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循环经济的提出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双行道流动过程构成了循环经济的模式。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使污染负效益变为经济正效益。循环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度达到有机的结合,促进传统资源掠夺和环境耗竭型产品经济向新兴的循环经济转型,需要促进复合生态理论基础上的时空重组。现行的循环经济主要以人类生态、复合生态和产业生态原理为其理论支撑。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同传统的经济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性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传统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物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则与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主张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行为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动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长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相对平衡的战略性理论模式,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专家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要具备五大特征:第一,生产和消费要尽可能地从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上来;第二,要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并选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第三,要抵制为倾销商品而进行的过分包装,在简化包装的同时,使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第四,要在减少各类工业废弃物的同时,对其进行尽可能彻底地回收再利用;第五,要培育消费后产品资源化的回收再利用产业,使得对生活废弃物填埋和焚烧处理量降低到最少。
发展循环型经济是本世纪人类发展的趋势。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绿化”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并且一些科学家也从不同角度加快了研究进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考虑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产与发展普遍规律的学科,必然与循环经济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循环经济所遵循的一般的知识论原则。为此,一是要把握循环经济活动的基本的经验事实,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知识原则;二是要研究基本的生态科学知识,把握生态科学所揭示的一般生态规律,用它指导循环经济的运作,并进一步把二者结合起来,从而确立循环经济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循环经济实践。
其次,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的另一个基本含义是揭示循环经济的存在论基础,也就是揭示循环经济作为人的一种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更本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生存方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它除了遵循物质运动的因果规律以外,还要遵循生态规律。而生态学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经过理性思维的进一步抽象概括,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一般知识论基础。
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生产模式,而且是一种蕴涵着生态存在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循环经济除了遵循线性的因果规律外,它遵循的主要是生态的整体有机规律和对生态整体规律的把握,不是简单基于主客二分的抽象理性分析推理,而是主体间“异质同构”的结构类推、结构感应、整体直观的存在论的论证方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共在、人与人共在的存在方式,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一体共在的和谐关系。
二、地球需要可持续
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困境今天被人们用生态足迹的概念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生态足迹也被称为生态占用,是1992年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弃物。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量化的土地面积来折算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其碳排放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通过这个脚印的大小,我们可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到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被称为生物承载力,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可以被及时恢复,而当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了极限,不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最大尺度,我们无法突破这个尺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整体而言,1980年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生产能力。2001年的地球生态足迹为113亿全球公顷,约为地球表面积的1/4,即每人1.8全球公顷,超出地球生物承载力约20%。1992—2002年,世界上高收入的27个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8%,但中低收入国家却减少了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就是高人文发展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可用生物承载力1.8,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复制。从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要求的生物承载力和人均GDP变化来看,生态足迹的快速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的现象将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日趋失衡,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让各国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中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是世界人均值的2.4倍,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而在那些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盈余榜”上,位居榜首的是生态足迹小国巴西,它提供了高达37%的生物承载力;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同样位居前列。
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生命地球指数显示,仅在过去的35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需求还在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2003年,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在《2006地球生命报告》中,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比指出:人类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可承受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型方式,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消耗了。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亚洲人或非洲人的7倍,甚至是欧洲人的2倍。到2050年,如果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5个地球,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则要准备24个地球。即使以目前世界平均增速来算,也必须有2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永远都只有一个。
三、世界经济面临生态瓶颈
在最近20年来蓬勃增长的经济大潮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中美国”。这是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矶时报》上一篇名为《买下中美国》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称,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说:“这是极好的联姻。”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碳的联姻。在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面前,这两个国家原有的增长模式都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罗马俱乐部,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的“模范生”美国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儿童”。按照美国这种极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增长的极限》给出的模型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复制美国的增长道路,那么绝大多数资源将最迟在22世纪初就会被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面前,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美国国土辽阔,是个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美国人酷爱大块头、大排量的汽车,这使美国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独栋房子。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旧很快,很多东西离使用寿命还很远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国人均拥有的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也都位居前列。这些商品从遥远的境外工厂生产出来,到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再到最终被扔进垃圾箱,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美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力量,这种购买力其实早已超过了美国人实际拥有的财富水平。放大这个购买力的工具,就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信贷杠杆。在美国,从房子到汽车,从水电费到电话账单,信用消费无处不在。买房者很少会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买房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之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羡慕和竭力推崇的消费模式。以至于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在房价上涨期间也能稳稳当当通过银行贷款购房。
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独享铸币税收益,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催生的消费泡沫毕竟难以持久,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在2008年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这是里根时代以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挨的当头一棒,究其实质,则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高寄生性已经在经济层面无法维持。美国这种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从环境角度看也早已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