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41500000004

第4章 敬老家书(1)

敬老、爱老是一项传统美德,也是子女晚辈应尽的义务。这些敬老家书,不论是子女写给父母、女婿写给岳母还是孙子写给爷爷的书信,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思亲敬老之情。

五年百封信牵挂妈妈感念亲恩

妈妈:

您好!身体健康吧!弟妹都好吧!

月余未给您去信了,女儿很是想念。想咱们家的麦子已割完了吧?今年收成怎么样?咱自留地麦子打了多少?新民(弟弟)开学了没有?以后凤荣(妹妹)教他学写信,把学习成绩给我写来。

大姐来信没有?我们给她去的信、寄的葡萄干已很长时间了,也不见她的回信。户口问题现在已办得差不多了。我的病也已经较以前好多了。我们一切都很好!

这里天气也慢慢热起来了,不过早上、晚上还都得穿秋衣。咱们那里现在大概很热了吧?我的被子,那条黄色的已该拆洗了,妈妈有空时给晒一下。宝银来信说:水瓶凤荣还没拿回去,他给润姐了,让她用吧。海江欠的10元钱送去了没有?长山呢?我已给他去信了。他若不给,以后我再给学校领导去封信,或等我回去时再说。

这里文化大革命情况较前有些紧张。全国到处都一样……不过我们在这里也不要紧,只要不参加武斗,也不会挨打,望妈妈不要挂念。现在,我舅舅在哪里?我们给他去信已一个多月了,也不见他的回信。现在我们两个都很好,望妈妈勿念。

凤琴

1968.6.11

妈妈:

您近段身体健康些了吧,接到弟弟的来信,真是使人心中难受得很。当我看到妈妈有病的时候,又想我们,我不由痛哭了一场。

妈妈,您身得重病,三个闺女都不在身边,不能照顾你。我两个姐姐都能在经济方面支援你,可我呢,没什么能力,又不在你跟前,心里更难过。我把行李收拾好了,马上就要回去,可我哥(亲戚)又打了长途电话,说您病好了,暂不要回来,那就不回去了。

妈妈,您真的不愿意我在新疆,那我就回去。如果现在让我回去的话,速来信。要是病好了,现在不回去也行,那我就在这里找个临时工干上几个月,八月十五前回去。我想干几个月的活,挣几个钱,也好为弟弟买点东西。虽说我和新民(弟弟)在家爱吵架,但总还是想着他的。特别是接到这封信,看到新民对你的照顾费了不少心,那更使我心疼我那年幼的弟弟……

妈,你的病我也知道是怎么得的,为了一只羊。羊死了就算了,我忠义哥(亲戚)不是和咱一样吗,老羊、羊羔一下都死完了。别说是羊,不管是啥,死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您也不要老是想不开,应该自己劝自己,光靠别人劝也劝不到心里。您想不开,真要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还怎么回家,谁是我们的亲人?妈,你应该想开。希望妈一定把心放宽,多多保重身体,您的健康就是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幸福。

另外,我姥姥和舅姥爷他们的身体好吧?我姨也好吗?我们在这里一切都好,不要挂念。别不多写,速速回音。

女儿凤琴

1973.4.23

家书故事

以上这两封信,第一封是当年26岁的郭凤琴写给母亲的,此时她刚从河南老家来乌鲁木齐4个月。第二封是郭凤琴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两个月后她的母亲去世。如今,郭凤琴已经67岁,住在乌鲁木齐市铁东社区。她和老伴过得很幸福,子孙们的生活也让她感到满意。

1968年,郭凤琴从老家河南郾城县(现为漯河市郾城区)跟随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工作的丈夫来到乌鲁木齐。

从离家开始,到1973年6月母亲去世,郭凤琴给母亲写了100多封信。母亲去世后,回家探望的郭凤琴发现母亲把她写的所有信都珍藏在箱子里,她流着泪把信带回了新疆。

母亲艰难育子女

郭凤琴的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一生养育了4个子女。郭凤琴的父亲于1963年因病去世,当时已经高中毕业的郭凤琴在县城一家造纸厂工作,她最小的弟弟即信中提到的“新民”才7岁,妹妹凤荣10岁。郭凤琴的母亲不仅要养育两个幼小的孩子,还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和丈夫的舅舅(其没有成家)。艰难可想而知,可郭凤琴的母亲从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只是鼓励他们好好上学和工作。

让郭凤琴至今难忘的是,她在县城上学时,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刚进村口,就远远看见母亲的身影。母亲把好吃的都攒着,弟弟妹妹要吃她不答应,非要等郭凤琴回家一起吃。

1966年,郭凤琴结婚了。丈夫在新疆工作,他回河南老家时两人相识相爱。两年后,为了爱人,郭凤琴放弃了工作,跟随丈夫来到了新疆。

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有不少农村的年轻人都到新疆谋生。当时为了限制农民进城,新疆还出台了《关于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

忍痛鼓励我远行

女儿要去遥远的异乡,母亲没说一个“不”字。但从母亲深夜的啜泣和白天红肿的眼睛里,郭凤琴感受到了母亲万般的不舍。“妈,只要你说不让我去,我就不去,就在你身边!”郭凤琴哽咽着,多次这样告诉母亲,可自始至终,她得到的只有母亲的鼓励。“闺女,去吧,虽说那儿离家太远,但听说日子比咱这里好过些,别跟妈在这儿受苦了,以后多回来看看妈就行了。”临走那天,母亲没有勇气把她送到车站,等众人出门后,母亲却独自在家里哭。

刚到新疆,郭凤琴因为想母亲吃不下睡不着,只是整日地哭。郭凤琴一个星期给母亲写一封信,后来一个月写两封,泪水常常打湿信纸。信里除了讲自己的生活近况,其余全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母亲不识字,郭凤琴是把信寄给妹妹,由妹妹给母亲念,母亲想对她说的话也会让妹妹写进回信里。后来弟弟妹妹告诉郭凤琴,每次听她的信时,母亲都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十分激动。

郭凤琴来疆后,户口问题在很长时间没有着落,不能找到固定工作,只有靠打零工补贴家用。对于母亲,郭凤琴总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很好,一切都顺利。

母亲离世守身边

1973年春天,母亲养了两年的一只羊生病死了,这给了母亲很大的打击。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对人和动物都很有爱心。郭凤琴的弟妹都在城里上学,小羊一出生就和母亲在一起,很有感情。母亲病倒后,郭凤琴难过得直哭,立即收拾行李要回家。第二天,丈夫在单位接到了表哥的长途电话,转达母亲的话,说她已经没事了,回来一趟不容易,不让他们花冤枉钱。郭凤琴知道,母亲是在安慰她,害怕她着急。她对母亲的内疚感也越来越强烈。

郭凤琴再一次打算放弃新疆的一切,回到母亲身边。但她再一次被母亲劝阻,母亲代话给她说:“闺女,我没事,好好工作,照顾好家人,别操心了。”不久后,郭凤琴接到弟弟回信,说母亲病危,她立即登上了回河南的火车。在母亲最后时刻,郭凤琴终于回到了她身边,专心地陪着她,在母亲心里,这也许是这么多年郭凤琴给她最大的安慰了。

(秦金俐)

准女婿信中嘱咐岳母严守秘密

岳母大人:

你好!身体健康,精神好吧!

关于我和花的问题,可能她已给你讲了,此事是你老人家最关心和惦念的事。今去信给你谈一下,以免挂念。

在处理我们的事情过程中,你老人家担心不少,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对此,我和花向你老人家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的事情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部队已批,我已给家里谈了。家中对此也十分高兴。现在,我和花的关系基本已定。我们的事,望你老人家放心。

就这些问题,想给你老人家谈一下。首先一点,家中的问题。从家里的情况看,社会关系等较复杂,虽外调能批准,里面的一些情况可能你也了解,是经过多次详尽的考虑、周密的计划才成功的。如不然,是不会批的。所以对此,我们应从多方面去注意,如不注意让别人钻了空子划不来。这个理,我想你是能理解的。对郑州(父亲家)应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说话办事要稳。

在我回去探亲的时候,你常给我谈起你的过去,总是热泪滚滚。的确,从前你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个人的生活没给你带来一点幸福,而带来的只是苦闷和孤单。这些是历史教训,自己应该记住。我认为,作为你自己来说,如今不应考虑别的,欢欢喜喜、幸幸福福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就行了。目前,你不应有别的想法和依靠。如果靠别人将来是靠不住的。唯一的靠山只有你的女儿战花,这一点你应清楚。所以,做事、说话,一切要从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是要饭也能叫你老人家幸福地度过晚年,更何况目前我们还有工作。从我本人来讲,虽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但望你放心,战花对你什么样,我的行动也是如此。有我们两个,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所以,对郑州(父亲家)不可太过分,也不能一下变了,总之办事要秘密点,注意影响。依我的意见,最近两年最好少去或不去,如去也要有一点策略。

另外,我们在一起住,彼此要照顾影响,如有事,可以坐下来商量,共同处理好。不能叫别人笑话。对村里的工作,能做就做一点,不能做就少管点,咱们两家要配合好。咱们离得近,好处多,可以互相照顾,做事说话要注意分寸。别的我就不说了。关于我和花,你尽管放心好了,相信我们之间的真诚感情。以后的相处,会幸福愉快的。

以上我所以要谈一下,从母子关系来讲,你是长辈,我是晚辈,有的话可能不该说。但是,从同志关系讲,你我都是共产党员,是同志,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为党员交心,我认为什么话都可以谈。如果有不对的,下次给战花来信,你写上批评,我接受。因时间关系,别不多谈。

祝你老人家安好,健康!

女婿

1975.9.4

家书故事

信中提到的“花、战花”,就是现在的刘华,“战花”是她的小名。写信者是刘华的丈夫,收信者是刘华的母亲。这封信是刘华的丈夫写给岳母的唯一一封信,也是他们之间最推心置腹的一次交流。1982年,刘华作为随军家属来到新疆,她带回了这封信并一直保存至今。

写这封信时,刘华正准备和当时还是军人的丈夫结婚,但因为刘华复杂的家庭关系,他们的结婚政审遇到了困难。为了他们的爱情能顺利开花结果,当时刘华的丈夫认为,十分有必要以女婿的身份给老人写一封信。

如今,56岁的刘华和丈夫住在乌鲁木齐市北京路一个家属院,丈夫仍在工作,她是家属,两个儿子均已工作。

家庭复杂政审难

刘华和丈夫的老家都在河南,而且是一个村的,两家离得很近。丈夫1969年在河南一个部队当兵,1974年军校毕业后被分到新疆霍城县部队工作。而此前,刘华在老家县里的一家工厂工作,两人已经相爱,准备结婚。

在上世纪70年代,婚姻自由仍被“组织纪律”束缚着。军人的婚姻就更加严格了,与军人结婚要具备三大条件——政治合格、成分清白、年龄达标,政治合格即“三代”之内政治可靠;成分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阵营;年龄要达到25周岁以上。先经过基层连部“政审”,连部政审合格,则逐级上报团部组织部门审核同意,再到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批准。

当时,刘华的家庭情况就有可能成为阻拦刘华和丈夫结婚的因素。

刘华的母亲和父亲于解放前组成家庭,属于包办婚姻。因为母亲直到30岁都未怀上孩子,父亲便又娶了。但3年后刘华的母亲怀上了刘华。

解放后,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了村干部,考虑到尴尬的家庭,虽然深爱着丈夫,她却主动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刘华在农村居住。因刘华的父亲在解放前曾经营实业,解放后被划为“资本家”,他和他的家人在郑州居住。1969年,刘华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去世,留下了5个子女,最小的才两岁。为了帮助照顾孩子,母亲又主动和父亲复了婚。当时刘华还小,仍住在农村,母亲就两头跑。

信件夹在情书中

要结婚,政审这道坎就得想办法迈过去。

要结婚就要让村里开证明,可老家的人都知道刘华父母的情况。如果部队领导知道了刘华母亲和“资本家”父亲又生活在一起的事实,恐怕相爱的他们无法真正在一起,刘华丈夫的前途也可能受到影响。这让正打算结婚的两个年轻人惴惴不安。

后来,两人只好找到刘华工作的工厂,做通了厂里的工作,以工厂的名义开证明,证明刘华和母亲生活,父亲已与母亲离异。这样,结婚的事才定了下来。可夫妻俩仍不放心:万一家乡有人把情况反映到部队怎么办。

于是,刘华丈夫决定在给刘华的情书里夹带一封给岳母的信,提醒她注意言行。这才有了这封准女婿写给岳母的信。

女婿女儿多孝顺

1976年4月,刘华和丈夫顺利结婚。

刘华母亲最终帮着丈夫养育大了他的5个孩子,夫妻俩担心的事也没有发生。当时,要偷偷照顾丈夫一家,又要为孩子们注意言行,为了孩子们能生活得好,母亲做了不少牺牲。

1989年,刘华的父亲去世,刘华夫妻俩把母亲接到新疆。

对当年岳母为了成全自己做的牺牲,刘华的丈夫心存感激。岳母喜欢吃他做的饭,他就是再忙也会赶回来给老人做饭;看到老人的袜子烂了,他会悄悄买来新的;老人不小心骨折了,去医院治疗、到外面晒太阳……背上背下都是他的事。那时,由于刘华夫妇都忙着工作,孩子也小,老人主动提出要去敬老院,刘华同意了,可丈夫不同意,“家里条件好得多,到那里我们也不放心。妈,你就别操心我们了,你过得好就是我们的幸福。”他的话让老人感动得直流泪。

2008年,刘华的母亲去世,享年88岁。刘华的丈夫亲自把骨灰送回了老家,和岳父合葬。

(秦金俐)

同类推荐
  •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0~6岁育儿百科全书

    本书科学地介绍了从新生儿到6岁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饮食喂养、智力开发、心理教育、性格培养和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护理与预防的相关知识。
  •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本书从学习的细节入手,分析透彻,事例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另外,这本书不仅针对家长,同时也针对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认识并把握这些细节,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粗心大意的危害我们都很清楚,那么,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从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与危害、妈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误解、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分析、应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能力培养、解决孩子粗心问题的小策略、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全面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应对主要学科粗心大意的情形这8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粗心大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法,从而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

    《先让家长优秀起来》既注意生动的故事,给家长生动可感的形象和 启发,更注意理论总结。因为故事虽是具体的,却是别人的,再好的故事也只能说明别人的成功。人是不同的,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因此,作者 胡挺飞努力为家长寻找家教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实践。《先让家长优秀起来》选取的八大矛盾,就是八个基本原理。这既是 每一个家长都很容易遇到且一定会处理的问题,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掌握了这八大矛盾处理方式,就基本解决了家教的主要问题。
热门推荐
  • 死了就没意义的无限

    死了就没意义的无限

    突然来到这个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啊,只是叫那个家伙帮我写个以我为主题的无限流小说而已,为什么睡觉后第2天醒来后看到的是奇怪的光球啊!!!!!!!!(算了~)虽然会害怕,不过我记得特别要求那个家伙写动画版的,希望他能影响这个空间把,在那之前必须要活下来,那么~
  • 网游之传说霸业

    网游之传说霸业

    全息模拟的世界,持剑纵横的战场,八方逐鹿,群雄争霸,打造出一个传奇的传说霸业!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引动天下势,傲啸天下强!铁骨铮铮汉,义胆薄云天,儿女柔情泪,烈酒壮肝胆,战,战,战!哪怕血流成河尸成山,战出朗朗乾坤一片天!
  • 一个银盒:换个灵魂的秘密

    一个银盒:换个灵魂的秘密

    由一场车祸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让刚醒悟过来的洛柒出了车祸,灵魂竟穿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集团千金身上,而那个女孩就是---冉落,她在她的生日那天出车祸身亡,而洛柒的灵魂意外穿到了冉落的体内。事情会怎样发展下去呢?拭目以待吧!
  • 易序传

    易序传

    人生在世总想留下些什么,突发奇想决定写部小说。易经的卦序为什么是如此的,也许有着背后的秘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月光下的歌

    月光下的歌

    尘封在多年前的秘密,三年后,被找出。。七个命运坎坷的少男少女在18岁的年龄段,经历了寻常人经历不到的事情。一年之中发生的所有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深不可测..
  • 古玄帝都

    古玄帝都

    一体双魂,亦正亦邪一双能看到过去的眼睛,究竟能带给他怎样的际遇?————————————————————————【境界划分】:粹体师兵师将师王皇者地皇古皇玄帝大帝天帝
  • 武松纪

    武松纪

    重生少年武二郎,拜师周侗走天涯,结识好汉遇娇娘,逐鹿天下拓封疆。群号:611895475
  • 黑哥草骆驼

    黑哥草骆驼

    “人不死,终出头。”当那个王麟心爱的女孩在被迫分手前说了那么一句话,却是激起了王麟心里那汹涌澎湃的激情斗志!遇到百般挫折与困境,学会见机行事,化茧成蝶,心里有一个念头。“出人头地!”人,生来就是要就要折腾的!人,只要不死,必能出头,天让我遭受困境,我逆天而行!我,很年轻!我,要辉煌!
  • 山上有座青城派

    山上有座青城派

    一个满是奇葩的门派,沉迷小说的掌门,无时无刻不在爆肝的二长老,爱好直播的三长老,先修佛、后修道,满口上帝的四长老,爱好COS的六长老,熊猫妖修镇派神兽七长老……后来,他发现不是自己门派奇葩,而是整个修真界都是这样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