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十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经》30章、31章都是对军事与用兵方面的阐述,30与31两个章节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
30章也是《道经》部分中少有的,十分简单容易理解的章节。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30章的内容:用兵打仗这个事情,最好别玩,一定要玩,那么也请点到为止,为什么呢?因为这事情不太吉祥,容易惹火、惹祸。
2015年9月3日,国家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阅兵式,一方面用阅兵的方式来庆祝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并藉此祭祀先烈亡灵,另一方面也一定是在展示国防军事建设的局部可展示的成果(请相信,没哪个傻瓜会把家底全部亮出来)对内给予党国和人民信心,对外则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老子所写的《道》30章非常幽默,也套用了这句话,其原话是:其事好还。意思是说,用兵这件事,很邪门,很容易就被“还”了,跟时下的网络热语“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大体上是一个意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起方是萨拉热窝被枪手击毙了皇储的奥匈帝国以及德国,结果战争的发起方德国与奥匈帝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输出结果之一就是苏维埃俄国——前苏联的诞生。
当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参与了一把,热闹了一番,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输出结果之一就是:历史意义深远的五四运动。
我想这些结果,一定不是当初战争发起方奥匈帝国和德国所设计好的输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0年之后,好战的德意日三个轴心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再度发起了世界大战。
这一战输出的结果则更为深远,雅尔塔会议形成的世界格局,至今依然没有很大的变化。就连战时所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至今都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战争未完率先反水,调转枪头朝向德军)不得不接受《波斯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各自被迫接受家里长期住着一个大爷——美国驻军。
诸多国人因为二战那段历史而对日本咬牙切齿地痛恨,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更有人忧国忧民地担心东洋倭寇再度欺负我们,这个则更没必要。
日本出钱、出地、出城、出粮地供着家里的大爷(美国驻军),别说跟谁去打仗干嘛,就连家里田地地里的稻子麦子熟了,都任人收割,一次次地被剪羊毛都也无可奈何。家里做主的一不是天皇,二不是首相,而一定是幕后的那个大爷,大爷放几个大兵出来上街去耍耍流氓,欺负了一下日本姑娘,不明真相的群众群起而上街散散步唱唱歌,首相都能下课了。
这么一个没有尊严,没有自主,看门护院也得看看家里大爷脸色的二流货色,不值得隐忧的,至于那段历史,记住就行。
如果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国人的个性之一,那么“君子报仇百年不晚”也一定是这个民族的个性,只不过那种报仇不一定是要操起刀枪去干翻那个二流货色,在科技、文化、经济方面领先,并不定期地收割倒是最好的方式。那种经常拿中日必有一战当歌唱的,很不认可,极不赞成,至于惹人眼球的那个岛,主权到底在谁手里面,这不是万分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要看看谁在岛上干嘛?谁的军舰经常有事没事可以去岛屿所在海域晃悠几圈?
无意谈政治,只是用顺时顺势一带而过,下面回到30章经文上来,简单直白地意译一下经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意译:以道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明道圣人,一定不会强行用兵来解决一些矛盾与纠纷,因为明道之人深谙一点:用兵这个事情,就像混江湖,很容易就被“还”了。
大军所驻扎、所行军之地,荆棘横生(言下之意,这不是正道,所以布满荆棘),大兴刀枪地用兵之后,常常会是灾年,是凶年。
善于用兵的人,一定会是点到为止(当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到凉山立即收兵)达到目的即可,会心怀敬畏,而不是强行用兵到底。
用兵取得了想要的结果,也不要骄傲,不要炫耀,不要逞强,并明白这实在是不得已而起兵为之。
事物发展到非常强壮的状态之后,势必逆反,因为物极必反,所以不管不顾地将用兵强推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为,这种“不道”的行为一定会很快就衰亡、灭亡。
经和史都证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