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2800000006

第6章 在胶片中复活(3)

再者,经历几十年的动乱,中国电影从创作到评论都处于荒芜期,而当年刚刚吹起改革之风,大家思想比较解放,希望有个场合能让艺术家交流,自由地评价电影。此前,主持电影工作的夏衍和陈荒煤已经有了专家评奖的设想,后来就由影协的代理书记林杉牵头征求了电影界主要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结果大家很赞成,表示除了政府奖和群众奖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电影专家评的奖。

金鸡奖创立之后,百花奖的一些专项奖如最佳摄影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就取消了,交由金鸡奖来评。

两强角逐.争论激烈第一届金鸡奖最有竞争力的影片是《天云山传奇》和《巴山夜雨》。

评委分成两派,大家都充分肯定这两部电影,但各有偏好。因为多少年都没有自由讨论的机会,大家热情很高,结果争论得非常激烈。白天看影片讨论,晚上有时候也开会讨论,很多评委到房间了还继续争论。

当时是两个评委住一个房间,有一间住的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老导演沈浮和另一位老同志,他们当年大概都已经有六七十岁了,晚上还是继续争论不休。工作组的同志向上头汇报了这个情况,以至于主持会议的人特意来对两个老同志进行劝说:“我们本身就相当忙,你们还这么争?都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身体。”一直到最后投票,黑板摆在前面,《天云山传奇》唱一票,《巴山夜雨》唱一票……大家看着一会儿这个上去,一会儿那个上去,都很紧张。

结果《天云山传奇》比《巴山夜雨》多了一票,支持《巴山夜雨》的评委就有些丧气。

有个评委提出:“是不是咱们把它们并列成最佳,让多一票的《天云山传奇》放在前面。”听了这话之后大家觉得很好,就把它们并列了。

但是这个结果在报批之后,有了一点小小的调整,《巴山夜雨》被调到前面。评委们接到这个消息后,当然不满意,说我们这么严肃地讨论,可否再考虑考虑?经过反复磋商,最后还是按调整的方案公布于世。

“金鸡”之名源自周恩来题字1981年正好是鸡年,而且正是在酝酿金鸡奖的前后正好发现了周恩来写了一个条幅:“闻鸡起舞”,因为周总理生前非常爱护和关心文艺界,就把这个专家奖定名为“金鸡奖”,而且把条幅复印下来作为金鸡奖的礼品,每个评委得到一个条幅,得奖者的奖品也是金鸡奖杯和条幅。作为对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金鸡奖不提供什么物质奖励。

评奖三宗旨:民主、学术.争鸣金鸡奖评奖有三条宗旨:第一条是民主,所有的评委都必须是以个人身份来参加。当时文化部管电影的副部长陈美为了避免官方影响金鸡奖民间评奖的风气,规定官员不许参与金鸡奖,而且头几年金鸡奖的评委开会的时候,不但没有报酬,而且连吃饭的饭费都得自己交。第二条是学术性,就是说不仅要评出奖项,而且在评奖过程中要进行学术讨论,对我个人来说,参与评定金鸡奖就等同于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从中受到很多教益,因为之前30年国内电影界从没有这么一个固定场合,可以让大家无顾忌地各抒己见。第三条是争鸣,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充分讨论。

可以说,80年代的金鸡奖基本上贯彻了它的三条宗旨,所以当时的金鸡奖在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1980年第四代登场之“北海读书会”

第四代在北海“读书”

第四代导演是一批迟到的耕耘者。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电影创作恢复正常,率先充当传统意识和传统电影最初挑战者的正是他们。谢飞、郑洞天、杨延晋、张暖忻、黄健中、丁荫楠等二三十人成立小沙龙式“北海读书会”,并写下宣言。这被看作是“第四代导演”群像的写照。“第四代”电影人对电影本性的认知和探讨拉开了中国电影新时期的序幕,那个“理论滋养灵感”的时代到如今使人加倍怀念。

那几年,他们撮饭、喝酒、读书、谈理想时至今日,谢飞、郑洞天、杨延晋、滕文骥、张华勋、丁荫楠这些被笼统地称为“第四代导演”的电影人早就在艺术道路和思想的心路历程上各奔东西。他们有的在探索性的艺术电影的道路上受阻,有的曾经在拍摄商业电影方面显示了才华却因为受到某些精英豪杰的唾骂和权威力量的喝令停止,有的早巳成为主旋律电影的大师级导演,他们彼此的差异绝不比第五代导演各人之间的差异小。但是,只要跟他们谈起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的起家时期,他们都会对那时的自由氛围和自己的“北海读书会”津津乐道。

第四代导演们的“北海读书会”不是组织,也没成为什么协会,只不过就是碰了几次面,吃了几次饭,喝了一点酒,侃了许多大山。听说最明确的成果只有一个给上头的呈子,大意也不过就是表示他们应该钻研业务、多为人民拍出好电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之类。估计实际的意思就是恳求领导给机会让他们拍片。但是,这种朋友聚会、漫无边际的侃山、家庭中的把酒论艺术、学生老师之间的思想擂台赛却是“新时期”的典型场景。在电影界,除了第四代导演的“北海读书会”,至少还有几个客厅是消耗茶、酒,产生思想火花和艺术灵感的去处。钟惦蕖老师家的新文化街是一个热点地区,不光成熟的导演经常去,念本科的学生电影爱好者也乱闯,我自己就曾经不请自去。

白景晟老师家也是一个思想多发地段。白老师有思想,他在1978年就写了《丢掉戏剧的拐杖》,这篇文章被认为是“标志着新时期电影意识的最初觉醒”。他1982年写的《给其他创作方法留一席之地》更是引爆了新的理论思考并与他的茶前酒后话一道启示了一些新形态电影的出世。白老师能喝酒,我说他家是思想多发地段是因为人们在这种交流中的收获不仅仅在于正式发表的白纸黑字,还在于酒后茶前的随意放谈。那些意气风发的无序争吵,那些聊天中不经意的嘟囔都能点燃思想的火花。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说法发散它的力量要远远早于它形成文字。直到今天,我写东西提到某些有原创性的思路和视点时都要尽量点出其初始的来源,即使对于一些并未形成文字的思想和启示也是这样。

我们把这称为“理论版权”。我知道当时经常到白老师家去喝酒、侃山的人至少有拍摄过重要的新形态电影作品《苦恼人的笑》、《小街》的第四代导演杨延晋,有写过《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李陀。

看那个年代和今天,我明白了许多:不管是艺术创新还是工业造型设计或者电脑软件的革命,都需要巨大的思想的空间,都需要自由遐想的心态,都需要空旷到毫无边际的氛围让精神去放纵地驰骋。回想那时的诗酒现象、艺术潮流,经常使我想起科学上的一个规律:“茶杯精神”。英国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把喝茶、讨论定为一项学术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制度。所以,到今天侃大山还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看似没有经济效益然而很好玩的活动。

北海读书会只是那时许多“民间思想村落”中的一个。它们都产生在那个让我时常津津乐道,时常心驰神往的20世纪80年代。我时常幻想,恨不能时光倒流20年回到那个80年代去看看。即使到今天,许多艺术创作者和经济工作者都经常说道,那是一个“理论滋养灵感”的年代,那是一个思想上资源十分短缺、说法很幼稚但却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具有着巨大的思想空间的年代。我非常想回到80年代。(郝建)郑洞天:我们也要对电影说话我们这批人在独立执导影片之前,大都有将近20年的专业准备,在“文革”前从电影学院毕业,但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冻结了最宝贵的艺术青春期。“文革”刚刚结束,各电影厂的状况也大多如此,让老导演带年轻导演。一方面让老导演复出拍片,另一方面扶持年轻人,所以“双导演”是当时最实际的方式。“双导演”使得我们这帮年轻导演有机会开始取得“话语权”,我们积蓄了这么久,也要对电影说话了。

”北海读书会”是无形中的风气大家是在讨论电影,为什么选择“读书会”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喜欢“读书会”宽松的氛围。以前曾有一个以创作人员为主的“翠明庄读书会”,就是周总理倡导下的开诚布公地谈论电影的聚会,其实“北海读书会”也是一批刚刚出来的年轻人以“松散联邦”的方式来谈论电影艺术。“北海读书会”的形式延续时间不长,到后来转化为我们这批导演中有谁开拍新作,除了到北京来把剧本拿到电影局送审,在筹备期就聚在一起商量、出主意。从筹备到开拍到拍完后的作品多是大家一起跟过来的。虽然“读书会”不存在了,但风气却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期。

整个时代气候造就的思想解放“第四代”导演与文学界的关系非常好,像张贤亮、刘心武都与电影界的人很熟。而80年代也正是中国文化各界复兴的时期,那种蓬勃的精神是跨行、跨界的,许多新观念之间相互滋养,从一个领域出来的新观念在其他领域几乎都是“一呼百应”,这是整个时代气候造就的思想解放。

整个大环境造就电影理论空前繁荣与活跃,非常注重“理论滋养灵感”。拍电影的用功程度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的,我们是把电影当作学问去做,而现在首先强调的是电影市场化。回想到“第四代”后来气势退却,一个是因为功成名就后各自为战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被“第五代”压下去了。回想起来应该是在1987年《红高梁》出来前曾支撑了一个时期,从城市关注到农村再到写人,各种题材也都作了尝试。我写过文章叫做《仅仅七年》,也就是指这段时间。

第四代与第五代是朋友特别有意思的是“第五代”与“第四代”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代际更替之间的残酷,而是相当程度上的容纳。当时《沙鸥》、《邻居》初剪的片子在电影学院放,还在校学习的学生们(指“第五代”)是很支持这个过程的,他们也很受感染。而我们(指“第四代”与“第五代”)之间也是朋友,他们走出校门后第一批影片出来,我们同样兴奋,同样为他们摇旗呐喊。这种感觉特别重要,“我”的概念很少,虽然暗中也会较劲、比赛,但是看别人拍了好片出来,是非常兴奋的,认为那会是中国电影前进的一部分。所以我说那是精神领域最好的时期。

谢飞:特别自然状态下的电影人聚会从时间上来讲应该是1979年末电影局的电影创作会议,十年“文革”后大家开始重新在电影创作上有一些收获,人员主要就是“第三代”和“第四代”电影人,大家聚在一起都很高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三代”导演李俊拍出了影片《归心似箭》,当时大家对这部片子的反响都非常好,同时还有一些老导演的很有分量的作品出来。

而年轻一代也有片子出来,从时间来讲十年没有好好拍故事片了,很多电影厂有点“青黄不接”。而我们这批人是“文革”前上电影学院的,出来后应该跟着老导演做八年左右副手,可是“文革”期间根本没有机会做副导演,没当过徒弟就想马上做导演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1979年,《小花》、《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等影片已经拍摄完成,大家都很兴奋。提出“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电影学院老师张暖忻当时还没有拍《沙鸥》,她那时是《李四光》的剧作者。

记得在这次会上,年轻导演的探索令大家眼前一亮,《生活的颤音》中对于音乐的使用,《小花》中黑白和彩色的转换,以及《苦恼人的笑》中闪回的时空把握,实际上都是比较超前的。老一辈导演中张骏祥提出“要增加电影作品的文学价值”,我们当时对他的观点有些抵触,认为电影应该创新。印象中后来这种全国性的导演交流会在80年代每年都要开一次,一个是能够看到很多国产新片,另一个是大家可以交流,还可以看到一些很难看到的片子,比如李行、白景瑞拍的一些琼瑶片,还有不少外国片,真是开阔视野。

在会议中间,我们在北海的“仿膳”吃饭并继续讨论电影,因为当时可以开始工作了,就更需要大家相互支持和帮助。记得当时还在“荣宝斋”特制的古式纸折子上写有宣言:“1980年4月5日,时值清明,我们在北海聚会。相约,发扬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的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志在攀登世界电影高峰。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前后应该有三四次,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北海读书会”是在特别自然的情况下自觉组织起来的。

1981年第四代登场之杨延晋

先锋《小街》探索电影技巧

“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和这段旋律一起留存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的,是一部叫《小街》的电影。导演杨延晋在影片中表现出了一种对较高层次的电影技巧的探索,这种探索又与内容上相当深刻的反思相结合。对封闭的电影结构的突破,让《小街》成了一部“先锋电影”。一“先锋电影”的如歌行板我们拍的是“情绪片”1978年,开始淡出第一线的老导演恢复创作,同时,他们非常重视对年轻导演的培养。1979年,杨延晋和我们厂非常老的助理导演邓一民合导了《苦恼人的笑》。杨延晋不是导演科班出身,他非常聪明,但是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有经验的老导演带一带,邓一民对拍摄现场的控制能力非常强,那时我做这部影片的副导演。

同类推荐
  •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经济法(第二版)

    经济法(第二版)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法》于2006年修订,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扩大了合伙人的范围,允许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合伙企业,并扩大了合伙企业的种类,分为普通合伙企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正确评析影视作品是一项专业基本功,又是一种大众文化通用能力。《影视作品评析教程》由彭菊华主编,简要阐述评析影视作品的基本规则,并逐一阐明评析电影和各种电视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的理论与方法,最后论述影视作品评析文章的写作要诀,内容全砥,体例新颖,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影视工作者、影视爱好者和影视专业考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天下为聘:妖孽毒妃太嚣张

    天下为聘:妖孽毒妃太嚣张

    多年前,世人讽刺:“一个傻子,一个废材,当真绝配!”多年后,世人哭叹:“一个腹黑,一个毒舌,当真恐怖!”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修全系,得神血,从此走上事业巅峰。二十四小时轻松修炼,神兽魔兽恨不得跪舔求契约,极品丹药神器应有尽有,外加一大波妖孽美男。花无心叹:“感觉自己全身都在发光。”夜一殇道:“没事,来一个本尊捏死一个。”敢打他媳妇主意,找死!【1对1小虐坑坑,丝丝带甜,主角攻受兼备,污力镇压!】ps:请谨慎入坑,断脚请坚持!!!
  • EXO:南音含悲

    EXO:南音含悲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边伯贤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吴世勋你给我一滴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朴灿烈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那一刻开始。————金钟仁华灯初上,谁许谁天荒地老。————张艺兴
  • 我是男的你也爱

    我是男的你也爱

    从小被老妈逼着当女生的男主苦逼的爱情。可以说是千辛万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路漫漫其修远兮,何苦憋成个傻逼。“我知道你喜欢女生的我,可是,我是男生啊?。“”你敢喜欢吗?""敢。“
  • 去未来爱你

    去未来爱你

    不平凡的相遇,原来是上天注定,上天注定我们在一起,于是我来到你的世界,对你的爱不是一见钟情,它不是枯燥无味,我们的誓言,不是冠冕堂皇的空话,我许诺你一辈子!不平凡的相遇,原来是上天注定,上天注定我们在一起,于是你来到我的世界,也许真的相信一见钟情,它是浪漫多彩的,我们的誓言,不是冠冕堂皇的空话,一辈子不够,我许诺你永生永世!
  • 最强天团:梦想练习生

    最强天团:梦想练习生

    【男主自行脑部边伯贤】“你以为你付出的这点努力就足以让你出道了?”我以为我够努力了,可是这却远远不够。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快要到顶峰的时候却失足掉下“这个圈子没你想的这么简单!受不了就早点给我滚回去!”因为喜欢他,所以加倍的努力,希望可以站在他的身边“边承贤,你知道我喜欢你吗?”“是吗?喜欢我的人很多”我知道喜欢你的人很多,而我只是其中一个,可是像我这么执着的人,世界上却少之又少
  •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怎样让子女更优秀

    本书作者结合教子和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体会,用简单、朴实的语言,介绍了家庭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内容包括:父母职责篇、情智发展篇,文体技能篇,生活细节篇。
  • 天福大陆

    天福大陆

    天福大陆是被大神祝福过的大陆,也有人说是大帝闭关修炼的地方。。。。。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一步步的突破难关,他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及那些各种各样的丹药。天福大陆又有什么秘密呢?
  • 玄妖记

    玄妖记

    在琉璃大陆‘玄妖’是统治整个大陆的主人,在玄妖的统治下琉璃大陆盛世空前,人人得以安居乐业。但是数千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大陆的大事,几乎一夜之间玄妖这一生物一夜中消失殆尽。取代玄妖统治的而是人类,在人类的统治下琉璃大陆文明不进反退,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玄妖’也渐渐变成琉璃大陆一段传说,一段令人怜惜的佳话。
  • 网游之剑术至尊

    网游之剑术至尊

    剑术大师云岚重生八年前《神话》刚刚运营的时候。且看他如何重新登上巅峰,角逐世界的舞台,成为最强的剑术至尊!
  • 雅光落绮

    雅光落绮

    云绮意外穿越,记忆却被误打误撞的抹去,一个脑海空白独自在大陆上闯荡绝对有一定的勇气……男主潇洒,女主霸气。配!绝对值得一看哦~呕心虐恋神马的作者最不喜欢了…故而此文必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