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夜下,天蒙蒙亮,在黎明还没有到来之前,自己一个人默默的起床、洗漱,一个人开始了他的命运抗争之路。一条没有任何星光的路在自己面前摇摇晃晃,迷途中只有自己自己坚信自己能走下去,并一直坚信。为了不走那条坦途,不走那条由自己最亲爱的人安排好的路,不接受那一切,自己抗争着,尽管微小,但从未稍离。而属于男人的抗争方式,便是成为父母、师长眼里的坏孩子,坏到极致,或许就能拥有另一片天空,一片蓝图,属于自己的。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一个人,当然也影响着那个叫自己的孩子。自己那个孩子,在校园里存活着,生长着,也被其影响着。看看校园外和自己般大小的人儿,叼着烟,一种萧瑟中的落寞深深的情网着自己,自己认为那是一个坏孩子的标志,所以他决定试试。自己也曾蔑视过那些人,可恍如隔世的发现自己也要成为他们时,不是傻傻的笑,而是一种深深的同情,有那么一群人,不是他们喜欢那一切,而是那一切能懂他们,懂他的痛,他的殇。在课上,自己在书上静静的写下:
抽烟的人
不是我们不懂爱
是懂我们的人不懂我们的爱
这是、何等地
凄凉与悲伤
还记得那天吗
我们歃血为盟
在那个角落,在那个属于我们四个人的角落
扶殇着彼此
从未想过
我们中的某个它
会突然的离去
永远没想到的是
那个人,是我,是我自己
、、、
不是我要走,是我应该走了
抱歉,你们
在我生命里留下倩影的你们
想哭,但是自己不能。他要坚守,坚守那份心灵的承自己,他不允许自己再流泪,奈何还是在教室。对于一个心狂乱的人,时间总不经意间溜走,叶落无声吧。放学铃声一响,自己就走出了教室,这一天,他没有和所有人寒暄,有的只有他自己。径直来到校门口的超市旁,冷冷的说了一句:“阿姨,给我一包烟,10块的。”拿着烟,自己一个人走去了那个街头的角落,一个属于抽烟者的天堂,放学的我们聚集在那里,忧伤依旧,一只烟便是一段回忆,一种寄托。在这个角落,我们都是同类,在校园里我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都是一个个可怜的小孩。自己在那里,扔下书包,倚靠在墙角,把头深深的埋在双腿上,啜泣着。
仿佛在这里,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切,似乎那个正在抽泣的自己正经历着他们曾挣扎过的往昔。看到这里,他们、也会感伤,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曾经的模样,那么的相似。那个孩子抬起了头,望了望周围,默默的低下头,掏出烟,燃灭、、、深深的吸了一口,咳咳咳,不习惯那苦涩的味道,下意识的将其仍在了地上。他们笑了,笑的那么无可奈何,然后各自回家了,回到那个孤寂的家里。浅浅的,时光总会留下些什么,而在自己旁边,那个女孩仍在那里,慢慢的朝自己走去问:“你想学抽烟吗,我教你。”自己低着头说:“不想,但是我想成为一个坏孩子,一个父母,老师不喜欢的坏孩子。”触动,深深的触动,对那个女孩的。有时候,情感的真情流露只是一瞬间,而有过那么的一瞬,已是满足。泛着泪水,那个女孩背对着自己说:“你当我弟弟,我教你堕落,我会好好对你的。”而按个呆呆的自己只说了一句:“噢。”
那个女孩拉着的自己的手,离开了那个角落,没有任何尴尬,尽管当时的两人正值青春,有的只是洒脱。在路上,那个女孩对自己说:“说说,怎么想到和我们这样的人在一起,还想要堕落。”自己一直在埋着头,往前走,没有回答。那个女孩也需要一个陪伴她的人吧,他拉着自己:“知道我给自己抽烟找了个什么样的理由吗,她开始对自己诉说着,那么深情的、依恋。没有伤痕的女孩是不会爱上抽烟的,没有伤口的女孩是不会爱上伤口的……女孩沉寂其中,然、便继续述说着,烟是对于那些美好情怀的缅怀,烟是短暂的,所有销魂的东西都是短暂的。而美丽也因为短暂更美丽。
低头勿语,已是黄昏,默默酒馆,唯你我也。那个女孩、自己,一人一酒,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喘呛声,勿绝于耳。烟,或许对于自己,过了今夜便永远不会触及、、、、、当一个男人久久学不会那让他堕落的习惯时,他会放弃;放弃了,也就永远消失了。长久的沉默,一声声的咳嗽,注定了这个男孩的失败。夜渐凉,那个女孩和那个叫自己的男孩告别在那个酒馆的门前。临走之时,自己弱弱的说了一句:“明天,在那个墙角,我等你。”
在那一段时间的自己心里,灵魂如果没有了被埋葬的地方,又何故傻傻等待一个不知明的未来,繎其一生,终将埋骨他乡;傀儡也,不是我不愿,只是不愿那个掌控我的人是最爱我的亲人,不愿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而乎,我逃离不了这一切,只有挣扎,至于结果,至于何时能挣脱,问上帝吧。这个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大人们的眼里,我们、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不谙世俗,永远需要他们的庇护,而他们也用他们所谓的经历来安排我们的命运,他们可知,我们需要的只是那个放任我们自由的爸妈,那个最爱我们的人,其实,我们也不愿你们哭泣。我们、当然会遍体鳞伤,会怀疑,怀疑这个世界,怀疑这美好的社会,在痛苦中艰难的成长,如果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你们孩子、到最后、终会微笑的走到这个世界的尽头。自己的内心有太多独白,关于他自己,也关于他的爸爸妈妈。没有太多的沟通,只会说,在那些年里,自己会走的很艰难。那一年,他14岁,他的世界里,可能更多的是他自己;但这一切,他并没有错,尽管他试图成为一个坏孩子。
与往常一样,和家人的无言以对,在学校那落寞的眼神,渐渐地,改变了他,改变了小男孩应有的天真。放学以后,和以往唯一的差别是,这一天的他,两手空空的走出教室,走出了那个学校(可能是因为没有背书包吧,那是一种孤傲);这是一个他以往不曾幻想过的一天,但在今天,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是那么的平静、还略有欣喜。如约而至,那个女孩,早早的在等待着自己,相对而视,只有彼此的微笑。那个墙角,仍然是学生的集结地,永不例外。那个女孩拉着自己,离开了那个地方,来到一座桥上,两个人就这样坐着,讲着彼此的故事,一天天,从陌生到知己,无话不说(在那时自己的心里,他们可以算是知己,至少,他们可以用心交流)。他们的故事泻入渐深,如兄弟般,诉说忧伤,那个女孩会抱怨,会在自己跟前,沫沫的谈及自己个过往和那些不开心的事,莫于心碎的却是那一代人对她的形同陌路,那一代人也只有2个人,爸爸和妈妈、、、
在那条小巷里
一个女孩
得瑟的躺在墙角
璀璨的眼眸里
泛着泪光
渐渐地
那双透明的双眼
不再光亮
望着匆匆行走的陌路人
缓缓起身、跟随
直到小巷的尽头
为什么?
因为,那个支离破碎的家
那个女孩,常常想起那样的画面,那是她曾经的自己。而那一段埋藏她心底的历史,现在,她可以说给那个叫自己的男孩听。自己回家以后,在一篇日记里写到过:“听了你的那多故事,我只知道,你有一个不那么好的爸爸和一个并不完美的妈妈,她们会争吵,一日日,一年年。谩骂不是悦耳的和声,所以你逃离了。不好的东西,即使是亲人表露出来,它终究还是不好的;是的,因为吵闹,你没有了太多的关爱,他们抛弃了你,所以,离开了,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那条小巷,去抚慰你那受伤的心灵。可是,你不知道,争吵已然成为你父母生命中的一部分,其实,你可以试着去原谅;不要自己怨自己,可以吗?因为我们都还小,我何尝不和你走着同样的路呢?
只是意识形态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