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兴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所以他把目光转到了其他人身上,想明白他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可惜他只是个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人太少。然而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决,毕竟在小说里各种各样的人那么的多。而且还不止有人,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智慧生灵。比如人类的进阶版仙人啊、神灵这些,不是人的也有精灵、兽人、矮人这些。
如果是寻找研究人类行为的研究素材的话,那么小说里的世界可比现实世界丰富得多。可惜小说里的世界有个先天性的缺点,因为那是虚幻的受作者意志操纵的世界,所以无法保证那些行为还有结果的真实。这些对林越兴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问题,他想看的是人心,想看的是小说里的人都执着于什么。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林越兴又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里。他这次不再只是看自己喜欢看的小说类别,而是不分类别都有涉猎。以前不被他喜欢的宫斗啊种马啊这些类别的小说他都耐心的给看了些。而这一扎进去,就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呢!
以前林越兴看小说真的只是看小说而已,所以很多时候只有精彩好看或淡然无味的感觉。而当他不再把小说只当做小说看,带着脑袋去思考那些各种各样的现象时,他终于发现了现实世界一些被隐藏的真实。
法律说了很多的不许做,道德说了很多的不许做,家长说了很多的不许做,老师也说了很多的不许做。曾经的林越兴认为说了不许做的就不能做,可是看过那些小说之后他才发现原来什么都可以做。
法律上说杀人犯法,可玄幻小说的世界里杀人盈野的好人坏人数不清;道德上说父慈子孝,可在宫斗小说里弑父杀子的皇帝皇子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说不要做坏事,小说里怎么也得有坏人衬托好人的光辉吧;老师说要学好知识报效家国,小说里却总有坏人学好知识屠家灭国。
如果是曾经的林越兴,他还可以骗自己说那只是在小说里,可以骗自己说现实世界里好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可是现在的林越兴学会了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心欺骗自己,所以他只能让自己去接受现实。
手机不止是被林越兴拿来看小说,他也用它来看新闻。现在的他不再只是那个沉浸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中的少年,他一点点的揭开世界的真实,也一点点撕碎曾经那颗心。
那时的恐怖分子虽然没有现在的ISIS那么猖獗,可时不时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还是会刷刷恐怖组织的存在感;那时的老人虽然还扶得起,但是各种家庭的暴力还是有在新闻上看到。而美国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都在用它掌握的知识“造福”整个人类社会……
世界的黑暗一直都存在,问题只是你愿不愿意看见。曾经的林越兴眼里的世界尽是光明,然而现在他心中的太阳已经落下山去,只留下了漫漫长夜。日升日落本是自然的循环,可是又该如何熬过这无尽长夜?
林越兴想起了书上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来,他想是谁规定人一定得善良的?不善良是不正确的,是不应该的,那时他是这么认为的呢!所以他让自己变得善良,也要求别人善良。幸好他有知道要宽容,所以才没有变成他讨厌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它不正确,可它存在。正确只是属于人类的概念,而存在是属于世界的。比起这个世界来说人类太过于渺小,所以人类的正确在自然的存在面前不值一提。
“原来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啊!”林越兴在那些小说中了解了这份真实。这份真实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也给他带来了新的疑惑。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便已经很少去抱怨周围的人和事。而更久远以后的时光中经历过更多的她更是到了世事随心淡然的境地,以至于常常自嘲除了微笑之外她什么表情都不会了……
既然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那么自然也不存在谁该对谁好。所以因为别人不对自己好就觉得别人是坏人,别人做错了的,不是太无理取闹了吗?觉得父母就应该对自己好的,想想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孤儿,还觉得是应该吗?觉得是朋友就该为自己两肋插刀的,想想那些插朋友两刀的,还觉得是应该吗?
后来的林雨欣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太极端了,可联想到社会的种种现实,她却觉得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错。之所以现在的社会道德沦丧,或许只是现在的人都缺少一颗感恩的心吧。有太多的事情都成了应该,那么又何来感恩呢?别人都应该是好人,别人都应该助人为乐,所以有些时候得到帮助的人连句“谢谢”都不会说。不知道那样想的人有没有想过除了帮助之外,其实还有视而不见更甚至于落井下石的选择?
虽然说了这些,可是在看到那些类似扶老人被讹这样的新闻时林雨欣心底却只是波澜不惊。既然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话,那样的想法和行为自然也是可以的。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叫“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如果把“中国人”改为“人类”的话就很适合林雨欣了。而有一句俗语说的是“凡事都要以最坏的情况来做打算”,想来林雨欣也是可以做到的。
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这的确是属于人类的真实。然而为了这份真实,林越兴却丢掉了期待和信任。世事的发展符合人的期待人就会快乐,丢掉了期待那么快乐就无处安放了。信任是感情的基础,没有信任的感情大概也不能称之为感情了……
对一些人来说,得到的都是应得。而对我而言,得到的都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