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400000045

第45章

疏。答至恒随转故者。按彼论云。当知此识于现法中但是因性。余文疏具。释亦可知 复有释云。若初受生唯是意识。故就相续有六识身 详曰。大乘初生唯第八识。今云意识有违宗过。今助一释。理实结生是第八识。据后相续容有六识。故说有六识。

疏。大论第十云胎藏苦者。按彼论云。几能生苦谓五。几苦胎藏谓五。几唯是苦谓二 释曰。谓无明.行.爱.取.有五。能生当苦名能生苦。其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是种子。是彼当来生老等因名苦胎藏。生.及老死二唯是苦。既云识等名苦胎藏。明非是现 问既云苦胎明能生苦。何不同有能生苦收 答润.未润别去果远近得名不同。生.老死二正名为苦。是彼苦因名苦胎藏。依主释也。疏本多云胎藏苦者写传误也 问设云胎藏苦持业得名复何爽耶 答虽有漏法体皆是苦。所引之文意明生等二果名苦。故无明等名能生苦生.老死二唯是苦。故知胎藏是苦之因。依主为胜。

疏。不尔便违至胎藏苦故者。显违第十.及五十六文言总也。苦胎藏者即第十文。文如前引。五十六云。现法中识为福.非福.及不动业之所熏习。后后种子之所随逐。能引当来余身识等生老死苦 又云。即识.名色.六处.触.受先种子性。随所依时曾得众苦引因之名。今已与果名生.老死。复得名苦。准此等文明识等五唯取种子。

疏。此论下云至通取三性者。有义弹云。五蕴三性为此支者。如何得引此论第二复次说耶。别说五支既唯异熟。明知总摄不通三性。何得为证通摄三性 详曰。别总既异。性何必同。若以别性例总性同。应以别体例于总体体令各等。体既不齐。性何令等 又大论第九名色三性。此第二释那知不依彼义而谈。不尔何须分为二释。以此而言疏固无失。

疏。此约一时俱有五种者。问六处意无云何俱有 答俱时识种对世名意故五种俱。灯有一释与疏稍别。

疏。未名六处者。无六处用不名六处。

疏。释缘起名者。按瑜伽第十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此依字释名 复次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 复次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此依义故释名应知。复次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复次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言。我已觉悟正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 疏中引略。初学难分故今具录。

疏。此无明不断等者。按彼论中。无明.行二而作法于余例明也。无明如疏。其明行云。诸行种子不断故诸行得生。诸行生故得有识转。余支准此。

疏。变碍有二者。按五十六云。此变碍义复有二种。一手等所触便变坏义。二方处差别种种相义。

疏。第三次第等者。疏虽具引。文隐难知。今略问释 问行通善.恶何总云邪 答有两释。一云据不善说。二云无明发行皆招三有。违于还灭故总称邪 问识唯第八。云何颠倒 答有二释。一云行有现.种。现行名行。种名为识。种因现熏云令颠倒。对法亦云。业种为识 问善业种子何名颠倒 答准行名邪二释可悉 二云结生之时于父母等。互起嗔.爱相应之心名为颠倒。颠倒为因方结生故 详曰。即第八种名为颠倒。有漏善行由违还灭尚得名邪。有漏无记生死根本。名颠倒何失。故诸论云三界虚妄心心所等。虚妄即是颠倒异名。或因倒发亦名为倒。言结生等即名色支。云二受用即触.受二。此识等五据当起位说次第也。余支可悉 余二复次。具如本论。恐烦不录。释有同异。亦如彼钞。

疏。十地经至缘中痴者。按彼经云。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有二作。一生未来世果报。二与识作因。识有二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有二作。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入作因。六入有二作。一能缘六尘。二与触作因。触有二作。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因。受有二作。一觉憎爱等。二与爱作因。爱有二作。一于可染中生贪心。二与取作因。取有二作。一增长烦恼染缚。二与有作因。有有二作。一能于余道中生。二与生作因。生有二作。一增长五蕴。二与老死作因。老有二作。一令诸根熟。二与死作因。死有二作。一坏五阴身。二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彼论云。坏五阴作后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后生因 释曰。缘者所缘。于彼一切所缘境中而不悟故名缘中痴。诸惑因起名令众生惑。由有能引余道得生名余道生。非已生讫名为生也。故对法第四云。令诸有情后有现前。义意同矣。余文可悉。对法大同故不引之。

疏。若尔即色无色无坏苦故者。此难意云。色.无色界非非福感。彼界应无坏苦法也 问无色无坏岂不相符 答显彼俱非非福行招。所以双举。无坏苦言但对于色。文含理博。不相违也。

疏。若亦迷彼岂唯发非福者。此破外救。外救意云。色有坏苦于理何违。故此难云。若有坏苦岂唯迷彼唯发非福。若不尔者即违瑜伽迷世俗苦发非福义。复有欲界迷于坏苦发非福行相例之失。便违教理。若许尔者复违圣教上界唯是不动行招。故不得约三苦以分为二谛也。

疏。至老问答皆然者。无明.行支如疏所引。余今略引。按彼论云。问识亦以名色为缘。何故此中但说行耶。答行为识杂染缘。能引能生后有果故。非如名色俱为所依。所缘生起。尚名色亦由大种所造及由触生。何但说识。答识能为彼亲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时。大种及触唯能与彼为建立因。问如经中说六界为缘得入母胎。此何唯识。答若有识界决定于母胎中精血大种腹穴无阙故。又识胜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时而说。问六处亦以饮食为缘。何故此中但说名色。答此说名色是彼生因。彼既生已亦以饮食为任持因。问触以三和为缘。此何但说六处为缘。答若有六处定有余二而无阙故。又六处胜摄二种故。问若自他所逼迫。若时变异先业所引皆得生受。此何但显触为彼缘。答触是近因触所引故。余缘所生亦从触生。必不离触是故偏说。问经中亦说无明为缘生爱。顺爱境界亦得为缘。此何但受。答以受力故于相似境求合求离。由愚痴力但于诸受起尽等相不如实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问由随眠未断顺彼诸法取皆得生。何但说爱。答由希望生故于追求时能发随眠。及能发彼随顺法故。问前已说无明为缘发起业有。何故今者说取缘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业于彼彼生处引识等果。问生亦以精血等为缘。何唯说有。答由有有故定有余缘。又有胜故。问亦由远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为缘老死。此何但说生为缘耶。答虽由诸缘必生为本。纵阙诸缘但生为缘定有死死。

疏。通二种者。按彼论云。前六爱.取.有三说为因分。后二为果分。所余支说为杂分。所以者何。有二种受名为杂分。一谓后法以触为缘因受。二谓现法与爱为缘果受。此二杂说 释曰。谓受种子以触为缘后际现受果之因故。故名因受。现起报受为缘生爱是前际果。故名果受 问识等五支皆通因果。何偏说受 答识等五支唯取种子。从受起爱多因现起果受而生。故于受中通说因果。识等四支不要起现方生后支。故不为例。

疏。既所有业皆非行支者。即感后有别报之业。

疏。现所有业亦非行体者。感后别业既非行支。明招现别亦非行支。

疏。不尔别报有相例失者。相例意云。招现别业得是行支。感后别业亦应行体。俱别业故。

疏。不尔即有如前理妨者。如前别报名色相例。

疏。所以除也者。但非感总不是正行故论除之。非除之故体便非行。

疏。一内异熟受至名为能生者。问设据当生。云何即名能生摄耶 答由当起受而领于境。由境起愚造作诸行愚因受起。受名能生。故瑜伽论九十三云。一者领受内异熟果。二者领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由于内异熟果中有愚痴故。不能如实了知当来后有生苦。如前造作增长诸行。

疏。及实生果有前后者。据彼总报名色.触.受而与其识实无前后。或有前后。总报新种诸识熏别。未必同时。第六熏者亦容前后。由此而言有俱前后。若别报识.名色.触.受.及五根等非无前后。

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者。问生.引各二。为四同时。为不尔耶 答有两释。如灯具说 然疏说云。其润缘合至总名为有。观其文势。明能生.引二同时也。被润业种体即是前能引因故。由被润已名为能生。据体无异名为同时 若尔云何论言复由。复由之言明据现起 答果将起时名为现起。或初润时虽果未起。后正生果亦有有支据此有支名生.引同。若不尔者。论何须说润.未润言。又疏会经或望所生果远近故。明知疏意约能生.引名为同也 或复疏意显所引.生二同时也。言润缘等意明由润果方得生。显润.未润不俱起也。同义灯断。由论会经据当现说。若能引.生便非现也 详曰。前义为本。故彼经云。此能摄聚分及此能转出分一时而生次第宣说 释曰。彼经自云能摄聚分。谓无明等。能转出分。谓爱.取等。故顺经文前义为胜 问疏之上下取彼经意何乃不同 答教文虽一理有多途。故疏前后而释有异。法归分别有此云云。

论。有处唯说业种名有者。按瑜伽论第十云。复次建立有支有二种。一就胜分建立。谓取取摄受业。二全分建立。谓业.及识等种 释曰。取所熏发名取摄受。即是被润业种名有。

论。谓中有至皆生支摄者。按缘起经。生有五种。一下种生。二次第增长生。三次第出胎生。四次第增长生。五增长生已能得受用世俗生 释曰第二.第四据胎内外增长分二 死有六种。如疏具引 第三死者彼经释云。自相死者。识于身中移出分别及色根灭没 释曰余之五死对彼第三行相可悉。故不繁云。

疏。五十六至于此无违等者。按彼论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生因依处。三众苦引因。四众苦生因。五众苦生起 释曰。现身六处是前际果。由迷此果起无明.行.乃至于受。无明等七能引所引俱名引因。现在六处是无明等所缘起处名引依处。由贪现受起爱.取.有。故说现受为生因依。若引因体即前能依无明七是。生因亦前.爱.取.有三。未来生老名苦生起。

疏。由惑生惑业者。者按俱舍论第九释云。从惑生惑。谓爱生取 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 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 从事生事。谓从识支生于名色。乃至从触生于受支。及从生支生于老死 从事生惑。谓受生爱。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因。及显无明为事.惑.果。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

论。由斯论说至上二界有者。按瑜伽云。在无色界诸有情类。识依于名及色种子。名及色种依识而转。由彼识中有色种故。色虽间断后当更生 详曰。准其文意。唯依报种不取定种。于文理顺 问异界名色云何相依 答如下无明发上地行。此亦同彼。

论。于现我境亦有爱故者。释如灯.疏。有义生异界地既用当生处爱润生。欲界异趣亦缘当生处爱润也。业变苦具为乐令爱。令爱乐具现在我前名我现境。非现我身名我现境 详曰。但爱得起即能润生。所缘之境何局当处。如水溉田不简此彼。又爱缘受。受通现受。境何不许现境为缘。故疏所明无有过也。

论。何缘发业至别立爱取者。准下答文问合有四。文约义繁故今展之。一问全界烦恼皆能发业。此何唯一。二问润通诸惑。何但说爱。三问润惑非一分爱.取支。发惑亦多支应不一。四问取摄众惑。云何但说爱增名取。以下答文如次答也。思可知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搅明

    搅明

    懵懂穿越大明,不会文、不会武,但搅动明朝非我莫属!平凡的入世,只为造就不凡的你……ps:《搅明》就是《撼明》各位读者可不要误会哦,《撼明》只是签约在了创世而已,然而本作者并没有太监。
  • 易烊千玺:宠你一辈子可好

    易烊千玺:宠你一辈子可好

    时光荏苒,我们都在变······她因为一场事故忘记了青梅竹马的他。命运和时光再次对她开了个玩笑,让她家破人亡。何曾想过,一切都只是一场计谋罢了。他弄清她的身份,对她宠之入骨。更巧的是,他和她竟还有儿时的婚约······当她弄清了所有的来龙去脉,决绝的离开。却发现,对他的爱早已刻骨铭心······
  • 霸宠杀手小猫咪

    霸宠杀手小猫咪

    明里,他是King集团的Boss安逸辰,严肃而温文尔雅,没有过多的表情,对谁都是淡淡。暗里,他是火云的老大,冷情、霸道,将嚣张一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副塔罗牌将一个女人送到他的身边。她是青衣排行第三的杀手Paradis,冷静,睿智,机敏。一次休假前的任务,将她送到这个危险的男人身边做保镖,时限一个月。她化身为Angell在他身边当二十四小时的贴身助理,谁来告诉她,让她怎么保护这个比她强大的多的男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枭宠赌神妻:赌场追爱

    枭宠赌神妻:赌场追爱

    她,是神秘来客,澳门赌场的后起之秀;他,是赌神之后,操盘手中的王者之巅。所有人都知道,她是澳门赌场的新星,却没人知道她的来历;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女人是如何引起澳门的血雨腥风,当一步步走进深处的世界,才发现所有的事,从开头到结尾,不过一场情感上的追逐。秦思悠记得有那么一个人对她说:从你进入赌局的那刻起,就该把自己当赢家对待。
  • 正牌王妃

    正牌王妃

    嶙云峰上雪霏霏。那一夜她执一把七弦琴,欲将满腹心事付瑶琴。却发现一切不过黄粱一梦。一片痴心换来一场欺骗。岚岚风雪中,当他找到她时,她却已遍体鳞伤……
  • 阴阳路工作指南

    阴阳路工作指南

    有这么一家公司,薪资极高,待遇极好,只是前前后后换了不少员工,无一例外都做不长久。某天,终于轮到我入职,我这才发现,原来活人可以和死人打交道。正如,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好久。
  • 八卦战纪

    八卦战纪

    中国一批神秘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以让人可以身临其境的游戏,从而让人在游戏中受到磨练,且保障人的安全。主人公在一次贪小便宜不知不觉地参加了这个项目,与自己的伙伴开始在这个未知的世界闯关。
  • 邪世废尊

    邪世废尊

    雨浅夜,一名被俘虏的少年,在与看守侍卫发生矛盾后惨遭毒打,他的爷爷为保护他被活活打死。而后两人被丢在乱葬岗。雨浅夜侥幸不死,机缘巧合之下拜神秘少女为师,确因先天经脉堵塞严重,至多只能修炼成最低级的武者……可是天无绝人之路,金刚不坏神功突然降临…………
  • 爱因幸福

    爱因幸福

    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安静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妈妈身上,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勇气追逐自己的爱与幸福。她在大学校园鼓起勇气接受初恋的示爱,一切却是那么短暂。对爱情绝望的她遇到曾经相识的李博嘉。李博嘉的真诚再次打开安静的心扉,而由于世俗的种种原因,将两个八零后的年轻人困在爱与渴望的煎熬中……
  • 女鬼还魂之暗楼

    女鬼还魂之暗楼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自杀、暗杀、还是他杀……在这个故事里又有多少双眼睛站在你身边盯着你而你却看不见……这将会是一篇扑朔迷离毛骨悚然的长篇恐怖故事小说,在这个小说里人俱都面目全非、事皆都匪夷所思,他们都怀揣着看不见的阴谋,只是在这悄悄模仿中忘记了自己是否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