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3800000003

第3章 唐诗篇(2)

【鉴赏】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触,描写了少妇在秋夜,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别离相思。

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描绘少妇闺房的华美,连海燕也双双飞来安栖。这里暗用比兴,少妇看到海燕双栖双飞的柔情密意勾起心中的愁绪,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十年征戍而“音书断”,叫人怎能不忧虑、担心?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加愁。“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明写“愁”,似前六句之总结,而“明月照流黄”句,少妇的闺怨迁怒于明月,把忧愁更加突显出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举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官拜麟台正字,后为右拾遗。敢于直谏。曾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圣历初年辞官还乡,被贪婪残暴的县令段简诬陷,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在诗歌创作上力倡汉魏风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反对齐梁“逶迤颓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并创作出许多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有《陈拾遗集》。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

【注释】[1]幽州:占九州之一,今河北省地。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属古燕国国都,故址在今北京西南。[2]悠悠:长久,遥远。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鉴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突现了茕茕孑立于天地间的清高、孤傲和悲凉。横空出世,一语惊人。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即使有,纵览古今,上下几千年,能赏识、理解诗人的人已“前去”,还“未来”。两个“不见”,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自怜,有壮志难酬的愤慨……诗人登楼眺望,想到天地茫茫,人生短暂,那种一个人置身于历史长河的孤独,那种无人沟通的灵魂的孤独,使诗人悲从心生,不由得潸然而泪下。

这首诗慷慨悲凉,苍劲有力。

贺知章(约659-约746),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官秘书监。天宝三年(744),请为道士,告老还乡。贺知章性旷达,喜谈说,好饮酒,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3]。

【注释】[1]衰(cui):稀疏之意,一作“摧”。[2]近来:应理解为近些年来。人事:指“访旧半为鬼”的人和“亲朋多沉沦”之事。[3]镜湖:山水风景区,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扩三百里。

【鉴赏】客居他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故土,离家时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发出感慨。离家多年却“乡音未改”,暗寓故土难忘。而久别的故乡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吗?故乡的亲人们还记得我吗。

儿童看见陌生人,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

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很意外,又有深深的无奈:我怎么成了我故乡的客人了?

第二首与第一首诗的背景和意境相同。“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都去世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感叹。接下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变化净尽了。与第一首相比,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伤感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进士,调校书郎,又以登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即位(712),由张说推荐为集贤院学士。后任中书舍人、冀州刺史、洪州都督、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副知院事。开元二十二年(734)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他是“开元之治”的最后一位贤相,议论朝政,刚正不阿。后为李林甫、牛仙客等所忌,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被排挤出朝,贬为荆州刺史,以文史自娱,写了不少清淡惋惬、寄托深远之诗。卒后谥文献,有《曲江集》留世。安史之乱(755)后,玄宗每思其忠谏之言,至为流涕。

感遇二首张九龄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1]。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2]。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4]?

【注释】[1]兰:泽兰,秋季开花,香草。葳蕤:形容枝叶繁盛。[2]欣欣:指兰草桂花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辞。[3]林栖者:隐居山林之名士。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相悦:闻兰、桂之香而爱赏采摘。[4]本心:本性,素心。美人:指林栖者。

【鉴赏】诗的一、二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你看,春天的兰草迎春勃发,茂盛纷披,生机无限;秋天的桂花叶绿花黄,皎洁明净,馨香四溢。“葳蕤”与“皎洁”再现了春兰与秋桂勃发向上与高雅的风貌。

诗的三、四句指出春兰、秋桂之所以“欣欣此生意”,是因为它们“自尔为佳节”。即是说它们各自在适当的季节繁茂花开,显示出“葳蕤”与“皎洁”的特点。这里,暗示兰、桂按各自的本性生长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本质特征。

诗的五、六句写人对兰桂的欣赏。那些居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常以兰、桂自喻,因而闻到兰、桂的芳香,顿生爱慕之情。

诗的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综合前意,再次肯定兰、桂不求人荣的高尚品质。尽管兰、桂被人欣赏、爱慕,但它们不希望“美人”来攀折、欣赏。因为兰逢春而葳蕤,桂至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搏取“美人”的欣赏。

之二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1]。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3]!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4]。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5]?

【注释】[1]江南:长江以南。《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岂伊:岂,难道;伊,那里,指江南。岁寒心:耐寒之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一个人要有坚贞的节操。

[3]荐:奉献。嘉客:嘉宾,贤达之人。阻重深:重重阻碍。《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4]运命:命运,指或进或退、或荣或贬的不同遭遇。[5]无阴:《韩诗外传》载赵简子语:“春树桃李,夏得其阴,秋得食其实。”

【鉴赏】“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点明地点“江南”与物象“丹橘”。一个“有”字,凸现出橘树之多,江南处处皆有。第二句写橘树的生理特点:经冬犹绿。一到深秋,南方的树纷纷落叶,但丹橘与众不同,它始终保持葱葱绿色。一个“犹”字突出了丹橘的个性,亦满含赞颂之意。

第三、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的原因。先用一反问句提出“岂伊地气暖”,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暖”,它独得地利吗?不!是丹橘具有耐寒的本性。诗人赞美丹橘耐寒之节操,是颇含深意的。

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像这样经严寒仍绿,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之奸人。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自喻。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们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之感慨!

第七、八句写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探究。

最后两句,以“徒言”二字批评那些不识丹橘美德的人。不要随便说只有种桃树、李树就好,可以“夏得其阴,秋得其实”。难道丹橘就不能遮荫,毫无用处吗?结合前面写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美态,“可以荐嘉客”的佳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诗人以反诘句再次肯定了丹橘的美,同时表达了自己被奸人陷害、怀才不遇的愤慨!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

【注释】[1]情人: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既指“怀远”之友人或恋人,也包括“怀远”的诗人。竟夕:整夜,通宵。[2]灭烛:熄灭烛光。梁简文帝《夜夜曲》:“愁人夜独长,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素月。”[3]盈手: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鉴赏】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借景抒情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点出“景”,自然稳帖,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场面。“天涯共此时”,点出相隔两地的朋友,同时相思。

三、四句写两地的“情人”彼此的“怨”与“思”。“情人怨遥夜”,“怨”长夜漫漫,彼此不得相见。“竟夕起相思”,通宵达旦,生起相思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徘徊月下的相思之状。“灭烛怜光满”,长夜不能入睡,是烛光太明亮了吗?于是诗人“灭烛”,但月色皎洁无边。怜,爱惜;光满,满月之光。“披衣觉露滋”,诗人披上衣服走出庭外,在那皎洁的月光下,觉夜深露湿,滋润沾衣。尽管如此,诗人月下思人。所以,“露滋”二字不仅照应了“竟夕”,同时暗示了滋生不已的相思之情。

七、八句写梦以自慰,收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意谓在这相思不眠之夜,用什么赠友人呢?我只有满手的月光,但又不能送。怎么办呢?我还是睡吧!也许睡梦之中还能与你相聚呢!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相思。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

次句描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人海的情状,却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迈上更高一层楼。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

[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存今甘肃武成。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前两句描写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入海,由近及远地眺望,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继而又摄取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城堡孤独的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同类推荐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天使有泪

    天使有泪

    如果说写诗歌,是小桥流水式的低吟浅唱;写散文,是晓风残月式的情景描绘;写小说,是大干世界的舞台彩排;那么,写报告文学,则是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写实。因此,写报告文学,不仅需要同样优美的文笔,而且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对时事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部作品还留有生活的体温。它来自于正在行进中的生活,它的疼痛是那么真切、深挚,它的思考令人信服、值人深思。
热门推荐
  • 仙侠之呆萌徒弟不好收

    仙侠之呆萌徒弟不好收

    她以为是重生,却不知那是她的命运,因为前世,她不得不应对滔天罪孽和重重磨难。她手抱一只神宠,吃一口果子,狂傲天下:“此生我来神弑神,来天道逆天道!”所有人都以为他的师傅是风光享尽,不知她师傅为了她早以心力交瘁“师傅,上一世是我负了你。这一世,由我来偿还!”某男子微微笑:“那你娶我吧!”
  • 忆往昔,易缕烊光

    忆往昔,易缕烊光

    他姓易,却不容易…她姓韩,且心寒…一场青梅竹马的邂逅,一段两情相悦的爱恋,能否走到最后?一生一世一双人,一心一意一钟情……
  • 灵天之主

    灵天之主

    亿万星空,皆乃灵天,灵天之主,世界主宰。浩荡宇宙,唯一至尊,天道之子,号令天下。圣子出世,天地巨变,圣子现身,万物臣服。圣光沐浴,威武神气,智勇绝天,无坚不摧。
  • 良人默示录

    良人默示录

    留学于岛国的陈希所遇见的那些美好的人和那些美好的事物,犹如过眼烟云。作为留学生,他是个极其不称职的学生,作为情人,他是个极度散漫的情人,但是就这么一个人,他在岛国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际遇。后来回到国内,受人之托保护一个美丽富有的女人。他举目无亲,但是却又能一路飘香。且看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
  • 晓风轮回梦

    晓风轮回梦

    晓风经过千次轮回,终于能够和自己深爱的人……
  • 荆釵记

    荆釵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花开终成落

    花开终成落

    封晴是一位在韩国刚出道的艺人,与EXO十二位是要好的朋友,然而在公司极力要求回学校进修的情况下,这一切的一切,将变得越来越槽糕,剩下的可能只有一颗冷过就不会再热的心罢了,但是谁又能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
  • 重生:权少的宠妻

    重生:权少的宠妻

    冷宁,她是佣兵界的女王,在一次任务中陨落。江雨欣,江家的大小姐,母亲早死,父亲是个摆设也不为过,继母继妹都是白莲花,当强者重身,看她如何完美还击,建立自己的强者之路…因为不小心招惹了不仅强大还高冷神秘的某男,之后天天被某货缠上身……【男强VS女强,这是绝对的宠文,如果好看就赶紧收藏吧!】
  • 第一邪妃:绝世毒医惊天下

    第一邪妃:绝世毒医惊天下

    她乃是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医,却因为一场意外而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苏府大名鼎鼎的废材嫡女身上。处处看人脸色,更是被庶妹欺到头上来。本是九五之尊,岂容尔等鼠辈放肆!无法修炼?双修技能闪瞎你们的狗眼!废材,白痴?她天才炼药师之名碾压一切!天玄地宝尽在囊中,绝世美男尽在她手!可却招惹到了某位无耻杀神,说好的冷酷无情呢?说好的嗜血残酷呢?这位站在她面前撒娇的幼稚王爷是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