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以前的雨菲也不是一个调皮的女孩,第一次爬到这么高的地方来。紫鹃不免有些害怕,再加上那竹子做的梯子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因为害怕,腿肚子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回头看下面的小孩的时候一个也不见。
紫鹃心想,不好。怎么一个人也没有。
这时候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你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做什么?”
紫鹃道:“我害怕,谁来救我下来啊。”
下面的声音说:“既然害怕还爬那么高,你真够胆大的。别慌,我扶好了,你仔细着下来。”
紫鹃无力的答应着,由于小腿颤抖得厉害,也不敢睁眼去看。双手掌着梯子,小心翼翼的往下走。
下面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了:“喂,小心啊。你左脚踩空了。”
“什么?”紫鹃心里更慌了,不知怎么的就从梯子上摔了下来,心里想到,这下玩完了。
身子重重的摔了下来,不过好像不是那么疼,下面还有一个软软的东西。接着那梯子也砸到了紫鹃的背上。
紫鹃叫了一声:“哎呦。”
下面的声音叫喊着:“喊哎呦的该是我,你真沉,快起来。”
紫鹃才睁开眼一看,发现自己正压在石郁桢的身上,石郁桢却四仰八叉的倒在地上。紫鹃似乎忘了身上的那罪恶的梯子,脸陡然变得通红,立即想起身。动了动身子才发现到背上还有东西。
石郁桢道:“是不是脑子摔坏了,你背上还背着梯子了。”
紫鹃才伸手将身上的梯子移开,慢腾腾的爬起来,不敢去看石郁桢。
郁桢这才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好在他身子比较结实也没什么。
紫鹃红着脸说:“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郁桢笑道:“我当然知道,好在我给你当了垫背的。不然这一摔还不知道怎样。你有没有伤到哪里?”郁桢关切的问着。
紫鹃道:“没什么,谢谢石爷。”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曹慕鸿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脸色看上去不怎么好。
石郁桢笑道:“好久不见,梅溪。”
曹慕鸿拱手说道:“好久不见,畸笏兄。”
紫鹃揉了揉膝盖,慕鸿道:“你怎么又爬到人家的房顶上去呢?”语气中有些责备的口吻。
紫鹃道:“你以为我愿意啊,还不是那群小丫头,让我给她们拿屋顶上的毽子。等拿了毽子下来后他们却跑开了。多亏了石爷,不然我摔个头破血流也不知道。”
“以后不许爬那么高的地方呢。”慕鸿教导着。
紫鹃吐了吐舌头:“我才不吃这个亏了。”又看了看旁边的这两个男人,感觉有些怪怪的。又听到他们说什么畸笏的,感觉这名字好熟悉,像是在什么地方听见过。想到石郁桢怎么这时候突然出现了,忙笑问着:“石爷怎么过来呢,有什么事吗?”
石郁桢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小事一桩。”
紫鹃又邀他们去家里坐坐。魏妈正在晾被褥,见着了紫鹃不禁埋怨了几句:“你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刚你爹正找你呢,说是什么银子对不上。”
紫鹃道:“都是我自己爱管事,才兜揽了些傻事。”
魏妈看见了石郁桢,满脸堆笑:“石爷怎么来了,快请里面坐,你这个丫头也真是的,客人来了也不招呼。”
紫鹃道:“妈又要责问我的话,我哪里顾得上客人啊。”
魏妈对石郁桢和曹慕鸿笑道:“看吧,我这闺女倒和我掰起嘴来了。”
石郁桢道:“魏姑娘真是伶俐的。”
魏妈道:“什么伶俐,一点礼数也没有。你们看看她哪里还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偏偏是个女儿身,是个男儿倒也罢了。”
紫鹃不听母亲说,进屋去搬了椅子出来,又倒了茶,请两位坐下。
紫鹃道:“石爷还没说是什么小事呢。”
郁桢忙从袖口里拿出一卷红色的东西,笑道:“说小也不算小,这是我今天的一件正经差事,送到了今天才算完。”
紫鹃接过来展开一看,只见是一幅大红泥金的新春对联。一副上联为:“冬去山明水秀”下联为“春来鸟语花香”,横批“春满人间”紫鹃笑道:“这字真漂亮,是石爷写的?”
郁桢道:“是我写的就好了,我刚才不是说了这是今天的差事嘛。殿下出府又不方便,所以让我带了出来,说是提前给魏姑娘恭贺新春了。”
慕鸿过来看了两眼那对联上的笔迹,没有任何的评价。
紫鹃将对联收了起来,随后从屋里找出两本医书来,对郁桢道:“请石爷帮我转告殿下,这两本书有些医理是对症殿下的腿病的。我都拿红笔圈了起来,你说给殿下听。”
郁桢接过医书,笑了笑。
紫鹃想着前面父亲在找她,便对母亲说:“妈,我去爹那里了。妈招呼两位客人吧。”
慕鸿笑道:“我还算客人么。”
石郁桢也立即说:“我也不算客人了。姑娘就自个儿的去吧。”
慕鸿对石郁桢说:“畸笏兄,我那里有一样好东西,想给老兄过过目。”
“好啊,我这一趟算是没有白走。”郁桢便向紫鹃和魏妈行了礼跟慕鸿出去。
魏妈道:“还请石爷一会儿过来一起用午饭。”
郁桢道:“伯母爱惜赐饭原是不该辞的。只是身上还有两件事,耽搁不得,改日再领吧。”
魏妈也不好勉强。紫鹃送两人出去。
由于曹慕鸿已经许久没有开伙了,灶台皆是凉的,又现去找柴薪烧水沏茶。一人还真有些忙不过来。
郁桢在慕鸿常坐的地方坐着,四下打量着这间简单的房子,朴素的家具,朴素的陈设。唯独案上摆着的那几件雕刻的印章皆是出手不凡。
郁桢拿起来一一欣赏,又见一方才刻的娇黄色的新砚台,上面有吉祥的云纹,诗文。郁桢忍不住拿在手中把玩着,在侧面看到了一行隶书的字迹,刻着:“东鲁孔梅溪于康熙丙申年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