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53400000014

第14章 抢占理想位置,背靠大树才凉快(1)

◎ 李斯与王继先——像投机生意一样投机人

“一个人要想发迹就要善于抓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样既可以在别人都不了解形势,无从下手时脱颖而出,捷足先登,又可以因为在关键时刻对上级出谋划策而得到赏识,从而发迹。”想起历史上的许多人、许多事,我深信自己这一发现,应该也属于上位术之一种。毕竟,任何一个人主都不免要面对一些混乱的局势,这时应变之人出;或能解决困局的人站出来,必然会得到重用,从而上位成功。

对于有心求发迹的人来说,任何一些其他人司空见惯的事都可能被联系用作发迹的思想启发。战国末年一位掌管文书的小吏李斯就是这样的人,以小博大,最终留名青史。

李斯,生于何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话说李斯当小吏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吏员宿舍公共厕所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并且经常被来此方便的人和寻找食物的狗所惊吓,惶惶不可终日。但是粮仓里的老鼠,却平静不受惊扰,坐拥满仓谷物,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这位年轻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人的生存就好比老鼠一样,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所处的位置。

但这种位置决定发迹程度的观念,还只是李斯发迹的思想启蒙。有此种思想并不代表人一定会发迹,关键是如何在紧要关头,抓住机会实行这种思想,进入相应的机关,获得相应的职位。而李斯的位置发迹指导论,是在若干年后才被付诸实施的。

话说为进一步夯实发迹的基础,早日实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以退为进,辞去小吏职位,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但荀卿虽说是儒家人物,其实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他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其实教授的是所谓“帝王之术”,因而很适合诸如秦始皇这些崛起者的统治需要。李斯学完荀卿的学说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运用才干,得到荣华富贵。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楚国楚王无所作为,其他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只有秦国在走上坡路。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社会是势利的,一个人虽可以自安于贫穷,不去争名夺利。但别人不会认可你理解你,相反,如果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寻找功名,那里有我可以发展的位置和时机。”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当上了秦国的小官。只不过此次再任小吏,已经与他先前任小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思想上,李斯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在行动上,李斯有了更为明确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坚定在秦国干下去的决心,并有了接近秦王这一最上层的机会。有一次,李斯陪同秦王到他的衙门中视察,并召集大家开座谈会。李斯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所以现在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话,对于秦王是一种鼓励,这使得他在秦王眼中的份量增加了许多。同时,秦王还听取了李斯有关离间各国君臣之计。“诸侯各国的名士都可以用钱财去贿赂,他们无所谓忠诚,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所以大王您不要吝惜钱财,要去收买和离间其他国家的君臣关系;对于那些真的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则用暗杀的手段刺杀。待把六国的忠臣良将收拾干净后,大王您再派良将带兵随后攻打,就一定能够消灭他们。”李斯这招挺损的,事实上他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李斯也因此被封为客卿,被提拔为长吏。而李斯此时则进一步提出了灭六国的顺序:“先灭韩,以恐他国”。先把韩国消灭,并对其他六国起杀鸡儆猴的作用。

但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抢先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借搞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前来修渠的目的暴露了。加上这时秦国情报部门又先后破获了几起东方各国派人到秦国以做宾客为名从事间谍的案件,秦国的群臣便对从其他国家来的外来人口即客卿议论很大。其中有的人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倒是显示了一回仁慈的态度,没有对六国来宾斩尽杀绝,只是下了逐客令。李斯作为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当此关键时刻,别人都因为秦始皇不念过去的交情而心灰意懒,准备打起铺盖卷走人。但李斯却别具只眼,再一次显示了很早就考虑清楚发迹思想的重要性。他立刻意识到逐客令是秦始皇的一个错误,将对秦国不利。而如果他能够劝阻秦王纠正这个错误,将因此进一步得到秦王的赏识甚至会得到新的提拔,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的人在危机中看到失败,在受误解时只会怨恨,有的人却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在受误解时看到洗清自己会更受欢迎,即洗洗更健康的机会。于是李斯破釜沉舟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见群臣都在议论逐客,但人多并不一定代表意见正确。相反,我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个小国,称霸西方。秦孝公重用外国人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成为秦国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并因此打败楚、魏,扩地千里,使秦国成为响当当的大国。秦惠王用非秦国人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抗秦的合纵之策,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非秦国人范雎的支持,削弱了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并得以蚕食诸侯,成就秦的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对秦国做出了贡献,增强了秦的综合国力。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还会有今天的强大之名吗?”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秦始皇也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仅知错就改立即取消了逐客令,而且破格任用李斯,任命其为廷尉,掌刑狱,相当于秦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秦统一天下后,李斯又被封为宰相。李斯在关键时刻绝不懈怠,抓住机会谋求发迹的功夫,确实有些独到。

不过在李斯步步高升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以保护其上位的成果。这事的起因,源于秦始皇十分欣赏韩非的才华。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在继承荀子“帝王之术”学说的基础上,把法家人物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统治理论。韩非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所以他从荀子那毕业回到韩国后,虽看到韩国太弱而多次出面献策,却都未能被采纳。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这让秦始皇犯了糊涂,就命人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所以对于韩非在狱中的境况如何,秦始皇一无所知。此前,韩非刚到秦国时曾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任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这些话,使得秦王很扫兴。而当韩非被关押起来后,秦始皇却偏偏向姚贾问起韩非狱中的表现,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最终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在秦从诸侯国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斯以敏锐的政治眼光,说服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以及作战和交通所用牛马车的建造标准,为秦的统一和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名相重臣的累世之功大多不过功在当朝,时过则境迁。而李斯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并荫及后代。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李斯时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平民事秦,“得时勿怠”,利用机遇和能力辅佐秦始皇终成霸业。如果不是因为种种无法让人容忍的恶行如杀韩非、焚书坑儒,以及后来篡改圣旨帮助秦二世登基等毁坏了他的声誉,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与周公、召公媲美了。

同类推荐
  • 恋尘缘

    恋尘缘

    背景:天宝初年,开创盛唐景象的唐明皇李隆基开始厌倦朝政,恣情享乐,丞相李林甫为一己之私排斥贤能,致使吏治腐败。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唐朝边疆守将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等镇边大将的野心随之膨胀……塞外,云游四方的诗人李白与一心报国的义弟郭子仪重逢,两人先后来到都城长安。李白巧遇在京赶考的诗友高尚和严庄并得罪了宰相李林甫,后两人亦因此离开长安投奔了安禄山。混迹于官场的郭子仪在一次巧合中发现自己钟爱的恋人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出于大义和无奈,他选择了逃避。渤海国使的到来为郭子仪提供了逃避和报效国家的机会,也把李白送入仕途,成为御用文人。郭子仪的师兄逍遥子似乎是世间唯一的逍遥客。李白重新开始了云游生活,直到遇到了命中姻缘秦娥。安禄山反了,李隆基没有履行诺言,他能做的只有逃跑,注定了杨贵妃悲惨的命运。李林甫等也随着岁月的流转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为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 三国创业

    三国创业

    “关羽,哎,武圣,武圣,我这里有大运摩托车队三万人,你带着先去印度,对,就是华夏西南以西那里。先试试行不行,不行我再派坦克队支援你!”“曹操,曹操,操!阿瞒!东边的扶桑交给你了,那里妹子都很开放呦~”“呦~小乔妹子,嘿嘿,我这里有上好的丰胸药,实在不行,这里还有我家祖传的十八乱摸手了,效果包你满意!”“哎!哎!香香你别生气啊,我和小乔妹妹闹着玩呢,真是闹着玩呢!”刘修很忙,自从他得到从天而降的手镯之后,从此便拥有了一场浩大的三国。现实创业很难?那就去三国吧!
  • 控股汉朝

    控股汉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作为得到最多批判的篡位者,王莽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史书上的笑柄。究竟是谁让王莽脑洞大开,发明了游标卡尺,发布了土地国有化、计划经济及币制改革等一系列先进政策,如果历史重演,这一切又能不能得到彻底改变呢?
  •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没错,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臣民不负朕,朕矣不负尔等也。勉之!
  •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开始改写,假想蜀汉一统三国,向经典的三国英雄致敬!
热门推荐
  • 星空如墨

    星空如墨

    灿烂的星空中,烟花尽数绽放,绽放出让人心悸的美。于星灿靠在他怀里,半晌,她抬起头,问道:“秦墨,你说我是不是花光了这辈子所有的运气,才能遇见你,怪不得我之前一直那么倒霉。”秦墨笑笑,没有回答。虽然于星灿没有得到他的回答,但是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是的,一定是的,一定是花光了所有好运气老天才让她遇到这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人。她展颜一笑。幸福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拥有了彼此,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 祈愿吧

    祈愿吧

    异世界不是好混的,异世界每天都充满危险,异世界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实,当许愿可能被实现,你能生存多久呢?
  • 火影之白刃

    火影之白刃

    【今生】波风挚人:追寻了千年,追寻了百世,忘却了你是谁,但是那份熟悉,还是隐藏在心里。大蛇丸:你知道吗?既然你和我说了你爱我,你和我说了你愿意用你的一生来和我赌,那么我怎么舍得,让你去输?大蛇丸VS波风挚人【前世】赵世宁: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卿兮卿不知。陆柯晟:不错,好诗。赵世宁:……赵世宁VS陆柯晟【未来】妖神:亲爱的,你看,这我小时候啊,是不是贼可爱。天神看着妖神小时候面无表情。妖神VS天神【总结】不管是前世今生亦或者是未来,我都,与你同在。
  • 双灵纪

    双灵纪

    死灵渊死气弥漫,死灵遍地;无尽海宽广无边,不知尽头;黄泉遍布古地,飞鸟难越;星脉森古朴神秘,一步一杀机。苍澜的大气,西漠的豪迈,楼兰的风情。炼药师云集的药师殿;天下剑修圣地万剑阁;御灵师的最终信仰御灵神殿;还有凰族遗地中那个仅凭一人就能把玄灵古地搅得天翻地覆的疯女人···龙雪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人:“但首先,要能活下去!”龙雪星:“会的。我知道,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问:当这个世界不再完整,当阴谋的火焰燃遍古地,我们要如何求得生存?答曰:“杀出去!”
  • 水为冰寒

    水为冰寒

    他是一国之君,不过却是开国以来最不像样的君王。他最伟大的理想是做个大侠,然后拐个美人做老婆,从此搂着老婆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哈哈!还算老天眷顾,终于让他如愿以偿的捞到了一个大美人,可是...可是...美人却誓死不与君王为伴!问世间情是何物啊...当一个从不认真的人,有一天认认真真地爱起来,竟然是如此的执着,如此的惨烈!誓为知己者生,誓为知己者死,今生今世,水,只为冰寒!
  • 跨越地球

    跨越地球

    一场意外车祸,一次离奇穿越,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去送别女友的陈勇,意外发生车祸被万物之母选中,得到了穿越时空的力量,为寻找唯一真相,在各个宙纪之间自由穿梭,白天与古生物争凶,夜晚和古生物斗狠。震旦纪、寒武纪、侏罗纪等地球往史一一被他探寻,十年之功,终于完成任务。十年穿越,不变的是现实,还是梦境?再次归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 欧洲战史

    欧洲战史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 神战——光之磊落刃

    神战——光之磊落刃

    一个有神的世界,神中,分明界和暗界。一个小男孩的父母是神界明界的最大官,掌管生命与毁灭。两界之中,战役不断。暗界挑拨明界,明界之心不稳,暗界强攻明月宫和亮阳宫。暗界重做巅峰......
  • 故镇

    故镇

    一个小镇,一个男孩。走出去,一个人,一座城。
  • 嫡兄承孕

    嫡兄承孕

    作者只是搬文的。安阳元卓,天下第一富商的嫡子,十四岁掌管家业,眼盲,心明,对亲弟暗生情愫。安阳元拓,庶子,十二岁从军,八年奋斗从一个小兵爬上将位,为人果断,阴狠,断情绝爱不对任何人动情,因为这是那个人教给他的,他亦要把自己身上的一切还给他……分别再聚首,囚禁事件之后,元卓得到了短暂的光明,却发现自己的腹中多了些东西,怅然若失,原来于世不容的不仅是他的感情,还有他的身体。婴孩呱呱坠地,他再次归来,带来了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家破人亡,元卓身上所有的光环,顷刻之间陨灭,飘泊江湖,受尽欺凌,原本以为会这样离开人世,却被他所救,这再次的相遇,让两人之间的纠葛,重新连在一起,再难断……