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记得她在看《花样年华》时对里面张曼玉的26套旗袍赞不绝口,直夸她穿出中国服饰的精华,演绎了属于民国特色的别样风情。紫萱自己自己前世专门还买过一套有关中国古代服饰的画册,她发现自己对古代的东西都很有感情,或者说自己有很浓的古典情结,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就是因为自己太恋古了,所以才会一不小心穿到了这里。
画好图样以后,她让人送过去,让李富贵他们加紧赶制,自己又忙着招募店员,李富贵他们原来店里的人太少不够用,紫萱亲自写好招聘广告又亲自坐镇筛选训练他们。
她想过了,既然要干就要做到真正的与众不同,首先服务员的态度要好,她前世遇见过那些服务态度不好的店员,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品牌店,客人进去后他们先是打量一番看你有没有能力购买他们的商品,是不是有钱人,对有钱人他们弯腰赔笑,对没钱人爱理不理,她是最受不了的。
她还记得以前跟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时那位同学义愤填膺的说:“要是有一天我有钱了,一定会来拿钱砸他们的柜台,哦,是往他们脸上砸。”
这时她总是笑着说:“那你现在有钱吗?”
那位同学一脸吃瘪地说:“没有啊。”
“那不就结了。”
所以现在要站在顾客的立场想一定要把服务搞好。最后她还在现场那个监督吧店面重新装修了一遍,又试衣间,休息间,甚至还在二楼设了贵宾室。窗帘换成淡蓝色或是粉红色,墙壁也重新粉刷了一遍,待一切搞定后,里面果然焕然一新,那李富贵满脸惊喜的道:“小姐果然有头脑。”
之后,她还教了李富贵用现代的表格记账,她看原先的账本记得太细了,但大多都是废话,要核对账目时找半天都找不出来,当然她本来还想教他数字计算的,但看他算盘打得很精也就算了,只是每次他那账本让她过目时看她不用算盘也算得很清楚,就两眼放光的问道:“小姐你怎么算的如此精确?真让我们佩服。”
因为紫萱曾言明不许让众人在她面前自称小人或是奴才,所以大家都是你我相称。紫萱笑道:“也不过是小巧,大叔的账也算得很仔细。”
忙完后,紫萱有马不停蹄地找顾长卿帮忙。顾长卿一开始听说她要开衣服店做生意,说什么也不肯同意,可经不住紫萱死缠烂打,最后答应了紫萱拿到了‘在水衣坊’的独家经营权。
其实他开始以为紫萱他们是胡闹,可看到‘在水衣坊’的店铺后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帮忙,还打趣道:“萱妹妹以后发财了可别忘了我的好处。”
紫萱说道:“自然是不会忘记表哥的。”说完还特奸诈的笑笑。在他看来那个经营权就只需要官府盖个章签个字就行了,可紫萱知道有了它意义就不同了。
21世纪不是讲究商品品牌意识,防止假冒伪略么?虽然现在‘在水衣坊’还只是一家店铺,可紫萱想好了如果以后生意好还可以发展成为连锁店的,甚至全国连锁,经营各种不同的商品,那样一来若是遭到别的商家的排挤打压就不好办了,所以趁现在好办要未雨绸缪。以后别的商家若是也想制造他们商品就必须同她商量加盟,这样又会有一笔收入,这种官商勾结的好处在现代可是很常见的。
经紫萱这么一解释,顾长卿眼闪精光的道:“萱妹妹,你真有头脑会算计,如此一说那我也要加盟。”
紫萱忙道:“好啊好啊,随时欢迎表哥。”
见紫萱回答得这么干净利索,他又犹豫道:“我看还是算了,我怎么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说完就闪人。这样忙碌了一个月后,‘在水衣坊’终于开业了。这天紫萱也效仿现代办了一个盛大的开业典礼,典礼上,她一身男装英姿飒爽地与李老板他们一起在门扣剪彩,一阵鞭炮后紫萱大声说道:“各位街坊邻居行人游客大家好,我是‘在水衣坊’的老板莫南,我们‘在水衣坊’今天正式开业,为了答谢各位的观光惠顾,凡今日在本店购买衣物者一律八折优惠。下面是本店最新推出的年度新款时装秀,欢迎大家观赏。”
说完她退了下去,招呼提前预备的模特上台展示,这是她想了半天才想出来的,因为是第一天开张,这声势一定要造响,于是在前天晚上她临时吩咐他们搭的台子,让自己亲手训练的那些服务员换上她设计的那些衣服出来表演,活脱脱的一场时装秀在古代拉开帷幕。
表演完之后台下的人更多了,议论纷纷,甲说:“这‘在水衣坊’虽是新开业的,可这衣服制作的倒是新颖别致。”
乙说:“你懂什么,人家这里的衣服都说了是独一无二的了,限量出售。”
丙说:“那还等什么呢?快去买啊,完了就没了?”说着就蜂拥而进。
紫萱看到下面的反应她朝回雪挥挥手,回雪笑语盈盈地上前说道:“各位请安静,为了答谢各位的来临,本店今日特推出贵宾卡。金卡三十张,银卡五十张,每张金卡50两银子,银卡30两银子。持有金卡者以后凡在本店购买所有衣物服饰均八折优惠,以一周内包换,还可以自备衣料来我店免费制作您喜欢的款型,本店只收手工费;凡持银卡者除不能自备材料外,一切优惠条件与金卡相同。金银卡的期限为一年,若满一年后您满意还可以继续续办。另外本店还推出积分制,你每次从本店购买东西时都会记录积分,积分越多以后购买就受的优惠越多。但因贵宾卡有限,还望有意者欲办从速。”
这时台下又有人说:“那个何为贵宾卡啊?”
“你没听说吗?顾名思义,贵宾卡就是贵客的意思,拥有卡的人在这里可以享受许多优惠,别家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