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语语音
口语是通过语音来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语音的属性决定了口语的使用特点。
1.语音的属性
语音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自然界的声音,因而我们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角度去了解语音。
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组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中,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有了声音的感觉。声音具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种物理声学属性,语音也不例外。
(1)音质。音质就是声音的个性品质,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质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对语音来说,音质的不同是由声带是否振动、舌头和口腔的形状、气流是否在声腔中受阻并除阻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音质是决定我们发出不同声音的关键因素。
(2)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频率的大小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有关,而语音的高低同人类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一般而言,妇女和儿童的声带较短、较薄,所以声音就高一些;成年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所以他们的声音就低一些。同一个人的声音可以有高低的变化,因为人有控制声带松紧的能力。声带松,振动慢,声音就低;声带紧,振动快,声音就高。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作用,在汉藏语系的声调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能构成区别意义的声调。比如汉语普通话的“妈”“麻”“马”“骂”四个词就是由这种音高变化来区别的。此外,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
(3)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取决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语音的强弱则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说话时如果比较用力,呼出的气流量比较大,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强;反之,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弱。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如汉语中的“地道”的“道”如果读成轻声,是形容词,意思是“纯正的”;如果不读轻声,就是名词,意思是“地下坑道”。
(4)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pool(水池)与pull(拖、拉)是利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的,粤语中的“三”与“心”也是利用长短音来区别意义的。
在语音的四个物理属性中,音质是本质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都是附着在不同音质之上的。没有一定的音质,音高、音强、音长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好比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在交际中,负载了更多情绪信息的却是音高、音强、音长,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因素来更好地表情达意。
2.重读
口语中对重读的应用和控制是一种重要的语音技巧。
重读,就是有意读重音的现象,可以分为语法重读和修辞重读两种。语法重读就是话语在不表示特殊含义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需要重读的情况,比如偏正结构的中心语就要比修饰语读得重一点,每句话的结尾部分要读得重一点等。而修辞重读,是说话人根据特殊的表达需要,对话语中的特殊字词进行重读,以获得特定修辞效果的情况。同样的一句话,修辞重读的部分不同,其意义会大相径庭。试看如下几句话: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老板,不是经理请莉莉吃饭。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昨天吃的饭,不是前天,也不是今天。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是老板花钱邀请莉莉,而不是要求或命令。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老板请的是莉莉,不是玛丽,也不是小丽。
老板昨天请莉莉吃饭了!——老板请莉莉吃饭,而不是唱歌,也不是逛街。
在上面的例子中,重读不同的加点词语,就会产生不同的强调意义,交际效果完全不同,我们要注意体会。
3.停顿
说话时受到发音器官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一口气不停歇,所以语音流总是离散的线性序列,存在一定的停顿。这种由于生理因素而存在的停顿是自然停顿,在任何人的话语中都存在着。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有意采取一些停顿,以起到各种修辞作用。最常见的作用就是强调,如下面两组句子,因停顿的位置不同,使强调的对象及强弱也有一定的区别:
(1)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2)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我,与病魔拼搏的,第一个回合,是手术后的,21个日日夜夜。
从例子中可以发现,强调对象是停顿后较为短小的部分。如果一句话中出现多次停顿,把整句切割成一系列小部件,那么就会强调全句,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整句话上。当然这种情况在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多用于演讲、朗诵等场合。
此外,口语中的停顿可以把书面中歧义的句子变成单义句,试看下面几组句子:
(1)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请在9月20日︱前来报到。
(2)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安理会谴责伊朗︱外交官被害。
(3)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这次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单位的︱领导。
(4)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部分被侵占的︱绿地必须重新植树。
从思维过程来说,停顿还可以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使接下来的话语更得体周全。但要注意的是,别使用过多的停顿,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也别在停顿后不断重复,以免话语变得冗长啰嗦。
4.自由变体
在口语发音时,我们发现有些语音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却可以自由地替换而不引起意义的变化,不影响我们的表达和理解,这些语音就被称为一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的相互替换既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也不会导致发音不规范,说这种语言的人一般感觉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总是把这一系列自由变体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汉语普通话中元音u做零声母时,往往会带上一定的摩擦,发成半元音,这时候就有两个自由变体,一个是双唇半元音w,一个是唇齿半元音v。“娃娃”可以说成wá wa,也可以说成vá va,“伟大”可以说成wěi dà,也可以说成věi dà。汉语方言中自由变体的例子更多,比如东北方言中z、c、s和zh、ch、sh就是自由变体,可以自由替换;在汉口话和兰州话中n和l是自由变体,“女人”和“旅人”是一回事,“南”可以读成nán,也可以读成lán。
不过所谓自由变体,在具体使用中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常常要受到年龄、性别和阶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不是每个人随便发哪个音都让人觉得很自然。比如w和v在语音上可以自由替换,但具体使用中往往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年轻女性往往喜欢发v,感觉上女性发这个音似乎温柔好听一点,而成年男性一般选择w,很难想象一个五大三粗、胡子拉碴的男人发vá va(娃娃)的音,这会给人一种说话“娘娘腔”的感觉。再如英语单词“pass”中a的发音也存在两个自由变体,舌头既可以放在前面(前元音),也可以放在后面(后元音),但在具体发音的时候,发哪个音就受到阶层的影响。据调查,英国诺里奇的下层工人发前元音,而在上层阶级中则发后元音。由此可见,自由变体的选择其实暗示了使用者的各种社会身份。
这就给我们的交际活动带来一定的启示。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现在看来,还要加上一句,“做什么人发什么音”。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自由变体,否则难免带来身份的错位和混乱。
5.语流音变
所谓语流音变,就是在连续的语音流中,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连在一起的几个语音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语音变化。
语流音变遵循一定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同化规则:两个不同的语音,在语流中受到影响而使发音变得相同或相近,这叫同化规则,同化主要是为了读起来顺口。同化可以发生在一个音节之内,也可以发生在两个音节之间。如汉语中的“门面”经常从“mén miàn”变为“mém miàn”,“分配”从“fēn pèi”变为“fēm pèi”就是同化规则在起作用。
(2)异化规则:两个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在语流中受到影响而使发音变得不同或不相近,这叫异化规则。在俗语、口语和方言里,为了避免发音的拗口,异化现象是常见的。如北京话说“慢慢儿”就经常从“màn mɑn er”变读为“mài mɑr”,第一个“慢”的韵尾是鼻音n,第二个“慢”的声母又是鼻音m,为了避免拗口,前一个“慢”的韵尾n就被异化成元音i。
此外,汉语普通话中的变调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语音异化现象。普通话两个上声连读,为了避免拗口,前一个必须异化为接近阳平,如“选举(xuǎn jǔ)”的实际读音接近于“xuán jǔ”,“野草(yě cǎo)”的实际读音接近于“yé cǎo”。
(3)弱化规则:语流中某个语音由于所处地位不重要而使实际发音变得较弱,以至引起音质的变化,这就是弱化规则。如“妈妈(mā mā)”“爸爸(bà bà)”“哥哥(ɡē ɡē)”中的第二个音节都要轻读,使元音弱化为没有声调的轻声。
(4)脱落规则:语流中某个语音为了发音方便而不再发音,这就是脱落规则。脱落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话语里,而且往往是进一步弱化的结果。北京人说话,在语速较快时,轻音音节往往会出现一些脱落现象,如把“五个”说成“五额”,把“电视台”说成“电儿台”,“五个”里的“个”脱落了声母,同时元音也弱化了,“电视台”的“视”脱落了声母,韵母则弱化为卷舌音“儿”。
(5)增音规则:在语流中连续发音时,有时为了发音清晰,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这就是增音规则。在汉语中,“这儿”“那儿”“哪儿”有些人说成“这合儿”“那合儿”“哪合儿”,在“儿”的前面加进了一个“合”。有些人把“一般儿大”说成“一边儿大”,在“般”的韵母“ān”中增加了一个“i”,变成了“iān”。这些都是增音现象。另外,语气词“啊”跟前面音节连读时,会随着前面音节尾部的不同而增加一个同部位的辅音,这也是为了读音方便而产生的增音现象。如:美丽 + 啊 → 美丽呀,天 + 啊 → 天哪。
在口语交际时,注意语音流变的规则,会使我们的发音更加自然流畅。
二、口语词汇
1.口语词
从词汇的角度讲,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是有较大差别的。口语词汇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口头交际,比较通俗易懂;而书面语词汇则用于写作,比较复杂精细。
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主要目的是准确地表情达意,因而对词语的要求就是简单、通俗、明确。很多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但口语词使用频率高、易于理解,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选用。
此外,口语词往往是双音节的,双音节的同音词比较少,可以避免同音引起的误解。例如“这种花儿qiè jì多浇水”这句话就是表意不清,“qiè jì”既可以是“切记”也可以是“切忌”,两者意思完全相反。如果我们换用两个双音节的口语词——“这种花儿一定记住多浇水”“这种花儿千万不能多浇水”就可以避免歧义了。
在口语交际中如果大量使用书面语形式,就会让人觉得故作儒雅,酸气冲天,这也就是俗称的“掉书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掉书袋”的典型形象。
案例 婚礼主持人的困惑
赵雯雯临时被同事请去做婚礼主持人,她不负众望,把婚礼的气氛调节得很好。
就要到切婚礼蛋糕的高潮了,雯雯却冒出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我想大家jì yú这个蛋糕已经很久了,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它。”“jì yú?”“jì yú是什么意思?”台下议论纷纷,有个调皮的家伙还怪叫:“我不爱吃鲫鱼,我爱吃石斑鱼。”
雯雯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什么,情急之下申明道:“jì yú就是chúi xián的意思!”
chúi xián?宾客们还是一头雾水。
雯雯只好不再解释、保持沉默了。原来,雯雯说的是:
觊觎(jì yú)垂涎(chuí xián)
这两个词语都是“很想得到”的意思,是比较生僻的古语词,难怪大家听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