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于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论语·泰伯》
【译文】
曾子有病,把学生们召集在一起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警惕呀,小心呀,像面临着深渊,像走在薄冰上。”从这以后,我知道可以免于刑戮毁伤了。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译文】
孔子说:“坚定的相信,努力地学习,誓死保卫并且完善做人的大道理。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荡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还是贫困,那是耻辱;国家无道,却能富贵,那也是耻辱。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没有主观的猜测,没有定要怎样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没有自私的念头。
【原文】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穿贵族服装的人和盲人相见的时候,尽管他们年轻,孔子也一定要站起来;走过他们的身边时,一定要快步走。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知者不疑惑,仁者不忧虑,勇士不畏惧。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译文】
孔子说:“君子促成人家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祥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安祥舒泰。”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能没有怨恨是难以做到的,富贵而不骄傲倒是容易做到。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而要实行这些话就很难。”
【原文】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君子善长爱好于仁义,小人善长爱好于私利。”
【原文】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是称颂它的气力,而是称颂它的品德。”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别裁》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起,说的话都与道义无关,专门卖弄小聪明,这就真难了啊!”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人能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伟大。”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望他庄重可畏,接近他温和亲切,听他讲话是准确犀利。”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轨道,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原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内心的本质;义,是人必须经过的大道。舍弃人所必须经过的大道而不去走,丢弃人的良心而不知道去找回,真是可悲呀!有些人家里鸡狗走失了,也知道要去找回来,可是良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将已丧失的良心找回来罢了。”
【原文】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诸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忧人。
——《礼记·中庸》
【译文】
君子身处上位的时候,不作威作福、欺凌下面的人;身处下位的时候,不钻营攀附、乞求上面的人。只求端正自身而不有求于人,那么心中泰然就无怨恨。上不怨恨苍天,下不责怪别人。
【原文】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译文】
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智慧,努力行善就接近于仁爱,懂得耻辱就接近于刚勇。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而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原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上》
【译文】
有仁德的人爱别人,有礼貌的人恭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恭敬他。
【原文】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
【译文】
修养心性的最好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
【原文】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周易·乾·文言》
【译文】
君子要增进美德,修建功业。忠信诚实,就可以增进美德;修饰言语出于诚挚的感情,就可以积蓄功业。
【原文】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
【译文】
大地的气势顺承着天,君子有深厚的德泽来容载万物。
【解读】
有仁德的君子必然心胸宽广,他能包容天下的一切事物,度量宽宏,“大度能容天下事。”他像大地一样,不论是什么,都能平等地对待。今天,“厚德载物”已经成为我们修养品德的座右铭。唯有德厚者才能在心中包举万物,才能真正做到胸怀天下。
【原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卦》
【译文】
修积善行的家族,必然留下许多庆祥;累积恶行的家族,必然留下许多祸殃。
【原文】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老子·四十二章》
【译文】
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它当作施教的开始。
【原文】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礼记·曲礼》
【译文】
鹦鹉能学舌,终究是飞鸟;猩猩能言语,仍然是禽兽。现在的人却不懂得礼节礼仪,虽然能说话,不也是禽兽的心态吗!
【原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
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
【原文】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
顺应道德的人就兴旺发达,背离道德的人就会灭亡。
【原文】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追求正义而不考虑私利,发扬道义而不计较功利。
【原文】
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
——《三国志·魏书》
【译文】
仁义怎么会有定数呢?履行它就是有道德的君子,背离它就是无道德的小人。
【原文】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苻登传》
【译文】
道义能感动君子,利益能打动小人。
【原文】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译文】
大丈夫宁愿做破碎的玉石,也不做整全的瓦块。
【原文】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高祖纪下》
【译文】
君子安身处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要求,但只有诚实与孝敬是最重要的。
【原文】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史·卢诞传》
【译文】
教授经学的老师易于找到,但做出榜样的为人师表却难以找到。
【原文】
足于学而不求知,丰于功而不自炫。
——《元史·刘敏中传》
【译文】
学问渊博却不求人知道,有丰功伟绩却不自我夸耀。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施行你要说的话,然后再说。”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能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团结众人。”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在言论上有所表现,能说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仁。”
【原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由呀!能理解德的人太少了。”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去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保全仁。”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弟子在家要讲孝,出外要讲礼貌,语言行为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博爱,而亲近其中有仁德的人。”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样呢?”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还乐忠于道,富有而还喜好于礼。”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饮白水,弯起胳膊来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译文】
颜渊问怎样才算是仁。孔子说:“制约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天下就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全在于自己,还能是别人吗?”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译文】
子路问如何才算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自己能受到尊敬。”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都安乐,尧舜也只怕难于做到呢。”
【原文】
原壤夷侯。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宪问》
【译文】
原壤蹲在那里等着。孔子说:“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谦逊、上进,年长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五十六章》
【译文】
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说的,多话的人就不是智者。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三十三章》
【译文】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原文】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译文】
君王做得好就赞扬他,犯了错误就纠正他,遇到灾难就援救他,过于放纵就告诫他。
【原文】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老子·十五章》
【译文】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谨守好像畏惧四邻,恭敬严肃如同作客,流逸潇洒如同化冰,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原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十九章》
【译文】
要保持平凡,坚持朴实;减少私念,克制欲望。
原文】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老子·二十章》
【译文】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
【原文】
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墨子·修身》
【译文】
当受到别人的非议甚至是诋毁的时候,要有包容精神,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从自身找原因,要反躬自省,加强修养成,这样,自己的操守、品行有了进一步提高,另人的非议也就相应减少了。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