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50

第50章

复有经说。五种种子类。是有取识别名。地界是四识住别名。是故经中此言。由别意说。故不了义。阿毗达磨教中。言依法相。复次佛世尊。欲说有为法相续恒有因故。说贪爱为集。佛欲说生因有因故。于偈中说余法。谓业贪爱无明。如经言。业于生是因。贪爱于有是因。复次由经中有因有缘有发起次第故。佛世尊安立种子及田。说识等亦为因。何法名生。何法名有。界道生等品类差别故。取此身名生。无差别接续后有说名有。此二次第以业及有爱为因。譬如舍利麦等种子。由品类有差别故。能为差别芽生因。水等无差别故。通能为一切芽生因。业及贪爱譬喻如此。贪爱为有因。此中有何道理为证。无贪爱人不受生故。何以故。有爱无爱二人俱死。唯见有爱更生。不见无爱更生。由离贪爱无生故。是故知贪爱为有因。复次由转变相续故。若是处中有贪爱见心相续于彼数数转变。是故于未来中由比量应知亦如此。复次更无余惑能执取此身。犹如贪爱。譬如浴散分中燥摩须罗屑。无有余因如此坚著。如我爱此即道理。有处佛世尊说谛有四。有处说谛有二。谓俗谛真谛。此二谛何相。偈曰。若破无彼智。由智除余尔。俗谛如瓶水。异此名真谛。释曰。若物分分被破。物智则不起。此物名俗有。譬如瓶等。此瓶若破成瓦。缘此瓦瓶智则不起。是故瓶等。诸物由形相假有。复次于此物中由智析除余法。此物智亦不起。此物名俗有。譬如水等。此水若由智析除色大等法。水智则不起。是故水等诸物。由聚集假故有。由名句字门显示真实义。缘名句字于真义起智。若入观时不能缘名等。若出观时不能缘真义。是故名等及此智。由显示假故有。于此三法以何法为俗。但名所作无体是俗。由随顺世间。说有瓶水名等。称为实语不说为妄。是故立此为俗谛。离此三所余名真谛。若物分分被破。物智起不异。若由智析除余法。物智亦不异。若离名等。于境界智亦不异。说此法名真实。譬如色等。若约邻虚析此色。及由智除味等余法缘色智起不异。如色受等。应知亦尔。此名世间真谛。如此等法由于世间实有故故立为真谛复有余师说。若法是出世智所缘。或是出世后智所缘。如此亦说名真谛。谓境界真果真道真。若余法异此三。说名俗谛。略说诸谛已。若广说应知。如六胜智论说。修何方便能入四谛观。应说此义。是故从初发行次第今当说。偈曰。住善行有闻。思后学修慧。释曰。若人求欲观四谛。从初先学持戒。次取学随顺四谛观文句。次听文句正义。听闻已如理正思义。无倒思已。后修习观行。令成修慧。此人依闻慧生思慧。依思慧生修慧。此三慧何相。偈曰。名二义境界。闻思修三慧。释曰。彼言闻慧。缘名为境。思慧缘名义为境。有时由文句引义。有时由义引文句。修慧但缘义为境。何以故。此慧已成故。不观文字。唯缘义起。譬如有人未曾学泅。不离浮物。若已学未成。或离或捉。若学已成。不依浮物。自能得渡。三慧譬如此。毗婆沙师说如此。于此分别中。思慧不成就。若思缘名起。则成闻慧。若缘义起。则成修慧。若立三慧相。如此则无过失。依圣言量。所生决定智名闻慧。依圣教简择道理。所生决定智名思慧。依三摩提。所生智名修慧。此三慧皆约因得名。因闻生名闻慧。思修慧亦尔。譬如说食为命。说草为牛。若人勇猛求得修观。此修观云何得成。是故应说此义次第。偈曰。有二离人。释曰。若人由身由心。能远离住。谓远离群杂及盖觉观等恶法。此二远离。于何人可易善成若人有知足有少欲。偈曰。无。不知足大欲。释曰。若人不知足有大欲。于此人此二远离。则难得成。若成亦不清净。此不知足及大欲。别相云何。偈曰。前已得求多。后未得求得。释曰。彼说已得可爱衣服等缘。更求多得。说名不知足。求得未得。说名大欲。阿毗达磨师说如此。为不尔耶。此求多得。于未得起。非于已得。若尔此二何异。汝等应说。若执如此。是义可然。由已得非可爱非多衣服等缘。心忧不安。说名不知足。未得可爱及多求得。说名大欲。偈曰。翻此二对治。释曰。翻此不知足及大欲。应知二种法为对治。谓知足及少欲。偈曰。或三界无流。释曰。此二种对治。或属三界。或属无流界。不知足及大欲。唯属欲界。此知足少欲。自性云何。偈曰。无贪类。释曰。无贪善根为性。偈曰。圣种。释曰。是知足少欲。无贪为性故。是故入圣种摄。由圣人从彼生故。说彼为圣种。是圣种已无贪为性故。偈曰。前三知足体。释曰。前三谓随得衣服饮食住处知足。此三知足。是前三圣种体。第四圣种。谓修灭乐戏。云何此第四。以无贪为性。由背有欲生故。复次由四圣种。佛世尊显示何义。偈曰。后显业三生。释曰。佛世尊既为法主。弟子弃舍生具及业基出家。依佛求解脱。法主立二正事。一生具二业基。由前三圣种。安立生具。由第四圣种。安立业基。依此生具。汝等作如此业基。不久应至得解脱。云何法主安立如此生具及业基。偈曰。爱生对治故。释曰。于经中说贪爱生有四。如经言。比丘因衣服贪爱欲生生。欲住住。欲取取。因饮食及住处。贪爱欲生生欲住住。欲取取。比丘因如此有非有。贪爱欲生生。广说如经。为对治此四种贪爱故。说四圣种。偈曰。我所我类爱。为暂永除灭。释曰。是前所说义复有别意。故须更说。我所类谓衣服等三。我类谓自身。于此二生爱。此中为暂灭我所类爱故。立前三圣种。为永灭四爱。谓我所类爱。我类爱。故立第四圣种。此义已说。由因此义。观行人得善调伏。后修观得成。若人已调伏。堪为道器。于修中缘何法门。得入修观偈曰。入修由二因。不净观息念。释曰。何人因不净观入修。何人因阿那波那念入修次第。偈曰。多欲多觉观。释曰。若人欲行恒起或重起。此人由不净观。得入于修。若人由多觉观行。起散乱心。此人由阿那波那念。得入于修何以故。此念由不缘多种境故。是故生起能作灭离觉观对治不净观。由缘多种差别色形为境能引生觉观。余师说如此。又余师说。由不缘外门起故。不生觉观。不净观如眼识缘外门起故。引生觉观。由观察彼境故。此中欲有四种。一色欲。二形貌欲。三触欲。四威仪欲诸师说。为对治第一欲。修观行人。应缘坏黑等色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二欲。应缘膀胀被食分散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三欲。应缘赤筋相连骨为境作不净观。为对治第四欲。应缘不动死尸为境作不净观。诸师说。若欲修通对治。偈曰。骨观通欲治。释曰。于相连骨聚中四种欲境品类皆悉不有。若缘此骨聚为境修习不净观。通能对治四种欲。由不净观皆假想。一处思量为体故。不能永灭诸惑。但能伏灭诸惑。观行人修习不净观有三种。一初发观行。二已数习成行。三已过思量行。此中偈曰。骨量遍至海。增减名初发。释曰。若观行人。欲修习不净观。从初于自身分中。安置于心。或在脚指。或在额上。随所乐处。心已随事。后于身分作假想。除皮肉血等。次第治骨令净。心见具足骨聚相。如见一骨聚假想见第二亦尔。如此次第渐渐增长。满于房寺伽蓝国内。乃至遍满大地。以海为边。假想见如此。骨聚遍满。为增长意乐故。后更缩减前观。乃至假想。唯见自身骨聚。为渐略粗广心故。心由如此量。自在不净观得成。于此位中。是人名初发观行。偈曰。除脚头骨半说名数习成。释曰。复为渐略。细心量差别故。于骨聚中。除脚骨思惟余骨。是名下略。如此次第乃至除半身。及除半头骨。思惟余半头骨。是名中上二略。由于略自在究竟故。于此位中。是人名已数习成行。偈曰。安心于眉间。说名过思量。释曰。此观行人。除所余半头骨。唯安心于自眉间。或缘骨及余境。一心得住。于此位中。是人名已过思量行。有不净观。由境界小故小。不由自在小故小。此中有四句。已熟未熟思惟。未熟已熟思惟。缘自身乃至海边骨聚为境故。复次此不净观。何法为性。几地何法为境。何处得生此义次第应知。偈曰。无贪性十地。欲见境人生。释曰。此观无贪为性。地有十。谓四定及四近边定中间定欲界。以欲界所见法为境。所见谓色及形。是故此定以义为境此义可然。此观唯于人道中生。余道则无。何况余界。于人道中。除北鸠娄。由如此义。是故此观名不净观。随观世境界亦尔。若无生为法。缘三世为境。由假想思惟故。但是有流。有离欲得。有加行得。由曾得不曾得故。说不净观相及差别已。阿那波那念今当说。偈曰。阿那波那念。慧五地风境。依欲身。释曰。若风向身入名阿那。若风背身出名波那。缘二为境忆持。名阿那波那念此念以智慧为性。而说为念者。譬如念处。此慧因念力得成故。故说为念。此念依五地生。谓三近边定初定中间及欲界。由说与舍相应故。由苦乐随顺觉观起。此定既是觉观对治故。与苦乐不相应。复次苦乐是定心怨对故。此观是定心所成故。与苦乐不相应。有余师执。观行人入四定观。皆有舍受。于彼师此观则有八地。过此于余地非入出息地故。此定缘风为境。从欲界依止生于人天有此观。或由离欲得或由加行得。此观是真实思惟。属正法内观行人。偈曰。外道无。释曰。于外道教无此观。无正说故。自不能觉微细正法。此观偈曰。六由数等。释曰。此观若具与六因相应。方得圆满。六因者。一数。二随。三安四相。五转。六净此中于入出二息中。不作功用。与心舍身心相唯由念数。一二乃至十。由畏心略及乱。是故不少不多。于此数中有三失。一减数。谓若二数一。二长数。谓若一数二。三杂乱数。谓若入数出。若出数入。若离三失。是名正数。中间若乱。更从初数。乃至得定。随者不作功用。随逐入出息行。此息入若远出若远。如息行心亦随行。此息为遍行身内。为行身一分。如息行心亦随行。若息入行。至喉心脐脐下髀胫。由如此处所。次第乃至脚心。亦随行息。若出行。或一搩手。或一寻乃至风轮。及鞞岚婆风。心亦随行。由此观思惟真实故。是义不然。安者或于眉间。或于鼻端。随所乐处。乃至脚指。坚念于中住。譬如摩尼依缕。相者观视此息。为益为损。为冷为热等。此观不但以风大为境。四大及所造色。心及心法。以彼为依具。以五阴为境界。转者转缘风境慧。安置此念于上上品善根处。乃至世第一法。净者此念已入见道修道中。有余师说。从念处为初。金刚心为后名转。尽智无生智名净。此中说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这年头穿越自然是好事,可是像她这样穿成个宫女……什么,不是宫女,是太监?泪奔,她穿成个太监能过来干什么,宣传计划生育吗?咦,她不是太监?还好还好,她不求大富大贵,就每天看看遍地的帅哥,顺顺当当地过完她的穿越日子就好了……咦?原来她还有一个身份,她就是传说中的未来皇后,而且……这皇上的人选也可以由她来定?这个……她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天大地大她最大,她在宫里横着走也没关系了?嗯哼,低调低调……      
  • 蝉鸣盛夏:匆匆又夏天

    蝉鸣盛夏:匆匆又夏天

    ”你们为什么又迟道“欧梓宸捂上肚子,眼中泛泪有气无力的说道“我肚子疼。”老师黑脸说“这是前天的迟到理由”好吧,我承认世界欠你欧梓宸一个影后。欧梓宸变为炮灰后,林冉上阵:“昨天晚上我们一直想如何能让今天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效率。想了一晚上,直到天亮了我们才睡觉的所以迟到了。”林冉语毕,蒋嘉怡晕,幸亏后面的韩冰将其拖住班内某男站起:“老师我女朋友还没睡醒,我先带她回寝室休息,蒋嘉怡晕晕乎乎的被抱走了”另一男生直接起身来到韩冰身边:“又没吃完饭吧”两人忽略老师离开教室。接着又一男对欧梓宸说“影后,我们先去吃饭。”最后一个女生也被某美男带走“我先带你回宿舍吃药,然后在帮你补点智商……班内老师气晕……
  • 王俊凯之失魂少女1

    王俊凯之失魂少女1

    一个少女出生的时候因为她的血红色瞳孔接生产婆当场死亡家人为了不要她伤害人把她头发养的格外的长用头发遮住眼睛可是突然变故少女失去一魂在村子里面大开杀戒最终躲在树林里面最后被王俊凯发现领回家
  •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我家主人才没那么可爱

    新世纪女仆三定律:第一、服从少爷的一切命令。那包括那些色色、不能说的,潜规则的咩?第二、遵从少爷的一切喜好。那挑什么样的男人嫁也要被他插手咩?第三、绝对不准爱上少爷。哦,三条看起来,最后一条最简单了。像这种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还命令小女仆和自己玩一年契约婚姻的家伙有什么好爱上的。“我要继承家产,所以你要配合我,把婚结了,不准张扬。”少爷啊少爷,这婚能说结就结吗?你也太胡来了吧?这下可好,按了手指印,签了结婚书,她也算是嫁进豪门了吧?可在公司,他是她上司老板兼总裁,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忙着玩隐婚。人前要和他装不熟,擦肩过,没瓜葛,没交集。
  • 人非神魔

    人非神魔

    道修身,儒行事,鬼谷才气,墨对众生,法家治国,兵家修武。出于众生之内,不必寻求逃脱众生之外。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灵学徒

    恶灵学徒

    易明为了挣钱给妹妹治病,找到一份狗仔队的活,他被安排去偷拍校花······
  • 三少爷的爱之路

    三少爷的爱之路

    她们原是夏氏的千金,但因为种种原因使她们变成了平民,流浪街头,是欧阳家老爷收流她们。可她们被欧阳家的三少爷种种刁难,但他们却不知道,她们的伤心难过时,他们也会伤心难过?少爷们的求爱之路将是怎样的?
  • 中华神侠传

    中华神侠传

    在动荡的民国年间,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名门之后,却又出身贫寒;资质平平却练就一身武艺;相貌英俊却不好男女之事;能够笑傲江湖却低调内敛。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传奇人物?本书将带大家穿越回民国时代,纵观其传奇的一生。
  • 恶魔霸爱之蓝诺空间

    恶魔霸爱之蓝诺空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沉睡千年的思念慢慢醒来然时空的爱恋能否不会再留有遗憾。当你我再一次的相遇,痴痴缠缠三生三世,这冥冥之中又会有怎样的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