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800000004

第4章 唐诗篇(3)

后两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是渡不过玉门关的,于是有了玉门关外的孤危处境和恶劣环境,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折杨柳寄情不能实现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做自慰语,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的时候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的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盂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弄:一种野菜。[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首诗描写登高思友之请来表达怀念友人,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从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王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不见友人,只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但是,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民劳动一日,三三两两的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在渡头,都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放眼远望,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诗前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出真挚的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瞻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诗人开篇即写夏夜在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人咏,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升,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散发”不束,依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逸致,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是“清响”。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要先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的想法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微澜。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面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啊,友人不来,自然生出惆怅之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后,进入梦乡,梦中竟然和朋友相见了。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的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这首诗看似一则山水小记,但主题却是抒写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诗人所写从黄昏到月夜,实质上是从世俗到自然的隐逸道路。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间寺庙传来的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情景。山寺的僻静与世间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两句写人们回家,自己离开家去鹿门,两种截然相反的路程,表明自己隐逸的志向。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令人陶醉,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投宿的地方。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凡尘俗事相隔绝,与山林为伴,诗人由此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

望洞庭赠张丞相[1]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太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本诗前半部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天潮水涨起,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湖面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宽广涵浑,浩阔飘渺,与天相接,润泽着湖边万物,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支系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水的丰厚的蓄积,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草木显得那样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面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

后半部是触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比喻希望当朝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淼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仕途之上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过宽广的湖面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样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诗人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真亦幻,寓意新奇,不着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为其效力的愿望。

秦中感寄远上人[1]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2]。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3]。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4]。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1]秦中:指陕西长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家园。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翊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来往。后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人遂以三径指退隐家园。[3]东林:指庐山东林寺。[4]燃桂:《战国策·楚策》:“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遂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悲哀,失落之感,充满了追求归隐的情绪。诗中称赞方外人的清净无为,同时表达了厌烦自己的尘俗不堪之情。

诗人本有归隐的心愿,但却无财力维持去归隐生活。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形成了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以长安求仕并非他所心甘情愿做的,实在是经济上的困窘造成,诗人很怀想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生活。在长安逗留的日子中,由于物价昂贵,盘缠即将用尽,原先的壮志因为屡次碰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淡。因此傍晚的时候听到暮蝉哀鸣时,不免心里怆然。诗末的两句增强了全诗悲愤的气氛。

“东林怀我师”一语双关,既怀想了慧远,也代指怀想远上人,十分巧妙贴切。

本诗另一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此诗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自然“怀我师”;求仕之途进而不能,慢慢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之地,感觉到凉风、听着蝉鸣而“益悲”。这种写法如画中的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苦愁闷,使人读起感觉诗人的率真与明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2]。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

【注释】[1]桐庐江:即桐江,今在浙江桐庐。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2]建德:县名,今浙江,居桐江上游。维扬:即扬州。[3]海西头:扬州近海,故称海西头。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以后,在吴越之地游历,旅途中夜间投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声有景,描绘出一幅月夜行舟的凄凉画面:山暝猿啼,江水滔滔,孤舟月照,写尽了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借景生情:月夜投宿孤舟之上,独自客居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开始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因而热泪横流,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寄给“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都市新职业

    都市新职业

    本书是都市新职业的集中展现,是读者了解都市新生活的极佳窗口,也是年轻人求职创业的极好借鉴。本书涉及77种职业,这里面有专门为人测试婚姻的时髦女郎、有推销化妆品的美丽小姐、有时尚漂亮的新婚秘书、有令人遐想的试床模特……在这里你能发现新职业是那样丰富多彩、稀奇古怪而又妙趣横生.也能看到新职业给人带来的困惑和无奈……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青春呓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或在菲菲细雨中孤自吟唱,或在浪漫的暮春时节做着一帘幽梦,他们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充满无奈与惋惜,他们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怀着无限眷恋,他们遥想他乡的朋友,他们思念远方的双亲……他们的笔调或轻灵,或俏皮,或沉着,还或者富有哲理,无论如何,总有些油盐酱醋蕴含其中,让人几多回味,几多思索。
热门推荐
  • 千山飞雪恨长歌

    千山飞雪恨长歌

    唯有高高在上凌空于众,时而弗知,天道之下,皆为蝼蚁!
  • 我是特种兵之科技时代

    我是特种兵之科技时代

    我,是一个热爱特种兵的人!特种兵的种种都吸引着我,所以我很想成为一个特种兵!然而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 地狱安魂曲

    地狱安魂曲

    阎王:赵倾柠你是有多不长脑子才能年龄性别不分只分得清长相的本事啊?当初雷神要劈你的时候老子怎么就没有双手奉上把你做成烤乳鬼,并附赠油盐香料呢?赵倾柠:……龙小幺:你都把我魂勾走了,所以赵倾柠你要对我负责赵倾柠:龙小幺你还有脸出现在本公主面前,当初明显是你设计让本公主勾错魂还有脸找我负责,你跟你那个龙王爹一个德行,真把我地府当做你们家后院360°无死角防侧漏游泳池啊,不问缘由上来就放水,想让老娘负责……夜莫凡:赵倾柠我还不够美?需要你把眼睛贴在小白脸面前舍不得拿回来?赵倾柠:哎呀!你们人类不是有那个什么审美疲劳这一说嘛,为了衬托你的美我要多看看这些丑东西才能让我知道你有多美多优秀……夜莫凡:……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师父在上之驭徒有道

    师父在上之驭徒有道

    作为一个小乞丐,司凤说自己这辈子最伟大的成就是——扯了左静尘的衣角!作为一个走方医,左静尘真的很无辜。他真的只是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真的没想到居然就栽在这么一个小娃娃的身上!江湖中有传言,鬼面医圣一手医术出神入化,救人无数,只道是除了他不想,死人他都能给救回来!司凤觉得这话委实可笑,若是他真的能救得了天下人,这个天下岂不是没有死人了?左静尘也觉得可笑,若是真的能救回死人,他不是成神仙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郭果修仙记

    郭果修仙记

    本文是一部纯粹的修仙文,创意丰满,充满趣味,催人奋进。这部书不是伪装的武侠文、不是变形的西游封神、没有色色的文字,也不是科幻的结合文。作者只想呈现给读者一部引人入胜的修仙文,让读者在修仙的世界里感受美好的传统道家修行人生,一个少年,在修仙资源极其贫乏的下界,以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以不可思议的经历,踏入修真界。也许从平凡到不平凡,就意味着一个不可思议,接另一个不可思议,再接下一个不可思议……许许多多的不可思议连接起的人生就会形成非凡。非凡即脱凡也,脱去凡身成就仙身,可称之为大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异兽山海经

    异兽山海经

    人们只知道《山海经》是神话传说,但没人知道,它的问世曾给古代世界带来过怎样的变化。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为何龙子会承担起救世的任务,一切尽在《异兽山海经》
  • 凉城往事

    凉城往事

    二十年前的一场车祸,身份的互换,爱情,友情,能否谦俱?一起在孤儿院生活过的凉微和青橙,情同姐妹,后来因为苏聿明的出现而使姐妹关系破裂。凉微为了报答青橙的收养之情,最后伤心欲绝,独自出国。回国后,原以为一切都会好转,没想到这场游戏才刚开始。
  • 佛说孝子经

    佛说孝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