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眼里,王青绝对是公司里最勤快的新员工。在雀巢公司实习时,英语不好、又没有经验的她没有固定的职位,干的都是一些打杂的活,某位同事没来,她就顶替他的工作。这在崇尚竞争与独立的外企白领看来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虽然公司是500强企业之一,但也不必为了进入公司这么“作践”自己啊!
无论同事怎么看,王青依然积极地为每位同事打杂、跑腿、补缺。很快,她就引起了经理的注意,经理觉得这个小姑娘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在试用期结束后,给她安排了一份比较简单但有固定职责的工作。
但王青并没有因此“安分”下来,她做事利索,效率很高,总感觉工作不够,有空闲时间,仍然替同事打打杂,赶上同事没来,更是承担起同事的全部工作。
第二年年底,该部门的副经理被总部调到其他地区任职,副经理一职空缺,许多同事都瞄准这一空缺,但最终,升任副经理的却是最“傻”的王青。有些老员工不服气,对此,经理说:“我认为王青是最适合做这个副经理的。我们部门的这个职位主抓流程控制,需要对每项工作都非常了解。王青在短短一年中,就已经迅速掌握了每项工作,这是你们其他人都不具备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拔她为副经理的原因。”
王青的成功得益于她积极主动为同事补位的行为。通过努力,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大量工作知识和技能,增强了竞争力,开启了成功之门。有志于优秀、不甘于平庸的你,也必须时刻准备好做同事的“替补队员”,这样你就能很快成为晋升路上的“候选人”。
别人的成绩要欣赏而不是嫉妒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众多的零售商店,经过40多年的争斗搏杀,沃尔玛从美国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小城崛起,最终发展成为年收入2400多亿美元,商店总数达4000多家的大企业,创造了企业界的神话。沃尔玛的成功得益于其创始人沃尔顿先生懂得欣赏对手、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的习惯。沃尔玛的竞争对手斯特林商店开始采用金属货架代替木制货架后,沃尔顿先生立刻请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属货架,并成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属货架的商店。
懂得欣赏对手,学习对手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因为越是敌人和仇人,可学的东西越多。对方要消灭你,就一定会倾巢而出,精锐毕现。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也就是传授你最多招数的时候。
沃尔玛的另一个竞争对手富兰克特特许经营店实施自助销售时,沃尔顿先生连夜乘长途汽车到该店所在地明尼苏达州去考察,回来后立即开设了自助销售店。
王涛曾到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求职,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测试,成了9位入围者之一。第二轮测试内容很简单:让每位入围者按要求设计一件作品,当众展示并让另外8人打分、写出相关的评语。王涛在评分时,对其中三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他们打了高分,并写下了赞语。令他意外的是,最后他入选了!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赏的那三人中只有一位入选,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家世界500强公司面试官的一番话使他翻然醒悟。考官说:“入围的9个人可以说都是佼佼者,专业水平都很高,这固然是重要的方面。但公司更为关注的是,入围者在相互评价中,是否能彼此欣赏。因为,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只有看得到对方长处的人,才能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别人,才能与同事精诚合作,抱团打天下。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欣赏对手的眼光,而这点比专业水平重要。”
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能否具有欣赏别人的眼光和接纳别人的胸襟,是决定一个人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了欣赏对手的眼光,才能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这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黄金心态之一。
迈克尔·乔丹不仅是一名球艺精湛的著名球星,还是一位胸怀宽广、欣赏自己的对手、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的人。
很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蓬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成为公牛队中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结束后,乔丹与皮蓬紧紧拥抱,两人泪光闪闪。开始时,由于皮蓬是公牛队中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自己也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在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推翻乔丹在公牛队的首席位置这一类话。但乔丹并没有把皮蓬当做潜在的威胁而排挤皮蓬,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处处对皮蓬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蓬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蓬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乔丹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从那以后,皮蓬不再把乔丹当成对手,两人彼此欣赏对方,成了最好的朋友。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欣赏、理解、包容自己的对手,看淡得失,那么你的心也会因这份平和而充满宁静和宽容。这样一来,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你也可以微笑着、气定神闲地迎接挑战:胜利了,赢得辉煌;失败了,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世间的万物都有可爱之处,也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同事,你也会收获他们对你的赞誉,上班的时候心情也会大为转好,甚至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诗人雪莱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用心去欣赏同事身上的美吧!
不做无谓的争论
总有一些不善沟通的人爱与他人争论不休,有时候甚至是为一点点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话题争得面红耳赤,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有A和B两位先生,A先生的性情非常固执,不肯认错。有一天,他们俩正在闲谈,无意中谈到了砒霜是一种有毒物质,而A先生偏说没毒,有时吃了还可以滋补身体。B先生反对A先生的主张。但A先生越是受到B先生的反对,越是要为自己辩护。结果,A先生为使他的主张成立,对B先生说:“你不相信吗?那我们可以当场试验,我来吃给你看,到底我吃了砒霜之后会不会死。”B先生到了这时候,深恐A先生真的中毒而死,所以竭力说砒霜有毒,劝A先生不要冒险。但B先生越是劝A先生不吃,A先生越是要吃给B先生看。结果,A先生一命呜呼。A先生死了之后B先生深感悔恨,说当时不该和他这样争辩。
毫无意义的争论能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呢?答案是什么都没有,你会失去一位朋友或顾客,收获一个敌人和愤怒的心情,而且不会有人因此而大赞你知识渊博与能言善辩,因为真正能言善辩的人懂得如何让人心悦诚服。“会说话”而不是“会吵架”的人才是说话高手。
卡耐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参加了一场宴会。卡耐基左边的一个先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然后在结尾的时候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那位先生还特意指出这是《圣经》上说的。卡耐基一听就知道他错了。他看过这句话,然而不是在《圣经》上,而是在莎士比亚的书中,他前几天还翻阅过,他敢肯定这位先生一定是搞错了。于是他纠正那位先生说,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书。
“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书?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先生你一定弄错了,我前几天才特意翻了《圣经》的那一段,我敢打赌,我说的是正确的,一定是出自《圣经》!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把那一段背出来让你听听,怎么样?”那位先生听了卡耐基的反驳,马上说了一大堆话。
卡耐基正想继续反驳,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友——维克多·里诺在右边坐着。维克多·里诺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卡耐基想他一定会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于是转向他说:“维克多,你说说,是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维克多盯着卡耐基说:“戴尔,是你搞错了,这位先生是正确的,《圣经》上确实有这句话。”随即,卡耐基感到维克多在桌下踢了自己一脚。他大惑不解,但出于礼貌,他向那位先生道了歉。
回家的路上,满腹疑问的卡耐基埋怨维克多:“你明知那本来就是莎士比亚说的,你还帮着他说话,真不够朋友。还让我不得不向他道歉,真是颠倒黑白了。”维克多一听,笑了:“李尔王第二幕第一场上有这句话。但是我可爱的戴尔,我们只是参加宴会的客人,而且你知道吗,那个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为什么要我去证明他是错的?你以为证明了你是对的,那些人和那位先生会喜欢你,认为你学识渊博吗?不,绝不会。为什么不保留他的颜面呢?为什么要让他下不了台呢?他并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和他抬杠?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
只要我们稍微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大多争论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是胜利者。试想,争论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能带来双方的快乐吗?能带来彼此间的尊重和理解吗?能带来深厚的友谊吗?能带来生活的安定吗?能证明你掌握的是真理,而别人的都是谬误吗?都不能。争论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心理上的烦躁、彼此的怨恨与误解。
真理并不会因为你的争吵而倾向于你。
争吵发生的时候,骤然升温的情绪之火灼烧你的头脑,使你烦闷、愤怒,甚至想与对方硬拼一场。对方的强词夺理、唾沫横飞令你愤恨不已,而在对方眼里,你又何尝不是同样可恶的形象?当不断升温的情绪之火达到足以烧毁你仅存的一点理智的时候,一股难以抑制的仇恨之火便由心底升起。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口角之争会发展到大动干戈的地步。然而这种以为打口水仗能赢利的人,显然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并不能让他人从心底里佩服你。上升的级别越高、争论的时间越长,越会伤害彼此,最后还会以一败涂地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