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
省嗇精神。
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謂之重積德,
不遠而復,不離於德,可以修身。
重積德則無不克。
念德不怠,庸可敵平。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廣運。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然後能保其國家。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母謂存神育德。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擾之則爛。
以道往天下,其鬼不神。
物各得其所,無妖灾。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寒暑風雨,變化生成。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聖人與鬼神合其吉凶。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民,神之主也。聖人不傷人,則神亦不傷矣。
六十-章
大國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交猶歸聚也,言大國所以為王霸,下流所以為江海,皆以此。
牝常以靜勝牡,以其靜為之下。
覆解牝之為德。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以取取人,而取為人所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畏天者保其國,樂天者保天下。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也,
妙萬物而為言。
善人之所寶,
守而用之。
不善人之所保。
依於有道以自安。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美而言之,可以使人從教,若市之得物。尊而行之,可以使人心服,叉不為人下。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所貴於道者,為其兼容敦化,若中者棄不中,才者棄不才,不得為有德。
故立天子,置三公,
立君以司牧其民,置輔以師保其君。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拱璧,璧大如拱也。古者進物,叉有以先之。寶用有盡,道用無窮。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有求而循道者,無不得。有過而從道者,無不免。
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視小若大,視少若多,犯而不校。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故能無為而治。
夫輕諾必寡信,
故子路無宿諾。
多易必多難。
小人先易而後難。
是以聖人由難之,故終無難矣。
君子先難而後易。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豪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里之行,始於足下。
皆言防微慎始。
為者敗之,
傷自然。
執者失之。
滯於物。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無成無虧。
無執故無失。
無喪無得。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元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聖人所欲者,不欲也,故不貴珍奇。
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衆人用心過分,更成贅疣,故人所學者在於不學,以復衆人之所過。萬物生成,皆不出自然,聖人但以輔之,不敢強有所為也。
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去華務實,還淳反樸。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姦詐亂政。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上下相欺。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王道正直。
知此兩者,亦楷式也。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知用智不若不用,非有精微之德,其孰能與於此。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復至於大顺。
物情莫不責智,而有玄德者獨賤之,雖反於物,乃順於道。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滿招損,謙受益。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肖,似也,言異於衆人。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
仁者必有勇。
儉,故能廣;
約省則有餘。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
成器猶成法也,為衆教之父,故曰為成器長。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必為物所害。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仁者,衆之所附。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人不忍傷。
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以德服人。
善戰者不怒,
我租惟求定。
善勝敵者不爭,
不戰而屈人兵。
善用人者為之下。
得其歡心。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德與天合,自生民以來無以加也。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主謂以強兵為己任。客謂人加於己,己不得已而應之。
不敢進寸而退尺。
謙而不責。
是謂行無行,
不行而自至。
攘無臂,
無臂而可以攘人。
仍無敵,
敵自服,不必仍。
執無兵。
不執兵而全勝。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
寶謂三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辭直而不爭者,為衆所哀。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易簡。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精一。
言有宗,
體要。
事有君。
返本。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有知則知道矣。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
道大,故知之者鮮。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蒙以養正。
七十-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之如不知,則速怨。不知而強知,則招患。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病人能自知其病,斯不甚病矣。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弗畏入畏。
無狹其所安,
不擇地而安之。
無厭其所生。
甘其食,美其服。
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不厭於物,亦不為物所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人不知而不慍。
自愛不自貴,
卑以自牧。
故去彼取此。
去外慕,取內樂。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人知此而避殺就活,是利也。亦有知此而更速死者,害也。豈非天之惡人如此乎?執能知其意故哉?是以聖人於天道亦不敢易言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任物自然,物莫能違。
不言而善應,
隨其順巡,應以吉凶。
不召而自來,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禪然而善謀。
繟,緩貌。不忽遽,而事無不成。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大貌。
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見利則忘生,是不畏死。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夫孰敢也?
奇,邪也。
常有司殺者殺。
天將去惡,必假手於一人。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者,希不自傷其手矣。
妄作凶。
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擾之故難治。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求利所以養生也,而民常以利喪其生。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外其身而身存。
七十六章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
兵驕者滅。
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虧盈益謙。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以貴抑賤,以富奪貧,以智加愚,以賢陵不肖。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聖人功德有餘,故推以與人。
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之言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故正言若反也。含垢納污,乃能成其大。
七十九章
和大怨者,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重復。
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不遷。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不爭。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不相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雖疏惡隘陋,自以為甘美安樂。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
信近。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無求。
八十-章
信言不美,
質直。
美言不信。
華巧。
善者不辯,
吉人寡辭。
辯者不善。
盜言孔甘。
知者不博,
一以貫之。
博者不知。
多岐亡羊。
聖人不積,
不私無物。
既以為人己愈有,
德智無窮。
既以與人己愈多。
損之而益。
天之道,利而不害;
春生秋成,以美科利天下。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能無為,然輔而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