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二十六章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25章以后,不再有纯理论的论道章节了,在25章,老子一口气将道家的哲学思想给透彻地晾晒得干干净净了。懂,在25章;不懂,也在25章……
26章就没那么复杂了,非常简单,老子只是非常平静地谈了四个字:轻重、躁静。
无论是隐藏书中的历史,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非常敬佩那么一种人。这种人非常少、他们不一定有丰功伟绩、他们不一定有出众的才华、甚至都不一定能有可圈可点的成就。
但是,他们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这一面表现为:“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解释两个词:荣观——古时贵族的游乐场;燕处——燕子的住处,引申为居住之处。
虽然有贵族一般华丽奢华的生活引诱、有用之不竭的金银珠宝钱财、有一望无涯的美女列队等候,却能够淡然处之,不为所动。
这不是童话,真的不是。我们来找出古今中外的例子证明这一点。
2015年8月27日新闻:中山市港口镇来自安徽的刘伯和妻子居住着不到20平方米的铁皮简易出租屋,平时以捡垃圾、收废品为生,家里欠债约10万元。2015年8月19日,夫妇俩意外捡到近3万元钱,2015年8月20日清晨,夫妇俩将捡到的钱和包送交派出所,警方最终将其归还给了失主。
在媒体采访的过程中,这对淳朴的夫妇反复说:“我们虽然艰苦,但意外之财不能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就更不能昧了良心,物归原主,我们只是做了自己本分的事。”
没那么复杂,没那么简单,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仅此!
杭州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在每年的金秋十分都习惯于去北高峰登高,不为别的,只为登高拜财神,藉此祈祷市场红红火火(登高一族以商人居多),祈祷许愿,这是中华文明的结构之一,无可厚非挺好。我们只是想要聊聊被民间所广泛认可的财神之一:陶朱公范蠡。
周先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讲:“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桀骜不驯、恃才傲物、能为实现心中抱负而不眨眼睛地杀光天下人的李斯却有个偶像,这个偶像并不是他的老师荀子,而是陶朱公范蠡。
李斯对范蠡有一个非常公允的评价:“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春秋末期璀璨颗耀眼的明珠之一,请注意,不是唯一,而是之一。范蠡所在的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神奇年代,诸如大家普遍熟悉的《孙子兵法》的著者孙武、伍子胥、夫差、勾践、文种……能从人到圣,从圣到神的岂止是范蠡。
我常常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人们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为什么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远古年代,能有那么多的大才降临人间,竟然还是同一时期……
这是个无人可解之谜,谁读史谁懂这种困惑……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的鼻祖,中国最早的慈善家,能在仙神谱上找到名字,完成了从人到圣,从圣到神的历史蜕化(诸如大家熟悉的张良、关羽也是)。
因为志同,也因为道合,范蠡和文种一起投奔了越国(以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浙江沿海一带地区),其时吴国(以太湖为中心的江苏至上海沿海地区)也有俩猛人,孙武和伍子胥。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和文种的劝告,执意先发制人对吴国发起战争,结果被吴王夫差给打得稀里哗啦,大败。
这一段历史非常有趣。
作为战败国的一方,范蠡积极向越王勾践建言,只要能保全性命,可以答应吴王夫差的任何要求,勾践听进去了。
作为战胜国的一方,伍子胥积极向吴王夫差建言,尽早杀了越王勾践彻底吞并了越国,否则以后势必后悔,结果夫差没采纳伍子胥的意见。
吴越双方的和谈条件谈妥了:战败国越国的越王勾践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作为随行,越王勾践还带上了范蠡。
卧薪尝胆的历史大戏就此拉开大幕……数千年之后,有个秀才在科举考试中屡考屡败,一直考到了71岁,依然不能中举。在一次次挫败之后,为了自勉,他留下了一副名垂千古的自励自勉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联的上联讲的是当年项羽的巨鹿之战破秦,下联说的就是勾践灭夫差的经典历史故事。
当然,即便有如此气吞山河的对联自勉,这位老先生依然终生未能中举,不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丝毫都不重要,能考一辈子已经就是一种坚持,就是一种奇迹,更何况还有那么一副气吞山河的对联传世,更还有一部文学艺术造诣非常高的小说传世:《聊斋志异》。
我们应该向蒲松龄致敬!
为小说、为对联、更为毕生孜孜不倦的、屡战屡败的科举考试,那种困苦和痛苦,以及困苦与痛苦之外的精神是远远大于生命的!
士林中人就是士林中人!
让我们把话题撤回来,继续看范蠡的精湛演出,与蒲松龄相比较,那是另外一种道与德均光芒四射的璀璨。
在吴国为奴伺候着夫差的越王勾践所要克服的难关绝非卧薪尝胆,而是必须取信于夫差,为此范蠡导演了一曲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戏。
谨慎提醒,下面系重口味文字,请准备好面巾纸,读完别骂人……
夫差偶遇风寒,生病,身为奴仆的勾践按照范蠡的策划前去探视吴王夫差。
万分关心夫差的勾践告诉夫差:“我原来学过一点医学,能透过粪便大概了解病人的病情。”
夫差也不推辞,令侍从端来马桶递到了勾践前面。
勾践虔诚地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马桶盖,很认真地看了一眼,然后将手伸入了马桶里面,捞起了一坨大便,塞进了嘴里,品尝了味道之后,断然将其咽下……
品尝完毕该给结论了,勾践告知吴王夫差:“我曾经学过医,当年的老师说过:‘夫粪者,谷味也,顺时气则生,逆时气则死。’我刚尝了王的粪便,又苦又酸,正是春夏之气,所以王很快康复。“
范蠡所导演的虐心虐胃大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将如期被放回越国继续做王。能看透这一切的伍子胥怎么反对都无效,因为深受感动的夫差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公元前476年,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战国烽烟开启。
公元前476年,奴隶制结束,封建制拉开大幕。
公元前476年,范蠡再度导演了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戏。
当吴王夫差兴举国之兵北上逐鹿中原试图称霸之时,他的大后方被越王勾践给一锅端了。这一战持续了3年,至公元前473年,吴军大败,吴王夫差向勾践求情,希望可以像当年一样去越过为奴,而保留国家建制,勾践拒绝,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而此时此刻,一代天才伍子胥已经被夫差赐死9年了;当初伍子胥被吴王赐死不久后,孙武也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吴国政坛,选择了隐居
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陪着为奴好几年,陪着吃苦好几年,像父亲一样地陪着、守着、护着孩子长大,现在吴国灭了,孩子长大了发财了,范蠡却选择了隐退。
范蠡不仅自己退,而且还劝说大才大志的文种也退,但是文种拒绝了,他选择了留下,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没那么简单。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胸怀,而是道,去实践这一道,要的不仅仅只是勇气,更需要对形势精准的判断。
历史为文种写下了悲剧,如同大才的伍子胥一样,文种也被越王勾践赐文种一剑,令其自杀。
越王勾践:“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意译:文种先生,您教了我讨伐吴国的七大战术策略,我只用了三种,还有四种在先生您自己的脑子里面,您应该带着这剩下的四种去我吴国先王那边去报到,去试试先生的那四种是否有效。否则,我非常担心先生将剩下的四种在我身上试用。
有一种卑劣叫:翻脸不认人,这种卑劣从道的角度来讲就是无视苍天厚土地背道而驰。
燕处超然的范蠡从越国隐退之后前往齐国,选择了自谋出路,带领孩子们边种田边经商,几年下来,范蠡就富甲一方家产数千万。
由于范蠡大富之后在齐地广泛地搞一些慈善,周济地方困苦民众,于是迅速名声鹊起,引起了齐王的注意。齐王不依不饶地拜范蠡为齐国相国。
在大国齐国政治圈主持了三年宰相工作之后,深谙“功遂身退,天之道”的范蠡,再一次彻底实践了一把“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范蠡在齐地以慈善的形式散尽所有家产,交还齐国的相印,再一次举家迁移至山东定陶。
应该是因为范蠡的视角非常高大上,思维非常高大上,在道与德方面非常高大上,于是没过几年范蠡又在山东定陶这个地方捣鼓成了天下首富,自封为陶朱公。
巨富之后的陶朱公被当地人尊为财神,于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范蠡被后世中华儿女尊为了财神、商圣,至于那一段陪伴勾践为奴的历史,反而被淡化了。
顺便扯一句,在江南的越剧中,有那么一曲《范蠡献西施》,那是戏,不是史。
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回到《道德经》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稳重一点,别那么轻浮丢了根;静,是躁的君,静一点,让心静下来,静心寡欲,别那么浮躁急躁,放纵了自己,丢失了原本应有的自我约束与克制(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所以,得道圣人或者是君子的行为都是以稳重为根本的,都是可以静心寡欲地实践“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所以作为一方天下的国君,怎么可以以身轻天下,以轻浮急躁的态度去治理天下呢。
公元234年的金秋10月,一代智圣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在病重期间,诸葛亮自治将去修家书一封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
这是一封千古流传的家书,含标点符号一共103个字,高度囊括了诸葛亮平生最深的所学所悟。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终生仅留下三篇文章:《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
《前后出师表》是散文典范,而《诫子书》则集儒道为一身,是朗朗乾坤之下,士林中人修身的不二法则,愿能读懂,愿能践行,藉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