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话总是有道理。父母在身边的日子,要多多善待,多多珍惜。父母是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所以他们最值得珍惜。这辈子有缘成为父母子女,下辈子也许就不能。所以,对待这不能重来的亲情,一定要多加珍惜。
亲情计算
作者:杨不离
周末参加朋友聚会,发现少了两个爱闹的家伙,问起,有人答曰,回家陪父母去了。
一个搞财会的姐们忽然有感而发,当即迅速地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再活30年,而我们一年回老家两次,那么还能再聚60次;假如再活20年,还能聚40次;只活10年,就只剩下20次了。这还不包括天灾、人祸、疾病等“中断”时间的因素。如此说来,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了……
一群没心没肺只顾狂欢的家伙们听了这笔数字账,像是全被高人瞬间点了穴,顿时沉默了。
有些事情只要摆上桌面认真地盘点一回,去掉繁文缛节、枝枝叶叶,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令人不胜惊慌的核心数字便清晰显现在生活的屏幕上。
我们渐渐长大、渐渐离开父母的视线,并越走越远。学校、社会、朋友、恋人、异乡、漂泊……都在一点点拉开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一年之中留给父母的时间总是缩了又缩。对谁说忙,都不如对父母说忙那么的理直气壮。于是那原本就有限的亲情数据,在我们的账本上不停递减,有朝一日为零时,一切便永远地来不及了。
聚会到了最后,大家一扫平日的潇洒劲儿,分手时竟然依依惜别了。数字告诉我们,聚一次少一次。何况每个人都打算日后挤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有条件的更要接父母一起住,绝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充斥我们的后半生。
但丁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呼唤,便是母亲的呼唤。什么都可以变味、消融、毁灭,唯有母亲的爱才是唯一恒久远。所以,有良知的人,怎能不去报答母亲的爱呢?
四郎探母——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作者:龙应台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遥远的10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的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15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身处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失声痛哭:“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个16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在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俄底浦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400年后仍让人感动。
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心中最不能放下,最温柔的地方,就是“亲情”这两个字存在的地方。不要等没法报答的时候才后悔,有生之年,应学会并懂得报答亲情。
家有老人就是福
作者:佚名
趁着假期的空闲,赶回家拜见我的老母。
回到了我长大的老家,真是倍感亲切!家还是我从小生活的那个地方,只是房子变化了,生活设施也更方便了,这里是老人风风雨雨几十年度过的地方,是充满希望和快乐的地方,这里已成了老人难以割舍的地方。
在家的感觉真好!本想回家后多帮老母做一些事,但老人却执意不肯让我做,还说:“你在外辛苦了,回家来就好好歇歇吧!”每到这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我想哭!泪还不能流!看着母亲的脸上又多了些皱纹,想想父母把我养育成人,我十几岁就离开他们很远,没能为老人做些什么,而带给他们的却是更多的思念和牵挂。如今当我想念他们时只能在电话里互道珍重,在心里默默祈祷双亲健康快乐!
在家的日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陪老母聊天,我喜欢每天坐在她身边,听她倾诉,听她唠叨,偶尔插上几句,说来也奇怪,从未感觉烦,却感觉有说不完的话题,感觉有说不出的惬意,有说不出的温馨和甜美。在老母面前我永远都是她的孩子,我与老人更加依恋。而此时最觉时间常常故意跟我作对——过得飞快!因此我时常为快要离别而在背地里暗自伤感!
俗话说:“养儿才知娘辛苦!”已为人父的我,现在真正体会到做父母的滋味,父母就是常在寒冷深夜起床看你盖好被子没有的人,就是拼命给你盛鱼夹肉自己却说不爱吃这些东西的人,就是你远行时送你到路口看你远去直至走出他们视野仍在眺望的人,是……,父母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孩子,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施予而不望回报。“父母的鞠育之恩,子女想报也报不完”。而对自己的烦恼、苦痛却从不轻易地流露给孩子,怕孩子担心,这就是父母。
亲爱的朋友,珍惜你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这才是你把握在手中的最真实的幸福和爱!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亲爱的朋友,珍惜你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这才是你把握在手中的最真实的幸福和爱!
父爱深深
作者:佚名
背有点驼,永远向前,肩上叽叽嘎嘎晃动着扁担,人还没到,诙谐的话语早已随着叽嘎声飞来,他——就是我那父亲。
父亲在他人面前是一个十分诙谐的人。“你老兄,开起这么大的电灯泡子,晃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这是父亲在与一个“秃子”斗趣。“喂,老兄,你去通知一下,我们好开个‘常委会’,讨论我们的麻烦问题。”这是父亲在与他的同类戏说玩笑。只要有他在的场合,一定是笑语不断。父亲小时候出麻疹,落下后遗症,脸上有几个小坑坑,从此“怪麻子”便成了他的绰号,活脱脱印证了民间“十个麻子九个怪”的谚语。
父亲在家里俨然是说一不二的皇帝。“三娃子扯猪草;四娃子放黄牛;五娃子放水牛。”天刚蒙蒙亮,只要一听到父亲钢猛的声音,我们三兄弟连忙翻身起床,揉着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负命而去。如果哪一个走慢了,轻的赏个巴掌,重的呢,我们可不奢望。每天吃三顿饭的时候,自然成了父亲点评我们几兄弟的最佳时机,重要的莫过于吃晚饭的时刻。一张大方桌子,四条高板凳,其中一条中间坐着我们不敢仰望的父亲。一盏灰暗的煤油灯不时撩动,我们几兄弟蹑脚蹑手,怯生生地站着,大气不敢出,静静地聆听父亲的教导。“今天你几个嘛,嗯——还像个样子。吃饭吧。”听到这里,我们长长地出一口气,脸上露出微微的喜色,奔向热气腾腾的饭菜边。偶尔,父亲也会露出慈祥的本性。那就是每到冬天的一些黄道吉日,有些嫁女娶亲的人家,请父亲去做厨。完事后,那些人家顺便送些吃活。回家后,父亲把我们叫到身边,给我们几兄弟一人一样,说道:“好些吃,好好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父亲的了解和理解也逐渐多了起来。听邻居和一些叔伯们讲,父亲也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1952年,土地改革的时候,我们街上有一个从荣山来的老实人。新中国成立前两年,他跟着别人做生意,背布捆子,勤耕苦做,积攒了一些钱财,到了1949年就买下了一些田地。当时,给他划成分时,大家争议很大,但都不敢公开发表意见。父亲热血冲动,就当面跟土改工作队的队长争论起来,“勤耕苦做,日后成地主”,这是父亲戏谑土改工作队队长的一句经典话语,后来在我们当地流行了很多年。父亲也为此句经典话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民兵队长头衔随即被撤销,几十年厄运不断。
父亲又是一个说起来坦率,实际上幼稚的人。1972年,开展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驻村干部一再动员,要大家或检举揭发,或坦白交代,形势十分紧张。晚上开完会后,父亲沉不住气了。回到家立即向我问道:“娃儿,你说一下,我说不说?”“爸爸,你千万不要说。一说了,我们今后就糟了。”一晚上,我就给父亲打气,鼓励他一定要守口如瓶。可过了没几天,我家的门板就贴上了那使我们伤心多年的“守法规约”。原来在1958年,父亲因买了30斤黄豆、50斤苞谷被判管制3年。当时法制不健全,没有实际的管制。父亲本以为说出来就没事,就大胆坦白,希望能从宽处理。哪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从此,父亲受尽磨炼;母亲受尽欺凌;我们饱尝艰辛。寒冬腊月,父亲赤脚在冰水中掏河堤;漆黑夜晚,父亲只身前往侯家寨大山中送信;千人大会,父亲弯腰点头忍受冲击。
父亲呐父亲!我可怜的父亲!
会台上,父亲用他唱大花脸的声腔,作深刻的检讨;煤场里,父亲用他家传的厨师手艺,给煤矿工人做饭。
我们欲哭无泪,不敢放声。我们怒目奋火,只能转头蒙眼。
我们在祈祷,我们在盼望……
长大了,生活和阅历与父亲的教诲共鸣使我明白了人要勤恳,对人要热忱。我逐渐读懂了父亲深深的爱——它犹如一座大山,没有丝毫的表露,却无时不在温暖着我的人生。
世人常夸赞母爱的伟大,其实父爱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分量一样重。父爱比母爱更加深邃、博大、有韧性。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作者:佚名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个朋友的母亲病重了,那个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作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