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4200000006

第6章 姚宏业:我之死,为中国公学也(1)

岳麓山腰,麓山寺左。绿树掩映之间,卧着一座合葬墓,分冢共茔,各以花岗岩砌成石棺,并列于坟茔之内。

墓前立有碑石四通。主碑分别直书阴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姚烈士宏业之墓”字样,附碑分别直书阴刻“中华民国元年”“六月湖南公刊”。碑文均为行书字体,庄重肃穆。

陈天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闪耀的名字。这位曾以《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唤醒国人民族大义的湘籍年轻人,更以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的悲壮之举,名垂史册。

与陈天华一起合葬的姚宏业,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其实,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这同样是一个响彻天地的名字。在反对“取缔规则”风潮兴起后,他毅然放弃留日学业,返国亲手开创了中国公学,并最终为之蹈江而死。他的遗书曾感动了千万人,胡适就曾说过,“我也是当时读了姚烈士的遗书大受感动的一个小孩子”。

那么,姚宏业为什么会与陈天华合葬在一起?合葬背后又激荡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

“湘省士风,云兴雷奋”

湘江北去,奔流不息。

在众多“舍身殉国,前仆后继”的湘籍英烈中,姚宏业或许并不是最为耀眼的一个,却同样惊天动地、彪炳史册。这个年轻人以生命为代价,成为“责任”两个字的最美注脚。

姚宏业,1881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下梅塘村(今益阳市欧江岔镇北坪村),字剑生,号竞生。本名宏业,因“慕朱洪武、洪秀全”,曾改名洪业。据记载,姚宏业“性孝友,慷慨喜任侠。人有急,辄舍己从之。幼好读书,善属文,然不屑为章句。时革命风气渐开,读郑所南、王船山遗书,萌民族思想,因广结江湖绿林之豪”1。

1904年7月,姚宏业抵达东京,进入日本弘文学校读书。翌年毕业,转入日本大阪工业学校,继续深造。在这里,他认真研读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开始懂得日本振兴的关键“皆由教育”,遂决心投身于师范教育事业。这似乎也为他后来参与创办中国公学埋下了伏笔。

留学日本期间,姚宏业仍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革命党人往来密切,以革命为己任。是时,中国留学生葛谦、仇亮、刘道一、张秀钟等人在日本组织新华会,以“推倒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民国”为宗旨,姚宏业“闻新华会宗旨契合,遂加入”。

据有关资料记载,姚宏业是在1905年10月14日经黄兴主盟加入同盟会的。入会后不久,他就秘密回到上海,开展武装起义的联络工作,但因“内地人心砂散,满奴日横”而重返日本。

就在这时,姚宏业意外听说了同乡好友、同盟会骨干陈天华蹈海自杀的噩耗。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留学的陈天华像往常一样,起床,梳洗,读报,吃早餐,旋即离开寓居的新译社,来到苓御门前邮局,投寄了一封信给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杨度,然后乘车来到位于东京南面的大森海湾,蹈海自尽。

姚宏业在明德学堂读书期间,就曾偷偷读过陈天华的著作《猛回头》与《警世钟》。这两本小册子写于1903年陈天华留学日本期间,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与浅显平白的白话文,将中国的存亡危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出版就引发广泛追捧。

后来,因革命需要,陈天华曾两度担任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班历史教员,课余之暇,则与黄兴等人谋划革命举事。这时期,姚宏业曾与陈天华一道赴江西,开展武装起义的秘密联络工作。

1904年底,长沙起义计划败露,革命党人纷纷避走日本。姚宏业也因获得官费生资格留学到此。两人的来往更加密切了。但姚宏业怎么也没想到,风华正茂的陈天华会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直到陈天华的绝命书被公布出来,姚宏业才似乎读懂得了他真实的内心:

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风气渐开也。使由是而日进不已,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祖国,则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

乃进观吾同学者,有为之士固多,有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其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缕数。近该国文部省有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颁,其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固不待言。鄙人内顾团体之实情,不敢轻于发难。继同学诸君倡为停课,鄙人闻之,恐事体愈致重大,颇不赞成;然既已如此矣,则宜全体一致,务期始终贯彻,万不可互相参差,贻日人以口实。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想之外,且惊且惧。惊者何?惊吾同人果有此团体也;惧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遗余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未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计较。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不可磨之玷也。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2

一字一句皆是血,留取丹心照汗青。陈天华之死,或许与他一直坚守的“志士迟早一死”的生死观密不可分,但最直接的动因还是当时风起云涌的反对“留学生取缔规则”风潮。日本官方要加强对于中国留学生的约束管理,遭到中国留学生的强烈反对,而当时日本报刊甚多诋毁中国留学生的言论。陈天华出于愤慨,决定以非常之举“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

这场反对风潮直接促成了中国公学的诞生。姚宏业就是这场反对风潮的直接参与者,并率先归国创办了中国公学。不过,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几个月之后,他竟然选择了与陈天华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试图借以唤醒国人麻痹的神经。这为中国公学的初生平添几分悲壮、几分激昂。

不取消规则,就集体归国

反对“留学生取缔规则”风潮,始于一个误会。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饱受欺凌,人心浮动。清朝当权者的昏聩无能、故步自封,让国人陷入一个外无尊严、内无安全的巨大灾难之中,并由此导致了空前的民族危机。

就在中国的近旁,日本因实施明治维新而迅速崛起,这让很多致力于谋求中国国家独立、民族强盛的仁人志士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一时间,鼓吹留学日本、向日本学习成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强烈愿望和切实行动。据考证,“从1896年开始的留日运动,在进入20世纪后,逐渐出现高潮,东渡日本的学子或官费,或公费,或自费,络绎于途。在大约十年的时间内,至少有五万人在日本接受了各种程度、各种类别的教育”3。

1905年,中国在日留学生达到8000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尽管大多数留学生都是一心向学,志在进取,遵纪守法,然而“在芸芸学生当中,实有不少无法无天之徒就读于各式各样之牟利学校。放纵淫靡,忘其学生之本分者,日渐增多”4。中国政府曾成立留日学生监督处并制定管理章程,试图加以管束,但收效甚微。在此情况下,1905年11月2日,日本文部省以第十九号令的形式公布《清国人ヲ入学セシムル 公私立学校ニ関スル规程》,中文译作《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

这个规程一共15条,另加附则一条。平心而论,整个规程的主旨,无非是正确引导越来越多的留日学生步入正轨,对以牟利为主的“学店”加强管理,纳入文部省的监督统制之下。所以,文部省对此有个解释:“《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其精神,并非欲拘束清国留学生之自由,不过监督此类学校,而以谋留学生之利益为目的。”因而,这个规程刚在日本报章上刊登的时候,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和讨论。

11月26日,日本各招收中国留学生的学校贴出布告,“限令各生于该月二十九日前呈报其原籍、住址、年龄、学历等,若逾期不报,则对该生不利”5。如此强硬的语气,立即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敏感和警惕。

他们翻出了20多天前发布的《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仔细研读每一个字,揣摩各种可能。终于,他们读出了一种敌意。

这种敌意,是从规程的第九条、第十条中读出来的。第九条的全文是:“受选定之公立或私立学校,其供清国学生宿泊之宿舍或由学校监督之公寓,须受校外之取缔。”第十条的全文则是:“受选定之公立或私立学校,不得招收为他校以性行不良而被饬令退学之学生。”6

第九条中的“取缔”两个字,深深刺痛了中国留学生的心。他们可不管日文中的“取缔”其实可译作管理、监督之意,而索性将这个规程直译为《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取缔中国留日学生之规则》《取缔留学生规则》《取缔中国留学生所入学校及寄宿舍之规则》乃至《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等,并一律简称为“取缔规则”。

当然,中国留学生们的敏感并非完全无端。早在这年6、7月间,在留日学生中就风传着日本政府即将发布“取缔”清、韩学生规则的消息,导致中国留日学生人心惶惶、义愤填膺。在他们看来,“韩时为日本之保护国也,今侪我与韩为伍,是蔑视我国权也”。

恰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令留日学生情感上无法承受的事情。1905年8月27日,由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程家柽等人主编的《二十世纪之支那》第二期出版,刊有一篇《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直击日本军国主义的痛处,遂遭日本内务大臣下令“禁止颁布发卖,并差押印本”,理由是“《支那》妨害安宁秩序”。于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文报纸上撰文,痛斥日本政府肆意剥夺留日学生的言论、集会、出版等自由,并呼吁留日学生“宜速筹对抗之策”。

冲突,一触即发。

11月28日,就在日本各学校贴出布告限令中国留学生呈报原籍、住址、年龄、学历等之后不久,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形成评议部决议,决定由执行部各干事及各省职员长联合签名,上书驻日公使杨枢,明确提出:规程全部在整齐学校,为留学生谋利益,其意甚盛,惟第九条关于寄宿舍之规定,于学生之经济、学问、卫生、兼学皆有损害。第十条所言性行不良,其范围亦过于广泛,恐学校得以爱憎行乎其间。因此,恳请公使向日本政府进行交涉,取消规程。7领衔的是中国留学生会总干事杨度和副干事长范源濂。

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抗议声音,驻日公使杨枢不敢怠慢,日本文部省更是不敢怠慢,很快针对学生的质疑做出了解释:

一、第九条所定,系令学校为留学生校外之约束,以免为不良之徒所引诱,于其品行、经济、卫生等项各有裨益,并为邻邦留学诸生谋教育功效起见,如与以上各项无碍,或居亲友端人之家,由此通学,或自行赁屋居住,自成一户,固非本条之所禁止也。如学生禀中所举各项,自无此种不利之累,据该生等所禀请之事,究系该生等未明本条旨趣,遂致转生疑虑也。

二、第十条所定,专为性行不良,如紊品行,害秩序,罹刑律等类,竟致斥退者而设,并为防范未然起见。如系学生实情,且于必要之事项攸关,静稳陈述其冀望之处,此等自不在性行不良之列,如系学生禀请之言,是误会本条意义之所致也。8

这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

伴随着抗议风潮的升级,留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取消第九条、第十条这些“小儿科”的要求了。姚宏业当时刚刚由国内重返日本,目睹此情,立即投身反对“取缔规则”风潮之中,“于是相率倡议罢课”,“事关国体,非全体休校不可”。

12月3日,路矿学堂韩汝庚等八名留学生发出传单,列出六条抵制“取缔规则”的方法,认为“文部省颁布之《规程》,辱我国体,我辈当另结团体,誓死力争,必尽废此全部《规程》而后止”。

这一天,弘文学院、经纬学堂、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大成学校、成城学校、振武学校、东斌学堂、东亚实业学校共八校的留学生代表,会聚于留学生会馆,共同商议对策,最后议决一同前往公使馆,要求彻底取消这一规程。

群情激奋之下,一切冷静的声音都失去了表达的舞台,甚至会遭受鄙夷。姚宏业是主张罢课的坚定分子,他觉得,日本政府以对待其保护国韩国的留学生那样对待中国留学生,实在是一种奇耻大辱,除了罢课返国,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12月4日,弘文学院留学生率先发出号召,呼吁全体罢课。一时间,日本各留学生学校罢课成风。以东京为例,招收中国留学生的公立、私立学校共有16所,未卷入罢课旋涡的仅有振武学校、女子实践学校两校而已。

到了12月6日,就连留日女学生也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响应罢课。据史料记载,女子实践学校的留学生秋瑾最为激进,每次演说,皆痛哭流涕,至为感人。据说她演讲时曾拔出倭刀明誓:“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市场化管理机制和集群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下的企业信息服务的协同组织,基于企业信息需求和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流程重组及其集成服务模式的实现等。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热门推荐
  • 极品男人:老公别想逃

    极品男人:老公别想逃

    嘿,他的小秘书很有意思,一会温柔的能甜入你的心,一会凶悍的像只母老虎,明里暗里帮他铲除不少的烂桃花,虽然一朵家花没有外面的野花丛香,不过看在她对了他的胃口上,勉强容忍她吧,不过她似乎没有发现他早就知道她是当年暗恋他的小女孩了。她有一个猪头总裁,在他身边这么久一直都没发现她是当初那个小女生,枉费她一片痴心,死心塌地的帮助他,她可不是当年那个柔弱不堪一击的她了,猪头总裁,等着我征服你吧。
  • 五行界传

    五行界传

    简介:在这片精气和精魂主导的天地间,在这以隐穴位和精魂天赋为媒的大陆,且看陈缘如何为器炼阵,为自身炼阵,为地炼阵,为天炼阵,炼出一片新天地!
  • 校草好腹黑

    校草好腹黑

    本以为化丑妆隐瞒身份就可以瞒过去,结果一个毕业典礼就直接暴露了身份。一个字宠宠宠,废话不多说,好了
  • 星空之念

    星空之念

    一个平凡的少年,却有着非凡的来历一直平凡的他当知道自己有望回家时他的一切都不平凡了,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回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苦乐新年华

    苦乐新年华

    《苦乐新年华》:“星火燎原势无挡,滴水穿石韧性强。一石激起千层浪,点滴之间耀光芒。春风化雨醉红尘,阳光普照新亮点。似梦非梦人彷徨,姹紫嫣红花正开。一人一马闯天涯,炼化凡心苦为佳。明朝饮得甘甜露,回家再诉路上花。”新世纪,新气象,新梦想。张郎,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用自己双脚,亦步亦趋地踏出了他人生的足迹,这些足迹里面,有血也有泪、有苦也有乐,也有绚烂多彩的新亮点,把这些足迹连接起来,汇成了他的“苦乐年华”。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感悟,感悟人生。相信吸引您的不是诱惑而是好奇,就让我们从好奇开始……
  • 真武宗师

    真武宗师

    真武,得道之真,行走于大地之上,让敌人战栗不已!新武旧武之争,道法科技神术之论……连年战乱,外族入侵,所依靠的唯有自己的一柄剑,一张琴。一曲洪波,知日落西山,大丈夫当为兵,保卫国土,赶豺狼,还我山河,方提起,这茫茫天地,大道通天。——七星剑主张曙留。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亲爱的请放手

    亲爱的请放手

    要放手吗?那就放吧,她不会在牵挂的,为什么要在牵起?
  • 那些年一起逝去的青春

    那些年一起逝去的青春

    一个软弱胆怯的少年,在经历丧失亲人后,手无寸铁,在挨打遇到杨东后,人生开始辉煌,开启了他们那一代的青春回忆!多年过后,当林一和他的兄弟们从牢底坐穿的监狱里走出来,都齐声的喊出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活,兄弟陪你君临天下伤,兄弟等你王者归来,退,兄弟陪你颐养天年杀,兄弟陪你出生入死。兄弟活一辈子为争口气,致林一和兄弟逝去的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