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800000006

第6章 高尔基:尝尽人间酸甜苦辣

高尔基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里,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11岁时母亲又病逝了,是外祖父和外祖母收养了他。他的外祖父开了个小染坊,却很吝啬,对这个不幸的孩子并不关照,幸好他的外祖母很善良,不仅在生活中呵护高尔基,还给高尔基讲故事,唱民间歌谣,给他的童年生活带来一缕阳光。

从10岁起,高尔基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圣像作坊的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锯木工、看门人、园丁等。后来,他把这些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写进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中。

虽然受尽了苦难生活的折磨,但高尔基特别喜欢读书,只要有一点儿机会,他就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

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在鞋店里当学徒时,因为没有钱买书,他就到处借书读。他表面上是学徒,实际上是老板的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一睁开眼睛就得干活,一干就干到半夜。劳累了一天后,他却顾不上休息,急忙点亮自制的小灯,借着微弱的灯光坚持读书学习。

老板娘发现高尔基偷着读书,就到阁楼上来搜查,搜到书就撕个粉碎,还威胁说,如果再发现他看书,就严厉惩罚。高尔基知道老板娘下手狠辣,但他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结果他挨了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这样说:“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就让你看书。’我想,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

高尔基爱书如命,这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别的东西什么都不管,只去抢救宝贝一般的书籍,险些被烧死。

通过顽强的自学,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掌握了大量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24岁那年,他写出了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寄给了《高加索日报》。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时,不禁被它曲折生动的情节吸引住了,马上通知作者到报馆来。当衣着褴褛的高尔基出现在编辑面前时,他大为惊异,没有想到写出如此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流浪汉。

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那就署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吧!”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1906年,高尔基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母亲》。这部长篇小说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俄国第一次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由此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反对沙皇政府的莫斯科十二月起义,并积极为起义者筹措资金,提供武器。起义失败后,他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只得出国流亡。1906年秋,高尔基从美国转道意大利,定居在卡普里岛上。在1908年4月和1910年7月,列宁两次应邀来到卡普里岛看望高尔基。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列宁对他说:“您应当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在列宁的鼓励下,高尔基在卡普里岛上完成了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高尔基在岛上不仅留下了经典作品,也留下了一段经常被后人提起的教子经典名言。有一段时间,他唯一的儿子马克西姆曾来岛上与他同住。有一次,他看到儿子在院子里松土种花,感到非常高兴,就不住地赞美儿子。不久,马克西姆提前回国了,但他种下的花都开出了艳丽的花朵。高尔基望着这些芬芳的花儿,心中忽有所悟,便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的孩子,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感人的思想和人们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轻松愉快啊!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记住:‘给’永远比‘拿’更快乐和幸福!”

高尔基在卡普里岛上住了七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列宁一起成立了一个培养革命家和宣传员的学校,接见慕名而来的人,回复国内来信。就在这段日子里,他与自己的良师益友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高尔基认为宗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列宁却认为宗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高尔基担心科学和文化会没落,便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保护那些受到饥饿、寒冷和政治威胁的知识分子。他还创办了一份杂志,与《真理报》唱反调。高尔基和列宁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列宁一再要高尔基移居国外,去治疗他的肺结核。他甚至这样对高尔基说:“如果你不走,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送你走了。”

1921年夏天,高尔基出国就医,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疗养,一边着手构思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长篇史诗,代表着高尔基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也是他为文学宝库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1928年,高尔基回国,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1934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这时的高尔基看上去风光无限,实际上他始终处在克格勃的秘密监视之下。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这是对他晚年最沉重的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也在调查中死去,死因不明。高尔基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有人说他是正常死亡,有人说他是被斯大林毒死的,后一种说法是高尔基的主治医生普列特涅夫临死前透露的,但不一定可靠。

文学家逸闻

知错就改

有一年的秋天,高尔基应《俄罗斯工人报》之约,写了一篇短论寄给了编辑部。

编辑们以崇敬的心情传阅完了,却感觉很失望。

原来,高尔基的这篇评论虽然文笔犀利,妙语横生,但是清清楚楚地显示出了作者某种隐隐约约的消极情绪。

“怎么办呢?”编辑们陷入苦恼和为难之中。

他们想让高尔基修改这篇稿子,可是高尔基是德高望重的大文豪,这种话怎么对他说出口呢?

最后,有位叫伊凡诺夫的青年编辑自告奋勇地说:

“这样吧,由我来写读稿意见给高尔基同志,请他修改。我相信高尔基的品德。”

一个星期后,编辑部收到了高尔基的信和修改稿,信中这样写道:

“……非常感激你们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比什么都要宝贵……因为我高尔基并非百胜将军……我仔细研究了编辑部的意见,认为说得十分有理。

于是,我照你们的意见做了较大的修改。

如果还有毛病,敬请再次指正。”

文学小常识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着名的三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它们通过对作家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示了一个俄罗斯少年历尽苦难而又自强不息的人生道路。它们发表后,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被公认为自传体小说的名篇。

文学家逸闻

虚心听取批评

高尔基在写作《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这部小说时,已经年近花甲,但是他并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主动地虚心向别人征求意见。

他在给青年作家费定的信中这样写道:

“寄给您一本《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读后请不客气地告诉我,您对它有什么意见。”

费定在回信中赞扬了这部小说的许多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它存在的缺点:

“结构上的缺点显着地影响了结尾的效果,这部书的结尾部分是比较公式化和枯燥乏味的。”

高尔基在收到费定的信后不久即回信说:

“谢谢您对《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的批评。我认为,您指出小说结构上的缺点,是完全正确的……来信提出的严肃而坦率的好意见对我十分宝贵……在您的信里,真的可以感到您是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文学家逸闻

一次特殊的比赛

有一次,高尔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家饭馆里,和另外两位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和布宁遇到一起。他们三个人谈得很高兴,不知是谁提出玩一个游戏,以第一个走进饭馆的人为对象,看看谁能对这个人做出准确的观察和判断,限时三分钟。

不大一会儿,一位顾客急匆匆走了进来,他们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他身上。三分钟过后,高尔基先说:“他是一位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西服,还长着一双又细又长的发红的手。”安德烈耶夫根本没有看清这个人是个什么相貌,连西服的颜色都没有看出来,只是乱诌了一通,说得驴唇不对马嘴。

布宁最后说:“他是一个高个子,穿着灰色西服,脖子上扎着一根带小花点的领带,长长的胳膊,红红的手,手上小指的指甲有点儿缺陷,身上长着一个小小的瘊子。”

说完之后,他还下了一个结论: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国际骗子。

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都赞扬布宁观察得很仔细,但是对他的判断却有怀疑。正好这时候,饭馆的一个伙计走了出来,三个人便把他请到跟前来,问他那个人是干什么的。那个伙计回答说:“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的街头,名声很坏。”布宁的判断虽然没有得到确凿的证实,但比较接近实际情况,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都很佩服他。

同类推荐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 ,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热门推荐
  • 江湖·泪

    江湖·泪

    国内首部王家卫风格武侠,同名影片即将全国上映 与从不同的文字,与众不同的情感,与众不同的情节,与众不同的结构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 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自由,关于理想,关于破灭,关于孤独
  • 绝世神尊

    绝世神尊

    前世结下十二强宗为敌,今世重生,再不用受围攻之苦。安心修行,十二强宗不在话下,叶云仰望九穹怒吼,“沙砵大的拳头见过没有?”
  • 重生之无上天骄

    重生之无上天骄

    他是最强道门“通天道”道子,天赋惊人盖绝当世。一道“灭天旨意”的降临,让一切荣耀烟消云散。他浑身染血煞气奔腾,摇晃着身躯站在尸山尸海中,双目中满是茫然。一把熟悉的长剑,从他的背后穿心而过。转过身,映入双眼的人,居然是……最心爱的女子。“灵……仙……为何是……你?”
  • 快穿:大人,请快快住口!

    快穿:大人,请快快住口!

    没有记忆的亡魂,偶遇系统,懵逼的开启快穿模式!一个个面位,一次次失心!当真相解开,究竟是谁负了谁?!多种男神,任你挑选,总有一款你喜欢的!温润竹马/霸气首长/腹黑老攻/病娇哥哥/蠢萌吸血鬼......等你解锁哦~作者新人,请多爱护!~有什么不对的可以指出来哦~我会好好改的~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人都喜欢的小说,不喜欢的请你高抬贵手按返回键!谢谢~
  • 公子陌上染

    公子陌上染

    楚陌是谁?他是天下第一公子,智勇双全,温文尔雅;却也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蓝染是谁?她是楚家庄的杀手,妙手观音,医术无双;却更擅长用毒,黄土白骨。她是他的杀手,却不会武功;他是她的主人,却要时刻保护着她。蓝染:“我这一生只干两件事。一:公子喜欢的;二:公子吩咐的。”PS:本书由男女主人公为线索,中间穿杂着几个小故事。我的第一个故事,叫做错过;我的第二个故事,叫做守护;我的第三个故事,叫做情深:或许还有第四个故事,那是缘分。
  • 末世之红警天下

    末世之红警天下

    因为一场流星雨而引发的灾难,人们在末世中苦苦挣扎,赵云意外得到了红警系统,在能够自保之后,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犹豫的心书友会497175826
  • 废土剑圣

    废土剑圣

    重制中(就是重写),大概吧。不走无限流了,直接废土生存,各种乱入。。。企鹅群,600500345有建议的话完全可以来群里像咱提建议,只要不是很过分的话,咱都会虚心接受的。
  • 末世的吉尔伽美什

    末世的吉尔伽美什

    当末世降临,我的身边如今只剩下你,我听见了世界的悲鸣,我看见了世间的悲哀。泪水曾在我的眼眸中打转,双手紧握祈求神的庇佑,你给了绝望的我温暖,走下去的勇气。为了你为了自己活下去,我是末世的吉尔伽美什!结合神话所创作的轻小说从现在开始,QQ924953472
  • 蜜宠校花:我把校草带回家

    蜜宠校花:我把校草带回家

    她五岁他六岁在同一所私立幼儿园“冷哲哥哥.雨含要吃棒棒糖你去给雨含买棒棒糖好不好.”“好.只要雨含喜欢的.冷哲哥哥一定帮你买.”——“冷哲哥哥.雨含去帮你买一个耳钉.”秦雨含小巧的穿过马路.去了一家奢侈店买了一对精美的耳钉.又穿过马路将耳钉放在一双稚嫩的手上.冷哲轩开心的摸摸秦雨含的脑袋.“我的雨含最乖了.”秦雨含蹦蹦跳跳的不料一辆车从对面撞过来.“冷哲哥哥小心.”秦雨含把冷哲轩推开.而她悲剧发生了.秦雨含车祸过后.秦父秦母将秦雨含带到国外去治疗..秦雨含改名慕雨含.11年后.来到一群学校.他校草她校花.无意之间碰撞火花.只可以并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青梅竹马...要知后续请看下文.
  • 找个有钱人

    找个有钱人

    人的命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吗?我不信!“机会创造时势,天才加以利用。”但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天才?造成所有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人们自己!每个人都在为憎恨出力,每个人都在为爱努力,爱和恨交织而成的世界造就了如今的你我!我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