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1500000007

第7章 手足家书(1)

手足之情是一种血脉亲情,也是一种牵挂思念之情。“谁无兄弟,如手如足”。这些手足家书,其中也包括堂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书信往来。

枕头里的那封来信一藏四十年

伟武、胡清姐:

你们去年到新疆去,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那里天很冷,来信说过不惯,要多注意,不要害病。

你们走了,我们也搬到衡阳和妈妈住在一起。

乡下土改了,选了村长和支书、主任,什么都好,就是缺钱买谷。

你的侄儿已经参军去广东。

没什么多说,希望你们在新疆好好过。

多注意身体。

(我们请乡下老先生写的信)

表妹:周疑梅

1956年2月10日

家书故事

1955年,33岁的胡清作为随军家属,带着5岁的儿子从老家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县(现为常宁市)官岭村来到新疆,与分别5年的丈夫刘伟武团聚。到新疆后,丈夫给老家寄去了一封信报平安,次年,他们收到表妹的这封回信。这是胡清到新疆后收到的第一封来自老家的信,也是其与周疑梅之间唯一的一封家信。

衡阳到西安车票19元

1955年,在湖南常宁县官岭村,胡清带着儿子,照顾公婆,操持里外。当年3月,胡清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机关的来信。她不认字,请人念完信才知道,丈夫刘伟武在机关工作非常出色,组织上决定让他将胡清接到新疆居住。胡清握着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丈夫离家时儿子还没有出生呢。

把家里安顿妥当后,胡清和儿子踏上了来新疆的路。从村里到衡阳市要走一天的山路,她带着儿子,装上红薯片和几个鸡蛋等干粮,天没亮就出发了。到衡阳后,她拿着介绍信买了一张衡阳到西安的火车票。她清楚地记得那张火车票票价是19元钱,因为出门时她带上了丈夫寄来的40多元钱。原以为儿子也要买车票,这样一算就没钱到新疆了,她后来得知小孩不用买票,这才放心。

4天后火车抵达西安,她又上了前往兰州的火车。到达兰州后,由于当时兰新铁路还没有修建,她带着儿子只能乘坐长途大篷车。

胡清离家时,湖南的气温已经转暖,她只穿了件单外衣,可到了兰州后,雪却下得很厚,当地接待处给她和儿子各发了一件棉衣。

长途车在酒泉中转时,一等就是20天,因为当时要凑够一车的人才能发车。胡清在路上走了40多天才到乌鲁木齐。

来疆第二年收到家书

见到妻子,刘伟武特别高兴,自己几年不在家,多亏了妻子。刘伟武原本和同事住一间宿舍,妻子来了后,同事把房子腾出来给他们一家三口住。不久,儿子进了幼儿园,胡清也在一家被服厂上班。

当年5月,刘伟武给湖南老家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同时也把自己的详细地址告诉老家,方便日后联系。

在当时,一封书信通常要走一两个月,在偏僻的农村乡下,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因为邮递员去村里信箱取信的时间是不定期的。当时寄一封信要8分钱,相当于4个鸡蛋的价格。

直到第二年春天,刘伟武和胡清才收到了老家表妹周疑梅的回信。

信藏枕头里得以保存

周疑梅是胡清姑姑的女儿,两人从小到大,感情很好,刘伟武参军后,住同村的周疑梅经常陪伴胡清。姑姑对胡清也疼爱有加,胡清结婚时戴的戒指,也是姑姑从手上摘下来送给她的。

收到周疑梅的来信,胡清特别高兴,尽管信上不足200字,还是让她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

因为各种原因,胡、周两人后来失去联系。后来胡清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关于周疑梅的事。周疑梅一家搬到衡阳居住,她在一家汽车修配厂当了工人。

当时胡清把信仔细折好,随手放在丈夫一件外衣口袋里,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再后来,她又把这件衣服叠好塞进枕头当枕芯,彻底忘记了里面还有一封家书。文化大革命时期,刘伟武受牵连,一家人被下放到阿克苏,而且数次被抄家。刘伟武把家里所有书信、书籍资料等东西都烧掉了。因为胡清的“粗心”,这封家书藏在枕头里躲过了灾难。

上世纪90年代,胡清无意中发现了这封家书。胡清是一个勤俭的人,自己经常做衣服做鞋垫。一次,为了做鞋垫,她到处找旧衣服,翻了半天从枕头里掏出了那件旧外衣,发现了这封藏在衣服口袋里近40年的家书。

(任春香)

青梅竹马表姐弟,咫尺天涯鸿雁传

玉兰姐:

你好!元月五日收到您寄来的彩色挂历,十九日看到了我熟识的您的字迹,对于您的关心我是感激的。特别是去年暑假第一次(八月十二日)去您家看望,受到您全家热情地接待,除感谢外还有的就是为您和您的家庭而高兴,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没有给您去信曾受到我父亲的谴责,我默认、接受。我曾经想一纸信又能干什么呢?偿还不了一点情义,暂时让它深深地深深地埋在心里吧!挂在我桌前墙上的彩色挂历给我们房间里增添了生气和美感,看到它,人生话剧的某些剧情又浮现在眼前……

您信中说,“意外地来看我”,我在从这儿出发前就决定一定要看看您,特选定星期日。十三日就回来了,不是意外。六八年左右是在遭难,没有收到过邮件。不是怕牵连而有意沉默。

十多年不见,是打算叙谈叙谈,由于一切都感觉新鲜,又想多听听,却也有收获。俗语“君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此在您家待的时间并不短,说话不很多,您别见怪……

既然记挂着为弟,有话直说为好,什么都可以谈起,不知从何说起……您的慎重倒让我有一种不安隐痛。

尊敬的玉兰姐:没有什么好寄给您,寄上照片一张。七五年母亲来看我们,留影纪念。当时小儿子未出世。再谈。

祝全家幸福!

弟元月廿日

家书故事

这封信是被下放到农场的表弟写给周静溪(即信中的玉兰)的。虽然信纸已有些发黄,但毛笔字迹依然清晰,小楷字写得非常漂亮。

由于信封已经丢失,据周静溪老人回忆,这封只注明“元月廿日”的家书应该写在1976年到1978年之间。

从小练得一手好字

1938年2月,周静溪出生于北疆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奶奶和表弟的奶奶是感情很好的表姐妹,两家同在一个县城,她和相差不过一岁的远房表弟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感情很好。

表弟出生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爷爷是一县之长,两个伯伯在其他县城当县长,其父是一名学识渊博的翻译官。

在周静溪当时看来,他们的生活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非常简朴。她清楚地记得,表弟的爷爷每天早饭是白开水泡馍馍,唯一讲究的是他泡两遍。表弟的父亲每天早上到远处挑水回家,给家里菜园、花园浇水。

周静溪对童年时的表弟印象最深的是,她五六岁经常到表弟家玩,在书房高大的古旧书桌前面,只有四五岁的表弟站在小凳上,握着一支大毛笔在书桌上写字,他的爷爷在一旁指导,不时夸赞或训斥几句。

周静溪认为,表弟的字写得漂亮,是家教甚严、勤学苦练的结果。

遇“浩劫”别离十多年

因为周静溪和表弟的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两家先后搬到乌鲁木齐。周静溪到乌鲁木齐那年正好11岁,从小羡慕表弟能识字的她终于可以上学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表弟一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的父亲曾在旧社会做过县长,他的两个伯伯相继都受到了处分,父亲也受到牵连。

周静溪十八九岁初中毕业时,表弟已经从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到新疆大学就读,他的父亲第一次提及表姐弟俩的婚事。

周静溪和表弟从小感情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慕之情已在两人心里滋生。在周静溪眼里,表弟知识广博,仪表堂堂,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多年来两人以普通亲戚身份相处,彼此心照不宣,双方家长暗暗替两人打算。

在1962年前后,表弟的父亲被下放到北疆一个农场,表弟毕业后也主动要求到吉木萨尔红旗农场劳动,当时两人都到了结婚年龄,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出身是个沉重的包袱。周静溪虽然对表弟有好感,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放弃。

1964年,在印刷厂工作的周静溪与同事结了婚,加上当年通信不便,她与表弟一直没有联系,这一别就是十多年。

寄去难得的彩色挂历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周静溪与仍在农场劳动的表弟取得了联系。表弟因为农场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很多用品根本买不到,她就经常给表弟寄去一些东西。

当时,城市里刚开始出现彩色挂历,但很难买得到,在印刷厂工作的她买到一个八开大小的风景画彩色挂历,给表弟寄了去。见到彩色挂历,表弟非常高兴,把挂历挂在书桌前的墙上。

除了寄当时时髦的东西外,周静溪还给表弟的妻子寄过几次布料,当年3元/米的线呢布料,她扯了两米寄去,而当时她的月工资才40元。

表弟经常要到很远的沙窝子里去打梭梭柴,用畜力车一个来回就需要3天多的时间。民间顺口溜说:“夏天出门,冬天的衣裳;一天出门,3天的口粮”。梭梭很耐烧,所以人们千辛万苦地打梭梭柴。表弟因此被冻伤过,落下了一身的病。

周静溪在乌鲁木齐市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所以也会在经济上给予表弟一定的帮助。

作为回礼,表弟夫妻俩也会托人带回一只鸡及寄来《新华字典》等工具书。

表弟已成为“古板老头”

上世纪80年代初,表弟被调到米泉任教,家庭条件好转,两家人也经常往来。在一次聊天中,两人把埋藏在心里几十年的话说出来,这是两人第一次正面谈论当年的感情,也是一次非常坦然的谈话。

周静溪认为,年少时的感情很朦胧很美,现实生活中两人都找到了好伴侣,有了幸福的家庭,当年的那段岁月只是美好的回忆。两人之间更多的是亲情,是一份难得的手足之情。

周静溪保留下了当年的信,可表弟却把信都烧了,这可能跟他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有关。在周静溪眼里,表弟处事小心翼翼,低调谨慎,已经是个“古板老头”了。

(任春香)

离家正是青春时,乡音相隔五十载

哥姐:

你们好!来信给你们全家拜年,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全家大人小孩身体安康!小妹3月5号收到你们的一封来信,心中万分高兴,我原以为母亲去世以后,你们就再不来信了,可小妹很想写信去问候你们,但小妹文化水平有限,写信感到非常之难,再加上一些家务事,很难提笔,我想你们不会怪小妹吧!

哥姐,关于我们现在农村情况一切都好!分田到户,自己种,自己收。我家四口人种了3亩田,收了以后,把国家任务一还,多余的就保自己的吃,粮食收了以后,妹夫就到村里做临时工,可以保零用钱和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妹夫人品非常老实,我们一切都很好!

哥姐,你妹夫和大孩子今年春节去了县里大哥那里,大哥和大嫂对你们很关心,他们对妹夫提起你们,问你们给我们去信没有,不知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我们现在都希望你们能够回来玩一次那就好了。县里大哥现在的条件就不用说了,自己盖了高大的楼房。我想你们来信时,是不是同时给县里去过信。他们还经常提起你们。

哥姐,你们来信时,不是说春节不在家吗?不知道你们到底是在哪儿过的春节,你们一家现在情况到底怎样,彪子他们现在工作好吧!孩子会说会玩吧!秀丽在人家家一切都好吧!另外两个小孩还在读书吧!再来信请告知!

只谈到此,下次再谈。祝全家快乐,万事如意!

小华

91.3.28晚

哥姐:

你们好!来信给你们全家拜年,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哥姐,在春节期间收到你们寄来的伍拾元钱,我心中感到惭愧,因为我比你们年轻,没有给你新年礼物,所以心中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哥姐,收到你们寄来的钱后,我一直在等你们的来信,结果等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收到信,我又怕你们担心,所以就急着写了回信。

哥姐,你们最近一切情况都好吧!孩子们的一切工作顺利吧!小孩子们的学习、身体都好吧!另外还有小孙子现在会说会玩吧!请来信告知。

哥姐:你们在旧年不是来信说要退休的吗?到底是今年什么时候,我想你们一定要趁这次机会回家玩一次。如果这次不回,往后就更难了,我想你们到了要回的时候,就给我一个准确的信。直接到横店火车站下车,我到车站接你们。

哥姐,关于家中的一切情况都好,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念书,身体也很好,不过就是旧年种田遇到干旱、粮食没有收好,那都没有多大关系,今年在新的年里再来吧!

哥姐:我想只谈到此,望今年你们回家再一起谈吧!家中一切都好,望哥姐不用担心。

祝全家: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小华妹

1992.2.20

注:信中开头称呼的“哥姐”是指康汉生夫妻俩

家书故事

70岁的康汉生老人离开湖北老家来疆已经近50年了,虽然老人一直想回家乡看一看,但由于各种原因,她始终未能如愿。

老人不识字,她与老家的往来书信屈指可数,这两封信分别是1991年3月和1992年2月由小妹康小华从湖北省黄陂县(现为武汉市黄陂区)寄来的,这是老人特意保存下来的家书,也是收到的最后两封家书。此后,老人与家里人慢慢地失去了联系。当时,康汉生的大儿子小龙(第一封信中的彪子)、二女儿秀丽已经成家,并且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康汉生另有一儿一女在上学。

同类推荐
  •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陶红亮编著的《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讲述了: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对其进行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受到了众多父母的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内容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时,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自然文化教育等。宝宝可以通过自我重复操作教具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能够得到很多能力方面的训练。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 犹太人教子圣经全集

    犹太人教子圣经全集

    《犹太人教子圣经全集》是一部关于科学教子的真经,更是一部关于亲子教育的神奇之书。它荟萃了犹太人最具成果的育儿智慧,培养孩子的平凡,让他们由平凡走向杰出。
  • 拆掉篱笆墙

    拆掉篱笆墙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这一关,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烦恼。本书从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几大问题出发,进行了分析、解说,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不能百试百验,但还是希望能对天下苦心的父母有所帮助。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热门推荐
  • 血帝白羽

    血帝白羽

    昔日天才,止步与武者境界,是忍受屈辱,还是在逆境重重生。一代血帝在冷眼重咆哮!在嘲讽中重生!血帝白羽以血塑剑,以魂洗衣!五大家族,天道宗门,伤我者杀!叛我者灭!血剑一出,神魔心胆俱裂,血帝威名,何人争锋!这是战核得时代,强者生,弱者亡,废物请止步!
  • 林莫萱

    林莫萱

    林莫萱,是林家的独生女,从小跟随了师傅孔逝学法。最终难以逃离上天所注定的一切,师徒二人结下了终世不可解开的仇怨。
  • 漫少之二次元传奇

    漫少之二次元传奇

    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被毁灭。传说中二次元的破坏者,竟然在三次元当起了平凡高中生。然而解铃还须系铃人,无论身在何处,宿命依旧牵制着自己,在知道自己所谓的身世之后,他决定赎罪——解救二次元。在这个过程中他陆续与我们熟悉的二次元英雄化敌为友,同时他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直到神秘少女的出现,他才发现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因为阴谋早已笼住了他,难道说自己只是别人曾经的棋子?!他开始寻找答案……
  • EXO吸血鬼的十字架

    EXO吸血鬼的十字架

    曾经有人告诉她,东方既晓,是新的开始,所以,她的名字,叫东方晓。她曾经以为,那个人,便是她人生的全部。曾经有个傻傻的大魔王,为她开了一间糖果屋,因为她曾感动于一块奶糖的温暖。那个大魔王一直在说,在三界之外,才是她和他的家,不论她在哪里,都无法逃脱他的掌握。曾经有个清风明月般的男子,一直如影子一般守护在一个小小女孩的身边,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个男子让她变成了血族,却又弃她不顾,若即若离。但是后来,那个告诉她东方既晓,是新的开始的男子,笑颜永远定格于一张游乐场的照片。那个大魔王独自去了三界之外,替她背负了一切。那个如清风明月般的男子,最终化作了她手上的一枚玉戒。只有一个不断不断地在她耳边说,我会陪着你,不离不弃的聒噪吸血鬼一直陪在她身边,也许会到地老天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万兽同堂

    万兽同堂

    在这里是势者生存的地方,只有强大才会活下去一个好似平静的世界却处处充满杀机
  • 天才萌宝:疼我妈咪要给力

    天才萌宝:疼我妈咪要给力

    她扔下50块钱就走,他愤怒的把整个C市都翻起来找她…六年后,她带着两个包子归来,莫舞兮!你儿子又攻破了我公司的防火墙!某男气愤,自家儿子怎么这么聪明?他不也是你儿子吗…某男顿时语噎……
  • 凤浴天下:倾城冷妃

    凤浴天下:倾城冷妃

    她冷心冷情。他妖孽张扬。世人传她痴傻如稚儿。世人传他乃逸群之才。传言她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言他貌赛潘安,天下无双。当他遇上她,世间势必惊涛骇浪。
  • 渣夫当道:毒妻哪里跑

    渣夫当道:毒妻哪里跑

    虽出身为官门嫡女,却天煞孤星,一出生就克兄克母,府内人人避之。虽嫁为宦门正妻,却是替妹代嫁,夫君嫌恶她顶替了他的心上人,婆母憎恨她克死了公公,众宠妾更是将她看成眼中钉,就连丫鬟都敢爬到她头上骂丧门星了。今儿若不让你们个个屁股开花,恁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盛宠,总裁请走开

    倾城盛宠,总裁请走开

    他给她倾城盛宠,一世荣华,本以为她是他的良人,可在真相面前,以往甜蜜不过过眼云烟,一片真心所托非人。伤痛过后,迎来新生,可谁能告诉她,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哪位?“给我滚。”“宝贝,你是要直线滚还是来回滚?”“。。。滚得越远越好。”片刻后,男人又出现在她的面前,“宝贝,人家已经滚了一圈回来了,我们现在可以办正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