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59000000003

第3章 底层亲戚

我的父母,祖上三代都是上海人。三代以上,听说父系在浙江嘉兴,而嘉兴紧邻上海,就在上海的门口。我的祖父早亡,我从来不曾听人说起过他。我见到的祖母,是一个盘发髻、裹小脚的农村老太太,这是江浙沪一带老辈农妇的典型形象。到了我的姑母这一辈,就基本上不裹小脚,也很少盘发髻了。我有两个伯父、一个姑母。姑母也是农妇,她和祖母都住在上海县一个叫周沈巷的村子里,离徐家汇不远,随着都市的迅速扩展,它早已不复存在。顾名思义,周姓在周沈巷是大姓,那么,那里应该是我的父系离开嘉兴后的定居之地吧。

长兄如父,因为抚养之恩,父亲对大伯父怀有很深的感情,走动得最勤。但是,我比较怕大伯父,他不苟言笑,总是很严厉的样子。解放前夕,他靠做工积了一点钱,办了一个小印刷厂,阴差阳错地成了资本家,父亲常替他感到冤枉。我记得那个厂的情景,大伯父一家人住在闸北区一间窄小的房间里,旁边搭了个棚屋,就算是厂房了,有三架陈旧的印刷机和三个工人。公私合营后,工厂合并,印刷机尚未搬走,有一回,我的堂兄偷玩机器,差点儿被轧掉手指。那天父亲恰好带我去串门,我看见堂兄突然从棚屋里冲出来,脸色煞白,一只手紧捏另一只手,鲜血从指缝间流出,使我佩服的是他竟没有哭。

堂兄金德比我大五六岁,小男孩崇拜大男孩,我也是如此。他很早就戴了一副眼镜,这是我佩服他的又一个理由,觉得他很有学问。我考入北京大学时,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正临毕业,我们曾频繁地通了一阵信。他的信总是很厚,描绘大学生分配前夕的勾心斗角和复杂心态,讽刺味很浓,我誉之为果戈理笔法。后来,与郭世英的交往和惊心动魄的X事件占据了我的心灵,我给他写信就少了,向他宣布:“生活尚且应付不过来,哪有工夫去回忆。”这使他十分惊讶,断言一个低年级大学生不可能有如此纷繁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在江南造船厂工作,很快变得十分郁闷,不再有兴致通信了。

二伯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娶了一个美女。也许因为参加过国民党,有历史问题,他一生潦倒,没有固定的职业,最后也在周沈巷安了家。我见过二伯母不多几面,即使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的漂亮也非常醒目,人却老实,毫不倚色作态。在我的记忆中,她来去匆匆,不久就患乳房癌死了。后来二伯父续娶了一个粗壮的农村寡妇,即使在一个孩子的眼中,我也觉得如此大的反差难以接受。他的前妻留下了一群孩子,我很同情那个比我小两岁的堂妹秀华,她有点儿像她母亲,很懂事,可是未长大就要为农活和家务操劳了。

小时候,父亲带我走亲戚,除了大伯父家,去得多的是钱家塘,那里住着他的那个开穗盛米店的本家。他少年当学徒时,老板应该待他不错,否则他不会对这个远亲这样有感情,隔些日子就去看望一下。米店不大,楼上住人,楼下是铺面和车间,角落的柜台后永远坐着一个戴老花镜的账房先生。我盼望到钱家塘做客,因为在那里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糖果点心,还因为我喜欢那里的一个堂姐。米店老板有两个女儿,都比我大。姐姐郁秀瘦弱苍白,黑眼圈,两颊凸出,妹妹德秀却脸色红润,身体结实。也许因为姐姐人温柔,乐意陪我玩,在我眼中她楚楚动人。

我母亲一家曾经也在钱家塘居住,父亲在米店当学徒时,母亲和他相识,遂有了后来的姻缘和我的出生。不过,从我记事起,我就只在乡下看见外公外婆了。他们也住在周沈巷,是租房户,没有田地,不务农。听母亲说,外公以前在印刷厂当排字工,后来失业,才搬到了乡下。我不喜欢外公,对他敬而远之。在我的印象中,每次去乡下,总是看见他坐在一张红木桌前,一边不停地咳嗽吐痰,一边写毛笔字。见了我们,他不理睬,只是从老花镜片后抬起眼睛,严厉地盯我们一眼。外婆则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脾气极好,我从没有见她生过气。她对我们非常溺爱,在老人中,我们和她最亲。外婆生了十三个孩子,八个夭折,只活下了母亲和四个舅舅。

四个舅舅中,大舅和三舅在上海,另两个很早去外地谋生了。大舅是汽车司机,他是长兄,可是对外公外婆的抚养不肯承担任何责任,母亲痛恨他的自私,早早和他断了来往,甚至在路上遇见也不理睬。和我家最亲的是三舅,他中年未婚,感情上把我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他是一个厚道人,见了我们只是憨憨地笑,话语不多。三舅也曾在穗盛米店做工,解放后入了党,当了一个单位的基层干部。母亲对她这个弟弟的婚事颇为操心。起先经人介绍,他谈过一个比他小十来岁的女人。我见过那女人,皮肤光洁,身材矮小,走路时屁股扭动。母亲特别讨厌她,嫌她娇气而做作。她没有工作,为了给她治疗屁股上的一个大疖子,三舅花了不少钱,这也是母亲不满的一个原因。不过,据我观察,三舅自己是喜欢她的。最后,据说是由于她出身不好,组织上没有批准,婚事才告吹。若干年后,经母亲撮合,三舅娶了一个袜厂女工。

二舅和小舅都在米店打过工,不是穗盛,是父亲给介绍的别的米店。我的舅舅们大多和米店有干系,只因为父亲在穗盛当过学徒,用上了那一点可怜的人脉,我由此看到父亲与人相处的活络和对内弟们的尽心。一定是在上海难以生活下去了,这两个舅舅终于都去了外地。二舅去了山东,在煤矿做工。我小时候最盼望的事之一是他回上海,他是一个爽朗的人,一进家门就大声说话,从包里拿出许多土产和食品,小屋子里立即洋溢起欢乐的气氛。听说他神经不正常,在山东那边曾发病,因此遭到吊打。可是,我觉得他很正常,也许是他的心直口快得罪了人吧。他成亲也很晚,娶了一个寡妇。小舅去了山西,我不知他从事什么职业。他跛一腿,人挺精神,据说小时候聪明好学,得过许多奖状,但也早早辍学了。我考进北大不久,他曾途经北京,来学校看我,给我留下了一条床单和一些食品。我见到的他已是一口山西话,不断地向我背诵行程时刻表,想起他曾经的聪明好学,我深感悲哀。那是我们见的最后一面,从此杳无音讯。

事实上,至少在我去北京读大学之后,我离父母两系的亲戚都远了,基本上没有再见面。在小时候,跟随父母走亲戚是一种童趣,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亲戚们就退隐为早年生活的一种背景了。

[补记]

没想到的是,最近几年里,我见到了久违的若干亲戚。

2011年8月,上海书展,我被安排在中央大厅举办签售活动,主办方还请来了作家陈村和我对话。我到场时,陈村已先到,他指着身旁两个农村妇女模样的女子对我说:“你的堂妹。”我以为他开玩笑,但那两个女子立刻开口叫“阿哥”,说她们是我二伯父的女儿。她们是闻讯特意来见我的,对于我来说,这却是一个意外。岁月无情人有情,久别重逢的我们兴奋交谈,陈村不失时机地举起相机猛拍。听妹妹说,这姐妹俩自办农产品公司,做得很成功。

2014年5月,妹妹打电话告诉我,两个外地舅舅在儿女陪伴下到了上海。二舅九十五岁,小舅八十五岁,与九十七岁的母亲在耄耋之年相聚,三位老人手拉手泪流不止。我听了无比感动,当时已准备启程去某地出席一个活动,当机立断,退掉机票,立即奔赴上海。我见到的二舅是一个老顽童,身体虽略弯曲但硬朗,在他儿子的导演下表演跳街舞、喊英语。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最盼望他回上海,会给我带来好吃的东西,他疑惑地望着我,显然记不起来了。小舅也健朗,不像他这个年龄,一见我就回忆当年来北大看我,住了一夜,郭世英不在校,他睡在郭世英的床上。我说:“你把一条床单留给了我。”他感动地说:“你还记得。”午餐时,他坐在我旁边,对我说起平生最伤心的一件事。我这才知道,他娶了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妻子,妻子于1986年离家走失,再无音讯。已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他的眼中仍泪光闪烁。他们并无生育,一个女儿是领养的,此后他没有再婚。可见他多么爱他的病妻,也多么善良。

这次相聚是三舅的一个儿子安排的,他和二舅有联系,小舅则是通过查户口库寻找到的。三舅于前两年去世,也已是高龄。我的父系前辈均已离世,而我的母系看来是有长寿基因的。

同类推荐
  •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本套书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30种思维方式

    本书主要以小故事,大道理的方式,分别从多个方面,细致地讲解了如何着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 “吸血鬼”之谜(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吸血鬼”之谜(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幽默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混穿

    快穿之混穿

    三个类人妖一边死一边做任务本文略跑题,不善躺坑着勿入
  • 大小姐的童养老公

    大小姐的童养老公

    他是绝世强者,小时候说要保卫世界和平,可后来知道他只是苏家养大的女婿,他认命了,伺候好冰山美人,混吃等死,可是,当一个接一个的美人征服他之后,他终于向天下美女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有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1840大国之殇

    1840大国之殇

    在《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里,端木赐香以女人的笔调写出了非同寻常的大清王朝史和没落时代的帝国往事。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复兴中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必须脱胎换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导致的最终结局只可能是在断头台上依然画不完心中的圆。当我们捧读《1840大国之殇(告诉你一个双重性格的大清帝国)》时,会从字里行间读出:教训远比经验宝贵。鸦片战争使我们看到了天朝的“小”;看到了精神不得复兴的民族,永远与强国无缘。中华民族须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态度反思历史,痛定思痛,谋求真正意义上的强盛。
  • 崩坏学园之世界的入侵

    崩坏学园之世界的入侵

    是偶然还是必然,翟楠身不由己的被卷入到了两个世界的裂变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剧情的他,在崩坏兽肆虐的异世界,到底该何去何从。芽衣:“烦死了,有完没完,家里还蹲着一个变态的!”琪亚娜:“翟楠,翟楠,我们一起去喝芽衣姐姐的妹汁吧!”布洛妮娅:“贱长,已进入布洛妮娅的警戒范围,重装小兔准备出击、”这是一个宅男努力把女武神们掰直的“有爱”的故事……
  • 爱你是我的秘密

    爱你是我的秘密

    “霖,问你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在我之后,还是之前?”每天,若夏都会不厌其烦地问着叶子霖同一个问题,而他都会回答,“当然是在和你交往之后了,我发现你的好就爱上了呗!”“真的吗?”“真的。”“哇!我好幸福!”每次问完,若夏都会感叹这么一句。但她永远都不知道,其实叶子霖在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被她的天真善良所吸引,不过他永远都不会告诉她,就让这个成为他心中的秘密吧!【小短篇】
  • 掌故演义(残缺本)

    掌故演义(残缺本)

    清代小说《掌故演义》七回。小说从明末写起。朱明王朝日薄西山,海内大乱,山陕地区出了两人造反。一个李自成,一个张献忠。不仅内乱四起,而且外患迭连。最使明廷头痛的是东北满族的侵扰,最终导致萨尔浒明军的惨败。展现了历史风云,值得阅读。
  • 离乱集

    离乱集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可后来与她死别。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可后来与他生离。我曾经以为一切美好,可后来花落满楼。最后,我只能一个人落寞的在这世间的黑与白,善与恶间独自穿行。
  • 不屈的地球人

    不屈的地球人

    百年后的地球,人类科技飞速发展。却也发现危机!一个南极走出的青年,引领时代。人类破除这灭绝的危机,步步走向未来!人类内部的危机、远古的危机、来自人类曾经信仰的神明危机、来自外来生物的危机。他们被地球人类统统消灭,人类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但未来是什么?是更大的危难.......本书推崇:正能量、世间友情、亲情,爱情。喜欢的朋友请进!.......
  • 浮离流所

    浮离流所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人是你一生所念,如果没有人受得了你,那你就自己爱自己。因为,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