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4200000009

第9章 姚宏业:我之死,为中国公学也(4)

我性偏急,我诚不忍坐待我中国公学破坏,致列强以中国人为绝无血性之国民,因而剖分我土地,澌灭我同胞,而亲见此惨状也,故蹈江而死,以谢我无才无识无学无勇不能扶持公学之罪。夫我生既无所补,即我死亦不足惜,我愿我死之后,君等勿复念我,而但念我中国公学,我愿我诸同学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竭力求学以备中国前途之用,我愿我诸同事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振起精神,尽心扩张,无轻灰心,无争意见,于各事件不完善者补之,不良者改之,务扶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我愿我四万万同胞之官之绅之兵之士之农之工之商皆曰“无学无识无才无勇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贵者施其权、富者施其财,智者施其学问,筹划以共,维持扶助我中国公学。即向来之仇视我公学,诽谤我公学,破坏我公学者,我亦愿其哀我临死之言,翻然改悔,将仇视、诽谤、破坏我公学之心尽移于我既死之一伤心人之身,则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嗟嗟!碧海无边, 未尽苌弘之血;白人入室,难瞑伍胥之眸。我死后如有知也,愿此一点灵魂与我中国公学共不朽!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遗书累累千言,每一句说的都是中国公学和中国的前途。一字一句,皆是血泪。赤子丹心,苍天可鉴。

这一年,姚宏业年仅25岁。

不葬岳麓,不足以惊国人

姚宏业蹈江自尽,震惊海内外。

远在日本的宋教仁,一直关注着姚宏业和中国公学。1906年2月2日,宋教仁收到上海易本羲的来信,“言上海兴学事(中国公学)有成也”。2月18日,接到姚宏业来信,“言上海归国学生倡立中国公学事”。4月13日,宋教仁再次收到姚宏业托人转交的信件,“拆视乃言上海近日时事也”。而到了4月22日,宋教仁从一位刚从上海到东京的朋友处 “闻知姚剑生在上海蹈江而死”,“余大哀之泫然者良久”。这一天下午,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李肇甫往访宋教仁,出示前一天上海同人所寄报告姚宏业死讯的信件,并告知当天上海同人将开一追悼会,希望宋教仁能作一公启。宋教仁满口答应。25

在寂静而沉沦的国内社会,姚宏业的死更像夜空中投下的一枚燃烧弹,虽是惊鸿一瞥,却留下了永恒的灿烂和震动。对于姚宏业一再牵挂的中国公学,各界纷纷起而援之:上海市商绅界终于同意给予扶助;大清银行答应借助10万元;湖南、四川、广东等省积极认捐,承诺每年支持数千元。海外华侨听闻姚宏业的感人事迹后,亦陆续捐款不少。这些实际意义上的经费支持,一改中国公学濒临破产的厄运。如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姚宏业用生命和气节换来的回报。

姚宏业的壮烈之举,传到家乡湖南后,学界人士莫不悲痛。长(沙)善(化)学生与革命党人多次秘密集会,认为姚宏业与陈天华 “两人宗旨及死状,同为数百年来所未有,宜合葬于麓山名地,以留中外人士观感”26。

同盟会湖南支部会长禹之谟,字稽亭,湖南湘乡县人,1904年参加华兴会,1905年曾积极参与粤汉铁路争权运动,后加入同盟会,成为长沙颇有影响力的革命领导者。他早年便与姚宏业相熟,曾发动湖南籍人士,分东、西、南三路募集基金一万元,用于支持姚宏业创办中国公学。此番听闻噩耗,禹之谟深感悲痛,遂与革命党人宁调元、覃振、谭心休等人商议,极力主张将两位烈士遗骨移回湖南,公葬于岳麓山上。

得到与会人员的纷纷支持后,禹之谟动情地说:“国家孱弱,两位烈士悲愤而死,不葬于岳麓山不足以惊国人。”随后,公推游学预备专科学校职员苏鹏前往东京、上海迎接二烈士灵柩回湘。

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湖南官方当局、当地士绅的极力反对。据当时定居长沙的晚清学者皮锡瑞日记记载:“葬陈事,以绅士致渠帅有‘天华何如人,岳麓何如地’之言,渠帅要办人,有‘已捕三人’语,且已电禀。学生亦发电,又在天心阁议,前日学堂人不往者,要逐其监督。”27渠帅即湖南巡抚庞鸿书,字渠庵,又字劬盦。

反对者中,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的态度最为坚决。俞诰庆,字敕华,湖南善化人,1902年曾留学日本,1905年担任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以“整顿学风”为名,严控进步学生活动。

在听说学界要迎回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遗骨公葬的消息后,俞诰庆当即前往各学堂训示:“革命即是造反,造反即是大逆不道。”他声称已奉湖南巡抚谕示,决不允许二烈士葬于岳麓山。

作为公葬的积极支持者,禹之谟自然成了官绅的“眼中钉”,被传到官府讯问。禹之谟怒不可遏,厉声质问:“今台湾、胶州、广州(湾)、大连等地皆为外人所占领不惜,独以中国人葬中国一抔土,反不能容乎?”

官府的无理野蛮态度,反倒坚定了学界和革命界的决心。湖南高等学堂学生曹跃才趁着师生吃饭之际,跳上食堂的饭桌,大声疾呼:“陈、姚是为国事牺牲的,应该安葬于岳麓山,以告慰二烈士于九泉之下。”28当时,学界和革命界商定,“不葬岳麓,誓不罢休”!

1906年5月20日(阴历四月廿七),两位烈士的灵柩运抵长沙,近千人在左文襄公祠举行陈、姚追悼大会,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若有人阻止公葬,必坚持不让!”

三天后,农历闰四月初一,是为出殡之日。皮锡瑞日记写道:“早饭过河,见学生列队迎接,知为迎陈天华柩,今日必不上课。”八千余人身着素衣加入送葬队伍,手擎白旗,高举祭幛,浩浩荡荡,向岳麓山进发。队伍长达十余里,从长沙城望去,全山为之缟素。

送葬人群分成两队。一队出南门,在朱张渡过河,禹之谟带着十几位教职员一起,抬着陈天华的灵柩。另一队,在小西门渡河,宁调元带着十几位职员,抬着姚宏业的灵柩。两边是清政府派出的军警,却只敢在路旁观望,不敢上前干涉阻止。

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悬挂着禹之谟亲笔书写的挽联:“杀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义,应是湖南;烈士竟捐生,两棺得赎湖南罪。兼夷狄成汉族,奴夷狄不成汉族;痛建虏入关,已亡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能张汉族威。”寥寥数语,道尽义愤之情。

公葬开始后,禹之谟、宁调元二人先后演讲,讲述二烈士生平事迹以及蹈江自尽的价值与意义。美国长江圣公会主教吴德施、会长孟良佐,日本立达女学校长宗家小林彦五郎等也先后登山演说,“比为西乡隆盛之铸像上野,大久保墓前之有公围,备极一时哀荣”29。

然后,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据1906年6月8日(闰四月十七)《申报》第4版《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报道:

新化陈天华、益阳姚洪[宏]业两烈士灵柩现已载运回里,湘省各学堂学生遂于上月二十七日在左文襄祠举行追悼大会,本月初一日合葬于岳麓山前,送殡者约有数千人。葬后有湘省巨绅多人迭次谒见抚院,面陈岳麓山向例不准安葬坟茔,往年有岳麓书院山长罗慎斋前辈暨湘乡曾文正公曾经奏请入葬,均为本省士绅阻止。现在陈姚两留学生竟敢公然入葬,并未知照地方绅董,殊属藐玩谬妄,应请从严究惩、勒令迁葬云云。惟学界中人于开会追悼时已当众宣告,谓如有人出而阻葬,则必持坚不让。故一闻众绅禀请饬迁之信,各学堂即连日至天心阁等处开会集议。劬帅左右为难,不得不一面电达军机处及学部请示办法,并另电商同乡瞿大军机、张管学大臣,一面饬学务处派人往各学堂解散。闻各学堂近日意见亦颇纷歧,且有因此而别生枝节者,未知如何了结也。30

此后多日,不断传来迁葬与反迁葬的消息。

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甚至指使军警逮捕了几名参与公葬的学生。禹之谟立即以学界代表的名义,与俞诰庆当面交涉,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以失败告终。

所谓恶有恶报,6月19日,俞诰庆以学务处灯笼为前导,往樊西巷****,被学生逮个正着,立即押往濂溪祠召开大会。俞诰庆被迫承诺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这一次公葬,以学界和革命界的胜利暂时告一段落,成为近代湖南学运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事件发生后,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的革命刊物《洞庭波》《民报》等,连续发表评论,称颂禹之谟为“湖湘伟人”,赞誉学生行动“轰轰烈烈,惊骇海内”。十三年后,******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题为《本会总记》的大事述评,称赞湖南学生界、革命界公葬之举是“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并说“湖南的士气,在这时候,几乎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31。

当然,学界、革命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906年8月10日,官府罗织罪名逮捕禹之谟,将之秘密杀害。1907年2月7日,陈天华、姚宏业合葬墓遭清政府勒令迁葬,直到民国元年重新回葬岳麓山。

其实,身葬何处,对于姚宏业来说并无太大意义。在他看来,能够以一身之殉,唤醒四万万人的迷茫,力挽中国公学行将崩溃的局面,才是最有价值、最可骄傲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1 《姚洪业传》,《革命先烈先进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5年11月第1版,50页。

2 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234—235页。

3 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页。

4 《读卖新闻》,1905年12月15日,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21页。

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4页。

6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0页。

7 李宗棠:《维持留学界同志会报告》,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取缔规则”风潮个案初探》,《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二辑,135—136页。

8 永井算己:《所谓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事件の性格》,《信州大学纪要》第二号,27页。

9 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196页。

10 杨天石:《晚清史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64页。

11 黄尊三:《三十年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38页。

12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1272页。

13 李宗棠:《劝导留学日记》,清光绪年刻本,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98—399页。

14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商务印书馆1907年代印,1—3页。

1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40页。

16 《姚烈士宏业遗书》,《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6页。

17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胡适全集》,第二十卷,146页。

18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7—8页。

19 张承槱:《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见《私立中国公学》,152—153页。

20 《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1版,1032页。

21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1页。

22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2页。

23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2页。

24 《姚烈士传》,《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5页。

25 陈希亮:《姚宏业投江日期考订》,《安徽史学》2003年第一期,105、109页。

26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27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5页。

28 《湖南大学校史(976—1949)》,湖南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1996年9月印行,187页。

29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30 《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7—378页。

31 刘泱泱:《关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时间的订正》,《辛亥革命史丛》第五辑,98页。

图为烈士姚宏业与陈天华合葬之墓

图为丙午年(1906)春中国公学发起人合影

图为1907年印行的《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在这本书中,归国筹划办学的主事者们阐述了他们的初衷。

同类推荐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文道

    末世之文道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萧然在末世里,凭借重生的巨大优势,奋发图强,成为一名“文道圣尊”。末世之中,依靠古人的诗词歌赋、文章圣言,杀人于千里之外、无形之中!
  • 飘翼之恋:荒城

    飘翼之恋:荒城

    天降美男?果断收下!乖萌四头身?当然收!刻板忠仆&赚钱达人?坚决收!白化病山鸡?收……吧……二缺弟弟?不差这一个了,收!赖薇麟终于发现,自己不光是人体充能电池,还是动物收留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剑怨缘

    剑怨缘

    千百年的积淀,隐世仙门——天剑门,仙门中,有一方孤矮的石碑,石碑后是小小的山路,便是天剑门重地,剑冢。天剑门历代门人飞升或身死后,他们的长剑便自往剑冢,而新一代的弟子,筑基后,需自行进入,得到一把古剑的认可,即使是残剑,也必珍视。第一代掌门遗训“得剑缘者事半功倍,得剑怨者止步不前,得剑怨缘者,其名只由天。”
  • 落下一颗星尘

    落下一颗星尘

    他是,万众璀璨一颗闪耀的星星,他是世界明星,他是音乐节的创作天才。他就是权志龙。(G-Dragon)她是,医药世家的独生女,却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学医改为了设计,她是著名服装设计师Anyn的最后一个徒弟,她是连冠4届设计大赛的冠军,她是设计鬼才。她就是苏一涵。(sunny)王者见王,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的与你相遇。
  •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不如拼命

    认命的人,不会摆脱不幸,不会减弱不幸,不会驱走不幸。只有拼命的人,才能使不幸变成幸运,才能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拼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拼命是生存的一种姿态,是比站起来更重要的姿态,是强者的象征。只有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拼命做好每一件事情,才可能到达卓越的巅峰!
  • 处刑者传

    处刑者传

    1、所接受的任务要彻底完成2、必须相信自己的小队伙伴3、不能伤及无辜或将无关者卷入4、行动旨在一击必胜,拖沓乃大忌之一5、绝对不能放弃,即使面临绝境——《“处刑者”五大执行条约》
  • TFBOYS之星粉爱恋

    TFBOYS之星粉爱恋

    当红明星TFBOYS与三位小迷妹顾辰萱,千沫雪,夏筱曦由相知到相识再到相爱的情感故事,遇到阻碍的爱恋,追逐梦想的道路,为你呈现不一样的风景,希望你能够喜欢
  • 纨绔一品妃:和皇帝同居的日子

    纨绔一品妃:和皇帝同居的日子

    风慕璃,玄国南都风家,平生最大兴趣是赚钱,第二大兴趣是小皇帝,从七岁开始勾搭小皇帝,两人步步为营,铲除外戚,掌握皇权,培养君王,打仗,发战争财,挖皇陵,战情敌,斗恶棍,广结天下隐士,偶尔用钱砸死某些不开眼的贪官。内务大总管怎么也想不到,当年脸上糊泥的小丫头,既贪小便宜又抠门,长了一双势利眼,无利不起早,就是一只小狐狸精,胆大包天拐带了自家的主子说什么云游天下,导致现在朝中乱成一锅八宝粥,还说什么死也不嫁小皇帝,未婚同居才没有财产纠纷,可是凤印后章什么的,她居然霸着不还了!说那玩意好歹也是古玉也能值几个钱!但是也有好的地方,完善科举,建立学校,扩展职业,设立各种法律,居然把全国民众都调动起来了!
  • 美女总裁的生活助理

    美女总裁的生活助理

    家有美女八婆,外有冷艳总裁,吞噬继承了来自八万年后的灵魂,李文飞开始了享受的人生。被许雅萱胁迫成为她助理的李文飞,突然发现一夜过后这位美女总裁似乎爱上了自己,当面对着一颗树和整片森林的选择,李文飞大喊:树和森林我都要,我的心是属于所有妹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