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的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作为一种流行的退行性疾病,它常常是伴随着人体机能的老化而产生的。
医学上目前把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种类型。
1.原发型骨质疏松症。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专利。生命本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走向衰老,而年龄成为衰老的一个测量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各种参与骨代谢的因素逐渐发生变化,体内的骨量也逐渐减少,这就是为何老年人容易摔倒、容易骨折的重要原因。
2.继发型骨质疏松症。年轻同样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诱发的,比如糖尿病、甲亢、血液病、慢性肾病、类固醇激素;也可能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饮食摄入不规则,长期饮酒等。
3.特发型骨质疏松症。发生于8~14岁的青少年和更年期后的女性居多。这是一种悄悄来临的流行病,很爱光顾女性,特别是50岁左右的女性。
从骨质疏松症的这三种类型也可以看出,骨质疏松并不一定就是缺钙。也就是说缺钙并不是导致骨质疏松的惟一原因。其实,维生素D的不足、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等诸多因素,也有可能导致这种骨骼疾病。
【专家提示】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同理,补钙不一定就能防止骨质疏松。
误区二:补钙就能壮骨,防止骨质疏松
要想强筋壮骨、治疗骨质疏松症,不能盲目依赖于补钙。诚然,钙是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保证骨骼健康的一种营养素,但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钙制剂既不能单独作为治疗药物,补钙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疾病的发展。也就是说补钙就能壮骨,防止骨质疏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以增加体内钙的含量,延缓钙质流失的速度。同时,骨质症疏松症患者还应当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的药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症。
【专家提示】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
误区三:水果比牛奶更有利于壮骨
美国《临床营养期刊》曾刊登了一项这样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在同样的体重和运动量条件下,大量吃水果的女孩拥有最强壮的骨骼,而喝牛奶的多少对骨骼的密度影响比较小,比不上水果的影响。据此,国内不少媒体以《水果比牛奶更壮骨》为题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报道言辞凿凿,还援引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广大民众看到这则报道后,对“水果比牛奶更壮骨”也深信不疑。
其实“水果比牛奶更壮骨”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这一理论忽略了我国的国情,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普遍大量地食用乳制品。西方人不仅喝牛奶,而且还要吃奶酪、酸奶、冰激凌,还有加了奶粉、牛奶、奶酪的各种面包、点心甜食等,所以他们骨质密度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因为钙的吸收率、利用率不高,钙流失比较严重,而不是所谓的钙摄入量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西方人吃蔬菜较少,不善于烹调绿叶蔬菜,也很少吃豆类、藻类和蘑菇,多吃水果是他们减少钙流失的主要途径。
而反观中国人,本来膳食中钙含量就比较少,平时又很少吃奶类的其他食品,喝不喝牛奶,对骨骼健康意义就相当重大了。同时,中国人每天吃很多蔬菜,还爱吃藻类和菌类,而这些都是良好的成碱性食品,能很好地减少钙的流失。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只要吃够了蔬菜、藻类、粗粮、豆类,水果吃多吃少,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对壮骨而言,认为水果比牛奶更壮骨是错误的。这里并不是有意否定水果的作用,在正常摄入三餐、营养素齐全的情况下,适当吃一些水果,对人体的健康还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如果每天光吃水果不吃其他食物,膳食中的钙摄入严重不足,就会适得其反。那样的话,不仅不能提高骨骼强度,反而会降低骨质密度。
【专家提示】很多女性减肥因为盲目以水果代餐,导致了骨质疏松,这种行为应杜绝。
误区四:多吃维生素D可以壮骨
多吃维生素D可以壮骨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持这一看法的人忽视了人体对维生素D的耐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不同。儿童每日摄入维生素D的量更是不易超过400国际单位(1国际单位维生素D=0.025微克维生素D3),过多摄入则会导致钙的吸收增加,血钙过多,钙可在软组织(包括心脏、血管、肺、肾小管)内沉积,成为人体的“毒素”,导致中毒。轻度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症状。重度中毒对妊娠期的妇女及婴儿影响非常严重,它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生时体重过低、智力发育不良甚至骨硬化。所以维生素D的摄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容易导致中毒等严重后果。
【专家提示】其实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多晒晒太阳,人体皮肤就能自行合成维生素D。
误区五:缺钙是小孩子的事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从20岁到30岁,骨骼生长速度与流失速度基本相等,可是一旦过了35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明显超过生长速度,骨质开始逐渐变脆。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有半数会在有生之年发生一次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有些女性在20岁或30岁就发生这种情况。而这些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归根究底就在于缺钙。因此,缺钙绝不只是小孩子的事,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缺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人体缺钙与否主要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峰值骨量指的是人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一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这种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来决定。二是钙流失量。这主要由钙的补充量、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
【专家提示】缺钙不单是小孩子的事,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缺钙,所以,人的一生,各个年龄段都应对自己钙含量予以关注。
误区六:多晒太阳就行,用不着补钙
晒太阳有助于人体皮肤自行合成维生素D,有人据此以为“多晒太阳就行,用不着补钙”。殊不知晒太阳和补钙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晒太阳是为了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反过来促进钙的吸收。但是有些人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不够,而且从其他渠道摄入的维生素D不多,这时如果光补钙,不补维生素D,依然可能会缺钙。缺少维生素D而导致的缺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夜间哭闹不安,出汗而造成枕秃。
因此,只晒太阳不补钙是错误的。其实,人们通过调节改善平日的饮食结构,就可以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的钙。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鸡蛋、豆制品、奶酪、海带、紫菜、海鱼、虾皮、芝麻、山楂、蔬菜等。对补钙而言,这些食品中对补钙最有益的莫过于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04毫克,如果每天喝250克牛奶,就能有效补充300毫克钙;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获得600毫克钙。再加上饮食中其他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
【专家提示】在食用富含钙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吃动物肝脏可以获取维生素D。
误区七:每天吃钙片就不会缺钙
有人说孩子长得快,光靠自身从食物中摄入的钙肯定不够;有人说人老了,补钙光靠从食物中摄入不行,身体机能不如以前,吸收不好,不如吃钙片。于是,小孩、老人每天坚持吃,保证不缺钙。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合理饮食,每天喝一定量的牛奶,就可以不吃钙片。如果在补钙的同时多外出活动活动,比如多晒晒太阳,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D,这样效果才会更好。否则,即使是每天坚持吃钙片,也不一定保证不缺钙。
【专家提示】坚持每天吃些豆制品,补充大豆异黄酮,对防止钙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也有好处。
误区八:女性才容易骨质疏松
有统计显示,女性在一生中流失的骨量可以占到全身骨量的30%~50%,而男性一生中只流失骨量的1/4;从骨质疏松症发病时间上看,女性和男性也不同,而且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远高于男性。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女性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有关部门统计,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除了老年人、更年期后的妇女之外,还包括嗜烟酗酒、过度节食减肥、不常晒太阳、饮食偏高蛋白、长期卧床,以及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止痛药的人。除上述这些外,肾病、肝病、糖尿病、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也容易得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因此,女性才容易骨质疏松是不正确的观点。
【专家提示】近年来,不少男性也遭遇骨质疏松的困扰。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等,还有性腺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这些都是引发男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
误区九:喝骨头汤能补钙
一些人认为骨头里含钙量最高,因此,认为用慢火炖骨头汤喝可以补钙。实际这种传统的补钙法欠科学。
虽然骨头是含钙比较多的食物,但骨头里的钙不溶于水,而且耐热。所以,即使把骨头汤熬上2~3小时,汤中也含不了多少钙。另外,骨头汤还缺少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特别是汤里脂肪含量高,而脂肪与钙结合成皂化物,又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
为反驳“骨质疏松补钙首选骨头汤”这一观点,有人做了个试验:用5千克猪骨头加上5千克水,在高压锅里熬10小时,结果发现,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而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达到200多毫克,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所以,骨质疏松的治疗重要的是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注意摄入一些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专家提示】如果能在烧骨头汤时放些醋,再去掉过多的脂肪,钙的吸收与利用率才能得到较好改善。另外,在喝骨头汤时吃点动物肝脏可以获得维生素D,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误区十:骨质疏松症患者静养才能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的老年朋友认为,这种病容易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于是乎,成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值得商榷。
实际上,运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以增加骨骼肌的韧性,提高骨的密度;运动还可以强筋骨,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从而有助于钙在人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所以,适当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如果长期卧床或静坐,会加速骨质疏松,导致恶性循环。预防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防护,防止意外跌倒。即使是已经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户外见见阳光,经常使肢体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否则,这种病人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专家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保持做些运动,但不宜剧烈。
误区十一:靠自我感觉来判断要不要壮骨
许多老年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自己就不会患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也就不需要壮骨。其实不然,要不要壮骨不能靠自我感觉。因为,大多数需要壮骨的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当发觉自己腰酸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已为时过晚,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的早期诊断都依赖于双光子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这种病的隐蔽性极好,悄无声息,所以不能单纯依靠感觉来判断要不要壮骨。
【专家提示】建议老年朋友进行定期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方面的检查。
误区十二:去保健品商店诊断确定要不要壮骨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当前有许多人是在保健品商店诊断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和缺钙的。现在许多城市都有出售钙制品的商店,这些商店往往都专门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以供顾客前来免费测试。
许多人贪图一时的方便或者好奇跑去测量,其结果是几乎人人都缺钙,而老年人往往被测定为不是骨质疏松就是骨质增生,几乎每个测试者最后都要带着大包钙制品而归。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确诊骨质疏松症和缺钙与否,不是单纯地依靠这一项检查就能确定的,而且许多商店检测人员并非医务人员,何况其目的也不纯。
【专家提示】希望确诊自己是否真的有骨质问题,应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去检测,这样才能得到较正确的结论。
误区十三:对壮骨丧失信心,认为治疗无用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的“零部件”运转了这么多年,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是正常的,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到老年期治疗更不会有效果。为此他们主观地认为,治疗也是白花钱,于是就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
有的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也不到医院进行诊治。一方面影响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耽误了治疗的时机,导致更严重的结果。
一些老年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更要积极地治疗。这是因为老年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不断流失,最终造成了骨质疏松。选择合理治疗,在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的基础上,配合降钙素、双磷酸盐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延缓骨量的流失,而且可以预防骨折的发生。可以说,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无论何时都会有一定效果。对于那些已有腰酸背痛等症状的患者,治疗更是能显著缓解症状;特别对于一些已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病人,更需要就诊。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同时预防再次发生骨折。
【专家提示】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应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