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工,那些曾经得到他救助的四乡八邻,甚至那些曾经与他有过节的乡绅,得知修建节孝坊的消息,都纷纷赶来祝贺。特别是从那场瘟疫中挺过来的乡民,围着张锡笏,一个劲地嚷着,哪怕丢下田间地头的庄稼,也要帮张老爷建好节孝坊。张锡笏打量着这些纯朴的乡民,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点着头又摇着头,然后拱手将他们送出门。
张锡笏是在收割完小春,播种好大春后,准备动工的。
想起大妈与母亲几十年来与孤灯相伴,克勤克俭,张锡笏决心建造一座能足以彰显她们优良品德,传之后世的牌坊。
其实,明清两朝为了褒扬妇女守节,鼓励地方乡绅修建牌坊,各种牌坊应运而生。中国有名的石牌坊之乡——四川隆昌,保存完好规格较大的石牌坊,至今还有70余座,福建漳浦的石牌坊,保存完好的目前也不少于60座,至于零星的,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它们全都是石牌坊。
为此,张锡笏特意抽了个时间赶到荣昌。他打量着那一座座规模宏大雕刻精细的石牌坊,打量着那些已经有些风化的图案与文字,想起大妈与母亲,不觉百感交集、泪水潸然。然而,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石牌坊,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摇摇头,失望地回到了老家。
张锡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忽然间,脑海里灵光一闪,他想起了大妈与母亲经常去烧香拜佛的江西寺,想起了那些江西老表,想起了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第二天一晨早,他匆忙赶到江西寺。
江西寺的住持早就听说了张锡笏的大名,而今见了本人,立刻热情地将他迎进禅房。两个人寒暄了一阵子,张锡笏开始打探早年间从江西景德镇移民到江西寺的江西人下落。主持掰着指头,一五一十地告诉他最先来江西寺的乜、过、熊、岳、陈五大姓氏的下落,张锡笏听了,心里一喜。
原来,嘉庆年间,江西景德镇的五姓人氏,因做瓷器生意结伴而行,来到了千里之外的任市铺。为联络感情,他们在任市铺建立了会馆,后来,几经演变,会馆变成了遥祭祖先的寺庙,即后来的江西寺。天长地久,这五姓人氏的后裔,早已带着他们的祖传手艺,散布到任市铺的各个地方。
从江西寺回来,按照住持的指点,张锡笏又悄然到任市铺各地走了一圈,还真找到了许多江西人的后裔,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他当即决定,要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陶牌坊。他坚信,有江西陶瓷人做后盾,他的陶牌坊一定能建得美轮美奂,他的牌坊一定能建成牌坊一绝。当然,也许造价更高,花费更大,然而,与大妈、母亲一生的付出相比,他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主意既定,他立刻赶到河南周口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找专人设计牌坊图纸。
听说张锡笏要在任市场街口建造陶牌妨,任市周围的能工巧匠,纷纷前来献计献策。那些散落于任市铺各地的江西人后裔,更是不请自到,他们拍着胸膛,向张锡笏信誓旦旦地担保,制陶工艺上的事,包在他们身上。望着这些自告奋勇、饱经风霜的工匠,一股暖流涌进胸膛,他即刻挑选两名江西人后裔,负责制陶监工。
于是,一场准备充分、声势浩大的牌坊建造工程,拉开了帷幕。
到底不比石牌坊,随便扒拉下数块青石,横砍竖切,或雕或凿,垒砌便成。陶牌坊的建造,要复杂得多,光是烧制陶坯,就得经过纷繁的程序。
工匠们先要四处勘察,选择上等的黄泥,将它们从深埋的地下取出,拉回家晒干,然后用铁锹、锄头,将黄泥细细捣碎,再用细筛筛选,以清除泥土里的碎石与残渣。筛选出来的细粘土,还不能烧制陶坯,必须按比例在里面掺和上棉花、食盐、糯米浆,将它们用水均匀搅拌后,才可以将掺和好的粘土,制成先前设计好的陶坯,再在上面刷上一层陶衣。
每每看到工匠们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地敲打着一坨坨黄泥;看到工匠们蹲着身子,蓬头垢面地晃动着箩筛;看到工匠们马不停蹄地搅动着粘土,浇铸着陶坯……张锡笏便不由得感慨万千,多好的工匠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细心的工匠们,竟先后准备了九个陶坯。这些陶坯,在煅烧中再现着江西人制陶技艺的精湛;这些陶坯,在煅烧中成就着张锡笏的梦想。
1882年(光绪八年)孟秋月(农历七月)26日,在众多能工巧匠含辛茹苦的努力下,一座高12.6米,宽11.3米,外观雄伟壮丽的陶牌坊,终于傲然矗立在任市场。
这个砌有四柱三拱凯旋门,两边有抱鼓拂手,下部有雷纹、花草浮雕,中龛上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二十四孝”浮雕图案的别样牌坊;这个中上方题有“圣旨”匾额,正中央刻有“德固坤维”四个楷体大字,下牌楼刻有“诰授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节孝坊”的不朽建筑,其制陶工艺之精美,绘画水平之高超,雕刻技艺之精湛,让人们足以感受到,一百多年前,大巴山区陶器制作技术与雕绘建筑水平是何等非凡;让人们足以体会到,张锡笏那颗拳拳的孝顺之心。更让人叫绝的是与那些图案装饰相映衬的题刻楹联:
烈妇难,节妇尤难,念鹄谆教诲,历三十四年,来养洁兰口,心盟井水。
慈母易,贤母不易,羡鸾章宠贲,从五千余里外,辉流邑乘,庆衍门闾。
这楹联,是一幅画,无声地描绘着刘氏、姜氏苦难的一生;这楹联,是一首诗,无声地吟咏着刘氏、姜氏的美德。
不难想象,牌坊建好之日,张锡笏手抚牌坊,是怎样的激动,又是怎样的心酸。大妈、母亲,几十年的付出,几十年的煎熬,几十年的教诲,而今他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回报方式。那一块块陶坯,那一幅幅雕塑,那一款款楹联,寄托着他怎样的敬意与感激;寄托着他怎样的祝愿与哀伤;寄托着他怎样的期盼与梦想。
张锡笏是伟大的,是他指导建造了华夏大地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陶牌坊,是他立起了一座孝顺的别样的丰碑。
岁月悠悠,刘玉竹、姜惠茜先后去世,张锡笏也在古稀之年离开人世。陶牌坊先是由张家人管理维护,后来,张家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周围的百姓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看护的责任。一周姓人家和谭姓人家,为了保护陶牌坊,甚至将房屋建在了它周围。
陶牌坊就那么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向一代又一代人诉说着那凄婉而感人的故事,无言地传播着刘氏、姜氏的美名。它站成了一座丰碑,站成了一种圣洁,站成了一种不朽。因为这,即使在最荒唐的文革,造反派们要砸烂一切旧世界,然而面对陶牌坊,面对圣洁的母爱,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也只能慢慢地熄灭,熄灭。
1987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谭仕章等人到牌坊现场实地勘察,绘制出现状图并配以说明书上报各级政府和文管部门。1991年,陶牌坊终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6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成都金沙授牌。
为了使这一珍贵文物历久长新,传之后世,文物保护工作者们邀请省文物保护专家及县文管部门进行维修,他们给文物建立保护碑,拆除周围的部分建筑物。进入新世纪,当地党委、政府更是雄心勃勃,他们计划将周围40米的建筑全部拆除,建成一个能容纳近1000人的牌坊公园,同时打造以陶牌坊为重点,观音寺、江西寺等辅助的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来领略陶牌坊的风采。
牌坊,因了更多的关注,开始走向远方;牌坊,因了更多的关注,将走向不朽。
牌坊,不朽的牌坊!
神奇的灵岩黑天池
听说灵岩黑天池的香火非常旺盛,听说灵岩黑天池的菩萨会显灵,听说祖先们在灵岩黑天池求雨特别灵验。想那高高的山上,绿树掩映中,茂林修竹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千年古刹,一池绿云扰扰的碧水,一群得道的慈眉善目的高僧……这个脚踏三县(开江、宣汉、开县)的黑天池,该别有一番洞天吧。
我们邀约了几个朋友,乘车赶到灵岩,尔后坐着摩托,一路风驰电掣地往黑天池赶。
虽已是初春,但连日的阴冷,就像给大地罩了一层厚重的寒衣,将春的气息紧紧掩藏、包裹。我们坐在摩托上,只觉得飕飕的冷气,一波一波地涌来,犹如一柄柄钝刀,切割着我们的脸颊,切割着我们裸露在外的所有肌肤。
一晃而过的枯树枝,杂乱枯黄的野草,连同半坡上这儿一片、那儿一团的矮趴趴的有气无力的麦苗,让人想起冬的肃杀与寒冷。
摩托很快驶过分水,然后沿着土公路往山上爬。那山起起伏伏,绵绵延延,一个山峁顶着一个山峁,直往那白云深处靠。傍山而筑的土公路,犹如一条没有洗净的灰不拉几的猪大肠,它弯曲着,盘旋着,蜿蜒着,伸向大山的深处。摩托在狭窄的土路上弹跳着,吼叫着,冲撞着,时而左拐,时而右弯,宛如醉酒的汉子。路旁一座座悬崖,一张张峭壁,一道道深涧,直晃得我们眼花缭乱、心惊肉跳。我们慌忙闭了眼,将头埋在司机背后,身子紧贴着司机,心却随着摩托的剧烈晃动,兀自飘荡、飘荡。
我们腿脚酸软地走下摩托,一幢宛似农家小屋的灰不溜秋的建筑,出现在山坳里。“这就是黑天池?”我们望着司机,司机点着头。我们趔趔趄趄往山坳里走。
一座写有“天池寺”的破旧甚至有些衰败的寺庙,呈现在眼前。没有红墙绿瓦,没有参天古木,甚至从大殿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诵经声,都是低沉的,有气无力的。那石头砌就的墙壁,因为风化,斑斑驳驳;那房上的青瓦,风欺雨侵,黝黑似墨,破漏处贴满了白里带黄的塑料薄膜,冷风一吹,啪嗒啪嗒直响。进庙的大门半开半阖,泥色的木板,懒懒散散地立在那里。木门上方,用各种油漆题写的匾额,蓬头垢面,一脸沧桑。
我们跨进寺庙。迎面而来的是几根巨型廊柱,廊柱上脱落的红油漆,犹如手臂上抓落的鱼鳞藓,这儿贴着,那儿粘着。走进大殿,里面的陈设,零乱而破旧。那些菩萨,那些塑像,看起来全都灰蒙蒙,雾沉沉……
至于香客,几乎见不到踪影。
这就是那个建于唐朝的寺庙?这就是那个香火旺盛的古刹?这就是那个求雨显灵的黑天池?一种巨大的失落,迅速裹袭了我们每个人。
从大殿出来,我们都怅怅的。
天池呢?该另有一番景象吧!想起新宁(今开江)八景之一的“墨池雷雨”,我们的心又开始活泛。
想当初,神奇的天池,因为墨池雷雨,受到多少人的推崇与青睐。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达官显贵,多少凡夫俗子,为了一睹它的芳容,不惜冒酷暑,攀荆棘,钻刺丛,跋山涉水中,来到它身旁。面对那虔诚跪拜的求雨者,面对那瞬息万变的天池,面对那不期而至的暴雨,他们惊叹,他们震撼,一些人甚至诗兴大发,当场挥毫泼墨。乾隆年间新宁知县窦容邃,亲眼目睹了墨池雷雨后,写诗赞道:
岩岫与云雨,蛟龙护宅黑。
总因波不扬,转使天池塞。
后来的新宁知县复成、廖正笏、孙葆初等,先后登临黑天池后,他们更是利用诗歌,互相唱和,对“墨池雷雨”由衷褒扬。复成在诗中写道“山腰涧涌平池涨,林麓溪流澈地清”;廖正笏在诗中吟咏“黑云翻墨忽遮山,白雨跳珠点点斑”;孙葆初写道“应有蛟龙争变化,囊时炒尾到昆明”。还有周绍銮,还有胡元翔……
区区一个天池,竟留下如此众多的墨宝;区区一个天池,竟成了知县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它不能不让人想象,那天池,该是何等诱人;那天池,该是何等神圣。
绕过几道墙,转过几个弯,一个四方用不锈钢围起,上面用厚重玻璃罩住的方形井沿,出现于眼前。有人说那就是天池。我狐疑地跑过去,钻进围栏,探头向下望,井里黑漆漆的。许是久不下雨,只见些许水,透过玻璃罩的缝隙,泛着一星半点惨白的光。对着井口大声喊叫,里面传来嗡嗡嗡的回音,显然很空旷。我抬起头,回望四周,原来井沿四周都是用水泥板盖上了,硕大厚重的一团。从前那个诗意盎然的天池,那曾引无数诗人竞折腰的天池,竟被牢牢罩在了水泥板下。
想起先贤们那些描绘天池的优美诗句,不觉隐隐作痛。那个灵池,那些清波,那些跳珠,竟全都消逝于历史的烟尘。难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诗意的物什,那些美好的念想,都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我怔怔地望着那个白乎乎的长方形水泥盖子。
此时,山风吹拂,松涛阵阵,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雨。即使身处山坳,也倍感阴冷。我们告别天池,匆匆游览了一遍其他殿堂,瑟缩着身子往回走。
大殿旁偏厦里传出的火光,就像一抹阳光洒向我们心田,我们想也没想便钻进了那黑黢黢的偏厦。一个用石条框起来的敞口四方形土灶上,几根杂木棒正在毕毕剥剥地燃烧,一位年老的居士正坐在灶膛边烤火。居士见我们一脸寒气,忙不迭地站起身,一边让座,一边蹒跚着身子又去抱来一捧树枝杂草,直往火坑里凑。干燥的杂草、树枝,刚一触火,便哄的一下燃起来,腾起来的火光一下子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我们的身子也跟着暖和起来。
我们攀谈起来。居士虽然年事已高,却很健谈。她告诉我们,这黑天池原名佛爷庙,建于唐朝。别看庙不起眼,香火却十分旺盛,求雨特别灵验。她见我们竖起了耳朵,便说起了那次求雨。
那是她刚出家不久。一个久旱不雨的大晴天,天气异常闷热。寺庙里刚打发走第七拨香客,从山下传来消息,灵岩方向正有人抬着肥猪,沿石梯一步步往寺庙迤逦而来。他们刚准备好斋饭,四个汉子跌跌撞撞抬着肥猪进了寺庙,身后随了一大群人。汉子们放下猪,刚刚喘口气,同路来的法师,已领着他们往天池边走,她也紧紧相随。
法师到了天池边,往祭坛上一站,双目微闭,嘴里嘤嘤嗡嗡地念起祭文来。刹那间,一种静穆弥漫开来。就在法师一脸凝重地念完祭文,他扑通一声跪下了,将额头重重地磕在祭台上,跟随者见状,也齐刷刷地跪下来以头触地。就在众人的祈祷中,法师起身将一特制的空瓶倒置于池水上,尔后又返回祭坛,双手合十,咿咿呀呀地翕动嘴唇,场面越发变得庄重与肃穆。就在此时,先前还是平静的水面,渐渐地漾起了波纹,像是有无数条小鱼在散漫地游动,空瓶也随了“鱼的游动”一漾一漾的。不一会儿,“小鱼”似乎越来越多,波纹越来越大,空瓶开始左右摇晃。终于,天池里波涛翻滚,一池碧水,由清而浊,顷刻间变得如漆似墨,空瓶也在剧烈的晃动中迅速倾覆。就在空瓶下沉的瞬间,法师一个箭步跳下祭坛,弯腰抓起瓶子,转身跑回人群,将瓶中漆黑似墨的池水,洒向那群跪拜的人群。就在洒完瓶水的瞬间,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跟着噼里啪啦的雨点下起来……
居士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那水泥板掩盖下的天池,竟演绎过如此真实而神奇的求雨。想起墨池雷雨,你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居士告诉我们,求雨也不是次次灵验,有时还得祭拜多日。道行深的法师,往往通过天文地理的推测,选择求雨时间。多年前,灵岩乡有个叫罗先立的法师,道行很深,他曾多次带着当地乡民前来求雨,几乎每求必应。我们听了啧啧赞叹,想那民间,的确有些身怀绝技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