载了太多古峡的文脉和历史,承载了古峡人太多的期待和向往,我对这座山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情结。

这种情结,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越来越亲切,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浓郁。

同类推荐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异端裁决

    异端裁决

    伟大的奥术师,黑暗枢机缔造者,卢比扬卡的屠夫,探寻真理的虔诚者,永恒大陆的黑色国王,梵蒂冈的圣徒,以及,不朽的异端。那位让永恒大陆颤栗了一百多年的黑桃皇帝只在自己墓碑上孤独地留下一句话。“他从深渊而来,披尽一身荣耀,走向人间。”(本书已过内签,上一本书起点精品)
  • 旷世神宠:妖王的上神宠妃

    旷世神宠:妖王的上神宠妃

    她,三岁时就穿越到了神界,有个主神母亲宠着,腹黑调皮;他,是不可一世,脾气火爆妖王,本身为狸猫。他曾是她收养的一只流浪猫,却一朝成为一代妖王;初遇,“母神这只猫咪好可爱。”安晴指着那只张牙舞爪的猫说。你妹的,你才可爱,本王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和可爱有什么关系?!!再遇,他是不可一世的妖王,她是不小心闯入妖界的帝女上神;他将她逼入墙角,“女人,你觉得本王可爱吗?”“可爱,妖王大人最可爱了。”某神说,她以为这位妖王有怪癖,喜欢听别人说他可爱,却不料…“哦?既然你觉得我‘可爱’,那么就爱吧!”言毕,扑倒。
  • 酒掌乾坤

    酒掌乾坤

    星天大陆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酒神陨落时在这里埋藏了数不清的美酒,每一坛酒都蕴含了一种酒的奥义,领会一条奥义,就能统领一种美酒,如果有朝一日能让万酒臣服,就能成为新一代酒神。少年墨白,意外遇险,从此丹田处多出了小小酒泉。烈焰红莲、木槿回春、星辰酿各种灵酒相继诞生,一手持日月,灵酒掌乾坤,看主角如何运筹帷幄,谈笑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 武神养成系统

    武神养成系统

    天灵大陆,武者为王,强者为尊。顶尖游戏宅男秦牧,因游戏版本更新未能及时下线,惨遭系统惩罚,带着《上古武神OL》系统来到了天灵大陆,成为秦家的傻子三公子。天赋好修炼快?哥有任务系统,随便做点事就能升级,然后轻松将你踩在脚下。未婚妻登门欺夫?靠,哥有武神养成系统,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就让你高攀不起!一个成功的武神,背后一定会有一个牛逼的系统。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三生之今生唯爱

    三生之今生唯爱

    轮回,多少次再生,若有再生,愿和你再相见,回眸的一刹那,时光的齿轮逆转,这一世,邂逅,无论你是谁,都将是我的,茫茫轮回之中,只为与你相遇,这一世,会不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寻寻觅觅,生生世世的轮回。本书为三生之前世前释的续集,回到了现代,难以维持的家庭终于破碎,龙韵和妹妹龙梓璐离开了那个伤心的地方,本来以为可以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却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个女儿,从此龙韵做了爸爸,而妹妹龙梓璐呢,成了妈妈,那一年,他驰骋于商界,原本希望做一个小人物,命运却不为人愿,终于有一天,龙韵龙梓璐,两人的感情不仅仅只有亲情,生活开始变得不同……直到那一天,“哥,我嫁给你好吗?”读者交流群号码:64429726
  • 六界修灵

    六界修灵

    逸轩,一个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的孤儿。因为一个意外,灵魂穿越在异世大陆,天灵大陆。这里没有斗气,也没有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灵力。修灵等级:知灵,聚灵,纳灵,化灵,通灵,吞灵,戮灵,真灵,神灵,祖灵(传说)既然这里以武为尊,那么??啸傲四海,舍我其谁?
  • 冒牌歌后

    冒牌歌后

    他原本是一个高中生,可却因为妹妹患重病,不得不放弃学业。可一次奇遇,让他的人生开始改变。他的男声,就如同鬼叫,可他的女声,却如同天籁。为了妹妹,他套上了假发,带上了假睫毛,涂上了唇彩。他顶替了一名因意外而死去的女歌手,并化名为’苏沫‘。冒牌歌后的故事,也因此开始..................
  • 天空很蓝,岁月静好

    天空很蓝,岁月静好

    力图真实反映以“我”和闫东为代表的家境普通、心怀梦想的80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书写他们的焦虑不安、痛苦挣扎,虽有挫折迷茫但不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每个追求梦想的人都是寂寞的,文章虽然稚嫩粗糙,然敢于解剖自我,怀有诚意,若能聊以慰藉寂寞的心灵,给予前行的力量,善莫大焉。
  • 浮光微尘

    浮光微尘

    林云溪,字如若,丰都八公子之一,人称“倾云公子”风雅清绝,才情无双,有济世之才,心有丘壑,世人皆知。可谁又知这其中的真或假一日复一日,一朝换一朝往昔倾云公子,如今长乐郡君,你可知哪一个又是其真实的她相顾无言,谁又听谁低沉如诉只忆往昔,她太过痴傻,今朝攻于谋算身死处,谁带她逃离这一场盛大的搏杀千般过境又是谁甘愿沉醉于这红尘紫陌,溺于幻境时光荏苒,她将与谁观庭前花开花落,看窗外云卷云舒托鸿雁南去不知今夕何夕只道当时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第一宝贝:首席男神,求娶

    第一宝贝:首席男神,求娶

    她,奉子成婚。婚礼却在他的一手策划下变成一场闹剧。世人眼中的和平离婚,她也做好准备结束这段感情。可为毛离婚后他却不准她搬出他们同居的房子?还要‘离’婚后同居?尼玛,就算男神你长的帅也不带这么得寸进尺的!【真宠文】【伪小虐】【暖宠萌爱无极限~灰狼套牢小红帽】“听说你一直喜欢我这张纯天然的俊脸?”“……”“还一直说要偷生一个跟我一样完美的儿子?”“……”“既然这次是女儿……就不想再试一次?”“……”世有暖爱千百种,一遇男神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